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穿之悠娴 >

第23章

清穿之悠娴-第23章

小说: 清穿之悠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神,争取一只蚊子都不能让它飞进去。
  五月初三寅时许,云荍被青樱从被窝里薅起来,青樱急急地边说话边给她穿衣:“小主,皇后娘娘刚刚发动了。”
  云荍猛地就清醒过来,配合着青樱快速洗漱了,乘着月光赶往坤宁宫。
  到了坤宁宫外,远远的却瞧见几个人站在门外,走进了看,才发现是皇后身边的竹香。
  竹香见有来了人,开口道:“请小主稍候,皇后娘娘有命,现下坤宁宫内烦乱,不能招待诸位小主,还请小主见谅。”
  看得出来这话她已经说了一遍了,旁边先到的人都没什么反应。
  云荍应了一声就站到旁边去了,大家都乖乖的呆着不说话,这个时候出头简直就是傻子,事后不让上头的人在心里狠狠记一笔才怪。
  这一站就是一个多时辰,坤宁宫里的人好像把她们都忘了,竹香也跟个木头桩子似的站在哪里不说话。期间有人小心翼翼的问竹香能不能进去通传下,也被竹香不卑不亢的顶回来了。
  卯时许,云荍脚早就麻了,又将重心从左脚换到右脚,底层人民为什么这么悲催!你不让我们进去,那就让我们回去啊,要不给我们个凳子也行啊!站在坤宁宫门外罚站可还行,我又没有得罪你!
  这时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却来了,她们也是早上起来了才接到的消息,原是康熙怕打扰到她们休息,严令宫人在她们起身后再去回禀。
  云荍她们一群人呼啦啦的请安,有人声音还格外响亮,像是跟坤宁宫里面的人宣告她们的存在似的。
  孝庄和太后眼都没斜的匆匆进了坤宁宫,门外又重新恢复了刚才的样子,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
  不过没一会儿,便出来了一个太监,宣道:“皇上有令,各位小主不用守着了,都回去吧,无事也不要四处走动了。”原来康熙早就在了,云荍还以为他一直没到呢,不过回头想想又想起来了,乾清宫是可以直通坤宁宫的,根本不用出来再绕一圈从宫门进去,云荍她们当然也不可能知道她们到没到了。
  太皇太后她们进去了解了皇后的情况,放下心后想起门外的这群人就提了一句,康熙经提醒也才想起她们,这会儿也没心情理她们,就派了个人来叫她们回去好好呆在各自宫里别出来。
  众人虽然恨不得赶紧回去补个觉,但面上还是不敢表现出来,甚至她们这边纳兰贵人还代表众人跟竹香表达了一下对皇后的关心之情,然后才各自散了。
  坤宁宫内,康熙三人正焦急的等待着。由于这里离皇后的产房还有一段距离,也听不到产房内是个什么情况。
  孝庄开口道:“皇帝,这里有我和你额娘,你先去上朝吧。”
  康熙回:“怎敢劳累皇瑪嬷和皇额娘,孙儿已经叫传旨,今日不上朝了,只宣了大学士几人午后去御书房谈事,皇瑪嬷不用担心。”
  “恩,你安排了便好。”孝庄说完也不再开口。
  又是漫长的等待。
  产房内,乌嬷嬷一直陪在皇后身边,不断地给皇后加油打气擦汗,严密地盯着几个接生嬷嬷。
  几个接生嬷嬷分工明确,忙碌不断。
  “娘娘,跟着奴婢呼~吸~呼~吸~”
  “开了三指了,娘娘在坚持一下。”
  “开了五指了,娘娘用力。”
  “看见头了,看见头了,娘娘加把劲儿啊。”
  皇后却觉得自己浑身的劲儿都是使完了,昏沉沉的只想睡觉。
  “不好,娘娘没劲儿了,快端参汤,掐娘娘人中,不能叫娘娘昏过去。”
  喝了参汤,皇后又有了些力气,随着接生嬷嬷的指挥使劲儿。
  终于,皇后感觉到有什么东西从自己肚子里滑了出去,身上顿时一阵轻松,随之而来的却是碾压般的疼痛,耳边只听到。
  “生了,生了,是个阿哥,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一个嬷嬷将新生儿抱起来,一巴掌拍在屁股上,顿时婴儿发出一声嘹亮的啼哭声。旁边早就准备好的人赶紧将婴儿的身上简单擦了一下,然后用大红的棉被抱起来。
  皇后慢慢转动头部,嘴里嗬嗬的发出声音,旁边的乌嬷嬷瞬间懂了她的意思,将刚出生的婴儿抱到皇后眼前,好让她看清。
  皇后看着婴儿红彤彤的脸庞,欣慰的笑了,却突然觉得身下有些冰凉,意识也渐渐模糊起来。
  “不好,皇后出血了,快叫太医,叫太医。”
  产房内一片忙乱。
  一个嬷嬷抱着包好的阿哥被引进了康熙所在的屋子,躬身道:“恭喜皇上,皇后娘娘诞下了一个小阿哥。”
  康熙满脸喜色的从嬷嬷手中接过婴儿,高兴的眉开眼笑:“好!好!皇后有功!重赏!”又对着婴儿满脸慈爱的说,“以后,你就叫保成,保我大清江山万古天成。”
  又将新生的保成递给一旁的孝庄,孝庄也是连声夸赞。
  康熙转身问那嬷嬷:“皇后如何了?”
  那嬷嬷顷刻间换了一副脸色:“回皇上,皇后娘娘产后有出血迹象,已经传了太医再看。”
  康熙的眉毛就拧了起了,若是皇后有个万一,后宫不稳,对刚出生的保成也不好:“去,将太医院的太医都叫来,务必要治好皇后。”
  可惜竭整个太医院之力,也没能救回皇后。
  五月初三申时,康熙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产后大出血,殁。
  康熙怒不可遏,盛怒之下没有别的想法,只想砍了眼前这群人:“一群废物!要你们有何用!都拖出去斩了!”
  眼看不好,太医院院使,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头,向前膝行几步,叩首道:“没能救回皇后娘娘,是臣等无能,不敢求皇上恕罪。可有一事不得不回禀皇上,皇后娘娘开始出血不中,本是能救回来的,可后来开的止血的药都不起作用,皇后娘娘反而越来越严重,微臣怀疑这其中另有蹊跷。”
  生死存亡关头,这院使也顾不得这是不是皇家阴司了,先将康熙的矛头调转,保住一命再说。下头跪着的太医都纷纷心生感激,知道自己说不得能逃过一死,旁边伺候的宫女和太监却是恨死了他,知道了这等事情,他们不敢保证自己还能活几天。
  康熙听了这话脸更黑了,居然有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对皇后动手,下次是不是就能对他动手?而且这次虽然只是皇后出了事,但焉不知背后的人是不是本想要一尸两命,保成命大才逃过一劫。
  康熙火冒三丈:“查!给朕彻查!朕倒要看看,到底是谁这般有本事!”
  这边事情虽然要查,但皇后的事也不得不处理。
  时隔十一年,紫禁城的丧钟再一次响彻整个北京城。
  上一次,还是康熙生母去世的时候。
  京城里的各户人家都乱了起来,纷纷将艳丽的颜色都收起来,大户人家用白布将墙和柱子包裹起来。
  做好基本的准备,又不一而同的各处打探消息,这可是国丧啊!只有太后皇上皇后这一级别的人去世才能鸣丧钟,而不管是谁,京城必然又要迎来一番动荡。
  半个时辰后,皇后去世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王公大臣、各家福晋与夫人等都收拾好依次进宫举哀。
  宫中,皇后已经被收敛装棺,奉安梓宫与乾清宫,乾清宫内设奠献几筵,乾清门之右悬挂招魂幡。
  云桥这时候已身穿缟素,与其他妃嫔宫人一起并陈皇后仪驾于乾清门至隆宗门外。
  陆续进宫的左右翼官员分列于景运们和隆宗门外,亲王以下、入八分宫以上进内于丹康熙,内大臣侍卫于丹墀下,步入八分公以下、奉恩将军以上满汉文武官员于乾清门外,均齐集序立举哀。公主、亲王福晋及县君进内,郡王福晋以下、奉恩将军恭人以上,民公侯伯子男夫人各依班次于景运门外齐集处举哀。
  一日三奠,亲王以下众官早、晚两次汇齐举哀,一脸三日。
  不可谓不盛大。
  五月初五,奉移赫舍里氏梓宫至西华门外殡宫安厝,选用校尉民夫凡八十人抬舆,康熙亲自相送。
  不可谓不风光。
  康熙命翰林院撰拟谥号及册宝册文,谥曰仁孝皇后,十三日行殷奠礼。
  不可谓不哀荣。
  一直到五月二十一日,行完初祭礼,康熙与后宫众人才除服。
  至此,仁孝皇后的丧事才算告一段落。
  这期间还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五月初六,答应兆佳氏于咸福宫产下一女。可惜这个时候并没有人关注她,小格格更是连个洗三礼都没有,估计满月礼也不可能有了。不过兆佳氏估计巴不得没人关注她,毕竟她生孩子的这个点,稍微被人做点手段说是她的孩子克死了皇后,她们娘俩儿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第二件,沛珊在殡宫给皇后哭灵时晕倒,查出一个半月的身孕。


第34章 幕后之人
  因为皇后丧礼的风光盛大,宫里宫外都开始流传康熙对皇后用情至深、情难自禁。
  云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在心里撇撇嘴,某个用情至深的男人一除服就上了别人的床了好吗?你们到底哪里看出他用情至深的?情难自禁倒是有可能,不过可不是对皇后。
  乾清宫,梁九功躬身进入屋内,站在康熙身边轻轻说道:“皇上,查出来了。”
  康熙没说话,直到写完一张纸,才停下,淡淡道:“查出什么了?”
  “抓到御膳房一人,制药房两人,内务府一人,皇后宫中宫女一名,找到此人时已自尽身亡。还有一位。。。是昭仁殿的徐氏,人都已经送到慎刑司了。”说到最后一人时,梁九功顿了一下,实是这徐氏是恭亲王进献给康熙的一名戏子,虽然服侍了康熙,但因为出身的关系,连个庶妃的名义都得不到。乾清宫后面的昭仁殿和弘德殿住的都是这般身份的女子。平日里,乾清宫伺候的人也只叫她们一声姑娘罢了。
  “去看看。”康熙扔下擦手的白布,大步出去了。
  来到慎刑司,被抓进来的几人已经在上刑了,康熙首先来到了徐氏所在地方。
  此时的徐氏披头散发,身上鞭痕一道又一道,康熙仿佛没有看到般坐下,淡淡道:“说吧,朕给你一个痛快。”其实他对这徐氏根本没什么印象,完全不记得还有这么个人,或者说,昭仁殿里的能叫他记得的怕是没有。如果后宫里的妃嫔还能算是他的女人的话,乾清宫后面两个殿里的,只能算是他用来泄欲的工具了。
  “哈哈哈哈哈,康熙!我恨啊!我恨我没有机会杀了你!你们爱新觉罗家的人都该死!只弄死你一个皇后?不够!等着吧!你们会全部死绝的!哈哈哈哈哈!”徐氏有些癫狂的笑着,话里的恨意像是要冲破了天际。
  “为什么?”康熙完全没有受到徐氏刚才话语的影响,语气平淡的问道。
  “为什么?想知道为什么?你求我啊!求我我就告诉你!哈哈哈哈!”徐氏大笑着,笑着笑着眼泪却流下来,“为什么?我也想知道为什么?我爹,我哥哥,我弟弟,我侄子活生生死在我眼前,你问我为什么?我和我娘、我嫂子被流放,我娘和嫂子为了保护生生被那些臭男人糟蹋死,你问我为什么?”
  徐氏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不禁嚎啕大哭。
  “你爹是谁?”康熙平静的问道。
  “我爹是谁?哈哈哈哈!是啊!你可是皇帝,怎么可能记得我爹这个小卒子呢?可是我爹这个小卒子,不过是出钱资助了别人,你就要下旨杀他满门!你怎么不去死!”徐氏奋力向康熙扑去,状若疯癫,却被旁边侍立的人拦下。
  康熙起身离开,没有再继续问,只吩咐梁九功:“三天后给朕结果。”
  三天后,梁九功奉上一叠供词。
  康熙看完,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火收敛到了极致:“吴三桂!”
  原来徐氏的父亲是康熙二年《明史》案中,因为出钱助庄允城、庄廷鑨刊印而获罪的朱佑明,朱佑明被凌迟处死,朱氏男子皆被判斩立决。徐氏当时六岁,与其母、其嫂一起被流放宁古塔,路上其母、其嫂死亡,徐氏却被人所救。徐氏供词上说,对方自称是朱三太子的人,养大了她,并将她送到恭亲王面前。平时有人会联系她,但她完全不知对方是谁。
  然而在另一人的供词上却交代了,救了徐氏并养大她的人是吴三桂的人。
  徐氏其实一直是想要刺杀康熙的,救她的那些人没有给她帮助却也没阻止她。原本把徐氏送进宫只是为了在宫中埋一颗钉子,能够内外传递消息,若徐氏真能干掉康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意外之喜。反正出事了也是朱三太子的锅,跟他们没有关系。
  但是徐氏进宫后只侍寝了两次,还都是被剥的光溜溜的、洗的干干净净送到乾清宫的偏殿的,所以她一直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
  这次吴三桂的人本来是打算让皇后一尸两命,然后再将养在宫外的保清干掉,然后对外宣传康熙因为获罪于天,所以上苍惩罚不让他有子嗣,通过舆论宣传来获得更多汉臣的支持。可惜中间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皇后虽然死了,嫡子却生下来了,因此本来要对保清动手的计划也被按了下来。
  制药房小太监陈满主要是和内务府的刘群接头,刘群口供显示,他是听命于一个叫朱荣的人,御膳房的那个人和制药房另一个小太监则是收了陈满和刘群的银子,帮了他们一些忙。朱荣也已经控制住,交待他是和硕额驸吴应熊府上管家的远房亲戚。
  梁九功见康熙看完口供,又轻声道:“太医在皇后娘娘生产时喝的参汤和熬药的药罐中发现了慈姑粉。徐氏交待说两月前有人塞给她一包药粉,皇后娘娘发动那一晚,徐氏趁乱将药粉交给了一个受恩于她的宫女。”
  “好!好得很!”康熙不怒反笑,心道,吴三桂,我就让你儿子再活几天,不过,也没有几天了!
  昏黄烛光下,一身竹青宫装的女子正举着一本书在看,一嬷嬷匆匆进来。
  “办好了?”女人目不斜视地淡淡问道。
  “是,已经托了妥当人收殓安葬了。”那嬷嬷欲言又止,像是想说些什么。
  “不明白我为何要这样做?”女子翻了一页,声音依旧清冷。
  “是,毕竟这样会加大我们暴露的几率。”那嬷嬷见此也放开了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