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女福妻当自强 >

第174章

农女福妻当自强-第174章

小说: 农女福妻当自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喜大普奔了,一个月能直接看十回,简直是无上的享受。
  路神医的那篇很是赞同了一番蝗虫的药用价值,还完善了一些内容,并且告诉大家,蝗虫比所谓的猪牛羊鸡鸭更补,平时没法吃肉的人,可以做些蝗虫粉,营养价值杠杠的。不仅如此,他还写了几道同蝗虫有关的药膳——安宁看了看烹饪步骤,深深觉得,这些若是做出来,绝对都是黑暗料理啊。
  有了路神医的盖棺定论,安宁那篇文瞬间被大众给接受了,这就是权威的力量。一些家境贫穷的甚至还因此期待起了蝗虫大军的到来,打算到时候捕捉一下给全家补补身子——既然粮食都已经损失得只剩下残杆了,还不如用来多抓几只蝗虫。
  鲜虾的味道啊……想想口水就要留下来了。
  群众们的心态也因此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前是害怕蝗灾,咒骂蝗虫,现在则是养着鸭子眼泛绿光地等着蝗虫到来,来一只吃一只,来一群吃一群。
  这其中最开心的不是老百姓,而是天子凌青恒。久旱成蝗灾的道理他都明白,见到这次难得席卷而来的大旱时,凌青恒自然而然会担心很有可能随之出现的蝗灾。每一次的旱灾下来,他这皇帝都得写长长的检讨书,不写还不行。如果他是所谓的昏君,写就写了。问题是凌青恒自认为自己登基以来,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将大周治理得井条有序,任下百姓安居乐业,即使后世书写他的一生,也但得上一个明君的评价。偏偏这样他还得写所谓的罪己书,不得不说的确很憋屈。
  正因为如此,看到安宁的那篇文,他第一反应就是“老子不用写检讨书了”——当然凌青恒的语言表达会更加含蓄委婉,但意思都是差不离多少。
  等路神医的文章出来,他更是龙颜大悦,直接下令,“若是那蝗虫胆敢犯我大周,我便举办一场蝗虫大宴来招待他们!”
  话语之中杀气腾腾——这绝对是“学霸”凌青恒过去被迫写了好几次检讨书的浓浓怨恨。
  在气势汹汹的天子面前,众臣也只能高呼天子圣明了。
  至于一些本来想弹劾安宁这种鼓励吃蝗虫的御史也默默收起了自己的折子——所谓御史的节操,听听就可以。
  ……
  安宁看着站在她面前有些局促不安的春兰,她定力不错,才没在玉兰说出那话的时候喷出一口水。
  “你打算养蝗虫?”安宁语气带上了一丝的疑惑。春兰、绣姐儿都是她当时一起在学堂上课的小伙伴,性格有些娇憨,安宁对她的观感更像是小妹妹一类的,平时也很愿意同她来往。
  “不好吗?”春兰有些犹豫,“我只是觉得,既然蝗虫像你所说的那样好吃,倘若这次真有蝗虫到来,肯定会有不少人尝试一下,说不定就有喜欢吃的人。等蝗虫被抓完后,大家没得吃了,我到时候再推出这些蝗虫,肯定有人买。”
  春兰年纪比安宁还小,现在也才刚过十岁生辰而已。
  安宁看着她,眼中露出几分的赞赏,“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倒是有几分看头。”在她们一起上学的时候,春兰就爱吃东西,她对这个感兴趣也不是没有可能。
  春兰嘟起了嘴巴,“是啊,我同我爹娘说了,我爹娘还说我胡闹呢。哼,我若是赚了大钱,到时候肯定不分给他们。养蝗虫多好啊,随便给他们草吃就可以。”她停顿了一下,像是要从安宁这边征求意见一样,“蝗虫可以吃草吧?”
  在她心中,安宁无所不知,这种知识肯定难不倒她的。
  安宁含笑点头,“野草他们吃,芦苇、狗尾巴草、水拜子草、野杂草……这些都是可以的。唔,玉米叶子高粱叶子它们也是喜欢吃的。”
  春兰皱了皱小鼻子,越发显出几分的娇憨之气,“到时候我要养,直接去山上割草就可以啦。”
  语气透着小女生特有的清脆活泼。
  安宁不由失笑,“这主意很不错,你可以试试。”现代也有所谓的蝗虫养殖场呢。她没想到的是这春兰年纪小小,还有这样的经商头脑。不错,有前途。
  春兰顿时眉开眼笑,一张苹果脸都笑得红了,“那我就安心啦。有你这准话,我爹娘定不会反对我的,说不定还会掺一脚呢。嗯,看在他们是我爹娘的份上,我就勉为其难同意他们的加入吧。”玉山村谁不知道周安宁从不做亏本生意的?
  这丫头倒是精明。
  安宁这些天又是组织买米粮,又是写文的,一堆事挤压在一起,不免有些疲惫。看到春兰愉悦的神情,似乎也受到了她的感染,眉毛不由舒展开来。
  春兰在得了她的准信后,着急着向她爹娘通报这个消息,便匆匆忙忙赶回去。
  安宁顺便送了她一罐的花茶,一盒的胭脂——春兰来之前也是带了两篮的糕点过来的。他们家家境算得上殷实,开的还是米粮店,所以即使是在这种非常时期,也影响不到春兰家的生活水平。
  春兰也到了爱俏的年纪,看了胭脂后眼睛闪亮闪亮的,开开心心地向安宁谢过后才离开。
  春兰回去后同自己父母一说,她爹娘一拍大腿就这样定下了这件事。蝗虫都还没出来,还没养,他们便买了个小商铺,打算专门卖蝗虫包子和蝗虫饺子。等蝗虫到来后,再正式开业。
  安宁听到这件事后也忍不住赞了一声,看来这春兰的商业头脑定是遗传她父母的。同时她也有点无语,这些人也对她太有信心了吧,信心强到都像是邪教了。她虽然写了蝗虫记,但只是防范于未然而已,根本没说过一定会来蝗灾啊。
  如果可以的话,当然还是别来比较好。虽然因为她的缘故,这蝗灾似乎褪去了以往的可怕,甚至披上了一层娱乐的皮,但他们的到来终究还是会给这片土地带来损害。
  ……
  安宁从来不知道自己还有乌鸦嘴的天赋。说蝗灾,蝗灾到!
  八月五号,在旱情仍然持续的时候,一场蝗灾就这样如波澜壮阔的海水席卷而来。
  为了在第一时间发现蝗灾,每个县城都有专门的人员轮流盯着天空,一看到蝗虫就敲钟通知大家。
  当那位年纪大约在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看见天空那乌压压的一片,不仅没有以往可能会涌现而出的恐惧愤怒情绪,反倒被激动给替代!在他眼中,这些蝗虫都是鸭子饲料啊!都是比肉还好吃的东西!
  他抬起手,狠狠敲打了钟,一声声的钟声伴随着他带着兴奋的嗓音传达了过去——“蝗虫来啦!”
  发现蝗虫到来的也不仅仅是他,有些无意间看到的人也加入了尖叫的队伍中,巨大的声响在开原县上空环绕。
  “蝗虫来啦!”
  “擦,我这几个月就没吃过肉,等这个等好久了!”
  “不知道这批蝗虫够大家抓吗?”
  大家你传我,我传你的,没一会儿时间整个开原县都知道蝗虫即将到来的消息。
  开门,放鸭子!
  因为安宁普及过的缘故,大家知道鸡鸭都是蝗虫的天敌,许多人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这些畜生。就连安宁在写文之前,也事先吩咐人至少买了两千只的鸭子——事后证明她这个举动是十分英明神武的。要知道,在《蝗虫记》刊登出来以后,鸡鸭的价格一路走俏,一个月的时间便涨到了原来的两倍。这也导致不想养鸡养鸭的人都在心中感谢安宁,若不是她,他们哪里会大赚这么一笔啊。
  等到这些鸡鸭被放倒田地中后,“嘎嘎”声和“咯咯”声此起彼伏的,整个县城都是鸡鸭的声音。
  与此同时,蝗虫也抵达了开原县的上空,他们嗡嗡嗡地来袭着,浩浩荡荡汇成了一股要将所有东西摧毁的力量,遮蔽了天空,使得天色一下子就暗了下来。
  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只是以前老百姓们对于蝗灾的真实写照,但是这样的场景总算终结在了安宁所刊登出去的那篇文中。
  当那些蝗虫飞向田里的庄稼上时,没等他们饱食一顿,早饿肚子许久的鸡鸭已经张开嘴巴,哒哒地吃了起来。蝗虫味,嘎巴脆!对于鸡鸭来说,没有炸过的蝗虫已经是极上的美味了。
  原本还心有疑虑的百姓们看到以往让他们苦手的蝗虫就这样被鸡鸭干脆利落地一口啄一个吃掉,怔了怔——就这样简单?
  一个手里拿着麻袋的百姓说道:“大家还愣着做什么?去抓啊!难不成等着被这些扁毛畜生吃完吗?我还等着给我儿子女儿加餐呢!”
  说罢,他心里已经没有了以前对于蝗虫的恐惧,拿着麻袋杀了进去,开始抓蝗虫。为了以防蝗虫从麻袋里飞出来,他还捏死后,才放袋子中。一开始力道还掌握不太好,不小心捏碎了几只,汁液都撒了出来。等杀习惯了以后,便可以做到力道恰好可以杀死蝗虫,连腿翅膀都断不了。
  在他的带领之下,其他人也冲了进去,同自家的鸡鸭抢起了蝗虫。在这种大旱没啥收成的情况下,能多出一份口粮也是好的。神医不是都说了吗?那蝗虫粉可是大补之物呢。
  一时之间,田地一片的喧闹,老百姓们同自己养的那些鸡鸭一起热火朝天地抓蝗虫,就连小孩子也将这当做一件好玩的事情,跟着各自的父母一起。
  家里没有那么多钱买鸡鸭的人则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开始黑压压的一片蝗虫看上去的确挺可怕的,但是只要考虑到他们都是口粮,原本的可怕也就变成了可爱。
  还有人在心底自我安慰:没有鸭子帮忙吃也好,自家可以多抓一些做蝗虫包子嘛。嗯,等下抓完蝗虫就去山上摘野菜,同蝗虫一起做包子味道应该十分鲜美的。家里粮食缺乏的人看着蝗虫眼睛都要绿了。
  还有一些人则是抱着到时候把蝗虫晒干当药材卖的心态——这些蝗虫在他们眼中都是钱啊。
  整个大周的人从未如此众志成城地做着同一件事。一时之间,这场大旱所带来的阴影和痛楚似乎也消散了一些。
  ……
  作为开原县的宣传旗帜(安宁自封的),安宁自然也跟着下田抓所谓的蝗虫。虽然她也可以把事情交给底下人做,但象征性地抓几把,做做榜样也是相当能鼓舞人心的。
  她和慧姐儿从小都属于在田里浪的,不同于普通见到虫子就要花容失色的大家闺秀,这两人抓的时候神色都很淡定。
  慧姐儿还拿起一只蝗虫看了看,“以前都没机会好好看蝗虫的样子呢,好像和蚱蜢挺像的。”
  安宁解释道:“蚱蜢本来就是属于蝗虫种类的一种。”蚱蜢,又叫做蚂蚱,蚂蚱则是蝗虫科的一种类别。
  慧姐儿似懂非懂地点头,将一只蝗虫丢进了袋子中。
  安宁在田里同慧姐儿抓了半个时辰的蝗虫后,这一片的蝗虫基本都已经抓完。当然这也是因为这一片的人比别的田地人数要多的缘故。虽然这两位主子想要玩一下所谓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但底下的人也不可能让她们真的同这些大老粗们抓半天的蝗虫,所以安排的人索性在这一块派遣了比别的地方多出三倍的人手。
  这点小心机自然瞒不过安宁,只是这也算是他们的一片好心,安宁也不点破。
  抓好蝗虫后她就同慧姐儿一起到树下休息。
  即使她们戴上了帽子,在这种炎热的天气下干活,仍然汗流浃背的。幸好两人出门的时候都没化过妆,不然恐怕这时候都要出个大丑,妆直接给花了。
  玉容和红枣连忙拿出扇子给他们扇风,树下还备着消暑的酸梅汤。
  一杯酸梅汤下肚,身上的热气便散了一半。
  桂圆闲不住,见这片田已经抓得差不多了,同安宁说了一声,便跑到另一片田地去忙活了。
  天还没黑,原本气势汹汹来袭的蝗虫大军要么成为了鸭子的饲料,要么化作了麻袋里的战利品。
  安宁和周慧名下的那些佃农们将一袋袋的蝗虫倒了出来,堆积成一座大山,若是让密集恐怖症的人看到,恐怕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偶尔有几只没死的漏网之鱼试图飞起,逃离这个对于蝗虫来说无言是地狱的地方,只是没等它们获得自由,直接被手疾眼快的农夫啪的一声,打扁。
  安宁笑道:“大家辛苦了。”
  其他人连忙道:“不辛苦,为小姐做事是我们的荣幸,哪里称得上辛苦。”
  他们这话绝对是真心实意,周家全家上下都称得上是善心人士,给这些佃户的待遇一直很好,因为旱灾的缘故,安宁甚至按照人口,每个人都送了十斤的大米和五斤的地瓜粉条过去,让他们轻轻松松熬过了这段时日,所以他们给安宁他们干活越发的勤勤恳恳,发誓要报答这一份的恩情。
  安宁望着那个临时垒起的灶台,让人将大锅架在上面,等下面的柴火点燃后,大锅里也倒了满满的油。
  安宁望着这锅,没说话,等待着油加热。
  之前她曾有点印象的佃户王方开口道:“乡君这是?”
  安宁含笑道:“给大家演示一下炸蝗虫的做法啊,这蝗虫可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所以我才想着与诸位共享。”
  她这样做无非就是想要以身作则树立典范罢了。
  “乡君也要同我们一起吃吗?”
  大家对此都颇为惊讶——虽然这周乡君在报纸上将蝗虫形容得十分美味,但这些佃户们真没想到她还真有胆子亲自品尝这东西,不是说小女生都很害怕这些的吗?
  周慧看到这蝗虫大山,想到自己等下也得吃一个,脸色白了白,却没有因此动摇原本的决定。若不是安宁这次行动迅速,联合其他四家准备了那么多粮食,恐怕这时候早就有很多人面黄肌瘦,别说饭了,连草都不一定吃得起。比起她们家四年之前的境况,吃个小小的虫子算什么呢?她作为安宁的侄女,也想用这种行为表示对自己姑姑的支持。
  等到油烧至四成热的时候,桂圆早就洗干净了一叠的蝗虫,她不仅用井水将蝗虫洗的干干净净的,还去掉了头、肢、翅膀和内脏。
  安宁说道:“其实如果可以的话,新鲜的蝗虫先养两天,完全排光了身体里的东西,吃起来会更干净一些。这种情况,也只能将就一下了。嗯,现在还不算是蝗虫最美味的季节,秋天时候才是最肥美的。处理蝗虫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去掉肚子,因为肚子里全是庄稼幼苗,可谓是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