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上门女婿[穿剧] >

第52章

上门女婿[穿剧]-第52章

小说: 上门女婿[穿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菊花急着要钱,赶紧去叫人了,苏祁林这边也叫了人来,大家坐一起爽快的完成了交易,单子上写明钱给了之后,再无关系,分成四份,他们各拿一份,证明人也拿一份。
  苏祁林估摸着夏征肯定要气的吐血了,只能希望他看开点了。
  苏祁林下午回程家一趟跟柳瑞芳说了,柳瑞芳知道肯定要付出点什么,钱要了心里也踏实。
  苏祁林第二天要出车,这次没有给程素心她们带什么东西,反倒是带了被褥,铺盖,因为这次去,要接了程素心她们回来,程心兰过两天要结婚了,她们提前请好假,和苏祁林一起回来。
  苏祁林想着程素心要是知道小六被要回来了,肯定开心,这让他觉得做的这些都值得,到时候给她一个惊喜。

第64章 第二张全家福

  苏祁林去省城时又和去深市那人碰面。
  那人原来是盲流到省城; 又机缘巧合去了深市一趟; 走通了这条路线; 对苏祁林也没说真名只让苏祁林叫他丰哥。
  苏祁林接了货给了钱后; 丰哥对苏祁林说以后不来省城了。
  “我挣了点钱,就想回家娶媳妇儿去,再去深市就直接回家了; 之后就在家那边做零售。”丰哥说。
  “丰哥; 你看这样行不,你等我一星期; 下次你带我去一趟认认路。路费这些我包,另外再加一百块钱的带路费; 怎么样?我这些东西主要是拿去首都和我们县里卖的; 不和你抢生意的。”苏祁林说,他本来想跟丰哥合作下去的,他要走,他也没办法,但是以后货不能断了; 去摸摸路子; 以后好自己来。
  “这个……”丰哥犹豫。
  “再加一百块钱咋样?那边情况我大概知道,我自己要去就是要多花点时间。”苏祁林说。
  “行; 那一周后见; 到时候我们一起去。”丰哥想了想应了苏祁林。
  定下时间地点,苏祁林离开。
  苏祁林再次到了首都,首都一下子冷了起来; 风刮起来,冷的想穿棉袄。
  苏祁林这边将车上的煤矿全部卸了后,他亲自上阵,将车兜子清扫的干干净净,没一点煤屑,车兜子上方被他用两层篷布盖住,里面用厚篷布铺上,一半地方拿来从家里带来的被褥铺上。
  这些都是给程素心和程慧兰准备的,不用挤火车,带他们坐车回家,像个卧铺的样子。
  苏祁林做完这些安顿好赵师傅和车,他去找了程素心,她和程慧兰已经请好假期,第二天中午可以随着他出发。
  苏祁林迅速完成自己在首都的卖货进货任务,这次没有再收预约条了,怕下次买不到了,毕竟和丰哥也是口头协议,而且他自己能不能去深市,也要回去跟王振梁说了才知道。
  第二天中午,程素心和程慧兰跟着苏祁林去坐车。
  苏祁林问起程慧兰越廷文的事儿,程慧兰跟他说了下。
  “没跟他打架,倒是帮他打了一架。他要找人,在巷子里问人,被人盯上了。穿的那么好不被盯上才怪。要是之前我才不管,不过哥你不是说他们家有势力吗?我就去帮忙了。”程慧兰说。
  “不跟他为敌就好,不用刻意结交。你帮他打架,太危险了。”苏祁林汗了下说。
  “没事,都是小混混。我一个人就都打跑了。他要给我钱我没要,他就给了张小纸片,说是名片。说有什么事可以打电话给他,他可以帮我一次。”程慧兰说着摸出了张卡片。
  “你留着吧,说不定什么时候有用。对了,他要找什么人?”苏祁林看了眼,没出危险这场架大概没白打。
  “听说是他三叔。他爷爷奶奶在解放前跑出去时,把他三叔给丢了,所以回来找了。他问我了,让我帮忙留意,他在首都呆不了多长时间了,说要是能找到,会重金酬谢。”程慧兰说。
  苏祁林听程慧兰这么说,想起越廷文的确有个三叔,苏祁林看过报道。原来越家就在首都居住,回来找人,也主要是把地点放在首都,却是完全反了方向。
  他家三叔在战乱时,跑到了南方,而且还改了名字。是后来电视报纸更加普及时,全国登报,上了电视做采访才找到的。
  苏祁林大概记得一些,恰好他要去南方,正好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人,若是能找到,起码能得到一笔酬金。
  这件事暂且放下,苏祁林带两人到了货车那里让两人去后面车兜里。
  原来车上的货物是一大堆放着,因为程素心她们要来坐车,苏祁林将进的货物整理起来用篷布蒙起来绳子固定住,不会随车惯性移动,小东西也不会出来。
  车上另一半的地方放了柔软的被褥,将篷布拉好,遮风挡雨,又宽敞。
  “吃的喝的都有,水在保温壶里,喝水小心撒了。晚上把篷布拉好,绳子系上不透风。要方便的话就在这个尿壶里,晚上不方便停车。”苏祁林跟程素心说了下,扶了她上去。
  “嗯。知道了,你开车小心些。”程素心拉了程慧兰上去说。
  苏祁林去前面开车,程素心摸了摸脸,烫烫的,这个人怎么什么都想到了!!
  “这比卧铺还爽啊!大姐,我是沾了你的光了。哥对你真好!”程慧兰大大咧咧的没注意,躺在了被褥上。
  苏祁林将车开去找了赵师傅,让程素心他们下车跟赵师傅打了招呼。
  程素心知道赵师傅带着苏祁林开车,还包容他做了这么多额外的事,所以对赵师傅很尊敬,买了一对羊皮护膝给他做礼物,也是无意听到苏祁林说的赵师傅膝盖不太好才买的,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大学生就有什么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赵师傅没说什么,脸上也不见什么表情,开车的时候却是比以往小心了几分,更加稳当,能不绕过坑就绕过。
  苏祁林心里清楚,这是在照顾自己媳妇儿呢,记在心里。
  晚上开车,苏祁林比以往更专注,小心,怕出现什么车匪路霸的情况。
  之前跑了那么多次也没有,赵师傅有经验走的路也安全,不过车上有人,他自然要小心,以防万一。
  还好那些胆大包天的人,也是少数,他们并没有遇到,一路平安到达了庆丰县城。
  到了县城苏祁林先送走了赵师傅,再将车开到了百货商店那边。
  程慧兰看到百货商店,惊喜非常。
  “摆摊儿不如在家开店啊这样的买卖才爽!”程慧兰眼馋。
  “你也知道?这也是小打小闹,你把你的功课学好了,管理大公司,好几个百货商城,那才爽!”苏祁林说了句。
  “知道了……”程慧兰说,感觉苏祁林真是时刻不忘记教育她啊。
  “你知道就好。祁林,还有点时间,我既然到了县城,还是要去看下秦老师的。”程素心说。
  “嗯,这个自然。”苏祁林说。
  程素心选了给秦老师准备的礼物,和苏祁林带了程慧兰一起去看秦老师。
  秦老师当初帮了他们很多,他们都是知道感恩的人,自然不会忘记。
  苏祁林每次有什么新鲜东西都会给秦老师带,跟顾安平也叮嘱过,秦老师来买东西就便宜点,能送东西就送东西。
  程慧兰那边和秦老师没多少交集,只是做了秦老师的卷子,她也跟着去了。
  等看了秦老师回来,苏祁林跟顾安平将车上的货卸了下来,把货车还了回去,找了个顺风车带着程素心他们一起回家了。
  李民勇因为要为结婚准备,这几天都没有摆摊。
  “哥,你说家里多了个人,是谁啊?”到村口时,苏祁林提了句,程慧兰问。
  “到家你们就知道了。先卖个关子。”苏祁林说。
  “还卖关子?到底是谁?我猜猜……”程慧兰说着快步往回走。
  村里人好久没见这两姐妹,看到他们打着招呼,眼里透着艳羡。
  两人看上去没什么变化,不过身上的气质已然变了一些,尤其是程素心,看起来更加的从容淡定,说不出来的人,只觉得变漂亮了。
  两人急着回家,并没有和村里人多说话,打了招呼往家里去。
  程慧兰刚到门口便喊了声,跑了进去,柳瑞芳出来看到他们,很激动。
  程素心紧跟着进去,被柳瑞芳拉着左右看。
  “没瘦,精神了。都快进来坐。”柳瑞芳拉着两人进客厅。
  苏祁林将东西拎了进去,小七拉着小六出来迎接,带着小六一起叫人。
  小六看起来比刚来时面色柔和了很多,还是不怎么说话,叫完人就不说话了。
  看到小六程素心也知道了家里多了一个人的意思,不知道苏祁林怎么将人接回家的,看到苏祁林对着她笑,程素心眼睛眨眨没让自己掉眼泪。
  一家人在一起坐下来说话。
  程心兰要结婚,被子,衣服,鞋子,鞋垫等,都做好了,剩下些零碎的,大家一起帮忙。
  程心兰嫁到隔壁李民勇家,到时候就是晚上睡觉的地方换了,白日里还要在程家做衣服,并没有差太多。
  一家人也没什么伤感的,高高兴兴的办婚礼。
  李民勇挣了些钱,在结婚上舍得花,给新房打了新家具,类似苏祁林给程家的,被褥床单都是上好材质的布料。
  和程素心结婚时军绿色衣服不一样,程心兰穿的是红绸袄,化了妆,戴着红色头花,李民勇是程心兰做的中山装套装,两人胸前戴着写了新郎新娘的大红花,看起来很喜庆。
  婚礼杀了两头猪,菜品可以说是近年来人家里最丰盛的,引得村里人羡慕。
  程心兰的婚礼夏征夫妇也来了,夏征只觉得没脸,想把钱给苏祁林的,无奈自己的工资被老婆和娘把持着,他根本没那么多钱。
  柳瑞芳让他放宽心,以后随时来看小六。
  为了让郑菊花早点怀孕,柳瑞芳也是下了本了,不但收集了暖宫养身体的东西送去夏家,还请了个送子观音天天拜,求菩萨让郑菊花早点怀个孩子。
  夏征不放宽心也不行,否则会被气死,索性程家人并没有限制他,还让小六叫他爸爸,他想小六也能来看。
  苏祁林赶在程心兰结婚买了照相机,配了不少胶卷,给他们照相,给李家照了全家福后,让谭泽广帮忙照程家的全家福。
  顾安平在一边站着,被柳瑞芳拉着站在了小七和小六后面。
  比第一张全家福多了小六,顾安平,还有李民勇。
  婚礼结束后苏祁林将胶卷送去县城的照相馆洗照片,顺便去找了王振梁一趟。
  王振梁知道苏祁林往外面跑有想法,早就想跟苏祁林聊聊,苏祁林来找他,他自然也不会放了这个机会,将人叫到了办公室说话。
  “王书记让我说,我就说几句,说的不当您别在意。我觉得现在需要的就是改革,不能照旧了,否则县里的经济想要发展很难。大的我先不说,单单说小的吧,供销社好几个部门,不知道是什么进货渠道,还是那几样东西,而且工作态度也不好,很多东西还都需要票。想要发展起来,就得行动,给负责人定下盈利指标,让他们想办法。现在可不是供销社一家独大的时候了。”苏祁林跟王振梁说。
  “我这不是让你帮忙进货了吗?你看看你给我们进的,给你进的,区别对待。你现在可是县里的先进分子。”王振梁说。
  “王书记,我这不是还有个亲生的吗,为人民服务也得先顾好小家。不是有句话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苏祁林说。
  知道得了个先进分子做典型,肯定没啥好事,等着他的坑还真是多,幸好他有对策。
  “你小子,嘴皮子可真是溜!我看你心里主意多着呢,这次主动来找我,也不是白来的。说吧,怎么样你才能多出力?”王振梁没好气的说。

第65章 入股

  “允许私人入股; 股份制经营。各个分部的负责人不是拿死工资; 按照能力分成,这样的话谁能不出力?”苏祁林说。
  “你小子; 图的真大!”王振梁听苏祁林这么说,拍了下苏祁林; 意会了他的意思。
  “不是我图的大; 是我也想咱们县里好起来。股份制也不是没有例子,只是现在大家都不确定,也没人宣扬; 有地方搞了也不会传出来,那边深市的试点,还有全私人的; 引进外资的。”苏祁林说。
  国有也有国有的便利,比如交通运输便利; 人才调配也便利; 再比如现在除了试点的沿海开放城市,在内陆; 还不能私人开工厂,雇佣多一些的人; 都会被定性为资本主义。入股国有的工厂,店铺,好处就是可以提前将生意做大一些,还可以借助国有的钱帮着大家赚钱的机会,自己也能赚。
  “你想入股供销社?你投资多少钱?”王振梁问。
  “供销社这边; 涉及的有点多,我精力有限,就不入股了,我可以帮忙给点整改意见,给采购部的人一些意见,也可以带他们去采购,至于怎么实施整改,还是要看供销社的负责人怎么办了。”苏祁林说。
  小小县城的供销社好几个部门,下属镇子公社的供销社都来这里进货,货物调配,人员组织,利益链条都太复杂了,苏祁林不想沾,更何况他已经有自己的百货商店直接盈利了,供销社这边也没必要掺和。
  “那你的意思是?”王振梁问。
  “我想入股面粉厂。”苏祁林说。
  “面粉厂?咱们县里的面粉厂,怎么说呢,现如今不怕你笑话,发了工人工资,基本不盈利。下面有人买了磨面机,也有人工老式的磨面机,村里人不来,也就供应给各地供销社,再供应有些给省城。县城工人每月有定额,发的粮票加点钱可以去供销社买。”王振梁说。他对县里各个部门工厂的情况还是很熟悉的。
  “原本的磨面机等,我不动。我是想出资扩大规模。在面粉厂加入挂面车间,面包车间等,用面粉生产食品外卖,这些都由我投资,取面粉走财务,这几个车间财务独立于面粉厂其他车间。原有厂里的人愿意来这些车间我加工资,不愿意来,人手不足的话,我再招人。到时候的盈利,和面粉厂三七分,王书记你看怎么样?”苏祁林说。也是之前李民勇提了下,他又观察打听了,发现县城这边没有挂面生产,进货都是从省城进的,这东西又不要什么稀缺材料,就地取材就行,至于西式面包,在县城也没看到过,这都是商机。民以食为天,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