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穿之悠娴 >

第195章

清穿之悠娴-第195章

小说: 清穿之悠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提起带着些嘲讽的笑意:“本王看太子殿下好似走神了,就赶过来看看,毕竟本王要负责所有人的安全,若是叫太子殿下出了事,本王可承担不起啊。”
  不待胤礽回答,他又接着道:“太子殿下看着胤祥他们,想什么呢?”
  侧过脸一个挑眉,这幅好奇的样子做的实在不过关。
  胤礽默默在心中评价了一番,脸上却露出感怀的笑容:“不过是看着他们,想到了第一次跟皇阿玛出巡时候的事情罢了。”
  “是吗?”胤禔的声音温凉,“哎,可惜,本王却是一点印象都没了。”
  “那确实挺可惜的。”胤礽轻声认同道。
  不知道是他的话还是他的态度刺激到了胤禔,胤禔冷哼一声,直接调转马头走人,连句告退的话都没有说。
  胤礽背挺得笔直,表面风平浪静,内心的暴虐却已经快压制不住。
  走远的胤禔眉头却是皱起,心中有些困惑,今天太子对他的态度,明显有些不对。
  路上并没有什么波折,队伍顺畅的到达了预定的地点,一种蒙古王爷早都在此等着了。
  此后,便是一成不变的酒宴、狩猎、比拼等等。
  是夜,众人刚刚结束一场酣畅淋漓的酒宴,大多数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康熙似是高兴,也多喝了几杯,早早歇下了。
  太子的帐篷亮着一根小小的蜡烛,外面看到只当是留的起夜的灯火。
  却没想到,本应已经歇息的太子,却穿着全套的甲胄肃立。
  “殿下。”旁边黑衣黑裤蒙着面的人单膝跪地。
  “按计划行事。”胤礽声音清冷的道。
  蒙面人悄然退下,胤礽却始终保持着那个姿势,岿然不动。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好似有无数生物赶到这里,却又保持着寂静无声。
  帐篷外,传来一道轻轻地声音:“殿下,一切如常。”
  仿佛站成了雕像的胤礽终于动了,他抬脚走出帐篷,却又因鼻尖嗅到的一股淡淡的血腥味而皱起眉。
  “怎么回事?”
  “一些值夜的还算警醒,被发现后就解决掉了。”
  胤礽不可置否,抬脚领着众人来到离他不远的,那座最大最华丽的帐篷。
  又在帐篷外站立片刻,环视一周,看看那些已经举着武器将帐篷包围的兵士,他才亲自推开帐篷的门,一脚踏了进去。
  绕过外边的层层隔断,不管身边的人如何拿下那些伺候的宫女太监,直奔康熙的卧室。
  在他一脚踏进康熙的寝室时,本来熄灭的蜡烛却同时亮起,那个已显老态的帝王此时却挺直了背坐在床榻边,面色阴沉如水:“你来了。”
  胤礽这一惊可不小,他身后跟进来的人更是一瞬间举起武器,环绕着将他保护起来。
  父子两人就保持着这样的姿势对峙良久,最终还是胤礽先行动作,他拨开挡在他身前的人,上前两步,向康熙拱手行礼,笑道:“回皇阿玛的话,儿子来了。”
  “来干什么。”康熙面色不变,声音微寒。
  胤礽洒然一笑:“来给皇阿玛尽孝。”
  “哦?”康熙的声音毫无起伏变化,“朕倒是想听听,你打算如何尽孝。”
  “皇阿玛年事已高,不能操心太过,此番决定退位让贤,将这天下交给儿子烦忧,自己就在畅春园荣养,过过儿孙绕膝的悠闲生活。”胤礽笑吟吟的道。
  “不错。”康熙竟是点头同意,胤礽一时大喜,若真能这样兵不刃血的达到目的,那对他绝对是一件好事。
  可康熙却又话音一转:“可朕那么多儿子,到底将这天下交给谁烦忧,还需要好好斟酌。”
  胤礽脸色彻底阴沉下来,不复刚才的闲情逸致、光风霁月。
  “皇阿玛还想交给别人?”胤礽阴测测的道,“可现在站在这里的是我,是大清名正言顺的太子!”
  “名正言顺?”康熙的神色平静无波,“名从何来,言由谁出?”
  胤礽一时语塞,他身后却钻出一个人来。
  “臣索额图,叩见皇上。”一把年纪的索额图颤巍巍的行礼。
  康熙的表情一瞬间阴狠起来,眼中酝酿着血腥的风暴:“索额图,你真是好样的!”
  “不敢当皇上如此夸赞。”索额图低着头,恭敬的声音仿佛正在君臣奏对一样,“皇上,当年,臣的父亲受先帝所托,辅佐皇上治理天下,而如今之盛世,臣的父亲当无愧面见先帝。臣不才,愿效仿父亲,辅佐太子殿下将这盛世延续下去。”
  康熙盯着他,半响才哈哈大笑道:“索额图啊索额图,你想自比索相?”敛起笑意,“可惜,只是东施效颦。”
  索额图却并没有打击道,依然垂着头道:“臣当然比不上阿玛,不过皇上不必担心,太子殿下身边人才济济,不比先父差。”
  “哼……”康熙刚要说话。
  胤礽却直接开口打断:“不必废话了,皇阿玛,直接写圣旨吧。”
  随着他一个眼色,便有人搬来桌子,摆上笔墨纸砚,甚至还有一张空白圣旨。
  奇怪的是,从他们进来至今,所有室内伺候的奴才都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没有一个人出面效忠保护康熙,但此时,却没有人注意到这个。
  本就因胤礽打断他说话而感到恼怒的康熙,看到摆在他面前的一切,更是气急而笑:“好,好,好,不愧是朕的儿子。”
  “皇阿玛,请动笔吧。”胤礽面无表情的道,“禅位圣旨如何写,不用儿子教您吧。”
  “朕若是不写呢。”康熙一丝要动的意思都没有。
  胤礽的面色终于变化,布满了暴虐与狰狞:“如此,就别怪儿子不孝了,动手!”
  得了话,他带进来的人就往康熙扑去。
  “哼!”康熙一声冷哼,也森寒着声音道,“动手!”
  瞬间,便从他床帐后、床底下、甚至是床顶,跃出不少黑衣人,与胤礽的人战成一团,而原本一直老老实实跪着的奴才,也都迅速起身,将康熙团团围在中间。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胤礽一惊,心下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但事已至此,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传令,控制所有人!”胤礽吩咐的声音刚落,就听见外头传来嘈杂的喊杀声,他知道,今天的事败局已定。
  他的皇阿玛,早就知道他要这般,凭皇阿玛的手段,他能赢的概率实在不高。
  但就这样被戏耍了一晚,他心中却是不甘,就像他被戏耍的这十几年一样,他始终像是一个被人摆弄的戏子。
  眼看自己的人在打斗中渐渐处于下风,想到以后可能要过的日子,胤礽心中渐渐癫狂,红着眼吼道:“还不动手!”
  康熙闻言心中一凛,暗暗思索胤礽难道还有他没有查出的底牌?却突然感到心口一痛,他缓缓低下头,就看到一枚簪子深入他的胸膛。
  视线缓缓上移,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张眼熟至极的脸。
  “你……”康熙吐出一字,剩下的,却全都被疼痛憋了回去。
  梁久功一言不发,快速退向胤礽的方向。
  康熙头晕目眩,失去意识一头倒下,被突然的变故惊住了的顾问性这才反应过来,声音凄厉的抱住康熙:“皇上!”
  “皇阿玛!”胤禔刚进来,看见的就是康熙倒下的一幕,他要朝康熙去,却被胤礽挡了路。
  看道正在诡异的笑着的胤礽,胤禔怒火攻心,一拳打过去:“你这个畜生!”


第287章 
  这是一场乱战; 康熙虽然提前得了胤礽在密谋的消息; 但他仍然低估了胤礽能调动的兵力; 虽然胤禔依靠着蒙古一众人的帮助,堪堪将叛乱压了下去; 但自身却是损失惨重; 更是让叛乱之兵跑了不少。
  好在,最重要的胤礽还是抓住了。
  胤礽也是想跑的; 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胤禔被康熙受伤的事情刺激,不要命的带着人围剿他; 最终他还是没有跑掉。
  一想到那个畜生,胤禔就怒不可遏,这个畜生; 他怎么敢,怎么敢伤及皇阿玛!
  好在皇阿玛第二日一早就醒过来了,不然他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一怒过去宰了胤礽。
  “皇阿玛。”胤禔走到康熙面前,单膝跪地; 回禀道,“方圆千里的叛兵余孽已经扫清,还有一些在逃的余孽,暂时由几位蒙古王爷派人追讨。”
  他的兵这次损失不少; 余下的光是守卫营地都略有不足,从东北的调兵还有一段时日才能赶到,所以清剿余孽的事也只能让那些蒙古王爷帮忙了。
  “恩。”康熙轻轻应了一声; “那个畜生呢。”
  此时他,唇色惨白、脸色暗黄、面皮松弛,头发一夜之间差不多全白,整个人像是老了二十岁一样。
  若说之前的他,还算是一个精神矍砾的中老年人,此时,就完全变成了一个年逾古稀的糟老头子了。
  胤禔眼中迸发狠色:“在马房关着。皇阿玛,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畜生,还留着他作甚。儿子愿为皇阿玛解忧,诛杀此獠!”
  康熙微抬眼皮,晦暗不明的看了胤禔一眼,没接话,只道:“梁久功呢。”
  提到这个奴才,康熙的声音中是化不开的寒意,虽然他后来不再让梁久功负责一些事情,但对这个从小跟着他的奴才还是有一些情分的,依然让他以大太监的身份在自己身边伺候,却没想到,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但他仍然想不通,一直在他眼皮子底下的梁久功,到底是怎么跟胤礽勾搭上的。
  胤禔闻言,却是羞愧的低下头:“儿臣该死,被这狗奴才跑掉了。”
  康熙不发一言,胤禔只能这样跪着。
  良久,康熙才缓缓道:“拟旨。”
  屋内众人迅速动起来,胤禔也终于得了眼色站起来,去床榻边扶康熙起身。
  “御笔朱书谕诸王、贝勒、贝子、大臣等,今皇太子胤礽,犯上作乱,欲行不轨……”
  看着康熙颤颤巍巍的笔下一个一个出现的字,始终侍立在旁的胤禔心中涌出一股难以抵挡的愉悦。
  终于,他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这个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一直踩在他头上的弟弟,终于倒下了,他的前方,终于再无阻碍!
  可这股愉悦过后,胤禔心中却只剩下一片茫然。
  皇阿玛那么宠爱的胤礽都倒下了,那他呢,真的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吗?
  这股茫然并没有持续多久,胤禔是一个坚定的人,他将这股茫然收起,压到最深处。
  我可以,我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对于这道圣旨,整个营地的人可以说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他们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但心中也隐隐猜到了是怎么回事,这道圣旨也让他们心中的猜测落了实。
  但还有一部分人是不相信的。
  倒不是说他们不相信胤礽造反了,而是他们怀疑,这道圣旨不是康熙本人写下的。
  毕竟,从出事到现在,康熙谁都没有见过,除了直亲王胤禔。
  这让他们不得不怀疑,是不是直亲王玩了一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明面上是太子造反、他带病镇压,实际上他镇压太子之后,又同胤礽一样行事,胁迫了康熙,而这道圣旨,不过是胤禔假传,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罢了。
  说不定,他们接到的下一道旨意,就是康熙禅位给直亲王呢?
  心思各异的众人,直接闹将起来,表示一定要亲眼见到皇上才行。
  康熙最终召见了他们,不过是隔着帘子的。
  众人虽然奇怪,但听声音确实是康熙的,也就不再细究,纷纷开始表忠心。
  康熙并无心应和他们,只将人缓缓扫了一圈,发现少了几个人,不由皱眉。
  “恭亲王、裕亲王他们呢?”
  “回皇上话。”一个老臣回道,“当时察觉到不对,臣等便想前去护驾,奈何身边人太少,没有冲出去。恭亲王和裕亲王,还有其他几位大人,倒是冲出去了,却被叛兵围住不得前进,直到直亲王赶到才将人救出来,恭亲王、裕亲王、还有几位大人,却都受了不轻的伤。”
  康熙扫向胤禔:“怎么不见回报。”
  胤禔当即跪下:“儿臣不敢让皇阿玛忧思,已经派了太医去诊治。”
  康熙心中明白,太医肯定还是紧着他的,那几处估计也就是抽空去看看。
  但他受伤的事,却不能传出去。
  “缺什么药,都从朕这里拿。”
  “嗻。”
  见过康熙之后,众人终于安静下来,一切娱乐活动都取消,默默在帐篷里给康熙祈福。
  从东北调的兵也终于赶到,胤禔终于能松懈一会儿,却也都是随侍在康熙身侧,做足了孝子贤孙的样。
  康熙的伤口由于只是簪子造成,虽然伤及心脉,却也不深,太医竭力之下,倒也好转不少,但再进一步却无能为力了,药材的缺乏,以及的环境的影响,都在阻碍着康熙的痊愈。
  最终,康熙决定启程回朝。
  虽然几位受伤的大臣并没有好到可以上路的地步,但也没有办法。并且由于这次的叛乱事件,康熙一直全力封锁消息,更不可能将他们单独留下在这里养伤了。
  照顾着伤员,队伍一路走得很慢,但就是这样,却还是传来了坏消息。
  恭亲王常宁,终是没有坚持住,在这路上便溘然长逝。
  康熙得到消息,一瞬间又像是老了几岁,亲去看了常宁最后一眼。
  六月十八,出巡队伍终是抵达了京城,此时的京城内外,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虽然对于御驾这么快就从塞外回来有些奇怪,却也没有深想。
  康熙没有去畅春园,直接回了皇宫,并且第一时间让人去畅春园通知云荍回来。
  云荍见到康熙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居然是康熙?!
  她茫然的走上前,连礼都忘了行,颤抖着伸出手想要抚上康熙的脸:“这是…怎么…了…”
  康熙捉住她的手:“无事,受了点伤。”
  云荍不知自己该作何反应,就那么愣愣的站着,康熙自顾自的道:“这阵子,朕有事要忙,你照顾好皇额娘,别让她受到惊吓。”
  康熙盯着她:“知道了吗?”
  云荍回过神,眼泪扑簌扑簌的落下,紧紧握住康熙的手:“到底怎么回事?哪儿受伤了?太医怎么说的,疼不疼?”
  康熙终于露出一个笑容,看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