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书之极品小姑姑 >

第73章

穿书之极品小姑姑-第73章

小说: 穿书之极品小姑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联合对前来赴宴的人们公布了此事所有经过,又宣布择生试延期半月,考试地点转移到钱家村所在的辛玉山上,晋家友情提供的一座庄子内做考核点,令所有报名成功者与一个月的时间内,前往辛玉山山庄集合。
  听闻这个消息钱冬才从钱氏族老们口中知道,就在他们出来这段时间,晋家主联合县丞,将钱家村以及周边地带,按照他跟钱冬商议的结果瓜分,地契落实后竟然雇佣大批泥瓦工匠在钱家村、以及附近山头各处大兴土木。
  不止在村子里建了晋氏大宅、钱家的住宅、还在各处建了庄子,把他们家、晋氏族里、钱冬所获得地盘建的满满,那些大宅、庄子竟然都是三层木楼、竹楼以上,以能居住更多人为宜,要装下所有考生绰绰有余。
  还有期间出过一次他家大儿子、儿媳妇去他监工建造地方大闹,嫌他为了二儿子、二儿媳妇把家里都要掏空了,让他停工,或者分家、把该分给他的东西分给他的事,出了这事后晋家主太利落了。
  第二天就回县城跟大儿子夫妻俩分了家,把明面上的财产、县里的房子、田地分出后,又打着晋氏族里支持的主意,拿出更阔绰的报酬,跑回钱家村附近搞建设,钱氏族老们也借着他拉过来的泥瓦工匠队伍,合力把他们拿下的地方扩建一番……
  听到钱家村出了这么大变化,很想亲眼看的钱冬不管珞瑜府会因落实消失产生怎样的格局变化,第二天就跟晋仲元、鲁守山等人开始往回走。
  至于鲁守山这,他确实借着珞瑜候府接风宴的机会跟亲生父母搭上话,彼此相认,并说出了被刺杀的事,那之后他那渣爹赵伯爵明显想护着女儿,伯爵夫人倒是想护着儿子,可惜人微言轻,但她是个有成算的。
  在听到白武尊、钱族长他们公布的事情后,伯爵夫人不顾赵伯爵的反对,直接决定让鲁守山暂且不急着认祖归宗,先在养父鲁镇身边侍奉着再说,她这样出身贵族的人最是懂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
  明白作为一位二星国武尊师尊后人仆从的孩子,也比在这区区一星国内,渣爹并不真心疼爱,只想要个继承人的伯爵世子好多了,何况其养父鲁镇对其真心以待,鲁守山这边在听了生母所说被遗弃的前因后果后。
  本就对生父不满,心里偏着生母,在听了生母的决定,以及这么决定的理由,自然决定听伯爵夫人的,而赵伯爵在亲自经历罗候全族覆灭之事,也不敢跟钱氏一族闹腾,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
  他们一行却没想到刚回到钱家村,还未来得及为村中模样大变感到震惊时,就被另两个喜讯惊呆了,因为就在他们到达前一天,以星马之速比他们快了半天的圣旨已经从京城送到了这里,前来的一共两道圣旨。
  一个竟册封了晋仲元为新任珞瑜候,认为他以武战胜初代珞瑜候,当属成功夺爵,所以珞瑜候爵和封地自然成了他的战利品,圣旨上直接表明,当今和初代太皇都承认这一点,所以授予晋仲元侯爵印玺、官袍等物。
  另一道圣旨则是当今自称被奸妃所惑,误以为钱氏有罪,如今真相大白,已经处决了包括罗氏在内,涉事的两位皇妃,他自己也决定择日退位,传位太子,并追封织陵县无辜问罪的那一支家主为候爵。
  追封降等袭爵下,作为追封者唯一幸存的孙辈,钱耀祖得了个一等男爵的封号,并把整个织陵县划为他的封地,以后织陵县境内都属于他的封地,包括钱家村在内,并从国库调银出库,准备为这一候、一男爵择地建造府邸……
  听完这圣旨内容,刚下车的几人都惊呆了,都感觉这皇帝真的很没脸没皮,自尊心也不高的样子,说认错就认错,不要太痛快,而且晋仲元把他家初代珞瑜候杀了,他这立刻就把珞瑜候的爵位、封地奉上,简直像打了他左脸,他立刻伸出右脸一样,感觉十分令人无语。
  然而生长在没有皇帝的国家,不受皇权影响的钱冬却立刻从这两道圣旨里看出了晋国所谓皇帝的处境,或许对普通百姓来说,他是君权天授、无所不能的皇帝,对其他人、对武道强者而言,他又算得了什么?
  晋仲元本来一心想着不知自家在村子里的新宅地什么模样,乍然听到这些他跟鲁守山这个生长在皇权下的花朵一起陷入了恍恍惚惚、惚惚恍恍之中,彼此木然好一会儿,他顾不上送未婚妻回家了,直接道:“我回家看看去。”
  “我……我去问问少族长。”本想说去问爹的鲁守山想到他养父要跟经不起高速车马颠簸的族老们,以及还有些事要处理,会晚几天到达的白武尊一起归来之事,干脆改口去问钱一山的儿子,并对晋仲元提醒道:“你忘了吗?族长说你家的新大宅就在小冬家隔壁。”

第114章 热闹的钱家村

  “呃……刚才听你们村的人那么一说; 太吃惊了。”晋仲元尴尬的侧头望望远处,很不好意看钱冬、鲁守山。
  钱冬看了失笑:“好了; 咱们还是赶紧回家; 到家里就清楚了。”
  “那我去族长家!”鲁守山说完向另一方向走去。
  钱冬有原主记忆; 钱家村她更是各处走过许多次,晋仲元则是跟他爹、自己来过几次,所以就算村里变化很多,他们走了几步就辨识出来了,于是干脆由他们带路,马夫赶车跟在后面走,向着钱冬家所在的地方走去。
  等到了钱冬家附近; 两人连车夫都大吃一惊; 因为不过月余时间; 在紧邻钱冬家房子与山脚下之间; 竟建起了连绵一片木石瓦结构而成的院落楼宇; 最高处甚至能有四五层楼宇的高度,跟一旁的平房比起来,十分耀眼。
  晋仲元看看那边的房子、又看看这边钱冬家的平房,不知怎么就是迈不动步; 钱冬却毫不在意的冲他挥挥手; 转身向自己家走去,结果走到门口她愣住了。
  就在迈不动腿的晋仲元忙边走过去边问道:“怎么不进去?咦!锁门了?”
  “我都忘了,现在是快要收秋的时节,或许大家都下地为收秋做准备了!我去地里看看。”钱冬说完就要走。
  就在这时准备回府停放马车的车夫忽然把车赶回来; 喊道:“钱小姐等一等。”
  “有什么事?”晋仲元很积极的问。
  车夫下车后,小跑到晋仲元、钱冬两人面前垂手回答道:“少爷、钱小姐,小的刚才路过那边新建的宅子,看到上面挂着钱府,大门四敞大开着,钱小姐的弟弟正在里面玩,就想着是不是钱老爷一家已经搬到新宅子去了。”
  两人闻言互视一眼,忙向那边的宅子走去,一进门果然见到钱鹏煌、钱鹏秀兄弟俩正在忙着给院子内新栽的桃树浇水,忙走了过去……
  。
  钱冬通过追问弟弟后才知道,原来昨日圣旨颁布后,钱耀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并从少族长口中得知族老们启程前已经知晓此事,钱四山嘱咐少族长钱一亩,若是他们归来前钱耀祖就身世大白,或者听说织陵县钱氏不被问罪的话。
  就让钱耀祖立刻认祖归宗,说是嫡宗归庶支不像话,而且钱耀祖也是嫡宗唯一的血脉……因此昨日圣旨颁布后,钱一亩就忙碌着钱耀祖认祖归宗的事,钱耀祖呢!虽然被这突然变故弄得一片混乱,可他认死理。
  认为圣旨都下了,这事就做不了假,而他认祖归宗了,自然不能占了钱四山给小儿子置办的屋子,于是在晋老爷建议下,干脆搬到了钱冬的宅子,并告诉了晋家主这是钱冬卖药给他的药资所建,并非晋家主送的,钱耀祖这才提着心搬过去。
  然后忙完这一堆事,却又被传旨官催促着去织陵县城内为男爵府建造选址,晋家主也被传旨官督促着去珞瑜府落实侯府的事,他们好安排工部的匠人开工,所以今天一大早晋家主、钱耀祖两人都跟着传旨官去忙这件事了。
  家中如今只有女眷、孩子们在,十分雷厉风行,两人知道这些后,都感觉官府的反应未免太快了,好似恨不得立刻把他们推到爵位上似得,对此很想不通的晋仲元决定回家问问他娘具体情况,所以很快就跟钱冬告辞了。
  钱冬也去见了孟秋,问了问分别后的情况,和她身体的状况,在有补血药的情况下,孟秋的身体自然没问题,不过她的心态却因昨日的圣旨显得十分不安,大概是不适应身份的变化,以及为未来生活的忐忑,钱冬安慰了她一番也不见效果。
  干脆把此行中一些事编的有趣极了讲给她听,才逗得她开怀大笑,忘了忧虑,这才打着哈欠,心累的回房休息,没办法,这也是理科职业病,一个人心里琢磨事容易,跟他人相处却犹如面对非常困难的工作,让钱冬常常感叹,人际关系要是也能用数据说话就好了。
  。
  如此钱家村忙忙碌碌的过了十来天,这些天因为晋、钱两家的事,村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各种各样的事都出过,先是孟秋那极度重男轻女、一家子懒汉的娘家听闻闺女的丈夫发迹了,找上门想沾光。
  结果差点气的孟秋动胎气,惹得钱冬亲自动手把他们扔出钱宅,他们又想借着装伤重讹钱,结果就被钱一亩这个维护嫡枝的少族长带着族内老少爷们儿给怼了回去,并恐吓到他们再也不敢登门,也因为此事,经过钱一亩跟钱耀祖商量。
  并征得对方同意后,决定把如今还忠于钱家鲁镇父子、管家后人,如今村里的土郎中田叔一家七口召回府内听用,用他们先把男爵府根基打劳,免得再出现主人在家被客人欺负到差点出事的地步。
  于是经过此事后,晋家主帮钱冬建的大宅内多了两房下人,田叔一家承担着管家、郎中、厨娘、小厮、丫鬟的工作,鲁镇父子则担负着护卫的任务,如此总算使空荡荡的大宅有了点人气,没那么荒凉了。
  可钱家刚安稳了,晋家那边被分出去的大儿子夫妻俩又闹上门痛哭道歉后,坚持不分家了,要合家后跟着搬去珞瑜候府住,他们来的时候不巧,恰逢晋家主不在家,晋家主夫人性格偏柔,喜聚不喜散,哀求的又是亲儿子。
  就算知道这个儿子的目的是为了跟去侯府享福,也下不了决断,于是被这夫妻俩闹进了府内,直到晋家主回来,才又被灰溜溜的赶出去,并且之后再也没敢过来闹,也不知道晋家主对他们做了什么。
  然而此事结束后的第三天,鲁守山的生母竟然跟他的生父赵伯爵和离,带着自己所剩不多的嫁妆,和两个成亲时陪嫁的丫鬟,如今已经人过中年的麽麽,高价买了刘香家的房屋土地搬来居住,安顿好后立刻上门拜访了孟秋,平日里不着痕迹的教给孟秋一些言行举止显得高贵的诀窍……
  对于鲁守山的生母,钱冬在书里知道她是个精明人,但没想到她有勇气打破婚配掣肘,选择和离来陪伴儿子,并且作为当过伯爵夫人的她竟然毫不阻止她儿子当钱家护卫,连她自己都主动送上门跟孟氏交好。
  这样的果决、能屈能伸,难怪赵伯爵那么渣,还背靠京里那座大山也没能彻底扳倒她,还让她成了书里女主最后才搬到的大山呢!无论能力、心机、爱子之情、审时度势……等各方面,钱冬挺佩服她的。
  而鲁守山生母的到来就犹如一个开关,自她之后钱家村彻底热闹起来,前来参加择生试的、拜访信任珞瑜候的、拜访钱耀祖的……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手快的很快高价买了外姓人们的房子落脚,并在之后为这一份小小投资,结果赚到一份能做传承至宝的成果庆幸一生。
  因为听说传旨官已经督造新珞瑜候府和织陵男爵府,认为钱、晋两家迟早搬走,同村意义不大,所以同意高价卖房卖地,想拿着钱搬到镇上,结果镇上所有宅基地、田地都卖光了,就是附近村镇也一样,无奈只能搬到县里的外姓人家后来却悔的肠子都青了。
  倒是钱氏族人都得了族内提醒,使那些找上门要买房的人们只能得到短时间租住可以,买房是不可能的,也有那想要买地自建的,结果去村长家一问,好么,整个钱家村里村外所有的地方都是有主的,并且主人只姓晋和钱。
  精明的立刻察觉到其中问题,急急慌慌各处联络人过来买地买房,可惜外姓人的都卖出去后,钱家村没人卖了,去其他村子一问,竟然也没有地、没有房,这更令机灵人认可自己先前的想法。
  有钱的觉得哪怕不知道这里的地宝贵在何处,晋家、钱家为何把这里全拿下来,但用那点钱备用一下又何妨,万一呢!于是高价利诱其他村子的村民把自己的房子土地卖给他,强取豪夺在即将有武尊驾临的地盘上却是不敢。
  没钱但自信,相信自己判断的也拿出毕生积蓄过来赌一赌,对方仍然是周边村子村民的房屋内,那样高价的数额,对祖祖辈辈受穷,只看得到头顶一片天的村民来说,立刻能发大财的诱惑,大部分很难不动心。
  只有少部分精明的看越来越多的人闹着要买,觉得其中肯定有好处,就咬紧牙关,给多高的价都不肯卖,想要亲眼见识见识这好处,于是织陵县有史以来最大的村民外迁、各方移居潮发生了……
  当然这样的热闹跟钱冬无关,不过这个热潮还没过,跟她有点关系的事又出现了,就在她回村第八天下午,晋氏一族散落各地的族人竟然纷纷搬迁过来,各自搬入了晋家主监工建造的房子内,那些房子就在晋氏大宅的临边,一片一片连着,面积比先前的整个钱家村都大。


第115章 武道树与灵泉

  到了第九天上午; 据说是晋氏一族如今在晋国内地位最高的安乐王竟然也把两个嫡女打发了过来,说是让她们参加择生试; 若是过了很好; 过不了以后就留在这边定居婚嫁。
  好似为了证实这番话是真的一般; 车队竟然连王妃给她们准备的嫁妆都运来,随着两人一起搬入晋家主给族内建造的主枝宅内……
  。
  武道树还没催熟呢!这王公之女都来了,面对这画风巨变的情况钱冬能怎么办啊!当然是万事俱备、只差催熟武道树了,毕竟按照最近她跟晋家主商议的结果,是要在择生试前催熟武道树,采下武道树叶给各自族里的人服下。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