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起苍茫 >

第273章

龙起苍茫-第273章

小说: 龙起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南华的这个师过来之后,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李变和强势出任江苏荐长,秋谨出任淅江省长,全力支持徐绍祯为首的江淅沪联防司令部的整军。
    可以预见,江淅沪要彻底进行一场大变革,未必不是一场暴风雨,陈其美作为沪军都督,首当其冲。
    当初孙中山与李秉衡还有他三个人密室会谈,约定暂时搁置争执,两年内实现彻底推翻满清朝廷。在中国成立民主政府,以同盟会作为各自的根基。
    现在大部分都已经得到实现。但是现在陈其美害怕李秉衡借着改组同盟会的名义,由宋教仁为他铺平道路,夺取民主政府的权柄,让孙中山与自己成为配衬。
    不,这不可能,他还有一番雄心壮志,不能屈居人下,虽然他信服李秉衡,但是双方施政理念上有差异,而且明显李秉衡是力挺宋教仁、廖仲恺等人,将来他们都是要重要的,而自己呢?
    他不甘心,不甘心落在宋教仁等人之后,所以他要抗争,孙中山有汪精卫与胡汉民等一帮书生支持,而自己则凭着在上海的地位以及手中的军队成为孙中山在落入下风时最值得信赖之人,那么自己的前途可想而知。
    “临时政府必须要尽快建立。首先就要完成南北和谈,我们先要安顿好南方,然后才能与北方抗衡。现在就北伐,这是在痴人说梦。”
    陈其美亲自赶到南京,到处兜售他的理论,反对进行北伐。
    徐绍祯在接到吴禄贞的密电之后,开始召集下属讨论,并且上报孙中山等人,想立即进行北伐。不过隐瞒了吴禄贞即将在北方发动的消息。
    现在南示,个大熔炉,各方人马各派势力都有。难免有二,吕二意凶火,瑰是袁世凯以及倾听的走狗。所以必须要慎之又慎。
    而吕公望等将领则要求立即部署北伐战略,不用跟那帮政客协商,现在司令都有这个权力作出决断,临时政府还没有成立,他们说了算,更何况与那帮政客扯皮。不是他们所擅长的。
    而刚刚秘密从南华过来的王仁毒则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让李柱中李受和出面,江苏可不只长江南边,北边也有一大片的土地呢,问问他还要不要,要就说服江淅沪三地的参议院们。”
    现在由于没有中枢机构。所以各方面的工作都成问题。而为了限制司令部的独断专行,不仅设置了副司令制约权力,而且逢到出征等重要事件都需要由三省的省议会统一决定。
    徐绍祯终于露出了笑容。说道:“好,仁忠这个办法好。现在我们的确要绕过那帮政客,柱中是我们最好的盟友,有他出面,谁敢多
    各省代表只是在讨论成立统一政府,并没有成立政府,不需要理会那些各省代表以及各派政客,刚才他们的确被迷住了眼睛,王仁忠却一针见血,指出他们不需要向那帮政客负责,只需要向李叟和与秋谨等人负责便可。
    “关键是现在整编还没有完成,要不是柱中他们出手重击,坐了省长的位耸,力主给我们调拨资金,只怕我们手中的军队都要散了
    徐绍祯对这段时间江淅沪各地的武装力量很是不耐烦,完全不肯合作。关键是这帮人都有光复元勋的头衔,背后又有各方高人撑腰。要解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司令部目前都是一个声音说话,现在可以着手解决地方,而徐绍祯威望不够,也是个问题。陈其美逐渐拉拢了一大批的反对力量。合理运用政治武器,徐绍祯的确很难应付。
    当夜,李樊和赶到联防司令部,安抚徐绍祯等人,微笑着说道:“你们的想法我都知道,很简单嘛!那帮人是想凭着革命元勋的身份掌握权力,现在我们又要整军,夺走他们的部队,又要军政分离,不仅使用开明人士与工商界人士执掌地方权力,而且还让一批学生走上权力岗位,他们没有好处,当然要拼死反抗了。”
    “依我说,打,打灭他们的野心,这帮人与南方各省如出一辙,就是想争权夺利,有了权力后他们想干什么?可想而知,是要满足他们的私欲,满足他们的野心。他们不是彻底的革命者,不是我们的同志,那么我们就不要姑息,杀!像南方一样,杀出个局面来
    徐绍祯听了这番话。心惊肉跳,连连摆手,说道:“不妥不妥,革命尚未彻底,满清还未到台。我们便要窝里反,这不是让人笑话么?况且北方代表在此,只怕北方知道了谈判就不好谈了
    “革命不应妥协,你不信不信我这句话,若是妥协了。这不彻底的革命还叫什么革命,还是改革,还是改良,还是立宪派的那些东西,现在立宪派不再执著于君主立宪,而是要地方立宪,掌握地方一个个的小朝廷,你们怎么就不明悟呢?”
    “长此以往,不但立宪派以革命之名,行窃取革命成果之事,而且只怕越来越多的革命党人都要加入到这一行列,成为争权夺利的庸人,忘记了革命的崇高理想。”
    李叟和的话发人深省。军人又都是激进的,比较容易接受,大部分人还是极力劝说徐绍祯改变目前的怀柔,转而强硬,迅速完成整编军队,以及地方的换防。
    “上海那边?。
    徐绍祯欲言又止,李鳖和打断了他的话,“这你就不用操心了,这事交给我,有些人以为有了孙中山撑腰,就可以无法无天,我要告诉他们,错了,错的离谱。”
    又拍着徐绍祯的肩膀,笑道:“李先生打算在江淅沪实行一项南华已经实施的政略,第九镇不是征兵制么,那么就继续征兵,而达到退役年龄的,就让他们复员。江淅沪三地可是缺不少的位置,各县乡也不能全被地方宗族与实力派把持。”
    “这第一批么,就少一点,复员个一千人,暂时填补一下政府机关的职位空缺,而且在地方还要建立民间军事体系,练民兵等预备役,这也是大工程,放心大胆让那些有文化有理想的军人出去,息武之后,一样可以在政坛闯出一片天来。”
    “将来每年都要复员。让这些退役军人进入权力机关,军官也要舍得放出去,只要是人才。他们在权力岗位上起的作用要远大于在军队
    。
    徐绍祯越想越动容。到时候,联防司令部就可以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到处都是从军中出去的,对部队有好感,而军旅生涯又让这些人较为廉洁自律,不容易被的方收买没,从而蛇鼠一窝。
    这对政治上也有好处。尽量避免官商结合以及结党营私等不法事。
    “军人复员有了出路,而且前途光明,他们就会争相应征。我们可以有更好的病源,他们在部队里也会好好表现,互相竞争。希望训爪危借表现在复员后得到更好的岗军队战斗力的提丹处
    徐绍祯却知道,眼下也是自己迅速提高威望的好时机,李叟和这斤小建议明显是在为他考虑,不由暗自感激,说道:“李先生运筹维幄,远非我等能及,这的确是良策,希望江渐沪三地议会能够通过,这样我就可以集中力量整军
    见他斩钉截铁,下了要快刀斩乱麻的决心,李叟和满意的说道:“好,这些都交给我,我正好也想杀鸡做猴,看看我这个省长位置是不是那么好凯觎的。”
    其实李鳖和并不在意这个江苏省长的位置,在南华他的级别与资再远远不是一个江苏省长可以满足的,但是为了李秉衡,他只能做出牺牲。
    正像李秉衡所说的,江淅沪是个重地,将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省份。他也打算在五年之内使江淅沪的经济迅速腾飞,拥有与日本匹敌的
    力。
    不错,光凭江淅沪两省一地,就可以拥有不亚于日本的经济潜力,这里的经济发展各项基础都很成熟。
    最重要的教育也相对发达,这在南华除了坤甸可以相比外,其他地方都不如江淅沪。
    加上江淅沪地方财力雄厚,过去由于没有投资环境,没有钱生钱的渠道!导致这些海量的财富只能生锈。现在给江淅沪一个机遇,势必有大量的资本家起来兴办实业,投资工业,使得财富产生财富,如滚雪球一般的迅速壮大。
    制约民族资产阶级的因素已经一个个的被消灭或者正在被消灭之中。只要有强大的实力为后盾,他们不再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
    近代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相当尖锐,在中国,由于列强与满清政府的双重压迫,使得没有实业基础,底子薄弱的他们始终壮大不起来,他们使用外国设备,又无法与外国商品竞争,使得利润微薄,与工人矛盾也很激烈。
    但是现在南华的设备与技术大举进入,又进一步摧毁了列强与买办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盘晶,民族工业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而且随着一战的到来,投资实业的光明前景与丰厚利润,使得民族资产阶级在壮大的同时,也可以缓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催生中产阶级的诞生,为政治的稳定打造基础。
    战好啊,现在李秉衡巴不得一战赶紧来,不过现在国内的经济基础还没有发展起来,只要有两年的工夫。就可以打造专门用于发战争财的工业基础,然后在战争中迅速完成资本积累。
    原本的历史上,中华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奖励实业发展。由于没有了封建**的阻碍。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力列强无暇东顾,加上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地位的提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现在这个春天提早到来,而且更加的光辉灿烂,预计到一战后期。光凭江淅沪三地的经济总量就可以超过日本,所以眼下西南在打造重工业基地的同时,江淅沪的经济布局就显得额外重要。
    其实现在南华的经济已经全面超越日本,只是官方数据掩盖了许多事实,许多行岖的技术都已经领先世界。一旦传播出去,只会让列强对南华保持更高的警戒心。
    4月劣日,江淅沪以及南方个省份共同颁布了一致协商的《工商法》、《实业法》以及《银行法》、《投资法》等法案,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在临时政府还没有成立的情况下,各省达成了一致,率先推出一系列法案,真正的体现了民主政治在南方的实现。
    4月羽日,各省代表在南京一致声明,将取消各省之间的厘金以及各种赋税,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税法。
    由于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及外商,所以这一制度阻碍着土货市场上的流通,有利于外国洋货的倾销,从而加强了洋货对土货的竞争能力,这对民族工业很不利,所以必须要取消。
    厘金推行之初,因议定用兵各省得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酌量抽厘。各省厘金制度“各自为政。”以至后人称厘金是无法度可守的税制,并成为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南方各省刚刚平定,也必须要取消厘金,避免出现地方割据。
    厘捐的名目及局卡在同一地区不但捐局系统庞杂,而且厘捐名目繁多。一旦被地方野心派利用,可以借着各种名头设置厘金,从而壮大自身,对抗中央。
    现在全面取消厘金后,地方上也就失去了财源,失去了与中央对抗的本钱,对各省迅速实现民主政治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财政上有三大重头,币制、厘金与关税,现在南方的银行家聚集起来商议,准备在交通银行的基础上成立国家银行,现在提前取消了厘金。就剩下英税问题没有解决。
    而关税问题,则涉及到与列强的关系,这就使得形势更加的莫测难料起来。!~!
    ..
第326节中子湮灭弹
    年满清政府的厘金为四千五百万两左右。WWw!众怀是明面七…咀据,实际征收更多,取消厘金后对国内民族工业的刺激可想而知。
    随着各种法案的颁布与实行,投资实业的人将会越来越多,而随着吃到螃蟹的人成为榜样例子。投资实业将会呈现井喷。
    现在南方各省政府要做的,就是为民族工业的腾飞彻底松开束缚,扫清障碍。
    由于南方没有大规模的扩军,只是在整编军队时花了不少钱,用于遣散军队以及安置无法谋生的官兵等,加上不用再向朝廷缴纳高昂的赋税,不用承担外债与赔款带来的盘录,所以各省政府的财政运行良好,减免赋税以及取消厘金等措施也就有了财政基础。
    以南华银行为首的华资银行团也愿意向各省政府提供贷款,用于各项政府支出,度过暂时的混乱期,等到政局稳定后,各地财政将进入黄
    。
    军费、外债和赔款为中国近代财政史上国家三宗最大的支出,三宗的总数常占国家岁出三分之二以上,而且军费、外债和赔款三宗岁出都有连带的关系。一旦对外战争爆发或对内镇压农民起义,政府军费随之膨胀,军费膨胀,外债便紧随而来。到对外战争结束,赔款又随之。或因赔款摊偿,外债又随之。
    满清朝廷需要承担巨额的军费、外债与赔款,所以愈来愈穷困,倒台也就成了必然。
    现在南方各省独立后。满清朝廷仍然存在,那么好,你就给我继续偿付外债与赔款吧。
    将来民主政府成立后。列强要么予以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要么支持满清政府,别让它倒台了,好让它给钱。
    不过满清是扶不起的烂泥,列强都不是傻子,到时候他们只怕会急于逼满清倒台。
    将来的主动权掌握在南方,想要承认继承外债与赔款,那好,把租界与租借地还回来,自动放弃各项特权,不然没得谈。
    满清所欠的外债在汇丰银行倒闭清算时赖掉不少,当时南华借口中国国家与私人在汇丰银行大劫案以及到闭案中受损严重。所以汇丰银行本身向满清朝廷所借款以及汇丰银行经手的担保借款,约有六百万英销的数目被冲抵。
    满清朝廷也趁火打劫。拿出了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补偿在汇丰银行存款的中国人所用,当然,这其中犬部分还是满清贵胄与官僚。
    南华方面同时还分两次。每次如万英镑向中国普通民众发放购物券,可以用来购买南华各种商品,弥补他们在上海金融风暴中的损失。
    这些都已经使得列强金融界人士对南华恨之入骨,到时候只怕李秉衡在债务问题上做点手脚,这些资本家们只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