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起苍茫 >

第83章

龙起苍茫-第83章

小说: 龙起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批又一批,事情还没有个眉目。”秋瑾与相熟的同盟会人员走在一起,向他们介绍着目前与满清的往来。
    从码头到迎宾馆前的等候的汽车还有一段距离,众人索性慢慢走着,闲聊起兰芳的诸多新闻。
    走在最前面的孙中山听见在谈论兰芳出产的军械与机械等物,也起了兴致,高兴的说道:“目前在广西与云南我革命子弟使用的枪支等武器实在是精妙无比,从清军反正的那些老战士都很推崇,靠着武器之利,我们的革命声势才没有被打下去。不过,刚才听说满清在兰芳采购军械,恐怕这等利器流落到清军手中,革命难度恐怕更加巨大。”
    李秉衡之前为了这件事饱受非议,用手指揉了揉太阳穴,苦笑着解释道:“满清采购我等的军械其实一举多得,即便不向我们采买,也是便宜了洋人,尤其是日本人,把钱让我们赚也是好事。更何况我们的长短枪口径与欧美主流口径有些不同,例如步枪是7。62毫米而外国基本都流行7。92毫米,到时候他们的子弹也得依赖我们,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枪支质量优良,使用的部件很难被仿制,到时他们的枪械出了故障或者老旧了,零部件还要依赖我们。只要掌握住枪支与弹药的生产线独有,满清买我们的武器卖的越多,只会对我们越依赖。不出数月,他们认识到兰芳出产的武器之利,便会谋求购买军工机器以仿制,少不得要多求求我们,对我们在国内的活动也有帮助。之前满清政府为了谋求洋人援助兵工厂与机械设备,可是出卖了不少的国家利益。”其实有句话还没说,即便他们不动,明后年的革命声势也会越来越高,说不定辛亥革命会提前也说不定。
    秋瑾也点头爽然的笑道:“正是如此,光华也常说将来革命工作以发动新军与武装起义并重,到时候就怕满清不舍得,他们要舍得给新军大量买我们的装备,我还大力支持。到时候新军发动成功,到了最后不变成了给我们自己买的嘛。”
    这话说的有趣,许多人侧耳一直听着这边的谈话,都是哄笑了起来。
    这次孙中山等人的来访早在酝酿之中,兰芳建国前后双方的分歧到了顶点,许多人认为即便建国也应该尊奉孙中山为领袖,更不应该在与荷兰人势成水火的同时去招惹英国人。本来张继等人是不愿意来的,但在孙中山的强烈要求下才勉强成行。
    望着迎宾馆前一溜十数辆崭新的小汽车,同盟会众人纷纷赞叹不已。
    孙中山眼前一亮,走过去摸了摸汽车前壳,笑着说道:“光华,这应该是你们的汽车厂自己造的吧?之前你们送到广西来的军用卡车我也坐过,着实是方便许多。这小汽车在美国也是新鲜物事,想不到我们华人也能自造,不知道这一年多来还有多少变化与惊奇在等着我,这次来了,少不得要好好走走看看。”
    李秉衡打开车门,让他坐了进去,而自己亲自坐到驾驶位上,将车发动后,笑着说道:“这车是我们研发的第二代了,比一代多了车顶,完全成为一个封闭的空间,乘坐更加舒服。我们把它叫做‘红旗轿车’,在世界各国都开办了工厂,把零部件拿过去组装,目前市场反映良好,等销路进一步打开后,又是一大赚钱利器。”
    “哦?为什么要把零部件拿到外国去组装?”孙先生对商业并不感兴趣,但从这一举动来看无疑有着深意,在他看来,李秉衡从来不做盲目无利益的事情。
    李秉衡边开着车,边介绍道:“目前各国税收的重头是所得税与市场流转税(后世流转税种的工业增值税旧称),我们之所以在世界各国开设公司,将零部件组装后再向市场出售,就是为了合理规避这方面的税收,更何况洋人对我华人有歧视,税收对我们不利。在我们的力争下,美国与德国才在我们的商品对他们的出口上税收采取一视同仁,其他列强国家也在陆续实行。我们以不同公司的名义对这些开设在各国的成品公司高价出口零部件,中间大部分的利润在我们这边,而那边的成品公司产生的利润微薄,而承担了主要的税收,所以在税收上面能省下许多钱。不仅是汽车,我们的机械、电器以及其他商品都在逐渐的实行这一政策。目前上海、重庆与广州等地的华人工厂也由我们统一组织在各国开设组装公司,将商品最后一部分在国外完成。这一手段将极大的增加国内开办实业的资本家们的收益,并且刺激他们投资实业的信心与**。”
    孙中山高兴的说道:“难道美国与其他国家立法允许兰芳国籍的华人可以合法拥有店铺与工厂等财产的消息是真的?”
    李秉衡用力的点头道:“这是我们外交上的一大胜利,目前端纳正在美国活动,我们所支持的塔夫脱即将出任美国新总统,很有希望通过在美华人自愿加入兰芳国籍的都能享受兰芳国民同等待遇的法案。这一法案看似并不起眼,但是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利益。”
    “哦?愿闻其详!”孙中山也隐约想到了这一法案通过后的一系列巨大的变化。
    “华人在国外的地位很低,既有祖国贫弱可欺的原因,也有华人勤奋好学,生存能力强而遭到忌惮的原因,而且华人能在世界各国到处生根,占据社会地下层结构,既在大量的底层就业上与各国人民展开竞争,而且小一些小型产业与地下产业上发家致富,先生您也清楚,我们的致公堂就是靠着在美国的洗衣业与苦力等行业开始生根并进一步在地下产业打拼积累财富为我华人挡风遮雨的。我们华人之前总是在美国经济陷入困局时成为替罪羊与发泄对象,所以有了排华法案。目前美国经济转好,日本人又开始在资源掠夺与商品倾销市场上与美国展开竞争,兰芳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美国人支持对象,种种有利条件促成了美国开始转向制定对华人有利的法案。欧洲也是如此,当然华人在欧洲的日子相对好过,比如黄仲涵先生在英国上层社会也有一定的地位,许多英国人甚至以认识他为荣。在德国,兰芳国籍的华人得到了空前的欢迎,我们今年派到德国的留学生已经超过了四千多人,在国内的几家银行以及廖仲恺先生主持的基金会已经帮助各省学子去欧美留学的人数超过了七千人。不仅华人的地位在提高,凭着他们的聪明才智与勤奋努力,不难发家致富。到时候几代人的积累下来,并且与国内、兰芳形成互通,将是一股强大的力量。‘犹太民族’在世界各国获得的成功已经有了例子,我们华人未必不如他们。”
    李秉衡将在欧美华人开始在兰芳大规模的投资情况详细介绍了一番,并且又联系了前面说到的华人在世界各国地位改善后对中国经济的反哺,孙中山不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时间相谈甚欢。
    “光华,你刚才说到今年我们华人派到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有七千多人,这需要多大的一笔资金啊?据我所知,每个留学生每年的花费平均要在五千两银子左右,这七千多人可是一笔巨款啊。”
    李秉衡微微一笑,也不隐瞒,直接说道:“目前留学生大部分集中在德国与美国,对方将留学费用大幅降低,又有我们在欧美的许多公司的照应,每年花费要比满清政府官派生省上一半还不止。今年我们的教育预算高达一亿三千万美元,包括了兰芳、苏门答腊、祖国大陆等地的各级教育投入。明年如果财政收入能翻几番,教育经费就翻几番。”实际上,南洋与国内的许多爱国商人向几家慈善基金会捐献的资金用于教育上的也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目,更何况还有包括阿曼达的“诺斯艾因基金会”,这家基金会手中有着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财宝。李秉衡将个人得到的巨额利润投入了一部分到几家基金会中,使得这些基金会用于教育与慈善上的资金相当的宽裕。更何况还有躺在坤甸光华银行地下金库价值数百亿美元的黄金等贵金属以及各种珠宝作为强大的后盾。
    “一亿三千万美元?”孙中山惊呼道,“光华,你们怎么赚到得这么多钱?”!~!
    ..
第130节 座谈论道
    二更到。wWW。今天休息,本来想好好码上几章,可是看到糟糕的成绩心里很难受,好不容易冷静了几个小时。只能二更了,还请不忍心这本书太监的兄弟们多支持啊,路过的请收藏下,真的,再努力一把,我们能行。
    “光华,去年满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不过刚刚两亿两白银,也就上亿美元出头,你们光在教育上一年的投入就超过这个数字,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了些。”陈其美在上海见惯了兰芳这边与江浙财团的大手笔合作,对兰芳的经济实力有些心理准备,但还是被震撼到了。
    李秉衡摆着手笑道:“说到满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我可以根据兰芳的实际政策与情况与之对比。首先,由于入不敷出,满清政府的投资能力显得明显不足,它没有也无力把资金投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兰芳政府则没有外债,并且政府实行统一调控,在减轻税收负担鼓励兴办实业的同时,政府大量的投资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可能这个词语很新鲜,你们没听过,但我这么说,比如政府集中力量修建铁路等工程,将带动相关产业的需求,也就有了资本家们兴办实业的动力,以此类推,在互惠互利中实现良性循环。”
    说着,看到孙中山与陈其美两人点头表示理解,孙中山更是赞许的说道:“你说到铁路,这我清楚,列强国家对铁路等交通非常重视,盖因这种浩大工程对工商业大有益处,又如光华所说的对许多产业有拉动作用。”
    李秉衡继续分析道:“其二,满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只不过是全国岁入的极少一部分而已,大部分都被拦截在了地方政府大规模地、不合理地、不固定地强制征收的厘金。由于对跨省跨区贸易重复收税,这种税收制使贸易的交易费用极高,对各省工业分工的发展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厘金局卡有“因地制宜”设置的灵活性,日益严重地阻碍着土货在市场上的流通,而有利于洋货的倾销,进一步加强了洋货对土货的竞争力。相比兰芳,则用各种产业政策和保护关税阻碍国际贸易,并且统一国内度量衡,废除国内贸易关卡,减少了国内交易费用,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和分工,加上兰芳本身的商品极具市场竞争力,使得出口贸易发展极为迅速。”
    陈其美插话道:“光华,既然国内税收繁重,为何你还是不遗余力的支持国内的民族资本,还不如在兰芳投资利润更加高些。”
    “我们的民族资本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不易,长此以往国家虚弱,将受外辱。更何况偌大的国内市场必须要掌控在我们华人自己手里,不论重工业,起码的衣食住行这些行业相关的市场不能再让列强国家吸血下去了。例如轻纺行业,小日本与英国人每年都要掠夺数亿两白银的利润,一旦将这个市场夺回来,我们的民族资本将得到一个质的飞跃。其他行业也要不断的收复失地,将整个民族工业带动起来。”
    孙中山长叹一声,说道:“他们都说我不懂经济,可我时常在这方面下功夫,也有一知半解,光华说的我非常认同,之前的两点,说的非常贴切,至于你想说的第三点,不说我也明白,那就是国家的主权问题。满清政府的财政已经是收不抵支,赤字不断上升。大借外债主要是为了筹措军费和之后的偿还赔款。比如,甲午战争期间,清廷向汇丰银行筹借了四笔外债,折合银4000万两。海关税收是清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就基本上控制了中国财政,清政府独立行使自身职权的行为受到极大限制。看看遍布全国的外国银行,以及受其扶植的外国洋行。照我看来,满清政府岁入实在只是实际收入的百分一而已,大部分都落在了洋人、地方督抚以及地主买办阶级手中,而这些阶级又滋生了奢靡与腐朽的畸形经济,这个毒瘤必须去除,不然将来革命的阻力会很大。”
    李秉衡对他的这番话中所透露的对国内时局的深刻认识并不意外,后世许多评论家都批评孙中山只知道天马行空的革命理论与不切实际的空谈,但只有他明白改变历史的不易。自穿越以来,即便是把握时代脉搏的自己也常常焦头烂额,常常有无力之感。空谈容易,做实事难。许多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指手画脚,却不明白时局的艰难与华人生存环境之恶劣。
    这个世界是杰出人物交战的战场,是为少数精英所操控的游戏,或者说是棋局。
    李秉衡小心的布局着,为将来的与操纵这个世界的杰出精英们交手而未雨绸缪。
    “光华,你还没有回答我们,到底怎么赚到那么多钱?”陈其美却没那么被忽悠,似笑非笑的盯着他。
    李秉衡并不想向同盟会中人透露太多,嘿嘿一笑,“既然只有先生与英士在,那我就不隐瞒,去年由于大规模建设,并且税收极低,工业上的国民收入才两亿五千万美元,但工业基础仍然不厚实,主要是味精、烟草、精炼糖以及船舶、橡胶、塑料等产品的高利润。还有军火、毒品以及其他灰色收入难以计算,但也是财政收入的一大重头。”说的轻描淡写,但是去年军火、毒品以及伪钞三大产业保守估计带来了五到六亿美元的收入,以及靠着金特藏宝、“倒霉蛋藏宝“以及在蛇庙发的几笔横财,说出来恐怕要吓死人的。
    “这么多?”陈其美失声道。
    就连孙中山也是一场震惊,“这才短短的一年多啊,光华,想不到当初的复兴公司竟然带来了这么大的巨变。这就是你说的机床与机械带来的吧?”
    “恩,这两大行业由于都消耗在了南洋与国内市场,跟船舶一样,卖给华人都很便宜,又很少对外出口,所以并不彰显。钢铁、冶金与炼油也是如此,低调至今,但他们起到得作用却是相当的关键。”
    说话间,已到了为孙中山等人安排的贵宾招待所,马上将会举行一个小型的记者会,用过午餐后,将由李秉衡陪伴着去坤甸的各个公益机构慰问。
    孙中山与陈其美仍然拉着李秉衡询问兰芳的工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