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皇子妃奋斗史 >

第46章

皇子妃奋斗史-第46章

小说: 皇子妃奋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平时,他必然会留下继续尾随,找到真蜡丸固然好,找不到也排除了一个嫌疑人。
  但今天并不合适。
  二更的梆子隐隐约约传来,已经亥时了,他答应了邵箐,亥时回去。
  当前要务是先保证朝贺万无一失,韩熙的易容是重中之重,其余诸事都得先倒退一射之地。
  魏景并未犹豫,一听见梆子响声传来,他看了褐袍眼,一眼脚尖一点,无声离去。
  ……
  “什么?你说东平侯府?”
  邵箐已经把妆粉等物收拾妥当,连小包袱都背在身上,不用她等,魏景准时回来了。
  现在才亥初,时间倒不算太紧迫,魏景更衣的空隙,她便随口问了一句。
  但谁知,竟得了这么一个令她万分惊诧的消息。
  原身的娘家,嗯,现在也算是她的娘家,竟牵扯到煽动济王起兵造反的事去了。
  邵箐手一顿,皱眉:“怎么回事?”


第59章 
  邵箐对东平侯府的观感; 其实并算不上好。
  原身的香消玉殒; 少不了这府里给予的重重一击。
  一个刚满十六的小姑娘,陡遇大变; 从高高的锦绣之巅跌落深渊,人生彻底被颠覆。在她最惊惶无助的时候,她接到了娘家一封断绝书。
  她父亲亲笔所书。
  毫不犹豫; 以最快的速度和她断绝所有关系。
  这封断绝书; 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这么说也不太对,这并不是稻草; 轻飘飘的一张纸,重若千钧。
  原身万念俱灰,生无可恋,在反复高热中煎熬许久; 悄然逝去。
  然后,邵箐就来了。
  她睁眼的时候,手里还紧紧握着这封断绝书。
  回忆起那张被汗水反复濡湿; 导致字迹都渲染模糊的信纸,邵箐撇撇嘴。
  “该如何; 那便如何呗。”
  对于原身而言,东平侯府生她养她; 但她也在能力范围内尽力回馈了家族。中选齐王妃,若前太子顺利登基,东平侯府将能保证数十年繁华。
  然世事多变; 她一朝蒙难,就被父亲被家族毫不犹豫抛弃了。或许站在侯府的立场,这并没什么不对,只那封断绝书确实真实存在的。
  既然都断绝了关系,那谈何亲缘呢?
  在邵箐看来,在原身香消玉殒的那一刻,双方就两清了,她并不欠东平侯府的。
  “你日后行事,很不必顾忌我。”
  她是这么和魏景说的。
  魏景听说过断绝书的事,抚了抚她的鬓发,低声道:“委屈你了。”
  都是他,才连累了她。
  “说什么傻话呢?”
  两人风雨同舟,互相托以后背,又因缘际会落实了夫妻关系,在邵箐心里,魏景可比这陌生绝情的东平侯府重要太多了。
  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邵箐横了他一眼。
  被嗔怪的魏景非但没有不高兴,心头反倒畅快得很,他握了握她的手:“那你的母弟呢?”他可是记得,她有亲娘胞弟。
  母弟么?
  在邵箐记忆里,和原身关系最亲近的确实是母亲胞弟。但怎么说呢,两个小孩性子都有些倔,玩在一起难免吵闹,而母亲有些偏心每每帮着弟弟,让敏感的小姑娘常常偷偷落泪。
  长大些渐懂事,懂得帮忙护着弟弟了,但还是偶尔会被倔驴弟弟气哭。
  濡慕,爱,感情不可谓不深,但还夹杂着些许委屈伤心和怨怪,内里也真够复杂的。
  唉。
  邵箐偏头想了想:“等得了空探探消息再说罢,也不差这一时半会了。”
  她继续手上的动作,利索抖开外衣给他披上,反问:“那你走了,这线索岂不断了?”
  问的储竺那事,放弃了最佳追踪时机,蜡丸要找不回来了。
  “断不了。”
  蜡丸也未必就在褐袍男身上,继续追踪只有三分一的机会。既然知道了这条线,那就断不了,魏景会另外叫人盯着,储竺不可能不再传信,肯定能摸清楚幕后之人。
  邵箐一想也是,他们眼下是要摸清背后人的身份,也不是为了对付对方,倒不急。
  低声交谈间,魏景已快速换回安阳随卫服饰,他携了邵箐,借着夜色悄悄潜往前头韩熙的房间。
  “二位郎君。”
  韩熙已在等待,一见二人闪身进门立即拱手见礼。
  闲话少说,外面已经有仆役走动的声音,零星房间也点燃灯火,朝贺半夜就得在宫门外等待,从驿馆出发需要更早,现在差不多得开始整装了。
  韩熙先卸了旧妆,邵箐定了定神,沾了妆粉液放置在他的额头、两颊、鼻梁、下巴,均匀用手推开。
  她技巧纯熟,心理素质也过关,即便期间有人在外间唤韩熙,她手也稳稳的没抖半分。
  隔壁郡守遣仆役过来借澡豆,这驿馆入住人太多难免偶尔有点纰漏。韩熙十分镇定地在里间应和了一声,让充当临时仆役的青翟卫把澡豆拿出去。
  约莫半个时辰,妆容画好,邵箐仔细端详片刻,毫无纰漏。
  “好了。”
  她快速将桌面上的瓶瓶罐罐收好,最关键一步在眼前,即使妆容天衣无缝,即使一切都很顺利,邵箐也难免有点紧张。
  两男人倒镇定,魏景颔首:“谨慎行事,安全为上。”
  韩熙肃然抱拳:“标下定不辱命!”
  ……
  在夜色最深的子末寅初,益州驿馆大门打开,车驾马匹鱼贯而出。
  车驾前的风灯摇摇晃晃,骏马扬了扬颈,呼出一口白色热气。夜寒如水,踢踢踏踏马蹄声回荡在青石板街巷中,出了路口,和诸多车马流汇合在一起。
  刚踏入正旦,这洛京已热闹了起来。
  内臣外臣,宗室王侯,齐齐聚于洛京中心的皇宫正门前。
  寅正,宫门开启,诸臣工由大到小由高到底,列队安静而入。
  朝贺大事,皇宫要地,检查十分之森严。
  前面一人过去后,韩熙缓步上前,一个小黄门拎着一条湿帕上来,先端详他两眼,然后将湿帕往他脸上拭去。
  韩熙垂眸,一阵冰凉覆在脸上揉了几下。小黄门取回湿帕一看,干净无痕迹。他退后,接着又有两个小黄门上来,示意韩熙举手,从上到下快速检查他身上。
  “下一个。”
  韩熙抬眼,表情未有丝毫变化,不紧不慢往前头重新列队。
  ……
  高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巍峨金阙宫殿的正坐北面,雄视南方,气吞天下,教仰视者肃然起敬的同时,无不倍觉己身之微渺。
  天还黑着,半人高的大红宫灯悬挂在檐下。灯光下,黑暗中,一列列执矛甲兵无声肃立,雪白的尖刃微微泛着冷光。
  韩熙跟在何允之后,安静在小黄门的指引下来到益州站位处。益州虽地广,然却偏远,站位略后,他垂下眼睑,身影淹没在黑暗之中。
  直到天空泛出鱼肚白,一缕金光刺破黑暗,投在金阙大殿最顶端的琉璃鸱吻之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砰”一声巨响,朱红色的宫殿大门打开,有资格进入殿中的文武臣工、宗室王侯鱼贯而出,重新列队。
  “陛下临朝!跪!”
  静鞭响起,韩熙余光扫一眼玉阶之上的髹金雕龙宝座,眼观鼻鼻观心,和身边人动作一致,俯身下拜。
  朝贺冗长,先是整体跪拜,而后又分宗室、各部、各州等轮流出列再拜,若得圣眷的,皇帝还会问问话,以示恩宠。
  韩熙对这等恩宠避之唯恐不及,幸好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边陲郡守,得皇帝青眼可能性微乎其微。
  朝贺过半,终于轮到益州上前了。
  何允整了整官袍,率先出列,韩熙等十二名郡守紧随其后。
  这是他和新帝最近距离接触的一次,韩熙微微垂目,遮住目中一切思绪,一步接一步,行至玉阶三丈前方停下。
  “臣等叩见陛下,自陛下御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冗长的溢美之词在耳边响起,魏显视线穿过冕冠垂落的十二五彩旒珠,朱红色的宫门,灰白色的汉白玉广场,殿内殿外乌泱泱的人,个个恭谨肃立。
  这些,都是大楚的内外臣工勋贵。
  而他,高居其上,俯瞰天下。
  虽仍有些不如意,但这些问题都会被处理妥当的。
  魏显颔首:“众爱卿平身。”
  单独朝贺,到这里可以告一段落了,但魏显看得最前头的是何允,这个最服帖最听命的州牧,于是他多垂询几句以示恩宠。
  “益州承平,何卿有功。”
  “臣不敢居功,臣年老力迈,全赖诸郡守尽心辅助。”
  这是很套路的谦逊了,话题转到十二郡守身上,按照正常流程,皇帝该点两三个人出来,略作询问。
  魏显往扫了后头一眼。
  习武之人观感敏锐,韩熙感觉到头顶有一道目光掠过。
  “安阳郡杨卿,永昌郡蔡卿,你二人治下情况如何?”
  很不幸,皇帝点的第一个就是韩熙,他呼吸一屏,毫不犹豫出列,拱手道:“启禀陛下,安阳郡有泗水黑水横贯,河流甚多,而地势平缓,耕地也不少。安阳郡去年鼓励农耕,共得粮米……”
  “杨泽”虽年轻,但颇为镇定,一席话十分有条理,听得魏显龙颜大悦,颔首:“甚佳,赏!”
  “谢陛下!”
  韩熙伏拜谢恩后,在蔡俞的的回话声中,恭敬退回自己的位置。
  蔡俞也得了赏,益州朝贺结束,退回原位。
  过一关了。
  韩熙闭了闭眼。
  一直到了下午,朝贺才结束,接着就是皇帝赐宴。
  珍馐佳肴,美姬翩翩,韩熙的位置并不靠前,所以他再无窥得圣颜的机会。
  入夜,国宴终于结束。
  皇帝回宫,诸臣属鱼贯散去,韩熙随人流出了大殿,眼前是空旷的广场。
  终于要结束了。
  然而不等他松一口气,忽然后面传来一声尖利的呼唤:“杨郡守!”
  “安阳郡守!先停一停!”
  韩熙身躯立即绷紧。
  夜风猛灌进廊下,悬挂的宫灯晃了晃,一排佩剑禁卫盔甲上反射出的寒光,和冷风一样冰寒。
  他倏地站定,顿了顿,缓缓回过头。
  只见一个小黄门疾步追上来,“杨,杨府君怎走得这般快?”
  他气喘吁吁:“您的赏赐,还未曾领呢?”
  是今早朝贺时,皇帝的赏赐。
  韩熙心下一松,笑了笑:“劳小兄弟跑一趟。”
  取了一个楠木锦匣的赏赐,韩熙也没打开看是什么,捧着匣子出了宫门,夜风一吹,他方惊觉自己后背沁凉,竟是被冷汗湿透。
  万幸,终究过去了。
  ……
  韩熙顺利蒙混过关,登车折返益州驿馆。
  而被他抛在背后的皇宫,却依旧灯火通明。
  御书房。
  魏显接过热帕子擦了擦手,挥退所有宫人内侍,待殿门被掩上,他回身问:“他可有消息?”
  御书房中还有两个人,一个安王一个丁化。
  安王摇了摇头:“并无消息,臣弟已从黔水下游搜至上游,偏隘村寨也未曾遗漏,甚至交州都搜寻了一遍,全无音讯。”
  原来,这个“他”说的竟是魏景。
  表面上,黔水下游已经平静许久了,但实际搜寻一直在暗暗持续,不但黔水两岸,甚至连最下游处接近的交州都没有放过。
  不过任谁也没想到魏景离开黔水范围,居然直接往益州赴任,成为郡守不说,此刻还就待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
  “全无音讯,难道真葬身黔水?”
  魏显踱了几步,皱眉:“朕总觉得,他不会这么轻易死去。”
  哪怕重伤带毒坠江,生还希望千存其一,极其渺茫。
  安王也皱了皱眉,他也是这种感觉。
  丁化忙道:“黔水湍急,那逆王即便三头六臂,也不过凡胎肉体,葬身其中再寻常不过。况且,即便他侥幸不死,如今大局已定,他又能如何?”
  齐王固然身手绝佳,然皇宫集一国之力,不相伯仲者也不是没有,而且不止一个,严密守卫在天子左近。
  孑然一身,又能如何,若擅闯复仇,唯有死路一条。
  “陛下勿忧。”
  魏显吁了一口气:“你说的也是。”
  丁化忙笑着凑趣:“如今朝贺事虽毕,然陛下万寿就在眼前,正该好好准备。”
  他拱手,乐呵呵道:“臣盼在上林苑一瞻陛下英姿。”
  万寿,即是魏显的生辰,就在正月十七,魏景没猜错,外来臣工确实参与了万寿节才会散去。
  先帝崩了还差点才够一年,虽说已出了孝,但魏显为表孝心和节俭,第一年万寿并不打算大肆筵席。
  但皇帝生辰,总不能不贺呀?
  于是他折中一下,决定在京郊的皇家园林上林苑过万寿。游园、狩猎、略作宴饮,君臣间好生联络一下感情,就可以了。
  故而,丁化有此言。
  魏显摇摇头,笑道:“朕骑射只算一般,也就比安王强点。”
  “皇兄,何故笑话臣弟呀?”
  “哈哈哈哈……”
  ……
  气氛重新活络,魏显喝了不少酒,脸红微醺,没等多久就散了。
  安王丁化二人恭送后,退出御书房。
  这两位当今最看重的弟弟和重臣,并肩在宽敞足能摆下二席的朱红廊道行走。走出一段,丁化乐呵呵的笑脸微微一收,眸中闪过一抹焦急。
  “殿下,我……”
  “噤声。”
  安王微笑依旧,嘴皮子微动低低吐出两个字,他侧头扫了对方一眼,眸中闪过一抹带警告的厉色。
  此处并不是说话的地方。
  丁化一顿,他再次谨慎左右扫视,又低声道:“那……”出去另聚?
  安王收回视线,眼睑微垂,遮住眸中一切思绪:“改日再说,我如今得先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第60章 
  魏景和邵箐也讨论了有关万寿节上林苑游猎的事。
  正旦过后; 一连十多天; 魏景都外出联络旧日眼线,至今已差不多了。
  韩熙顺利过了朝贺; 眼线也基本联络上了,按理说此行已算完满,再等韩熙混过万寿节后; 就该顺顺利利折返安阳郡; 静候大变生了。
  但其实并不是,魏景联络眼线虽说差不多了,但实际上还是有些欠缺的。
  第一; 皇宫内没有。
  正如丁化对皇帝所言,集一国之力,皇宫中身手绝佳与齐王不相伯仲者有,且不止一个。齐王若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