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女福妻当自强 >

第11章

农女福妻当自强-第11章

小说: 农女福妻当自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之前一直想着自己被逐出的原因,原来都是这钱闹的。
  安宁看她心灰到了极点,抓起她娘的手,“那是他们没眼光。瞧瞧娘的手,胖乎乎的,一看就是有福的,再看看耳垂,同庙里的佛一样,这天大的福气他们不要,正好便宜了我。别说六百两,六千两都买不来的。哪天他们后悔了,我也不还给他们。”
  一番话直接把原本伤心的周李氏给逗笑了,她看着自己的闺女,觉得哪里都好,笑道:“谁都没有你有福,你小时候啊可是有道士专程来咱们家中……”
  然后又把道士的话翻来覆去说了好几遍,也不嫌腻。安宁都已经会背了,但念在这能够让周李氏心情好的份上,她便忍了。
  安宁虽然对周安平有怨言,但对沈家意见不大,又不是沈家让周家逐出他们的。她对于学堂还是充满期待的,好歹可以认完全部的字以后,她可以自己多看一些这时代的书了解一下,省的日后出了笑话。
  只是周慧却不打算同她一起去,她只是道:“姑姑你才八岁,同学堂里的人一起,没人说什么。但是我已经十一了。”
  安宁想了想,觉得她考虑得也算周全,点点头,“那等我学会了以后,回来教你。”
  这点周慧倒是不反对,她也是知道读书的好处的。
  只是学堂建立好至少也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对于周家,自己家的宅子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李南直接请了自己那些好友来帮忙建房子,他朋友不少,随便一打招呼,便来了十多个。这群人的要求也不高,就是饭管饱。不过要建宅子单单这些人也是不行的,他们最多就是当一下苦力。因此安宁他们家还是请了几个有经验的工匠过来,务必要把房子给建好。
  他们家给的伙食也不含糊,每个人每顿饭至少可以吃三碗饭,两个素菜,一个肉菜,外加一个汤,另外还蒸了不少的窝窝头放着,做到一半肚子饿的时候正好可以吃。等做完后,每个人还可以收到一份的工钱。吃得饱,又有钱拿,大家干起活来自然很起劲。
  安宁对古代房子建造方式颇感好奇,在她眼中,这些人不用钉子便可以把屋脊衡量弄得结结实实的,实在让人惊讶。
  因为盖房子的缘故,李南得监督顺便帮忙搬石头,因此臭豆腐他便让朋友帮忙卖,每天多给朋友一些钱。
  至于沈家修建学堂的事情,也在村里宣传开了。周安平在哪里都耀武扬威的,一副这都是他的功劳的缘故。
  安宁心道:倘若当沈家的仆役能够一个月有五两的话,那么他肯定屁颠颠地跑了过去。
  仗着沈家的势,倒是有些不知真相的人真以为周安平被沈家给看中,一个个围绕在他身边奉承。
  安宁看他这样得瑟,不太顺眼,寻了个机会,到他面前说了一句六百两,那之后周安平就消停了不少,似乎生怕她想法设法回去分了他钱一样。
  与此同时,村长也在村里宣布了收购黑豆黄豆的事情,收购价格,是市价的两倍。
  ------题外话------
  首推啦,求更新,今天同样二更哦

  ☆、第二十章 陌生男孩与狗崽

  很快的,收购豆子这件事便越过“周李氏一家盖新宅子”“沈家建学堂”,成为了村里的头条新闻。
  村长李富贵想了许久才想出这个主意,要想让秘方不泄露,那就得让少点人知道这主意。但这方子是周家送给全村的,如何让全村人能够赚钱呢?那就以超过市价两倍的价格收购家家户户的豆子。这样即使家中没有种植的人,也可以用市价买进,然后卖给他们,一转手仍然赚了不少。更别提那些本身就有种豆子的人家了。
  当然,如果每个人都去外头买了一堆的豆子回来,他们做不完酱油也没办法,便索性限制了一下数量。每一户人家,每个月可以向他们卖出二十斤的豆子,等他们酱油产量上来了,便可以增加贩卖的数量。
  村长李富贵甚至圈了一块二十亩大小的地,做成一个简易的加工坊,打算专门来做酱油。其实酱油制造过程中还需要小麦粉,但是为了不被发现秘方,村长便只收购了豆子。
  他也不贪功,将这方子是周安宁家献出来的事情也公布了出来。
  一个月卖二十斤的豆子,好歹可以赚个一百文……而且村长也说了,倘若卖出的酱油价格更好,那么他们可以拿到的钱更多。
  这对于他们而言,可是从天而降的钱财。
  一时之间,上安宁家门的人更多了,农家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简单,这个送几个鸡蛋,那个送几把的葱,那个拎一条鱼来。之前围绕着周安平的人一转头又跑来奉承周李氏了,把周安平给气的。像他这样自私自利的人,早把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当做了仇人……若不是他们咄咄逼人,他之前哪里会丢那么大的脸皮。
  周李氏可不知道自己曾经大儿子的心思,她只觉得心中一片的舒畅。那些礼物虽然价值不多,但她也手得不亦乐乎,重点是有面子啊!瞧瞧,就算她被赶出来又如何,照样可以靠自己扬眉吐气。
  她礼物虽然照收,但是对于那些上门想要套配方的,她一概四两拨千斤,推到村长身上去了。
  全村中,最为火大的莫过于被排除在外的周家和方阿七一家了。
  周贺对他们真的是咬牙切齿地恨——有了五十亩田地,每个月那点钱他倒是看不上。他只是觉得丢脸,特别是还有一群看他不顺眼的老头跑他面前,阴阳怪气说道:“倘若不是他,那个方子就是他们周家的了。”
  说得好像安宁他们还在的话会送给他们一样。
  作为周贺的儿子,周家现任族长周安乐的地位更是危危可及——若是不是因为他们促成了村里学堂的事情,恐怕已经被赶了下来。
  周安乐城府没他爹深,已经摔了好几个杯子。
  ……
  安宁可不知道将他们赶出来的周氏一族的心理变化,就算知道了,恐怕也不放在心上。
  她现在头疼的是这几天突然出现在她身边的一个人。
  那是一个长得相当好看的小男孩,眉目俊秀,大概五岁左右,从穿的衣服来看,出身恐怕并不差。
  这个出身不差的小男孩每日跑她这边,安安静静地看着她做着除草、剪叶一类的事情。
  安宁一开始还试图问他是谁,逗他说话,但小男孩只是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着她,什么都不说话。
  于是被围观了好几天的安宁感到自己浑身上下没有一处自在的。偏偏人家除了围观她,也没做出什么事情,她也不好说什么。
  周慧看了后还不住地笑,说道:“还是姑姑好看,引来了这么俊俏的小郎君。”
  这小郎君再俊俏也不过是五岁,因此周慧这话也只是开玩笑罢了。
  只是每天看着小男孩安安静静地看着她做事,也无人过来寻他,安宁也不免心软了几分——以他穿的衣服来看,他家中应该是有仆人的。家境不错,自己却可以每天偷偷外出无人寻找,想也知道他在家中的地位。
  她每天中午都是同周慧一起回去吃饭,但是小男孩似乎中午时候也没回去吃饭过,只是在晚上她们走后才离开。
  在小男孩出现的第七天,安宁中午同周慧吃完午饭后,便用剩下的饭,做了几个简易的饭团,然后带了过去。
  当她同周慧到田地的时候,小男孩果然还在,蹲坐在草地上,全然不顾地上的尘土会把他身上宝蓝色的衣衫弄脏。
  她弯下腰,视线与他一个高度,然后拿出了饭团,“给你吃吧。”
  小男孩不说话,他明明肚子饿到了不行,却仍然不接过。
  安宁想了想,“那你帮我拔草吧,最近草长得挺快的。这饭团是报酬。”
  她顿了顿,道:“听懂了就点头哦。”
  小男孩点点头,视线落在散发着浓浓饭香的饭团,咽了咽口水,然后接过了饭团。
  在她正要吃的时候,安宁看见他的手有点脏,连忙阻止,拉起他的手,先帮他洗了洗手,才让他吃了饭团。
  等吃完了饭团以后,小男孩便乖乖跟在她身边拔草。
  虽然他人小,效率也不高,但是却做得很认真。看着他板着一张脸,严肃认真地做着拔草的事情,真的是分外的具有喜感啊。
  久而久之,安宁也就习惯了他的存在——好歹现在他不再整天盯着她了。
  只是这天以后,她便养成了吃过午饭后,也带一些吃食去田地的习惯。幸好周家现在也算有点本钱,她娘在知道后也没说什么,算是默认了这件事。
  ……
  时间过得还是很快的,当天气渐渐炎热起来的时候,安宁家的三进宅子在一个月的努力下终于修建完成。
  在乡下,新房子刚建好,一般都会请客吃饭。周李氏特地选了一个好日子,务必要风风光光地举办搬家酒席。
  安宁想起这些天一直帮她除草浇水的,便想邀请他一起去。
  小男孩只是摇摇头,在她手心写了五个字——我要回家了。
  没错,这看起来很可爱很惹人怜惜的小男孩,很不幸的,是个哑巴。
  等到第二天,安宁再次去葡萄园时,只看到了地上一只很小的狗崽。看上去似乎刚出生没有几天的样子。
  安宁抱起了狗崽,心中突然有种预感:那位小男孩恐怕不会再出现了。
  只是有点可惜,到现在还是不知道他是哪家的孩子。之前她也曾问过,但从来没有得到过回复。
  周慧也忍不住过来抱了抱狗崽——无论哪个年纪的女性似乎都对这种小动物没有抵抗力。
  “这是不是他送的礼物。”
  “大概吧。”安宁摸了摸怀里小狗的头,心中涌起了说不清的怅然的情绪。
  ------题外话------
  今天的第二更,求收藏求评论呀

  ☆、第二十一章 小伙伴与新家

  安宁与那小男孩也不过相处不到半个月,最多便是可怜他。因此很快就收起了心中那些情绪。
  因为手头有了小狗崽的缘故,加上这些天除草剪叶的活也做的差不多了,她浇过水后,便抱着小狗崽同周慧一同先回去了。
  她还给小狗崽取名叫静静。
  周慧笑道:“这一听就像是女孩的名字。”
  安宁只是说道:“我想静静了嘛。”这笑话在古代却没啥人捧场,只能聊以自慰。
  抱着静静回家,她知道刚出生的小狗可以喂羊奶,还特地去白大娘家要了一些回来。白大娘拿到方子后,他们家的豆腐确实做的不坏,周李氏一天要向他们买个一百斤回来,因此他们家一个月下来,竟也可以赚个五两银子。
  因此白大娘看见安宁时,脸都笑开了花,给她倒了不少的羊奶不说,还要留她下来吃饭,嘴里直道:“还是安宁有出息,小小年纪就可以给家里赚钱。哪像我们家绣姐儿,什么都不会。”
  安宁看到站在白大娘身边的她的孙女白绣姐已经撅起了嘴巴,她心想,自己真是躺着也中枪。这种别人家的孩子最拉仇恨了。
  幸好她内芯是个成年人,因此笑了笑,“我看绣姐儿就很好,她的刺绣比其他十多岁的姐姐还要好呢。城里有个王大娘,她的绣品可是一等一的好,我听说上个月她有个绣品一幅就卖出了五十两银子。绣姐儿既然在这一块有天赋,不如好好练习,说不得日后又是一个王大娘。”
  安宁是觉得这小姑娘确实可以往这方面发展,绣姐儿就是比她小两个月,刚过八岁生日不久。但她在刺绣上还真有些天赋,做出来的荷包比十二岁的姑娘还要好些。
  绣姐儿听了后,睁大了眼睛,“五十两!这是真的吗?”
  安宁笑,“我舅舅常常在城里卖臭豆腐的,因此他对于这些消息都知道,时常回来告诉我。”
  白大娘也眼睛亮了亮——五十两啊!就算他们家现在一个月可以赚五两,一年也就六十两。绣姐儿只需要有白大娘的一成本事,一副绣品卖五两银子,她也愿意啊!
  绣姐儿现在也不觉得安宁讨厌了,靠近了她坐了下来,“可是,我这些刺绣本事都是我娘我奶奶教我的,就算再有天赋也就这样了。”
  她娘的刺绣水平还算不赖,加上她天赋挺好的,因此小小年纪就做的比其他人好。
  安宁说了那么多,还不是为了给自己上学拉个小伙伴,“大娘,我看,不如让绣姐儿同我一起去学堂学点好了。”
  白大娘不解,“这学堂还教刺绣吗?不是说,教什么三字经的。”
  安宁笑着解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点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气质和审美。为什么一些念过书的绣娘他们的绣品人家都说有灵气呢,就是因为他们念过书,因此绣出来的东西没有其他绣娘的那种工匠气。绣姐儿倒是可以往这一块发展,而且学堂也是教算学的,学点本事对女孩子也不坏。”
  倘若以前,白大娘肯定一口回绝。学堂下个月才正式开始,因为是村里的缘故,一个月也就象征性地收个两百文钱,但对许多人家而言,哪里舍得花这钱。他们家现在一个月有五两银子收益……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安宁应该要感谢一下那位穿越者。好歹他的存在提高了一下女性地位,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有男孩可以进学堂。只是世人终究觉得为女孩子花这个钱不值得,加上有些人觉得闺女和男的混一起有伤风化,因此愿意让女儿去学堂的少之又少。
  不过安宁和绣姐儿也就八岁,在乡下这里,还是个孩子,倒没有名声上的问题。
  白大娘犹豫了半天,说道:“我再想想吧。”
  安宁看绣姐儿的表情,她自己是很想去的。
  安宁也就是敲敲边鼓,最终还是得白大娘他们自己决定。不过她觉得按照白大娘的精明程度,最终肯定会同意的。
  她又说了些东家长西家短,然后带着羊奶回去喂静静了。
  她娘因为新宅子建好的缘故,对她拿羊奶喂狗的奢侈行为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让她喂完后,把自己的东西整理一下,等下先搬到宅子里。
  安宁的东西其实没多少,毕竟之前家里穷。她带回来的那些绸缎和首饰盒都被收的好好的。
  想到自己以后不用住在这个破草屋了,她心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