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上门女婿[穿剧] >

第30章

上门女婿[穿剧]-第30章

小说: 上门女婿[穿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现在准备先等开放租赁后多租几个摊位,到时候再找人买下这周围的地,再有钱一些建商场,超市就在这里建了。
  苏祁林在这里转了转和李民勇他们汇合回程家村。
  “现在是摊位租售,如果你想卖吃的,就先想好卖什么,把工具这些都准备好。到时候咱们租到了摊位,就可以直接去了。”苏祁林回去后跟李民勇透了信息。
  所谓的工具,苏祁林提了点意见,如他前世见过的,一个带着横幅灯箱的柜子一样的铺面,一张长条桌子,几个长条凳,碗筷,就能组成一个小饭摊,这些都能找谭泽广那边打造,东西之后能租到房子开小饭馆也能用。
  李民勇这边被苏祁林激励,也想盖个程家一样的好房子,下了决心要多挣钱,听苏祁林这么说,就去谭泽广那边定制出摊装备去了。
  苏祁林在晚上时,给程素心,程伯正夫妇说了自己要考驾照,去运输队的事儿。
  这个时代开个拖拉机都让人羡慕的不得了,运输队的人能开卡车,比后世开宝马的人都威风,而且还算是铁饭碗,吃香喝辣,是个人人羡慕的职业。
  据说有这么一句民谚“听诊器,方向盘,章子疙瘩,营业员”是四大“高薪”流油职业。代表了医生,驾驶员,掌握按章的干部,供销社的售货员。
  能开车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儿。
  “这事儿能成吗?”柳瑞芳缓了下问道。
  “应该能成,张大哥就是上次来咱们家的那个司机,他给我的书,让我看,到时候去考试,考过了进运输队跟着老师傅开车。张大哥说给我想办法进去首都线的,去看素心就方便多了。”苏祁林说道。
  “这是好事儿,我们当然没意见。就是开车一定要小心,要是不成也别勉强,安全最重要。”程伯正说道。
  相比有些让人看不起的“倒爷”,开车的司机,地位更高,若是苏祁林能成为运输队的一员,他们自然高兴。
  苏祁林知道这情况,也没明说自己只是为了拿驾照,拿到驾照说不定就会离开运输队,到时候再说。
  接下来苏祁林空余时间都用来看书了,实践他多的是,就是这些要考的笔试内容不太知道,看过几遍也记得快。
  在家里带到第四天时,苏祁林上路去省城了,那边顾安平还等着苏祁林。
  苏祁林到了省城那边先带着顾安平去顾安平老家那边。
  他老家距离省城有五六个小时的车程,苏祁林买了票,带着顾安平上车,让他逃票,苏祁林掩护。
  没办法,没介绍信连车票都买不到。
  苏祁林观察周围,一看到检票的或者乘务就让顾安平藏起来,苏祁林买了点小吃给周围几个人贿赂,他们也不是多事儿的人。
  做了五六个小时车,苏祁林带顾安平来到了他的老家封城,拦了顺风车坐到了他家所在的村子。
  苏祁林买了烟酒在包里放着,到了公社大队,和队长点烟聊了几句,东西一塞,事情就办成了,开了不少介绍信出来备用,都按了章子。
  这一来就解决了顾安平的合法身份问题,之后若是顾安平跟着他去庆丰县,或者去首都都没问题了。
  解决完这件事,苏祁林和顾安平重新去了省城。

第38章 竞争

  “你家里没人了; 你要乐意,以后我就是你哥; 你就是我弟。”苏祁林和顾安平出了他们村,拍了拍顾安平说道。
  就算是没有顾安平以后是大佬的记忆,苏祁林接触这么久; 也觉得小孩不错; 干活不惜力; 又机灵又胆大,家里人都没了; 看着他此时神色不大好的样子,便这么说。
  “哥!”正有些伤怀的顾安平抬头看着苏祁林顿了下叫道。
  “嗯; 走。咱们先去中海市!”苏祁林道,他也不是煽情的人。
  他们并没有直接回省城,两个人坐火车先去距离较近的中海市。
  顾安平这些天根据苏祁林上次说的熟悉了省城这边的路线; 得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跟苏祁林都说了。
  比如省城有不少私营店铺; 都是本地人; 他们都要办理个体商户营业执照才给开店,很多是返程的知青开的; 外地人还不能开; 目前暂时只能做倒爷的事儿。
  省城这边有个农贸市场; 里面有些小摊贩; 蔬菜瓜果都是来自附近县镇; 量不大; 需求最大的是省城的一个果汁厂。
  另外还有一条因为地形的原因,他们这附近枣子少,据说每年新枣上市,都比其他水果贵。
  省城这边的人进货,有的是从深市,有的是从中海市那边,这两个地方都有不少厂子,东西也都很丰富。
  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就看选择什么了。
  目前小件小件的倒腾,苏祁林攒了点钱,计划着来点大的。
  中海市相对隔了大半个国家的深市近了一半不止,他们正好到了封城又近了一步,所以苏祁林决定直接去中海市,也不住宿,到了那里直奔服装批发市场。
  这边的衣服布匹比省城的批发市场更加便宜,一件成品裙子起码便宜了一半,又是一层利润,款式各种也非常多,都是时新的。苏祁林买了一些衣服,还有一些小百货,大部分钱都买了布匹和配件。
  程家的姑娘们跟苏祁林说了,买成衣太浪费,让他多买布,和花边扣子一类的配件,给个样品就能做的一模一样,还能更好看。苏祁林想了下,也是,这样成本就更便宜了,也能让程家姐妹们参与,不然她们得跟他急。
  左右也就这些天了,距离开学还有二十来天。
  这一次苏祁林带的钱多,花了四千多,买了有五大麻袋东西,两人雇了个车一起运到了火车站,搞了火车托运,先到省城再转车回庆丰县。
  坐回省城的车时,苏祁林看到了好几个熟悉的面孔,都是在省城批发市场见过的,他们都是来中海进货的一波人,大家心照不宣。
  这事不是什么秘密,谁敢来,谁有本钱,谁就能干。
  “这次我估计会有七八天才能再来,你跟我回庆丰县怎么样?”到了省城后,苏祁林说道。
  之前既然说让人家叫自己哥,没道理还让人在省城这边流浪。程家都是女孩子不方便住,也可以住在李民勇家,或者是在县城租住。
  “谢谢哥,我还是在省城,我现在有了介绍信,做事也方便不会被人抓了。在省城有更多机会,还能帮上你的忙,你以后若是信我,我给你寄货回去,你就不用来回跑了。”顾安平说道。
  顾安平这么说,苏祁林有些意外,果然大佬的思维就是不太一样,他这是不想给自己添麻烦,又想给自己创造更大的利益。
  “行,那你一定要多加小心。”苏祁林拍了拍顾安平说道,临走给他留了两百块钱。
  苏祁林赶往庆丰县,到了那边是下午,苏祁林知道自己带的东西多,没让李民勇提前等他,他直接去找了张山峰,让他帮忙协调了一辆卡车帮忙运东西。
  运输队有闲下来的车,张山峰去借还是很容易的,苏祁林给了张山峰二十块钱做酬劳,张山峰推让了下还是收了。二十块钱,算是他工资的一半左右,也不是小数目了。
  “行啊小苏,你弄了这么多东西啊。”张山峰知道苏祁林脑袋活,没想到他去了省城,还弄了这么多东西。
  “都是小打小闹。有喜欢的,张大哥随便挑。”苏祁林说道。
  张山峰已经得了二十块钱,对于苏祁林装在麻袋里的东西没在意。对于苏祁林跑到省城去进货买东西,张山峰虽然惊讶,却也不以为意,总觉得不是正经营生,还是去运输队当个正式司机比较好一些。
  骑三轮车跑一个来小时才能到,卡车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一路吹风爽的很,到程家太阳还没下山,张山峰要赶回去也没多留。
  苏祁林送走了张山峰,坐下来吃饭,程家几个姑娘去看麻袋里装的东西。
  花色更加丰富的布料,还有小饰品,让几个姑娘看着欢喜的很。
  苏祁林这次买的布多,有两千多块钱的,程家不算小七,和老三程慧兰,有五个能做女红的,相当于一个小作坊了,这些布够她们做一段时间了。
  “不如我再买两台缝纫机,家里亲戚还有谁会做衣服的,可以请来做,咱们给工资。等到你和几个妹妹上学后,就让妈和二妹管着,也不用太赶了,有时间做做,我在首都和这边来回跑,可以进货,也可以卖衣服。”苏祁林和程素心商量下。
  “行是行,只是二妹到时候嫁人了,就不像现在这样了。”程素心说道。
  “二妹和咱们算是合伙人,你跟她商量下,她管着找人和发工资这些,还得管着别让爸妈太劳累。最后的利润,算她一半,看她做不做。要是她想零卖,也可以去县城,镇子上摆摊。”苏祁林说道。
  程素心听着看着苏祁林,感觉苏祁林能看透她想什么一样。
  等开学,程素心和几个小的就上学去了,家里只剩下小七和程心兰,做事的都是程心兰了,照顾父母的也是程心兰,让程素心总觉着亏欠了程心兰。
  这件事中苏祁林来回跑,做的最多,他愿意利润对半分,让程素心动容,她和苏祁林是一体,并没有说感谢的话,和苏祁林商定后就找程心兰柳瑞芳去说了。
  “妈,心兰,祁林说一半就一半,你们也不用担心什么,后面他说不会在这边多呆的,主要还是你们在做事。就看心兰这边怎么说,是想出去零卖,还是将卖衣服的事儿交给你哥。”程素心道。
  “我做衣服擅长,你叫我出去摆摊,我,我可不行,我就在家里吧。”程心兰说着摇头说道,不想出去折腾,有点怵。
  “那行,咱们就这么商定了,我教你记账,都是数字,简单的加减法,多检查,爸也会,对准账目。你最近看看请谁来帮忙。请一些实诚手巧的,附近的就行,下工回家吃饭,咱不管饭。对了,你哥还说最多请五个,多了会有人说不合法,先看着,定下来,等我们上学去再来上工。”程素心说道。
  “我看着也成。咱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尤其是冬天了,没事做。”柳瑞芳说道。
  一家人商量着,早期家庭式个体加工小作坊就形成了。
  第二天苏祁林和李民勇他们去县城时,找了倒卖票的陆哥,从他那里弄到了两张缝纫机票,买了两台缝纫机。
  苏祁林离开了几天,县城里的贸易市场已经建造好了,简易水泥台子搭建好,在工商局那边开了办事处,租赁摊位。
  苏祁林自然要去租几个摊位了。
  苏祁林让李民勇等着,他去租摊位,办事处刚开,人不多。
  县城的人大部分都是有工作的,公职单位,瞧不起摆摊的,就算是合法摆摊也不会高看一眼,也就穷的叮当响,胆子大,没工作的城里人会做这个,剩下的都是村里人,村里人的消息不灵通,多数安于现状,出来的不多。
  这种现象正常,等到看着这些第一批摆摊做小生意的发达了,观念自然而然会转变过来。
  苏祁林进去准备找人办事时,碰到了熟人,是沈长发和沈长峰。
  他们有人经常跑县里,对于这件事自然也知道。
  苏祁林看到他们并不意外,如果没有他,他们就是县里走在最前面的人了,也是最早发财的一批人。
  “长发哥,巧了,你也来了。”苏祁林客气的打了招呼。
  “林子,你自己单干,没什么利润,干不长久的,跟哥做怎么样?”沈长发眯了眯眼笑道。
  “长发哥做的都是大生意,我就是小打小闹,混口饭吃就满足了。”苏祁林道,拒绝的意思很明显。
  沈长发要让他入伙,苏祁林大概猜到,他可能会投资,然后让他帮他赚钱,也只有没本钱的才跟着他屁股后面转。
  “行,大家各凭本事吧。”沈长发说道,对于苏祁林不入伙,也没恼,对他还是瞧不上眼。
  “摊位费一个月五块钱,一年六十块。挺便宜的,哥,我们多租一些吧。”沈长峰斜眼看了下苏祁林没理他跟沈长发说道。
  可能是第一年,租金优惠,便宜的很,一个月才五块钱租金。
  “一个人最多租两个摊位。”苏祁林听着,怕这两个人给垄断了,办事处的人说道。
  沈长峰的脸变了变,脸皮厚就是一瞬间又自然了,他们两个人租了四个摊位,交了五年年的钱。
  他们之前就见识过其中利润,也有积累,所以很干脆。他们买的摊位,不一定是自己用,也可能会给别人用,让别人给他们打工。
  等他们办好,苏祁林选了两个位置好的摊位,付了一年的钱。
  一年半载后,苏祁林就用不到这个摊位,过几年这些摊位肯定会涨钱,苏祁林也没指望在这摊位费上赚什么钱,他要做的是买地,赚大钱,这只是一个过度。
  沈长峰看着不屑的笑了笑。
  苏祁林没在意拿到了字据收据离开办事处,沈长发和沈长峰也离开了。
  “哥,听说苏祁林也跟人卖猪肉,到时候咱把他挤兑走。”沈长发看着苏祁林的背影说道。
  “一天一头猪能赚什么钱?回头买个冰箱,不单单卖猪肉,其他肉都卖。你看着点,最近我要去省城那边看看,那边进货来卖才是大头。”沈长发说道。
  贸易市场开放的消息,县里通知出去,第一个集市,就在苏祁林他们租了摊位之后开了,摊位上人不多,买的人却是来了好多。
  苏祁林还是带了小东西,衣服一类在,李民勇在之前收的猪还有,所以他还要卖几天猪肉,和苏祁林不在一排,早上苏祁林那边卖光了,来李民勇这边来看,发现李民勇还剩下一半多。
  “怎么回事?”苏祁林问。
  “那边,整了好多,还有冰箱,说是开业优惠,比我这边便宜了三毛多。”李民勇皱眉道。

第39章 李记小吃

  “平均每个部位都少三毛?”苏祁林问道。李民勇一开始卖猪肉被苏祁林教着按照不同部位不同价格卖; 那位刚开始跟供销社一样卖,后来学着李民勇也分部位了。
  “是的,他挂了牌子,说开集两天内都优惠。围了不少人,不知道一次性杀了多少猪。”李民勇说道。
  “这没什么赚头了啊。”苏祁林摇了摇头。三百斤猪肉本来也才能赚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