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起苍茫 >

第159章

龙起苍茫-第159章

小说: 龙起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虽不才,但也要为民族国家浴血奋战,死不足惜。我们不能培养出来的人才沦为汉奸走狗,光华这番言论当可称为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廖仲恺激动的点着头,与朱佩珍等人一同鼓起掌来。
    “光华对汉奸一词似有定论。莫非南洋的那些与政府对抗的势力都被你定性为汉奸?”朱佩珍稍后提出了他一贯的对南洋排除异己手段的不认同。
    “不错!敌未退出我国土即言和当以汉奸国贼论!”李秉衡忽然想起了后世陈嘉庚的一句名言。
    “我们在与荷兰人、英国人交战时。在后安妄图投机到把,扰乱金融市场,祸害国家经济的,又阴谋搅乱政局的,都是汉奸,这母庸置疑。而与政府对抗,要求政府与外国妥协,甚至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也是汉奸。
    他们忘记了,婆罗州是谁的?是我们从荷兰人手中抢来的!还有富庶的苏门答腊,也是抢来的。这都是于华人于民族大有益处的,那帮商人照理也可以获利的,但是他们要跳出来捣乱,这不是汉奸是什么?”
    “荷兰人也好,英国人也好。不是一个个被我们打服了?葡萄牙人在澳门称王称霸,不是照样在南洋被揍的服服帖帖?我可以说,光婆罗洲与苏门答腊两地,掌握在华人手中,可以养活如今的四万万人口,将来可以使我华人受益百年。如此重大之事,所有华人都能受益之事,为了洋主子的一些好处,就能完全忽视,这样的人不是汉奸是什么?”
    这倒是实话,如今满清治下的可耕种土地不过八千多万公顷,如今苏门答腊就起码有可耕种土地一千三百万公顷,婆罗洲森林覆盖率蹦。但可耕种土地仍有一千两百多万公顷,苏拉威西岛两百多万公顷。棉兰老岛土地肥沃,有四百多万公顷良田。
    后世的印尼不算上伊里安查亚就有四多万公顷的土地,而且婆罗洲、苏拉威西与伊里安查亚还未尽开发,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远远超过中国。
    “南洋还远远没有愕到开发。大部分的可耕种土地都是闲置在那里。如今南洋的农业远远超过国内。人口稀少,只用小部分的土地就能养活,大部分的土地都是种植经济作物。爪哇开发程度是最高的,我们连日惹大农业区都拿了下来,南洋膏腴之地尽在手中。多年战乱。南洋人口连四千万都不到爪哇不算在内,如今的土地人均旧亩都不止。若是开发出来,那么能养活多少人?”
    “南洋的工业我就不说了,光这土地与农业,我国是最有认识的,农业搞不好,对工商业的危害有多大。”
    在场众人听说南洋竟然有如此多的耕地,委实吃了一惊,便是不发展工业,光这土地上的出产就能国强民富了。
    “怪不得荷兰人铁了心的要夺回南洋,英国法国都在不断施压。要逼迫南华将爪哇与苏门答腊交还给荷兰。”周作民在南洋时正是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也知道南洋如今的局势。
    “不错,南洋土地肥沃,没有自然灾害,正适合农业生产,只是由于洋毛子强逼着华人与土著种植香料、油籽等经济作物,粮食出产并不惊人,但从中也可见南洋土地之富余,用很少的十地就能养活几千万人口,又能出口粮食到各个国家,委实是个宝地。”
    朱佩珍继续说道:“想我国每年都缺粮食,不乏饿死人的事情发生。耕地又少,人口又多,哪里养的起。若说棉仿发展不起来。任由洋人倾销,我到要说,我们哪里来的这么多良田作棉田?即便是丰收年份。在购买土地种植棉种的成本上也是极高的,这就使得投资棉仿业的人更加少。要是土地富余,粮食足够吃饱,不用你操心,农民会自己去种起棉花,哪个不懂这个道理?”
    “若是我国的耕地能够多上两成。那么即便土地兼并,官神勾结圈地,这天下局势足可一缓,朝廷也能有力气有时间去改革。”
    李秉衡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立宪派的势力根深蒂固,在国内市场很大,还是需要慢慢施加影响。
    “南洋人口八成聚集在苏门答腊与爪哇两地,英国人占的马来等地不算,南洋人口虽然难以统计,但总数应在七千万上下。苏门答腊人口最近统计了大概数字,本来以为不足千万,但现在约有一千两百多万。我华人只有四百多万。我准备号召国内向苏门答腊移民,每人分给土地,以那里土地之肥沃,不出几年便能生息起来。将来华人的数量要超过其他民族,才能牢牢的掌控那片土地。”
    直在旁边静听的周卜比乐道!“不知是否可以纹们将无法尽数控制的钱畦…改组为储蓄银行,主要面向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农产品加工产业以及农村作坊,支持这一移民计划。目前国内就是这样,规模小些的钱庄便是小工厂与小商人的融资渠道。这样可以作为南洋金融市场的补充。又可以分担南洋银行的扩张压力。”
    李秉衡忽然想到,将来移民后,新兴的移民区肯定要涉及到储蓄与贷款,尤其是农业贷款,后世有不少理论与资料揭示过尽早建立农村储蓄与融资体系的重要性,对该地区开发的推动性。
    由于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需要存在季节性二零散、小数额、小规模的特点,使得小生产者和农民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南华各家银行业没有这个精力完全兼顾,这就制约了将来移民区或是如今的农业区的发展。
    生奕和流通的发展又必须解决资本不足的困难,移民区与农业区都有农民储蓄与融资的需求,便然要求出现专门为这些群体服务的金融机构。
    南华又是农业大国,不管将来工业发展的如何,始终摆脱不了农业国的身份,在农村中成立农业金融机构将是重中之重。
    像以缴纳股金和存款方式建立的互助、自助的信用组织也就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机构都是可以借鉴的。当然,国家没有办法全面兼顾的话。除了信用合作社小型农村银行也就成为了重要的补充。
    “我想听听你的细则,如何能使得这些私人钱庄自愿进入农村市场。”李秉衡目光灼灼的盯着他。满是期待。
    周作民温和的笑了笑,说道:“只要你李先生发一声话,用政策、法令以及行政,给移民区与农业区特殊对待,并在财税是上给予大的优怠,还怕各方面的资金不进入这些地方?”
    知道他是想听听自己有没有详细的说明,于是又缓缓说道:“新的移民区在农税上肯定是要照顾的吧?婆罗洲为了开发尖地,在农业上投入了许多机器、技术与资金所以富商资本家与社会闲散资金也青睐农业开发,而移民区也是如此,又有大量的生活需求,因为我们不能指望帮移民把房子与锅碗瓢盆全部搬来,会有人看得到其中的巨利,尤其是婆罗州有成例。”
    看到李秉衡点头后,又笑着说道:“移民区目前一穷二白,还要建房子,农具、饲料,起居用品,都要国家花钱补助,但是人一多就架不住。为何不让那些工商业资本家们提供呢?国家向他们采购,但是以银行担保除欠,将来移民们有了产出还给银行,让这么庞大的资本投入变成银行与工商业之间的正常业务往来。而国家只需要做什么?给这些肯担保的银行优惠与扶助,那么。你说那些钱庄会愿意吗?”
    看着众人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又说道:“我们还可以鼓励在农村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甚至是其他产业,只要对农业企业、农村个体经营户等出台所得税收减免政策,并结合采取财政贴息、财政补贴银行贷款的方式,吸引工商企业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国家又可以省去许多的财力与精力。”
    得到了李秉衡赞许目光的鼓励,他又趁热打铁,说道:“最好走出台法令,给这些移民些好处,让他们看到前途与希望,比如你刚才所说的保护私人财产不给侵犯。”
    李秉衡微笑着说道:“不错不错。说的很好。最后那点我可以补充下,南洋的黄仲涵先生这两年一直在致力于南洋的福利与保障体系,虽然时日尚短,国力所限,国民受益也有限,但是这项政策将会坚决的推行下去。将来可以在移民区探索建立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农村保险体制等,通过社会保险方式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减轻财政负担。
    而且,我也准备发行农业国债,专门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
    “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其实好处也很多。农民生活改善了社会也稳定,最重要的是他们也拥有了购买力,农民的购买力是最稳定也最现实的,增添农业生产资料,尤其是建房屋,这是农民一辈子的事情。中国的农民历代如此,也成为了南洋工业增长的一个保障点。生产资料、生活用品、房屋,可以刺激机械、钢铁、洋灰、砖窑以及轻工业的发展。将来农村更是可以兴办实业,发展地方经济。”
    后世的中国农村就是因为这一特质,使得国内市场始终保持着因农村刺激而产生的需求与增长点,国家既不用在农村投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又可以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李秉衡自己也没想到,一场拜访变成了经济与农业的热烈讨论。
    不过,周作民的才华与能力还是在他头脑中形成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能收为己用,倒是意外之喜。!~!
    ..
第219节惊天大劫案
    干个时代的中国并没有金融卫的人才。wWW!尤其是银行管理“以朱佩珍召集银行界要人商议后,准备招骋教师,在复兴大学成立专业。自己培养人才。
    在李秉衡看来,这周作民加以培养,倒可以担当大任,现在他手里缺许多人才,上海的光华银行由司徒岳掌舵,黄其荣负责金融投机,明年便要赴美,在美国金融市场搞点钱花花,如今的确没有用的上的人,周作民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
    不过想到原本再史上的他人品为人所诟病,又长袖善舞。
    北洋政府时期,他与段棋瑞、冯玉祥、安徽督军倪嗣冲、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财长梁士治、国务总理熊希龄一见如故;北洋政府垮台后。他又与蒋介石、张群、黄部、戴笠等关系极好;日伪时期,他与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网村宁次、土肥原贤二、清水董三等酬酥甚欢;解放后,周总理称之为同宗兄长。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物,如果要交托重任,的确要好好思量。
    暂且先让他跟着朱佩珍跑跑吧,继续观察他的表现,到时候自己提点提点,如果真的人品不堪无法接受自己的感化,那也只能忍痛割爱。
    从廖仲恺的住处出来,见温生哼哼些疲累,便转道回住处歇息。
    “李先生,你的电报。”商务处分发电报的小姑娘成了李秉衡的开心果,每次总有好消息,又纯真可爱,着实赏心悦目,若不是夏才林等人五大三粗,还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呢。
    “李,你有在想我吗?风暴终于平息,不过我的呕吐还是没有停歇。这长长的旅程使我如此的疲惫。难道是因为承载着对你的思念?”
    简短的电报显示出阿曼达那边的情况并不好,至少没有几个开心的
    眼。
    她的消息一下子将他的心绪拉到了地中海上空。这里晴空万里,海面荡落着愉快的光辉,金黄灿烂的日光洒在舰船上,犹如金光闪耀的古代战舰一般。
    “普金森”号专线邮轮行驶在平静的海面上,仿佛在与暴风雨的搏斗中消耗了所有的力气,缓慢的向前移动。
    海鸟愉快的飞掠过高高的桅杆,却并没有在意这艘船似乎并不平静。
    “老实点,别动,再动你们的下场就会跟他们一样。”一名海盗用蹙脚的英语喝骂着,并且用沉重的皮靴踹着跟前的几名洋人。
    “这帮英国佬,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躺在甲板上的船长修奈与另一名样貌威严的英国人小声地嘀咕着什么。再也不敢有所反抗,这帮凶神恶煞的华人海盗出手毫不留情,堆在甲板上的那四十五具船员尸体便可明证。
    这艘小型专线邮轮只是一些政府官员与商务要人往返于伦敦与香港的工具,也有运带小批量货物的功能,这次的航程很普通,就是运载三十多位客人跟随两艘太平洋舰队的巡洋舰一同前往英国本土,当然。他们也带了些小东西。
    令他们意外的是,网进入地中海他们便与这两艘巡洋舰失去了联系。直到风暴停息后,他们仍旧没有的到这两艘巡洋舰的消息。
    得知消息的英国海军也将派出舰艇在相关海域进行搜寻,本来以为这一奇怪事件将会嘎然而止,但是,厄运依然与他们相伴。
    伙“从天而降的”的海盗突袭了邮轮,船上大半的船员与乘客遇难。目前已经控制了这艘邮轮。
    这伙人不知道是从哪里窜出来的。由于这次航程很保密,沿途在各个港口只是短暂停留,并且只是接受一些补给,照道理是不可能混到船上的。
    “哦,对了,休恩,我想起来了。他们一定是在加尔各答上来的。我们在那里接收了一批黄金。有几名苦力帮忙抬过黄金,我看跟他们的体型蛮象的。”修奈紧皱着眉头,努力的回忆着。
    “难道是印度的那帮匪徒?”休恩艰难的喘了口气,刚才被海盗踹伤了肋部,呼吸都有些困难。
    到了这个地步,只能希望这些海盗遵守他们的传统,在赎金到后放了他们,可是,这帮人并没有向他们索要家人的地址,这让他们陷入了困惑与恐惧。
    难道是他们发现了什么?这次船上装有万万盎司的黄金,部分是汇丰银行在远东多年来的储备。不过最贵重的还是汇丰等几家银行与机构搜刮的中国、印度等国的文物,价值无法计箕,都是无价之宝。
    如果被这些海盗发现的话,那将是场灾难,海量的财富将会被抢掠。而且,得到这么大笔财产的海盗将不会把  自己家中出得起的赎金放在眼里,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李秉衡从今年年初就派人在香港蹲点,如果历史没有被改变,那么这次的抢劫不但能发一笔,还能让汇丰银行陷入绝境。
    当然,这只是针对汇丰银行的第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