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村扉记事 >

第18章

穿越之村扉记事-第18章

小说: 穿越之村扉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日,她见着那还在吃奶的自家小孙子,猛然想到一件事,她道:“你们既在镇上做生意,这吃奶的孩子怎么办?不如就将他放在家里我来带!”老婆子这样一说才真的发现,这小孙子这才几个月大,肯定是需要人时时看着的,老二两口子这店刚开业,事情肯定多得很,这个她老人家盼了很久的孙子,这两个月是谁在看着的?
  孙氏听闻这话正是喜不自禁,她也在想怎么让婆婆帮自己看看孩子呢。这孩子才几个月大,什么事都不懂,有什么不好,扯着嗓子就只知道哭,让她也很是烦恼。娘家有那弟媳在,想让娘家母亲帮着看看,根本不可能,她自己又忙着面馆的事,不可能时时将孩子背在背上。
  现在老婆子主动提出来由她来带孩子,正是解了她一大难题呢。
  这两个月来,都是让二牛每天帮着看着,但是以后可不行了,说好明年开年就让他去那茶楼帮工的,那样自然不能再让二牛帮着看着小儿子了。玉嘉虽然明年就六岁了,但是却整天只知道玩,根本不会带人。
  哎,那李小兰六岁时就带着妹妹,李小荷六岁时,也是将弟弟妹妹都管的服服帖帖的,还跟姐姐一起做荷包赚钱花。夏氏,真是有好儿女啊!
  孙氏在心里这样感叹了一回,嘴上回答老婆子,却是道:“娘,您年纪大了,我们做儿女的没能让你享福,却让你帮着带孩子,这怎么行呢?何况阿才才三个多月,又没有断奶?”
  阿才是孙氏小儿子名字,同样是老爷子在他满月时起的,大名叫“李德才”,大家顺着阿寿的小名,也就将这孩子叫做“阿才”。
  老婆子没理孙氏前面那面上光的废话,直接道:“开年就给他断奶吧,给他熬点米糊糊吃还不是一样。总比你这没人管强!”
  李成林知道了这事,有点不愿意,但是却被孙氏劝住了,“娘说的对啊,我们没空管阿才,让娘帮着看着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才三个多月,这么小就给他断奶……”李成林还是有点心疼儿子,那可是自己的亲儿子啊!
  孙氏却笑着道:“就算是不把阿才留在家里,这奶还是不吃不了多久就要给他断了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奶水一直不够他吃……”说着似笑非笑的嗔了李成林一眼。
  李成林被孙氏这一眼看得红了脸,半晌,才喃喃道:“那就听你的吧。”
  于是啥也不懂的阿才,就这样被留在李家凹,成了个留守儿童。
  这边夏氏知道了这件事情,却是大为不满,揪着李东林道:“你娘这是什么意思?吃着我们种出来的粮食,给老。二一家带孩子,让老。二一家安安心心去赚钱?”
  李东林根本不想回答这话,于是他假装睡着了。
  夏氏本来也不需要李东林答话,自己在那里气愤道:“我还以为你娘只是脾气差了点,没想到她是偏心啊!二房干什么事她从来没二话,我们干什么事都要挑拣两句。阿福出麻疹那次还揪着小兰两姐妹打,这二房呢,没人看孩子,她马上自己跳出来把这孩子留下了!哎,你是不是她亲儿子啊?怎么两家差别这么大?”
  李东林还是不说话,装睡。
  夏氏这回不干了,使劲儿推了推李东林,“你还睡得着啊!我在这里着急上火你都看不见?”
  李东林无奈,只能道:“你着急上火干什么?以后娘要看着阿才,不就没时间来挑你的毛病了吗?”
  “怎么没时间挑我的毛病?她带孩子不得每天都在家里?还没时间挑毛病呢?以前还天天往山上跑,以后不知道怎么样呢!何况那孩子是二房的,凭什么要我们养?”夏氏道。
  “一个奶娃子能吃多少?值得你你这样计较?何况老二家的地不都是我们种的?”李东林道。
  夏氏听了这话,更生气了,拔高了声音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是种了他家的地,可是爹娘也是由我们一家供养着的,这可是当初说好了的。怎么现在还是我们占了他们便宜不成?哎,是老。二找你说什么了?”
  李东林忙去捂夏氏的嘴,道:“你小声点,大晚上的,要是被别人听见了怎么好!”
  “听见就听见,我说什么了?我说的都是实话,那做出这事的人,都跟没事人一样,还怕人说啊!”夏氏虽然这样说,但到底把声音小了下来,又问道:“是老。二跟你说什么了?”
  “没有,是娘说让他们把孩子留在家里的,他还找我说什么?”李东林道,“就那一个奶娃子,能吃多少粮?你别嚷嚷了,娘平日不还是在下地做事吗?你就当他吃的是娘那一份好了,要是再闹下去,家里又得闹一场。来年我们那店就该开了,到时候你还不得整日在镇上待着?眼不见心不烦,现在你就忍忍吧。”
  李东林这话才算是把夏氏劝住了,想想确实是这样,到时候自己带着孩子去镇上了,还管那老婆子要干什么?于是就没再多说这话。
  想了想,夏氏又道:“那宅子东边也就两间屋子能住人,家里有四个孩子,住不下啊!”
  李东林已经将那宅子简单装修了一下了,但是因为经济原因,那原本就破败的东厢只是经过了简单修缮,能暂时住人而已。
  “这有什么?小兰她们就先留在家里呗,让小荷跟我们一起去镇上就行了。我们一间屋,她一间屋,刚好合适。”李东林道,“小荷这丫头,还挺有想法的,店里的事情她也能有好点子!这机灵劲儿,不知道像谁!”
  “还能像谁?自然是像我了,也不看看是谁生的!”夏氏得意道。
  李东林失笑:“就不能是像我?小荷不是我女儿?”
  夏氏道:“就你这木头脑袋,像你就完了!”
  夫妻两个说了两句玩笑,夏氏才接着道:“小荷是得跟我们一起去,阿福也得跟着去!他也有八岁了,不小了,不能就在这家里,整天这里跑那里玩,那二牛都要去茶馆帮工了,阿福可不能弱了。先跟着在店里跑跑堂,锻炼锻炼,等我们银子还清了,就送他进学堂去!他是这家里的长子,以后这家里他得撑起来,他两个姐姐也要靠他这个娘家兄弟来争气!”
  这是夏氏在听说,孙氏要将二牛送到茶馆当跑堂时,心中暗自下的决心。她可不能让自家儿子,弱了那连爹都没有的沈仁杰去!
  李东林被夏氏这长远的计划惊了一下,但是仔细一想,夏氏想的很对,且很可行,于是马上答应下来。
  李东林这边好不容易将夏氏劝住了,没有因为老婆子要带着阿才说什么嫌话。夏氏既然被劝住了,也将脑子转过弯来,仔细一想,这也并不是什么坏事。看孙氏干的事也知道这人是有本事的,虽然现在分家了,一家在白水镇,一家在平安镇,但是现在两家这样两厢帮助的,两家就生分不起来啊。以后两家互帮互助,也多个人脉不是!
  夏氏又想,二房这样将孩子留在李家凹这边,也算是麻烦了大房,欠下一份人情吧?孙氏是个精明人,让她欠自己一份人情也好,到时候真有什么事情需要二房帮忙,想来她也不好说二话!
  只是哪里知道,直到年节完了,李成林一家走人,孙氏也没找夏氏就这件事,说两句客气话什么的!
  夏氏好一阵才回过神,感情孙氏原来就是一个只顾自己有好处的人啊!平日里动动嘴皮子的好话,那是张张嘴就是花里胡哨一大通,到这种真欠人人情的时候,就当什么也不知道!
  哦,反正那孩子是他奶奶在看啊,我哪里有欠你们大房的人情?你们有什么事情也不要来找我!
  这是不想跟他们家多有牵扯的意思啊!
  夏氏想明白了,不由恼羞成怒,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将火锅店开得红火,到时候看这孙氏又是什么嘴脸!
  夏氏心中恼怒,却是什么也说不出来,只好催着李东林,“那桌子、锅子、炉子、炭火的,你有没有弄好啊?今天都初七了,明天就开市了,我们这店到底什么时候开啊?”
  “都弄好了,这不是等着你那酱开坛嘛?怎么好好地又发起脾气来!”李东林道。
  夏氏闻言脸上好看了点,道:“那酱前两天就舀了来尝过了,已经成了!我们这店什么时候开,你是不是找个人看看?”
  李东林笑道:“早就看好了,正月十六开业,这天是诸事皆宜,是个好日子!”
  夏氏点头,道:“那我们明天就去镇上吧,家里这段时间也没有什么事,我们早去也好早点把店收拾一番,有什么问题也能有时间解决!”
  李东林也同意,道:“我们是得早点到镇上去,开店那天要请的那些人,还要商量商量,还要早早就请到才好……那我这就去跟爹娘说一声!”
  看着李东林去找老爷子说话,夏氏也将李小兰喊到身边,叮嘱道:“爹娘留你在家,是因为你是长姐,又一向是懂事的,你要记得看好幺弟,家里的事能做的就多做些,可不要偷懒。还有你奶奶,脾气不好你是知道的,她说什么你听着就是了……等店里赚了钱,我们把那宅子好好修一修,就将你和你幺弟一起接过去!”
  想着李小兰今年已经十三岁,遂将事情都一一跟她说清,“那宅子你是知道的,现在我们家欠着一大笔债,没有多余的钱,所以也没能好好整饬那宅子,只能先将小荷跟阿福带过去。小荷阿福都是你亲的弟弟妹妹,小荷你知道的,店里有些事情她有点子,阿福呢是男孩子,以后这家里都要靠他,所以带他去见识见识。小兰你是好孩子,娘都跟你说清楚了,你可不要以为是爹娘偏心,知道吗?”
  李小兰点头,道:“娘我知道了,你们放心去镇上吧,我会看好幺弟,照看家里的!”


第28章 
  第二天一早,李东林就赶着借来的牛车,拉着满满一坛豆酱往镇上而去。牛车走的慢吞吞的,唯一一个好处就是稳,等到这一行人到镇上,已是午时了。
  李东林带着几人没有停留,直接往自家宅子而去。那位于镇子东南边的宅子已经修缮过了,并没有像之前说的那样将临街的那面墙推了,做成大开门儿的店铺,只是将临街的两间房打通了,做为大堂,挨着两边的墙总共放了十张桌子。
  原先因为没有窗,显得很昏暗的屋子,现在却是一片明亮。那是因为,屋顶正中的一排瓦都换成了透光的琉璃瓦,远离街市的那面墙上,也在高处一溜开了五个小窗口。
  现在整个大堂一片明亮干净,李小荷见了也满意地笑了。
  靠近门口的地方放了一个柜台,这个柜台的样式是李小荷特意画了,给李东林,让他找木匠做的,李小荷还没有见过,当时李东林说过那柜台做得很不错,现在看来确实如此,那木匠手艺不错!
  柜台后面还有间屋子,是原来这家人的厨房,当时找人装修这宅子时,李东林与李小荷一致认为这厨房太小,于是将后院边上,挨着厨房的那间原本是放杂物的房间与厨房打通,都用来做厨房了。
  后院也与原来在那老汉手里大不相同,那原本垮了个角的那间屋整个已经被拆了,就剩下可怜的两件间子,整个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但是这样也更显得院子空空荡荡了!
  不过李家众人也不介意,将牛车卸下,众人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虽说是提前了近十天就到了镇上,但其实要做的事情真是不少。为了减少一点本钱,就只有付出更多的辛苦。李东林接下来几天里还得跑几趟李家凹,像一些菜蔬,冬瓜南瓜这些村子里人家都不少的,就直接在村子里收购了,反正这些东西储存时间很久的。这样直接在村里收菜会比在市场上便宜些,而且也算是给村里人一些好处。唯一一点就是,李东林得自己一趟趟从村里运到镇上。
  至于那些肉食荤菜类,南市就是活禽菜市场,李东林带着李小荷去那里转了几圈,跟几家铺子谈了谈生意,说定以后每日几时送多少货上门,非常方便。
  李小荷还拉着李东林去了那些专门杀鸡宰鸭的摊位去,跟他们说自家收鸭肠、鸭胗鸡胗、鸭血这些东西。
  在李东林个夏氏不解的目光中,她带回了些这些东西,烫了火锅给她们尝,道:“这些下水多是穷人家才会吃,多数人都是直接扔掉,我们买过来很便宜,但是你们尝过了,这味道可是一点也不比肉差的,甚至口感还比肉脆嫩。我们把这些价格定得与肉差不多,我们不就能赚更多了?”
  还让李东林去猪肉屠宰场,直接在那里定猪肉、猪大肠、猪脑、猪心这些东西,尤其叮嘱不要将猪心外面那大血管割掉了!
  李东林跟夏氏自然是听她的,李小荷这才笑起来。
  哎,火锅里面最尝吃的毛肚弄不到,那黄喉可不能少了,不然都不知道这还叫不叫火锅了。
  毛肚毛肚,那可是牛的胃啊,牛肉都没得吃,何况是它的胃了。不过幸好,这黄喉还能从猪身上弄到,虽然牛的大动脉血管才是资深吃货的最爱,但是在这里有猪的就可以满足了,反正李小荷相信,这里还没有人吃过黄喉!
  所有的菜品李家众人当然都要好好品尝,记住其有哪些特点,还要熟悉各种菜品涮烫多久口感最好,不然客人问起来,连店家都不知道,那就好笑了。况且,火锅算是一种新鲜吃法,刚开始时总要让店里伙计告诉他们吃法,怎样操作的。
  说起伙计,几人商量了一下,就让阿福和小荷先做着这跑堂伙计的事,反正像这样自家开的小店,很多家里小孩子也出来做事的,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不过小荷是女孩子,这里女孩子做服务员的几乎没有,所以夏氏特意给李小荷置办了男装,把她打扮成一个小男孩儿,这样就没什么问题了。李小荷才十来岁,扮成男孩子没有一点违和之处。
  家里欠着一屁股债,才开了这店,所以一切都要先以节省成本为目的。又鉴于刚开张,尽管店里事情不少,但是并没有请人的意思。废话,店里什么情况都不清楚,请个人回来,万一生意不好,还得发给别人工资,不是亏大了?所以店里的事情都是李东林四人自己干,经常会一人身兼多职。
  店里的事情都弄得差不多了,还要商定开业请客的名单,其实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