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午夜布拉格 >

第114章

午夜布拉格-第114章

小说: 午夜布拉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艾伯赫特说出这些话语的时候,在座的那八位将军中似乎有人想要打断他。可他所说出的那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却是让这些打着“为了德意志”这个旗号的将军们根本无颜在这种时候打断他。而艾伯赫特的话也没有就此结束。
  他继续说道:“1936年,希特勒先生把军队开进了已经被法军占领了17年的莱茵兰。参谋部又对他发出了严重警告,认为英国人和法国人都不可能容忍我们的这项举动,可后来呢?我们根本就没有让战争打响就夺回了那里。软弱的法国人甚至说我们只是拿回了原本就属于我们的东西。于是我们开始在莱茵兰建造齐格菲防线。”
  “艾伯赫特……”
  当艾伯赫特说出这些参谋部最不愿去回忆的过往时,贝克将军试图让他别再说下去了。可是穿着一身黑色制服单人匹马来到这里,仿佛根本已经无惧生死的艾伯赫特·海因里希·格罗伊茨伯爵却并没有理会他,而是继续说道:
  “1938年,也就是今年。我们出兵奥地利,但参谋部依旧反对,甚至向希特勒先生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但奥地利人民欢迎我们,超过99%的奥地利人都欢迎由我们来接管他们的国家,可我们的参谋部却因为担心英国人和法国人会因此出兵攻打我们而反对这次举动。已经四次了,贝克将军。在最重大的问题上,参谋部已经连续判断失误四次了。所以这一次,您依旧坚信您是正确的,而他是错误的吗?”
  在最重大的战略问题上,参谋部已经连续判断失误四次了,并且依照这名由参谋部派去党卫军的年轻军官的口吻,他显然认为这还会是参谋部的第五次判断失误。
  于是,在场的数位将军中再没有人向他说出咄咄逼人的话语,而是面面相觑地看向彼此。
  没错,除了贝克将军与哈尔德将军这两位参谋部的总司令之外,其他的六位将军实际并不是参谋部的人,而只是在德意志被凡尔赛条约约束时期的国防军同僚。
  先前,贝克将军与哈尔德将军这两位主谋说服了他们。可现在,这个对于他们这些身居高位的陆军军官而言年轻得就好像还是个孩子的党卫军上尉,他却是让这几位将军们的内心产生了动摇。
  可艾伯赫特并没有在这样的时候试图去进一步地争取到那六位将军,而是继续看向贝克将军道:“六年前参谋部把我派往希特勒身边的时候,你们说希望通过我了解到这个人。在你们涉及到希特勒先生的问题时帮助你们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我的使命。一直到昨天为止,我都认为我把参谋部交给我的任务完成得不错。但我不想在最后关头失职。”
  那是一场无形的对垒。他存在于前参谋部总司令与这名最开始时是一名参谋官的党卫军上尉之间。可年轻的上尉却并未有轻易地就败下阵来。
  他毫不认输地注视着不怒自威的德意志帝国一级上将,并说道:
  “现在,请您告诉我参谋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颠覆国家政权,彻底破坏国家的秩序?还是你们只是想阻止一场现在的德意志根本不可能打赢的世界级战争?您得让我知道参谋部要的是什么,然后我才可以完成参谋部交给我的任务。哪怕,是最后一次。”
  当艾伯赫特说到这里的时候,整间会议室里的局势和气氛已完全改变。在贝克将军久久未有回答艾伯赫特的这个问题时,他的继任者,从艾伯赫特进来到现在几乎都没有说过话的哈尔德将军终于开口:
  “如果我现在告诉你,参谋部想要的是后者,你会怎么做,格罗伊茨上尉?”
  对此,艾伯赫特所给出的回答是:“告诉在座的将军们,希特勒先生之所以要在整个欧洲激起这么大矛盾的真正目的。如果只是一个苏台德地区,它还不值得我们冒这么大的风险。”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
  艾伯赫特说的四年前的那次指的是1934年的“罗姆政变”。可能因为罗姆死得早,所以知道他的人挺少的,而且他也不是很出名。但他的确是希特勒手下的一个非常厉害的能人,而且他不仅可以说是希特勒的手下,更可以说是和希特勒之间有着深厚友谊的兄弟。他是冲锋队的头头,而且很早就已经跟在希特勒身边了,1923年的时候希特勒搞啤酒屋政变失败,罗姆还和他一起坐了牢。魏玛共和国时期,哪家党派都有冲锋队这样的准军事化组织,可就是冲锋队一家独大搞得最红火也最能搞事情。可以说希特勒能够在1933年的时候成功上位,罗姆绝对是有给他立下汗马功劳的。
  但是在希特勒上位之后,两人就在该把德意志建立成一个怎样的国家这个重要问题上产生了相当严重大的分歧。罗姆希望希特勒能够兑现承诺,把犹太人的钱全部没收,把那些资本主义的银行家和大富翁的钱全都充国库去。同时罗姆还希望建立起一个人民军队拥有很高地位的无产阶级共和国,看起来他想走的路子应该是和苏联挺像的。毕竟纳粹党的全称是“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但希特勒并不想这么搞,而且和代表了贵族一派力量的国防军走得越来越近。
  于是罗姆就和希特勒闹了矛盾,然后可能还因为觉得自己是和希特勒合伙打天下的,地位特殊,和希特勒各种使性子……等于在1934年的时候希特勒实际已经控制不了罗姆的冲锋队了。而这个不受控制的准军事化队伍人数早已突破300万人。又因为冲锋队的编制里人员水平层次不齐,可能平时也会惹麻烦,国防军对他们的意见很大,因为这件事和希特勒提了好几次,让希特勒感到十分头疼又恼火。
  在两边的矛盾越闹越大的时候,党卫军的头头海因里希·希姆莱一看情况不对,就立马带着党卫军投靠了希特勒。
  然后,就在某一天,宣传部部长戈培尔过来告诉希特勒,罗姆要搞起义,柏林很快就要发生叛乱。得到这个消息后,希特勒很冷静,立马就带着戈培尔还有十几个护卫去到慕尼黑的冲锋队褐色大厦,说要召见冲锋队的所有高层军官,等他们都过来之后就即刻实行了逮捕。
  他就这么轻轻松松地抄了罗姆的老巢,然后又带着戈培尔还有几个护卫坐车去罗姆当时在的地方。那时候的罗姆正在乡下养病……其实根本就搞不起叛乱起义也不像是在搞这些的样子。然后希特勒就这么带着几个人,在路上看到了一辆搭载了一些冲锋队的人的卡车,希特勒把他们拦了下来,问他们要去哪儿,人说罗姆老大喊我们去开会啊。然后希特勒和他们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命令他们回去,于是这群人就真的回去了……
  罗姆就这么被抓住了,还被关进了11年前他和希特勒一起被关的那间慕尼黑的监狱。希特勒要求他自尽,然而罗姆表示他没叛变他没错他不自尽!接着……希特勒派来的人就对着罗姆开枪扫射了。
  再然后希特勒他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带着戈培尔在慕尼黑把这些他认为可能对他不忠诚的冲锋队军官全都枪决了,还让戈林带人在柏林也和他这么干,顺带便还把以前的罪过他的,和他有仇的,有事没事都爱在他背后搞他一下的对手还有成气候的政敌全给突突了。在这次行动中动手的人就是党卫军。24小时内他们一共枪杀了5000~7000人。从此以后,希特勒的政权才算是彻底稳固了。
  注释2:
  西班牙的弗朗哥将军。如果是对西班牙电影特别热衷的人,那就肯定会知道他。他是西班牙人民心中的一个很难忘记的黑暗印记,是一个血腥□□者。1936年的时候,他联合一些军官发动军事政变,并直接导致西班牙陷入内战。在那场内战中,法国、意大利、德国都作为外援参与了。他们不光想要在这场内战中扶持自己押了宝的一方,而且还在西班牙内战中使用试验了自己的新式武器还有空军战斗机。内战结束后,德国所帮助的弗朗哥将军赢得了内战,并开始了他在西班牙国内长达几十年的□□统治。但是弗朗哥将军却没有因为德国在内战中帮过他而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选择了做德国的小弟,而是以他自己的方式使西班牙成功躲开了二战。和瑞士宣布绝对中立不同,他看起来好像一直想要帮德国大哥去打英国,只是苦于胃口太大还想和意大利争宠,于是条件一直没谈妥……就这么一直没谈妥没谈妥没谈妥到了二战结束……其实他也是蛮能耐的。


第152章 chapter 153
  现在; 有一件事已经是可以肯定的了。
  在这名穿着党卫军黑色制服的年轻上尉说完所有的话之前; 这个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不会想要他的命了。
  从他进入到这里之后,才只是过了几分钟而已。可这几分钟的时间就已经足够会议室内的八位将军对他数次改变态度了。
  这可真是一件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并且这些将军们还想不起来上次发生这种情况究竟是在什么时候。
  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实在是太迫不及待了;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从这名年轻的军官那里知晓他所知道的一切。
  而这一次; 他选择了从两年前开始说起。
  “两年前; 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收到了由我们的军方送给他的一封信。信上说我们希望他能够遵从希特勒先生在早些时候对他们说出的建议——‘在将来可能发生的德法战争中选择中立; 而不是和法国一起向我们宣战。’我们重申了这一条建议,并希望他们能够尽快考虑这件事。否则,等到苏联发生重大变故,我们给他们的条件就不会还和当时的一样了。”
  “的确是有这件事。”
  当艾伯赫特说到这里,并且在场的八位将军中有六位将军都处于一种完全茫然的状态下的时候; 现任参谋部总司令哈尔德将军立刻就对事件的真实性给予了肯定。不仅如此,他还在贝克将军带着些许的不满看向他的时候并不在意地向对方笑了笑,而后对这件事下了一个结论道:
  “这真是太愚蠢的一次行动了。”
  在说完自己对于此次事件的评价后; 哈尔德将军向艾伯赫特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自己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继续说下去。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在艾伯赫特看向他的时候向这个绿眼睛的年轻人笑了笑。
  于是艾伯赫特也对这位长官露出了些许的笑意; 并向对方点头致意。可再次开口时,他却是并没有表明自己十分认同对方的看法; 而只是客观地继续说道:
  “这封信并没有让贝奈斯总统做出我们希望的选择,反而让他对于苏联内部的情况产生怀疑; 并开始密切注意苏联驻布拉格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的动向。然后他发现这些苏联人已经开始频频和我们德国的政府要员进行通信。这些苏联人并不是斯大林的人,而是苏联内部的亲德派。贝奈斯怀疑这些亲德派想要在我们的帮助下发动政变推翻斯大林。接着,他很快就把他探查到的情况和猜测全都通报给了斯大林。为了彻底清除这部分其实已经很强大了的亲德势力; 斯大林一共枪毙了包括多名陆军上将在内的五千多名军官。
  “经过了这件事,想来斯大林的心中应该是对贝奈斯总统充满了感激的。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有难,苏联不可能不出手。但有一个问题是致命的,苏联的国土与捷克斯洛伐克并不接壤。如果他们想要过去,必须得让自己的军队穿过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国土。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拥有一个得到国际联盟支持的大同盟对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做出的保证和承诺。只有这样,这两个国家才能够同意让苏联的军队从他们的国土上经过。而这个大同盟,就是英法同盟。”
  当艾伯赫特说到这里的时候,在场的将军们不禁发出了倒抽气的声音。没有人会问他,这又怎么样呢?也没有人会问他,你说的这些和希特勒此举的真正意图又有什么关系呢?
  此时此刻,他们似乎已经想到了许多,只是还不能完全明白。
  于是他们目光紧盯这个身穿黑色制服的年轻军官,企图从他那里得知全部的真相。
  “可是贝奈斯总统与斯大林之间的这层关系,我们的情报部门知道,英国和法国的情报部门却毫不知情。所以,如果在苏联一心想要尽全力帮助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英国和法国却坐下来,和我们谈妥和平条约呢?如果在苏联提出各种可能,希望以武力行动去做些什么的时候,苏台德地区却被英法做主划给了我们呢?那么苏联这个近年来唯一紧盯我们的军备重整,并且牢牢相逼的大国,他们就会在这次事件后彻底远离欧洲事务。经过这次事件,所有人都会知道,苏联在欧洲什么也不是。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机会真正地完成我们的武装。”
  当艾伯赫特终于说完这些,这间会议室里已经安静得能够让他听到这些将军们的心跳声。
  可是他还没有彻底地完成他的职责所在。因为在过去,他会需要在每次的报告完成之后再加上一句他自己的建议。于是在考虑片刻后,他终于还是开口道:
  “别被对于希特勒先生的仇恨蒙蔽了您的眼睛,贝克将军。这是我在完成这次的任务汇报后所给出的建议。但是请别让我带着疑惑回到指挥部。如果您决定取消这次行动,请您立刻告知我。如果您依旧决心要进行这次行动。那就请您别让我活着走出这里。因为我不能保证在某种情况下我不会泄密。”
  这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坐在中央位置上的,前参谋部总司令贝克将军的身上。他们在等这位受人尊敬的前参谋部总司令做出决定,又或者说是给那个年轻人和他们一个回答。
  现在,坐在这个秘密地点里的这几位不顾身家性命,参与了此次谋划的将军们并未有说出什么,可他们看向贝克先生的眼神却似乎已经说明了他们此时的立场。
  ——放弃行动。
  可坐在会议长桌最中央那个位置的贝克将军却是迟迟未有给出回答。
  此时他的内心想必是前所未有的动摇的。两种强烈的感情在的心中激烈的交缠着,让他无法就这样做出决定。
  他对阿道夫·希特勒以辞职相要挟却并没有得到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