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嫡秀 >

第127章

嫡秀-第127章

小说: 嫡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明武疲累用手揉了揉额间,半晌才道“老五你派人去接回来,再备份厚礼给刘先生送过去,代你六弟好好地同他陪个礼。”

    许明武这么轻松的同意,两人都有些意外,许华承传了夏大进来,吩咐了明日接人安排,便邀请许华孝去他那里饮酒。

    两人饮到半夜,许华孝才让人跌跌撞撞地扶回去。

    任氏见醉得不像话,想好好说话是不可能,便随便地替他梳洗了一下让他躺在床上睡。

    许华孝喝了酒不肯睡,只缠着任氏道“六弟、、、六弟是不用再在书院那边呆了,呵呵、、、可笑,他那样的公子哥儿、、、呃、、、也就去呆几天就算完了,呵呵,父亲还说让他去读书、、、他知道书是怎么读的吗。大冬天的不烧炉子冻着看书他知道是什么滋味吗、、、对不对?他从小就是享福的、、、”

    任氏心下一酸,柔声问道“为什么不烧炉子?”

    许华孝嘟嘟囔囔道“烧了炉子,太暖和了只想睡觉,怎么看书”

    “他从小就是享福的、、、只有我、、、我为了读书考中吃了多少苦、、、呵呵,我知道,我是庶出的,与他们不同、、、”

    任氏见他说得凄凉,生怕他酒气伤了心肺,忙安慰道“不是、、、五叔叔走的武路,不也吃了不少苦,你这样勤奋努力,所以现在才能这样扬眉吐气。”

    许华孝听后歪着头看向任氏,任氏伸手抚了抚他。

    他才高兴地咧着笑了。

    “五弟今天欠了我个人情、、、你放心,以后二太太再不敢欺负你们了、、、呃、、、还有姨娘。她若是再敢欺负、、、我就同五弟一道、、、呃、、、”

    任氏好不容易安抚他睡着之后,人已经筋疲力尽。

    想着今天李氏、文氏那里探听到的蛛丝马迹,心中早已有了打算。

    许华孝一早醒来后,任氏只字不提昨晚醉酒的事,只同许华孝商量起许明武建议去苏州求学的事。

    “我想了想,我是不能跟着去苏州了。可是老爷说的也在理,你只考了一次,要说就此去做个教谕也可惜了,你自己想来也不甘愿,要是你想去苏州求学,我同荣哥儿在家里你尽管放心,昨个儿我打听到了些事,太太这回怕是真的栽了。太太若是再不能管事,我倒不怕什么,只盼着你将来得个好前途,我也好占你的光。”

    许华孝不妨任氏这样善解人意,握着她的手道“难为你处处为了打算,我也想明白了,考是肯定要考,苏州我却是不想去了。昨个儿我去了你家的茶铺子见了那掌柜的,掌柜的说还是先等等岳父那边的消息,也别先急着去苏州。再说父亲的好友流放回来也没多久,我这么快借着父亲的名义去打扰人家也实在不好。”

    许华孝这样的决定任氏当然赞同,只是担心许华孝怎么同许明武那边说。

    许华孝倒是有信心能说服许明武。

    许明武这回却是不用说服的,听了许华孝的打算后也只是道“你既然不想去这事就罢了。只是书本却不能丢了,每日在家都要温习,等过些日子将你的文章请国子监的老爷看看,让他指点一二。”

    许华孝忙躬身应了,说起许华敏的事道“八弟总是这样有些呆症,儿子想着外头去找些人来瞧瞧,兴许能治个一二不然年岁渐渐大了。”

    许明武叹了口气道“你五弟也早说过这些,可是外头哪里去找什么能人,都是坑蒙拐骗的多,花银子倒是不怕,就怕那些居心不良的人。且先打听着吧,你八弟也就是有些反应慢而已,我看倒也不是傻的,以后让人多带带他出来认认人。”

    许华宏是几个小厮抬着进府的,许玉珍许玉妍等人知道后都有些心惊,纷纷去探望,许明武心里存着气,回府之后便不闻不问。这事也惊动了老太太,到底是多年养着的孩子,老太太心疼无比,也强撑着去看了一回。

 第二百零九章

    许华宏出去读书一番折腾下来差点去了半条命,老太太仍命将他移回荣禧堂疗养,许明武此时也不能再管,随着众人请医问药不理。

    老太太前些日子遭了打击,一蹶不振了一段日子,反因许华宏这次回来重新振作了起来,赖嬷嬷等人心中都觉得有了指望,越发坚定地促成了许华宏搬回内院。

    许明武无可奈何,老太太现在无所依托,唯有许华宏能宽慰她半分。

    三月草长花开的时候,宫里传来了喜报,许玉芳生了皇四子,虽是早产,所幸孩子除了生得瘦弱些也没什么大毛病。

    侯府因这个消息将素日来的萎靡也冲散了不少,李氏文氏等人忙着打点进宫贺喜,又因上圣上龙心大悦,有心大肆操办,顺便也给太皇太后的病冲冲喜,许侯爷觉得皇上给足了许家面子,许玉芳如今位列皇妃,又连生了两个皇子,地位早已不可言说,许家如今也算到了繁华鼎盛之时。

    许老侯爷觉得搁置下来的事应该早点定夺了,免得家规不严,后患无穷。

    皇四子满月宴时许玉芳不见王氏在列,便问了一句。

    老太太便跪下请道“娘娘有所不知,家中王氏多年修道,如今一心向道,竟已进了道门,现在已经去了观中修行,侯爷说道门尊贵,王氏既然心诚,便是修行也无妨,还请娘娘圣谕为示。”

    这话饶是许玉芳也不由得一愣。

    在场的众诰命、夫人更是惊愕万分。

    从来也不知道许家的二太太有什么修道的嗜好,怎么好好地会想到道观里修行。

    大家子这种事唯有一种可能,众人一想都禁不住猜测许家二太太,贵妃名分上之母,

    在许家是犯了什么大事,竟要生生送到道观里去。

    众人面面相觑,只有那年纪大的老成持重地未露异常。大家都在等着座上的贵妃怎么说。

    淑太妃率先出声道“府上的二太太是个心清灵透的人,此番修行正是个有福泽的事。我常听说便是道门轻易也是入不得的,我们这些人往日虽是烧香拜神,也只不过是雾里看花。”

    许玉芳早已示意墨荷扶起李老太太,此时便道“二太太既然这样心诚,本宫又怎么会去耽误她。”

    众人都道很是,宴席间便再无人提此话题。

    冯夫人回去后将宴间情景同冯国公商量道“也不知道他家的二太太犯了什么样的大事,竟要生生送到观里去。”

    冯国公掂着胡子道“这里头的事可不简单,你们里头的妇人见识浅薄,哪里有这盘算。还要人去细细地查了才是。”

    许世兴吩咐料理了王氏,便叫来许明武吩咐道“这事宫里的娘娘已经知道,也赞同先让二太太去观里静养。我如今把话说明白。这事一定下来,家中不许再听到其他的闲言碎语。家中的子侄辈暂时也不许去打扰她,让她在蒲铎观好好地清净清净。”

    许明武担心王家的反应,道“这样长久地呆在观里,王家那里怕是不依。”

    王夫人来闹了一场之后。许明武安抚了下去。此番王氏被送了出去,王家很快就能得到消息。

    许老侯爷显然早有打算“这事你不必担心,王家虽是你的岳父家,可是王家的女儿嫁到咱们干的事我看离十恶不赦也差不了多少了,我这样处置,王家的人还有什么话说。这事让仁儿他们两夫妻去料理。你便不用再管。

    许明武心中有些五味杂陈,王氏这一去道观,再想回来是绝无可能了。

    王氏送走的消息并没有瞒着许玉珍等人。许玉珍只觉得彻底地松了口气,本以为许玉妍会闹一场,然而却没有,许玉妍在许明武宣布这个消息后只是默默的接受了,连从前撒娇求情的作态都没有。不知道想通了自己回天无力还是因为惧怕老太爷。

    “你放心。那两个丫头都回她们原来的地方去了,分毫未伤。你说你也是。巴巴地为这事跑来问我。”

    文氏笑着打趣许玉珍道。

    自王氏送走后文氏的心情更好了。

    许玉珍知道柳儿、五儿两个并没有叫苗妈处置掉也安心下来,谢了文氏两句。

    文氏身体轻松向炕尾的靠褥倚道“你这谢字嫂子倒也真当得起。你捅出这么一大摊子事后自己便躲在后头当你的金贵小姐,可怜你嫂子每日里不但要忙上忙下,老太太、老太爷那里还有应话,我的心时时刻刻提着,到现在了也没放到肚子里去。”

    许玉珍忙郑重地起身行礼道“多谢大嫂子的大恩大德,我真是无以为报。”

    礼未行完,就被文氏笑着扯住道“你这猴精,要给你嫂子来这一着,可不够。唉、、、也罢,谁叫嫂子我就是疼你呢”

    两人正说着,来福进来道“奶奶,王夫人来了,老太太头疼,让你去招呼。”

    文氏忙道“太太知道了没有?赶紧使人告诉太太,我这就过去。”

    王夫人上门,问的定是王氏的事。

    许玉珍心知肚明,便辞别文氏。

    文氏拍着许玉珍的手道“你先去,如今嫂子还有些小事未办,等这些事都办好后大家才算是真的安心了。”

    送走许玉珍后,文氏问来福道“王夫人是一个人上门吗?”

    来福回道“不是,还有舅奶奶也来了。”

    文氏赶忙让来福拿见客的衣服出来换上。

    送走王氏是早上她才派人去通知的王家,这么快就上门了。

    文氏自上次王夫人上门一闹便知道她是个有手段的,许老太爷又将这事交给她,不由得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王家婆媳被安排在漱坊厅,王奶奶有些忐忑地跟着自己的婆婆前来,又见到丫头婆子都是一副端容肃正的样子,心内就先怯了半分。

    一盏茶水尚未换下,李氏婆媳两个就来了。

    李氏今日十分的好说话,进来便向王夫人赔罪道“我们来晚了,姨母不要见怪。”

    王奶奶见自己婆婆板着脸不搭理,只能僵硬地赔笑道“大太太哪里话,是我们唐突,没有遣人来说就忽然就上门了”

    李氏呵呵的笑道“这该上门的时候就得上门,咱们本来就是亲戚,怎么这么见外呢。”

    文氏觑着王夫人的脸色,插嘴道“我生的年轻,有些亲戚还没弄明白,太太教导教导我。”

    李氏从前就不待见王家,此时见一向庄重的儿媳也顺着自己的话说,不由得越发得意道“你知道我和老太太都是李家出来的,却不知道亲家太太也是李家出来的,所以我才称为姨母。

    这要追到你老老外祖那一辈了,哎、、、就是我如今也说不明白了。当时说亲上做亲,这才成了二太太和你二叔父的良缘。”

    文氏笑道“原来这样,要依儿媳说,可不只是良缘。二太太现在心明诚净,潜心修道,福气是更大了。”

    王奶奶见着婆媳两个一唱一和,心里更加不安。

    提到王氏,王夫人脸上的表情开始破裂,终于忍不住咬着牙问道“你们将她送到哪里去了?哪个道观?”

    王夫人端着的姿态终于放下来,文氏放松道“二太太去她该去的地方了,到底是哪里,因为道家神圣,怕人打扰了她,所有外人是一律不说的。家中老祖母怕你们不知道什么,心中无缘无故地担心,所以让我去同你们说一声。上次亲家太太来了,闹了好大一场误会,老太太一直也想请你们过府叙叙,可惜今个儿老太太身体不舒坦,只能让我同太太来相陪。老太太吩咐了我要好好同亲家太太解释清楚的。”

    李氏这么多年下来倒是与文氏形成了一点默契,知道这事事关重大,老太爷全权都交给了许华仁夫妇,倒也不敢乱搅局了,只由得文氏同王夫人过招。

    王夫人气道“解释什么?不管如何,你们家要真是容不下她了,让我接回家去也行,何必送她去那种地方,也不让我知道是在哪里,想见一面都不能够。你们府上、、、好狠的心。”

    李氏忍不住瘪了瘪嘴,这会儿又说的可怜了,当时怎么不肯收敛。

    文氏抿着嘴道“看看老夫人说的,难怪老太太说你要误会了。二太太这番去是要入道,多好的事。到时修得了正果,老夫人不但不用再操心,还能跟着沾沾福泽呢。”

    王夫人知道这是绝不肯透露王氏的行踪了,便紧咬着牙关不放。

    王奶奶见形势越来越不好,焦急得不行,刚想寻思着寻些话来说说。

    文氏突然转头问她道“我听我们爷说,府上的舅老爷去年刚授了盐政司大使,当时忘了同您道喜。如今在布政司库当差,可都还好?”

    王奶奶怯懦道“不过一个八品的闲差,哪里值得奶奶特意提一句。”

    文氏笑道“您太谦让了,我在内宅再不知事,也知道这盐政是咱们朝廷顶顶重要的大事,听说每年因为这些被砍头的也不少。这一块的官员,不论上下,都得是多精明能干的人,不然一个不留神便会出事了。你说是不是?”

    王奶奶不懂文氏扯着她说这些事什么意思,只觉得这许家大奶奶太不会说话,什么砍头、出事的让她十分不舒服。

    文氏本意也不是要说给她听。

    “看我这张嘴啊,非得说这些,倒把舅太太给吓着了。老夫人别见怪,舅老爷是老夫人的独子,老夫人疼爱他想必是同疼二太太的心是一样的。”

 第二百一十章

    形势比人强,王大人在她出门前已经千叮咛万嘱咐过“女儿的行踪,她们若说当然是好,要是不说,你也不能同人家闹开。我现在官位还在,还有咱们家这么多口人,是万万不得得罪人家的。宛若有今天都是你的不是,现在既然留得了一命,就不要追究了。“

    现在文氏婆媳这样的态度,王夫人伤心不平之余心中更涌出了一股狠意,冷笑道“府上好大的气势,大奶奶好厉害的一张嘴,我竟不知道说些什么了。可是这俗语说的,赤脚的不怕穿鞋的,再温顺的兔子急了也是会咬人的。”

    李氏一时气愤,待要反唇相讥,文氏却已微微一笑道“老夫人这是气话了,二太太现在好好地在外面修行,王大人在朝为官这么多年顺风顺水,尤其是舅老爷,春风得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