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门科举 >

第187章

农门科举-第187章

小说: 农门科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如嗔道:“少给我抓字眼儿。郭平是从你那儿回来的,你会不知道么?”
  宗泽牵起真如的手往屋里走去,笑回道:“嗯,我的主意皇上已经采纳了。我已经派人去了各县将那些知县叫来兴安,可是要好好的跟他们说道一番的。”
  两人边说边往屋里走去。一进屋,真如就吩咐人伺候宗泽洗嗽。待宗泽从净室出来,屋里桌上已经摆了满满一桌佳肴。宗泽看着桌上这丰盛的菜品,笑道:“看来夫人今日是真的发财了。”
  真如笑道:“如此好消息,当然要好好庆贺一番才是。”
  说着真如拿起酒壶,亲自给宗泽的酒杯筛满了酒,接着又给自己斟了一杯。然后举起酒杯对宗泽祝酒:“恭祝子季旗开得胜,万事顺利了。”
  宗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那我就借夫人吉言了。”
  一切是很顺利。宗泽发出去的谕令,很快就到了各县知县的手中。


第237章 
  兴安各知县接到宗泽发出的谕令反应不一。
  砖坪县何洪是铜矿事件之后新上任的知县; 对于宗泽的召见那是积极的不行。初来乍到; 得赶紧跟顶头上司处好关系才好。因此; 立即命人准备行装,即刻出发兴安。
  相较于何洪的积极,另外宁河、坪镇、阳石、白宁几县的知县却是反应平平; 没有多兴奋也没有多抵触; 只是按本分去兴安就行了。
  不过; 阳和县的张勤接到宗泽的手令却是颇为不以为意; 对自己的师爷嘲笑道:“这知州大人可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啊; 这时节让我们去兴安述职?呵呵,他是又想作何呢?”
  听得张县令的话; 张师爷答道:“东翁,我估摸着知州大人这时节请各县知县去兴安,估计是跟今年的春耕的有关。兴安那边第一批桑种、粮食什么的可是已经下种了呢。”
  张勤捻着胡须道:“嗯,我估摸着也是这事。”说着; 张勤摇头笑道:“呵呵,年轻人就是想法多; 兴安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这陈知州刚来,就想大大的改上一改,恐怕是不那么容易的。”
  张师爷听得张县令如此说,也很是跟着附和着说了几句,末了,张师爷提醒道:“东翁; 这陈知州虽然是太过想当然了些。不过,他毕竟是上官,东翁这次还是亲去一趟兴安的好。”
  不怪张师爷专门要提点这个,实在是这张勤在兴安县令里,那是资格最老的。资格老也就罢了,最主要的还是,阳和县在兴安七县里,那是数一数二的富庶的。因为在他们阳和县有远近闻名的阳和茶不说,土地也算相对平整肥沃。是兴安仅次于州城所在地的平顺地儿。
  因着自家老爷在兴安县令里头,那是要政绩有政绩,要资历有资历;所以张师爷怕自家老爷耍大牌,不听召唤,给新任知州脸子瞧就不好了。因此,就特意提醒了张县令赶紧去到兴安。
  听得自家师爷的提醒之言,张县令点头道:“嗯,上官相召那必是要见的。你让人准备一下,我们明日就启程去兴安州城。哦,你也收拾收拾,一起去吧。”
  张勤之所以会在兴安州占有一席之地,那察言观色,为人处世还是相当独到的。不管这陈宗泽想做什么,要做的事情有多么不靠谱,但不管怎么说,人家是上官,该有的体面尊重那是要给的。更何况这上官还是在皇上面前挂了号的状元郎,就更不能轻忽了;因此就是心里再有想法,该有的礼数那是必须要做到才行的。
  兴安七县里,除州城外,就阳和县最为富庶。而仅次于阳和县的就是是出产绞股蓝的阳平县了。阳平县的县令尤敬来现在也正在跟人商议:“这陈知州此时相召,不知是所为何事呢?”
  尤敬来跟师爷很是说了一通,最后也基本上锁定到了,可能是跟陈知州的新政有关了。商议好后,尤县令也就心神大定的带着人往兴安来了。
  宗泽手令发出去后,周昌海原本还有点担心这些个县令故意耍耍脾气,有的不会来的呢。谁知,这些人还挺识趣的,都如期而至了。
  其实这也是周昌海多虑了,不说宗泽上官不上官的事儿。单说宗泽去年刚来,就用雷霆手段端了魏先页这通判的事儿,就足以震慑一下这些县令了。
  这些县令前来兴安,宗泽也是早早让礼房汤主簿先行安排好下处了。汤主簿受令也是尽心尽力的做着接待之事。待这些人稍事修整,汤主簿就亲自带着他们进了知州衙门。
  各县县令到了兴安的消息,早已经报到宗泽这儿来了。因此,当他们进到衙门时,宗泽早已经在西偏厅等着了。
  众人进了门,看到宗泽这个知州大人已经赫然在坐,不敢耽搁,赶紧拱手行礼。面对着群年龄少说也能做自己父辈甚至祖辈的县令,宗泽也不好坐在那儿大喇喇的受礼的。于是也赶紧站起来相迎。
  众人寒暄落定后,宗泽稍稍的问了几句众人路上可还顺利等话,就进入正题:“今日子季请诸位来是有事相商。诸位有何见教也请如实相告。”
  开场词后,宗泽就将自己准备在兴安大力发展蚕桑、茶叶、药材等计划又再当面说了一遍。说完后,宗泽看到堂中的县令,除了砖坪县的何洪何县令表现积极外,其他人等兴趣缺缺不说,甚至提出了一大堆的难题。说这里不好施行,那里也是不好弄的。
  闻言宗泽笑道:“此事事关重大,要真想实施当然是困难不少。所以才请诸位前来相商的。子季在这儿还请诸位鼎力相助才是。当然了,这个事儿如果做好了,不光是兴安百姓受益,就是诸位那也将会是受益不浅呐。”
  宗泽将自己的养廉银子的计划说了出来,末了还特别点道:“此事子季已经上书皇上,想来不日皇上的诏书就会到此的。”
  听得宗泽养廉银子的计划,方才兴趣缺缺的众人瞬间来了精神,堂中原本有点沉闷的气氛也立即热闹了起来。众人县令忙不迭的说着奉承话的同时,都在心里快速计算了起来。知州大人既然能说出养廉银子这事儿,那就是事情十有八九没有问题的。
  既然上头都同意了,那这事做起来就很好了。按陈知州这计划,这养廉银子是多劳多得,最重要的是这笔银子可是拿在明处的。再不像现在自家捞银子偷偷摸摸不说,还有点提心吊胆。
  而且跟着陈知州的计划如果真能将兴安搞起来,他们这些人算是有功之臣,那到时不光发财,升官也是指日可待的。众人一番计量,心中都道,可也可也。
  是可以,这事儿要是做好了,他们有有功劳有银子拿;要是没做好,那也是陈知州这个牵头的人没做好,跟他们的关系不大的。
  于是众人都开始表忠心,大赞宗泽这政策利国利民。对于他们的反应,宗泽是意料之中。宗泽哈哈大笑道:“好,既然诸位都没有问题,那就请诸位签上大名,立了这军令状好了。”
  说着,宗泽就示意汤主簿、钱主簿拿过他早就拟好的契书,让这几个县令签上大名,盖上手印。
  看到放在面前的契书,众人都有点莫名其妙。不过,既然是知州大人让递过来的,那肯定得好好的看看的。
  众人拿过契书细细的看了起来,看完都有点面面相觑,只见这契书中,将他们应得的银子比例列的清清楚楚不说,也对他们将要负的责任列的清楚。说白了,这封契书就是好了大家有赏,不好了大家有罚。
  大家刚才都盘算的好好的,想着好了自己吃肉,不好了知州背锅的。可这陈知州忒精了,在这合约之中将他们的职责列的很清楚,不好了他们也是要承担责任的。而且还要他们签字画押?
  看着众人的神情,宗泽猜也猜得出来他们在想些什么。这世间哪有这么好的事,只想得利而不想承担责任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宗泽是早想到了这些人肯定是会想办法推卸责任的。
  所以,有了养廉银子的激励,那也必须对他们进行约束才行。这样做不光是想让他们分担责任,还有也是有压力才有动力。不然,赚了就得利,不赚也没事,一点成本不掏,那也让人的积极性大打折扣的。
  今次拿给他们的这契书可是宗泽仿照现代的合约书写就的,职责权限分明。见众人拿着契书僵在那里,宗泽也不说话,端起茶碗含笑看着他们等着。
  众县令拿着这契书颇是感觉有点烫手,真是没想到陈知州竟然来这一手。看着含笑在坐的知州大人,大家都心知这契书是必要签的,先前他们这些人可是对陈知州的新政是夸了又夸的,现在让签字却又推诿,那肯定是说不过去的了。
  砖坪县何洪何知县最是干脆,自己本就是来抱大腿的,反正这契书是不签也得签的,不如痛快点儿。何况这只不过提前招呼而已,要是没有这契书他们该负的责任还是要负的不是。于是,何洪最先在契书上签上大名。
  看到何洪带头签字了,宗泽很是满意,颇是夸赞了几句。见自己的释出的投靠之意上官已然接收,何洪也是很满意,顺着宗泽很是奉承了两句。
  凡事都是这样,只要有个人带头,后面就顺利多了。众知县见有人带头签字了,于是也都跟着麻溜儿的将字签了。
  见诸县令都一签字画押,宗泽也是心神大定,好了,这次召见的主要目的已然达成。宗泽哈哈笑着肯定了众人对自己的工作的支持。听得宗泽的夸赞之辞,不少人都在心里翻白眼,你都逼到这份儿上了,不支持能行么。
  不管别人怎么腹诽,宗泽这边是夸完人,就让钱主簿将诸县令的契书妥善收好。
  宗泽这胡萝卜加大棒不错,众人的积极性都高涨了起来,契书签了也就签了,就不用再纠结了。这接下来的就是如何更好的按计划做事儿了。
  责任重大,大家也不敢敷衍。开始细细的问起了具体施行的事来。因此,宗泽又叫过负责此事的钱主簿、周昌海他们来细细的商讨起来。诸知县都是做事做老了的,问得都是颇有章法,且都是在点子上的。
  宗泽见大家果然认真起来,更是对此次自己的新政充满了信心。
  诸事都已平顺,江南那边的种子等物也是一批批的运了过来。各县也都一批批的发了下去。宗泽也让周昌海将手下的人全部放去了各县督查,周昌海也是日日不敢懈怠的,各县跑个不停的巡查着。
  给宗泽送回来的消息也都是各处都还好,都是在有条不紊的按计划进行着。对此宗泽也颇是满意,看来开局不错。
  可是,还不待宗泽松口气时,今春最后一批江南商船在阳和渡口出事了。


第238章 
  因着今春; 阳和县刚开始是主种茶树的。所以在种子不足的情况下; 宗泽是将阳和县放在最后再分的。因着别的县的份额基本上都分了下去; 现在只余阳和县的种子粮食之类的还差点,且,阳和县还有一个放粮的公库。因此; 这最后一批船来; 宗泽也没让到兴安来过手; 而是让直接运到阳和县了。
  宗泽这几天的心情颇好; 前面铺垫准备工作做的到位; 现在所有的事情都很顺利的铺排开来了,桑种已经种下; 绞股蓝也已经大面积扦插了,还有阳和县的茶树也已经分栽开来。看着眼前这大好形势,大家都有种只要老天爷给面子都可以高枕无忧之感。
  可就在这时,接到急报; 江南的船只在阳和县出事了,来人还特别强调事情还不小的; 说十艘船只沉了四只。宗泽大惊,也不顾天色如何,将衙门的事儿交待了一下,立即就要带着人赶往阳和县。
  真如见宗泽这急匆匆的样子,拦住他道:“子季,阳和县的事儿虽然是很急,但也不用太过慌张。现在兴安诸事虽然头绪已定; 但是还是需要你坐镇才好的。”
  宗泽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但阳和这边的事更是急一些。这次到阳和县的船只,大都是粮船,也是为这个春季做准备的。可现在就沉了四艘,这事儿挺大的,我还是亲自看下的好。”
  闻言,真如知道宗泽主意已定,再劝也无益。何况这事儿确实很大,一州之长不到也不好的。于是也不再劝了,急急的对宗泽道:“行,那你等等。我收拾一下,陪你去阳和。”宗泽点头道:“也好。”
  宗泽跟真如俩带着人急急的赶到了阳和渡口。
  到的阳和县时都已经半夜了,宗泽他们也不歇息,直奔阳和渡口而去。渡口很好找,远远的就听得前面渡口处一片人声鼎沸,看着也是灯火通明一片。
  宗泽他们到时,兵丁拦住了他们,曹卫走上前道:“这是陈知州陈大人,尔等快快放行吧。”
  听得是陈知州来了,兵丁赶紧飞跑去给张勤张县令报信去。
  宗泽正往里走时,张勤迎了出来。今日的张勤看起来一脸灰败,完全不复之前见到的傲然了。看到宗泽,赶紧躬身行礼:“陈大人,这么晚了还劳动你过来,实在是不该。”
  宗泽急急的往前走去,也不多说客套话,直接对张勤问道:“张大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边走边说吧。快带我去前面看看。”
  张勤答道:“今日一共来了十艘货船,可是在我们阳和县跟阳平县交界的山坳那边儿,突然撞上了一大串木排。那儿的水流很急,河道又狭窄,一艘撞上了,接着后面的一下就接连翻了三艘。一下四艘都沉了。”
  宗泽问道:“哦,不是在这儿沉的?”张勤答道:“不是在这儿沉的,是在前面那儿。不过码头这边我也不放心,所以就让人连夜卸货了。”
  宗泽点点头。跟着张勤往码头里面走去。走到码头中间,果然看到好多工人都在卸货。
  站在这位置基本上整个河道都能看得到。张勤指着前面两座大山峰相夹的弯道那里:“陈大人,前面有灯火的地方就是沉船的地儿。”
  宗泽虽没走近看,端在月色下看到这狭窄的河道,猜到猜的到那里必定江水湍急。看来,那几船粮食不好救了。
  站着看了一阵,又问了些问题。宗泽大概是凑齐了这次事故的始末,跟张县令说的差不离,只是细节问题而已。不过正因为是细节问题,宗泽发现这次的沉船绝非偶然。
  因为这次撞上商船的木排那是无主的,这木排上竟然没人?这就奇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