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嫡秀 >

第136章

嫡秀-第136章

小说: 嫡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位女先生先是得了一笔银钱,现在又得了体面,也算是圆满了。

    席中仗着酒酣之际拉着许玉妍道“我的好姑娘,我们两姐妹不知教过多少的名门闺秀,只有你一人最为得意,姑娘是个好才情的,老太太、太太等人万万不可荒废了、、、”

    许玉妍有些羞意,老太太闻言瞧了许玉妍一眼,只说了声“这是你们太过偏爱她罢了”

    文氏早早用话岔了开去,许玉妍不由得有些失望,心中对老太太又多了一分怨恨,只暗下决心不提。

    女先生辞去后,教导嬷嬷就进府了,许玉珍等姐妹恢复了晨昏定省的规矩,每日给老太太老太爷请安后至李氏那里,嬷嬷教导半日的规矩,随后就随着李氏一起做做针线,听听家事,一些日子下来,李氏始终温和慈爱,许玉珍等姐妹都与她亲近了不少,唯有许玉妍依旧如故,李氏也不放在心上。

    文氏看着李氏倒真像是真心想做个慈爱的伯母,事事关照,体贴入微,比之从前含酸带怨已是天壤之别,虽说还是存着心眼,几人当中许玉珍就颇多额外照顾,简直是等同许玉芬亲女照应,可许玉婉许玉妍两人也没有冷落,不至于让人多语。暗想李氏或许倒是真的想开,如此更好,大房不可无二房,李氏善待二房女儿,许华承等人怎会不看在眼里,到底能消除些从前的不快。

    给许玉珍姐妹请得两个嬷嬷一个姓杜,一个姓温,都是宫里出来的老人儿,进了府里,因知道是皇贵妃的娘家,百般小心,教导时也是小心翼翼,许玉珍见她们这样子,颇有些巴结之意,心中感叹许家家世日盛,就是这小小的学习规矩礼仪,也与许玉芳、许玉元那会儿大相径庭了。

    教导嬷嬷每日教的无非是以后选秀的礼仪、穿戴、行礼等,额外说些皇家的禁忌规矩。

    这些规矩学下来十分地乏味,光是走路、行礼两项许玉芬就叫苦不迭。所幸侯府素来秉持规行矩步,如今只是稍稍提高一些,几人虽觉难熬,也慢慢的习惯了。

    八月,寿王府太妃生辰,老太太李氏说了要她们四姐妹一同前去,连许玉婉都没落下。

    锦姨娘得了消息后紧张得手足无措,一会儿估量着要让许玉婉穿成这样,一会儿又怕自己见识浅薄不适于为许玉婉打算这些,竟至愁肠百结。

    许玉婉平日出门的机会本就少,偶尔走些亲近的亲戚,她是庶出小姐,没有正室太太教导,许明武也不甚重视,未免底气不足,这些日子以来虽然学了些规矩,可是老太太破天荒地要带自己出门,总是有些忐忑。这些姐妹中她最年长,可却是身份最不重要的女儿,明年秋季选秀,她基本上是不报什么希望的。

    这件出门的大事竟将许玉婉母女两人生生给难住了,丁香心细,同任氏道:“老太太这回要带四姑娘去做客,我见四姑娘竟是没个主张似的,奶奶外面见识多多,怎么不帮着拿点主意,三爷看了心里也感激。”

    任氏听了恍然道“亏你提醒了我,其实哪里是我对四姑娘不上心,四姑娘那个人,一直懦懦怯怯的,半点话也不爱说,平日里竟也不爱来往。她和三爷是同母所生,姨娘又一直谨守本分,我岂会不知道这些,有心想多疼她些,她却不怎么领情。”

    想了想依许玉婉的性子,平日跟自己生疏得很,自己同她说什么也未必管用,不如去寻锦姨娘说。

    “姨娘不必替四妹妹特别准备什么,咱们家毕竟是不同一般,凡事适宜便可,穿着所戴挑着精致些的就是了。”

    锦姨娘对于任氏的上门还是十分欢迎的,感激道“我身份低微,见识不够,四姑娘这么多年一直跟着我,没有人教导,我总怕误了她。现在在太太那边,我见姑娘竟是明白了好多,可见从前是无人教导,奶奶是个冰雪聪明人,若是得闲还请多带带四姑娘。”

    任氏沉吟不语,锦姨娘忙道“是我说话失了分寸,姑娘是主子,哪里、、、”

    “姨娘太小心了,三爷、四姑娘都是姨娘所出,满府里谁敢说个不字,姨娘多操心一些,谁又能说得了什么。对着姨娘,我也不想说什么拐着弯的话,现下三爷用着功,内院的事咱们不太敢去扰他,可是姨娘但凡有什么难处,来寻我我是不会推脱的。四姑娘是三爷的亲妹子,我当她也是不一样的。不怕跟姨娘说实心的话,如今老太太要带着四妹妹出门,估摸是要为四妹妹打算了。明年选秀的规矩姨娘是知道的,姨娘别怪我说这话,四妹妹定是不成的了,咱们家现有个皇贵妃摆在那里,至于宗亲们,四妹妹的身份、、、只等明年撂了牌子,老太太太太们恐怕早有定数了,只看哪些人家合适。”

    锦姨娘细心听着,她对任氏有一种本能的信任,自是因为任氏是自己生的儿子的妻子的缘故在里面,还有则是任氏在这个大家族慢慢显露出来的地位所致,任氏如今在这许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一个有本事的大家小姐,她的见识和手段都是她急需为女儿争取到的。

 第二百二十三章

    锦姨娘得了任氏的话,心情实在忐忑不定。

    思来想去,趁着在许明武跟前的时候提了许玉婉一句,许明武只淡淡道“急什么呢,这还没选秀呢,咱们怎么能先打这个心思,让人知道像什么回事。要等真撂了牌子出来,我自会给四丫头找个好人家。”

    “是我莽撞了,老爷别怪,我也只是担心四丫头误了好年华,到明年四丫头都十八了,心里有些着急。”

    许明武望了她一眼道“这事我心里有数。”

    知道她素来本分,如此也只是担心自己生的女儿,二房又没有个主事的,否则锦姨娘这样试探提点,他早已发怒了。

    锦姨娘并不善于在许明武处做这种事,这样试探已经是壮了胆子来的,见许明武没个准话也只是怏怏地回去,有心想再找找别人,却生怕自己妾室身份让人耻笑,更给许玉婉添了负担。

    许玉婉见她愁闷的样子,道“如今老太太终于记起了我,去王府这样的大事都想着我,姨娘怎么反倒不开心了。”

    锦姨娘叹了口气道“什么王府皇宫都是小事,我别的也不求,但求你能同你三姐姐一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许玉兰远嫁关西大户,侯府的人时有去看,都说日子过得不错,嫁得虽远,可是婆家怜惜,又因她是侯府千金,凡事都高看几分。每年年节时送回来的东西锦姨娘都是有所耳闻的,可见梁家十分重视这个儿媳妇。年初的时候又来了信说生个儿子,许玉婉同许玉兰身份相似,可是许玉兰在家时同李氏处得不错,李氏也算尽心给她挑了,许玉婉这方面却差一些,好在王氏现在倒了。许玉婉有同胞亲兄嫂,许华孝任氏都是在家里说得上话的人。

    许玉婉不明白锦姨娘的这番心思“姨娘又说这些话了,我的大事自有老太太、老爷他们做主,姨娘操这心又有什么用。”

    她凡事都听别人的,也懒得自己争取什么,似婚姻这种大事,更是觉得不该自己想得,横竖有老太太、大太太、许明武这些人,也轮不到锦姨娘和她来打算。

    淑太妃生辰,许玉珍也在烦恼。拿着自己做的两色针线犹豫了半晌,仍是令小菊包了起来。

    小菊道“姑娘是针线是出了名的,想必太妃一定喜欢。”

    许玉珍笑道“这有什么。什么王府什么没见过,不过略尽尽我的心意。”

    女孩儿家送自己做的针线是极平常的事,可是小菊知道许玉珍是轻易不肯随便送的,平时不过是老太爷许明武、甄家姨妈以及宫里的娘娘同皇子到生辰时会亲自做衣做鞋。

    老太妃得到许玉珍亲手奉上的暖毛围脖十分高兴,当时就给围上了。

    “这孩子。难为你你这份心思,手也巧得很。”

    忠勇候老夫人取笑道“这可可惜了,还没入冬呢,太妃心里喜欢,也得等上一两个月了。”

    淑太妃笑着取下,让身边的老嬷嬷好生收起来。

    冯老夫人今日也携了儿媳孙女几人到郡王府。见老太妃待许玉珍亲厚竟非是一般,眼神闪了闪。

    冯凤仪娇笑道“这围脖做的也有趣,竟比的上咱们家的肖师傅做的了。”

    冯家养了一个苏杭刺绣名家。姓肖,京里多数人家都知道,这位苏杭名家年轻时就已经名躁天下,本是个四品地方官的女儿,当时她的一幅苏绣屏风价值已至千金。家族还曾以此进贡宫里,可惜其祖父后犯贪墨治罪。家族渐渐凋零,这位小姐本来许了人家,夫君却早丧,没有子女,在夫家日子十分不好过,后来辗转颠沛之下入了国公府。

    许玉珍的刺绣源自苏绣,自然也是知道这号人的。

    此时听冯凤仪讲了出来,便微笑不语。

    她的针线刺绣可不是谁都能随便得的,这位冯家小姐要是想着给她难堪可是难了。

    老太妃笑着向冯老夫人道“我有些日子没见凤仪了,还是这么活泼。凤仪,你过来。”

    冯凤仪移过去笑道“太妃,我现在进宫都见不到您了,郡王哥哥如今也难见到了。”

    淑太妃笑道“可不是,你时常入宫,若是还在宫里,倒是见面的机会比较多,依我说,在宫里,倒是你这小姑娘比我这老婆子要熟些。”

    冯凤仪听了娇笑,孙老夫人望了望冯老夫人,见她眉头皱了起来,心中暗笑了一下。

    冯凤仪却是一直凑在老太妃的旁边想说些宫里头的趣事,老太妃听了几声后笑着对众人道“姑娘们都是爱热闹的,可别都把她们拘在我这里。”

    便让人将姑娘们带出后头去玩,姑娘们跟在这本来都有些烦闷,一时都很高兴。自家的大人不免嘱咐不可造次等等,淑太妃笑道“我就喜欢她们这样热闹,今个儿到了我这里,不用拘束,要玩什么吃什么只管吩咐这府里的人。”

    一时几位老嬷嬷几位侍女便出来领着人往后头去。

    许家的姑娘们许久没有出门了,孙家、王家的姑娘都过来问候。

    孙家五姑娘同许玉珍略熟些,悄声同她道“她呀,一直是那个样子,你从前也是知道的,不必跟她见识。”

    许玉珍笑道“我根本不当什么,她爱说如何便如何。”

    孙家五姑娘嗤嗤地笑道“你呀,倒是什么都不理论,前段日子你都不出门,可知道我那妹子跟她可结了仇了,我妹子也是个不饶人的,当时那场面真真好笑,把大人们都惊动了”

    正在这时冯凤仪忽然回过头来,两厢隔得很远,冯凤仪并没听见什么,可是见两人嘀嘀咕咕笑的样子,直觉就有些不高兴。

    孙五姑娘并不是个怕人,依然坦然自若的同许玉珍说笑。

    把个冯凤仪气得越发死瞪了起来。

    侍女走过去小心地提醒着说到了,是一个临湖的小阁,众人入了小阁,王府的下人训练有素的摆上了茶果点心,一会儿小戏就上了。

    这倒很像是许家的花样,许玉珍笑了,问了侍女要了鱼食,同孙家五姑娘两人靠着外头的栏杆喂鱼。

    “听说了吗,怀安公主落发了?”

    许玉珍惊道“落发了?”

    孙五姑娘小声道“是啊,我前些日子不小心听到家里大人说话时说起的,现在已经去修行了”

    “那皇上能答应吗?”

    “我也没听清楚的,不过我想皇上要是不答应,公主怎么真能落发呢。”

    也是,若是皇上不允,恐怕逼死都有可能的,既然齐王保住了命,皇上自然也能放过怀安公主,可是若是仍要促成她同岳家的婚事,皇上只怕也依然有忌讳,干脆就任她落发算了。

    “我长姐成王妃上次回家,都说如今已经离了宫里,过些日子可能就要对岳家有所表示了。反正如今岳家是不用娶公主进门了,不知道岳家大公子。。。”

    说着有些欲言又止,许玉珍道“这样也算很好了,娶不上公主也没什么。”

    孙五姑娘笑道“正是呢,尚公主有什么好的。”

    许玉芬过来道“你们两个倒聪明,懂得到这来,她们那边正说着要作诗取乐,还让我来叫你们两个参加。”

    “是谁提起的?”

    许玉芬怒了努嘴人中央站着的藕色身段道“是王家的小姐,我说我不会,要来叫你们,你们若是不去,待会儿她可亲自来请人了。”

    孙五姑娘皱着眉道“这是在郡王府,好好的弄什么作诗。这些在闺中玩一玩也就罢了,怎么摆到人家家里来了,王家姑娘怎么也糊涂了。”

    许玉芬道“谁知道她,反正我是不愿在这里丢脸,今个儿来了这么多人,传出去多没意思。你们若要过去便过去吧。”

    许玉珍两人均不愿意过去,可是许玉珍又担心许玉婉、许玉妍两人,今天一团嘈杂,这么多的世家夫人甚至王妃、太妃、太嫔等都在,要是姑娘家传出什么话,恐怕会有些难看。

    许玉婉正有些无措的四处张望,许玉珍忙向她招手,许玉婉扯了扯许玉妍的手,示意她一起过去,许玉妍却不理,看似还是想参加的。

    许玉婉无法只能舍下她走过来道“她们说要作诗,已经叫人去准备了。”

    许玉珍见那边有几位兴致很高,已有跃跃欲试之态,甚至连许玉妍也已经凑至中间了。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你那位妹妹我看不是一般的,未必会次于别人,她安心要展才,你又何必要阻扰。”

    许玉珍笑道“她年纪虽小,行事却也有分寸,我倒是不担心她。”

    许玉妍想做什么,她就是亲自上阵劝阻也不顶用。

    “这就是了,可信今天我妹子没来,不然她也是极爱凑热闹的。”

    冯凤仪那边却已摆上香炉,铺好纸笔,一些要参与的世家小姐都纷纷研磨了,许玉妍赫然在列,王侯家的小姐做了东主,这时却有一个丫头抱了一把古琴过来。

    孙五姑娘边看着热闹边道“这一把琴拿过来,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这可还是在郡王府里呢。”

 第二百二十四章

    月白的松花上衫,粉色的襦裙,光是看身段便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