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六夫同堂 >

第5章

六夫同堂-第5章

小说: 六夫同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吃饱肚子,心满意足地坐了一阵,宁小丹又检视了一下呆瓜伤口,见那伤口居然已经开始结痂,想来已无大碍,便放下心来,同时感叹着自己血液神奇效果。
  看看月亮已经升到当空,她将自己衣裙下摆用匕首割下一大幅来,包了生熟红薯,拉着呆瓜出了庙门。
  她将包裹塞给呆瓜,自己去解了马缰绳,准备骑上马时,她才发现了一个问题:这马过于高大强壮,而她身材娇小,又没有骑马经验,根本上去不了。
  腿要抬得老高才够得上马蹬,手抓住高高马鞍,手臂又没有力量,试了两次,宁小丹也没能爬上马背去。
  沮丧之余,她想起昨晚真是幸运,假如不是从高处往下跳,估计就算这马从她身边经过,她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离开了。
  正想着,她感觉自己腰被人双手搂着,随后身子升空而起,转眼,她便马背上了。
  低头看去,呆瓜正冲她裂嘴傻笑着:“嘿嘿~~”
  如水月光,洒他脸上,那笑脸虽傻,却柔和暖人。
  嗯……他还是有很多用处!
  宁小丹看着转身牵了马缰走前面呆瓜,满意地想着,觉得自己下午作出留下他决定还真是明智!
  两人一马转过破庙所山岗,又走过一条长长曲折道路,终于来到村口一棵大榕树下,村里有听觉灵敏狗吠了两声。
  宁小丹翻下马来,本想吩咐呆瓜等会儿保持安静,后来想想他话也不多,便懒得说了。
  庄稼人家白天太过劳累,晚上睡得沉,村子里没有一点灯光,一片安静。
  呆瓜牵着马不声不响地走前面,连马儿踩沙土道上蹄声也轻悄悄。
  皎洁月亮,此时也躲进一片云里,夜色朦胧起来。
  一切颇遂人愿,正是偷东西好夜晚!
  宁小丹探头探脑地四处打量着,专看人家院子里是否晾晒着衣物。
  可惜走过了好几家,都没有发现。
  她正失望,突然听到前面一户人家有人喊:“抓贼,抓贼啊!来人啊!”
  糟了,还没有偷呢,怎么就被人发现了?
  宁小丹正心虚,却见前面有个人怀里抱着什么东西向他们这边跑过来。
  原来真有贼!
  宁小丹一时义愤填膺,忙冲呆瓜喊道:“呆瓜,抓住那家伙!”
  呆瓜“哦……”了一声,丢了马缰冲着那贼人走去。
  但宁小丹喊完之后,却又后悔了,心想也不知那贼人厉不厉害,呆瓜一个公子哥儿,又呆头呆脑,定然不是那贼人对手。
  她一下着急起来,赶紧从怀里掏出匕首来,跑去给呆瓜助阵。

☆、第10章 恩人

  
  不过等宁小丹赶过去,呆瓜已经跟那贼人打斗一块儿了,只见两人拳来脚往,倒也象模象样。
  但虽然宁小丹不懂功夫,可也瞧出来了,呆瓜显得有些被动,很多招术都是出于本能反抗,想来他以前练过,但现却什么也使不出来了。
  而那贼人却是主动进攻,想三拳两脚打倒呆瓜逃走,但因为要护着怀里一个铁盒子,所以一时得不了手。
  宁小丹心里着急,紧捏着匕首想帮忙,却无从下手。
  正担心,只听那边有人喊叫着追了过来,“抓贼啊,抓贼啊,我钱啊!”
  那人喊声让邻近几户人家屋里亮起灯火来,还听见有人吵嚷着开门出来声音。
  贼人见势不妙,抱起怀里一个铁盒子,猛然向呆瓜砸去,夺路便逃。
  宁小丹瞧得心惊,心想看着那么重一个铁盒子,万一砸中呆瓜,他肯定傻了!
  还好呆瓜一个闪身,避开了,宁小丹松了一口气。
  呆瓜见贼人逃走,还要再追,宁小丹忙拉住他:“别追了,别追了!”
  别人财物而已,若让呆瓜丢了性命,那可划不来。
  “我钱啊!”追着贼人过来那人扑到地上,抱起铁盒子,哭笑喊道:“幸好追回来了,还好,还好,老天爷保佑我儿子!”
  这时,四邻拿棒拿棒,举棍举棍,提锄提锄,举着火把,也都赶了过来。
  “张老汉,你别光抱着个盒子,看看钱少了没有?”一个乡汉提醒道。
  张老汉仔细看了看盒子,眉开颜笑道:“没少,没少,我用了大铁锁,那贼连这锁都没有开呢,钱哪会少?”
  有人举着火把照了照宁小丹和呆瓜,说道:“你得感谢这位过路义士和这位姑娘才是,若不是他们,你这救儿子钱早就给贼人拿去了。”
  “那是,那是……”那张老汉喜滋滋地说着,“扑通”一声就给呆瓜和宁小丹跪下,嘴里感激说道:“多谢这位义士,多谢这位姑娘,要不是你们,我儿子就没救了!”
  呆瓜只顾“嘿嘿”笑着,宁小丹忙去扶起老汉,尴尬说道:“不用,不用……举手之劳而已……顺便顺便……”
  本来她还想做贼呢,没想到却碰上抓贼当英雄了。
  “张老汉,别光拜啊,义士和姑娘忙乎了一阵,好歹请人家进屋喝口水吧!”有人又叫道。
  “是是是,瞧我真是……”张老汉忙站起来,将手一拱,说道:“还请二位进屋息息脚,虽有急事,这大半夜赶路也不太安全!”
  宁小丹正犹豫着,众人已经牵马牵马,拉拉,簇拥着呆瓜往老汉家走了。
  宁小丹无奈,只得跟着众人来到老汉家。
  刚进他家院门,便见一个颤微微老太婆拄着个拐杖挪着步子出来。
  “哎呀,老太婆,你出来干什么?摔了怎么办?”张老汉忙扶自己老伴往屋里走。
  “贼人抓到了吗?救儿子钱追回来了吗?”那老太婆急急问道。
  老汉指着宁小丹和呆瓜,感激道:“老天有眼,追回来了,儿子有救了,不过得多亏这位义士和这位姑娘拦下贼人呢!”
  “阿弥佗佛,他们就是菩萨派来救咱们儿子啊!请,请进屋!”老太婆感激说着,冲举着火把一个乡汉说道:“李二,我这老身子不麻利,麻烦请你家娘子过来帮我煮几个开水蛋招待一下两位恩人!”
  “没问题,听到有贼,她已经起来了,我这就去叫她。”李二说完,便出了院子。
  众人拥着呆瓜和卞小丹进了堂屋,张老汉点出一盏油灯来,分宾客坐下,这才说起事情经过来。
  原来,张老汉儿子是个走街串户货,平时都这十里八乡挑担子卖东西,赚点钱以供养有病老母和年迈父亲。
  不想上个月他却莫名其妙被官府给抓去了,说他与什么叛军有牵连,也是叛党,要杀头。
  张老汉吓得不轻,他老来得子,就这一个,老伴有病,好不容易把他拉扯长大,还好儿子嘴甜灵活,勤肯干,挑了个货摊子赚点小钱。
  他呢,家耕地种田,这小日子过得渐渐宽裕,正想给儿子说门媳妇,抱个孙子,他老来也有靠,却不想儿子却要被杀头了,这不是要绝他张家香火么?
  情势所迫,张老汉将家中准备给儿子说媳妇钱拿出来,托人千打听万打听,这才知道儿子街上卖东西给一个叛军时,被官府一块儿给抓进牢里了。
  自古常说“官法如炉”,这两年叛军又闹得紧,朝廷管得正严,这跟判军沾上边也是杀头,何况现场给逮了个正着,当然是杀头死罪,哪里问你青红皂白?
  这可苦煞了张老汉,急坏了他老伴,四处奔走,用积蓄,总算托着了一房远亲,与官府搭上关系,让乡人出了保,说明张老汉儿子一直本份做生意,并非叛军,然后交出一笔钱,便可将儿子保出来。
  张老汉听到这消息,如蒙大赦,赶紧张罗着钱,可是东拼西,远远不及官府要数目,后只得将自家宝贝耕牛卖了,这才齐数目,准备去赎儿子。
  不想这事给贼人打听到,知道他家里有钱,夜里便来盗取。
  也是张老汉不该失财,知道钱来得不容易,关系着儿子一条性命,所以得到钱后,便找铁匠牢牢铸了个铁盒,一把大锁,将钱锁了起来,放枕边,只等期限到了便去赎儿子。
  那贼晚间来,寻到这铁盒,一时不易打开,张老汉却给惊醒了,那贼一慌,抱了铁盒便逃,谁知却给呆瓜和宁小丹他们拦住了,这才救下儿子救命钱来。
  “两位就是我一家恩人啊!”张老汉说着,又拉着老伴儿“扑通”一声给宁小丹和呆瓜跪下,感激道:“请问恩人高姓大名,以后我家老小子孙定时刻铭记恩人大名,吃斋奉佛,保佑恩人长命百岁,一辈子富贵荣华!”
  宁小丹吓了一跳,忙去扶起他,但钱是呆瓜截下,她又不知道呆瓜真实姓名,只好敷衍说道:“大叔你不必客气,真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不用铭记什么大名!”
  …………………………………………
  亲,恩人哪,给点推荐和收藏,《六夫》要爬书榜啊!

☆、第11章 送衣服

  
  张老汉以为宁小丹不图虚名,要些实惠,便从腰上解下一串钥匙,拈起一把来,将桌上铁盒打开,宁小丹一看,大半铁盒白花花大小不等银子,并不整齐,想是东拼西而来。
  张老汉拿出一点碎银,犹豫了一下,递给宁小丹道:“恩人,老汉为救儿子,耗积蓄,家贫不能用过多财钱回报,今日只能奉上这点,还望恩人一定要说出姓名和住处,等我儿子得救,手头宽裕后,一定上门感谢!”
  宁小丹很想收下那些银子,她和呆瓜现缺就是钱了,可是,这应该是人家儿子救命钱吧,她岂能收下?
  “大叔,真不用,这些钱你留着救儿子吧!”宁小丹客气说道。
  她其实很想要这些银子啊!虽然她不知道张老汉给银子能买多少东西,但她和呆瓜身无分文,有点儿总比没有强吧?
  要不,就收下这些银子?
  这时,李二娘子煮好了两碗鸡蛋给他们送上来,见他二人推来推去,便开口劝道:“张老伯,你齐银子不容易,我瞧这位义士和这位姑娘穿着打扮也不象缺钱之人,既然他们不收,你自己还是小心藏好,后天拿去赎你儿子吧!”
  “是啊,我们不缺钱……”宁小丹尴尬地笑着,心里却嘀咕道:谁说他们不缺钱啊?上一顿他们还是去偷了人家红薯才吃饱呢!
  但既然张老汉如此困难,她就说什么也不能收了!
  好歹她包裹里还有些烤红薯,这李二媳妇端上来每个碗里又有四五个鸡蛋,吃完应该也可以抵一天了。
  “可是……”张老汉仍觉得有些过意不去,拿着银子迟疑了一阵,还是又递了过来,说道:“恩人不肯留下高姓大名,说什么也得收下这点银子,不然折煞老汉,家里还有只下蛋母鸡,明天逮去集市上卖了,也够赎儿子了!”
  “这……”宁小丹看向呆瓜,本想临时给他起个名字和编个住处糊弄一下老汉,见他早已经埋头对着蛋碗大朵颐了,哭笑不得。
  转眼看到他穿着血衣,她这才想起今晚来这村庄目来。
  “大叔,”宁小丹忙冲张老汉说道:“银子你收回去,我有一事相求,如果你能满足,就当报答我们了!”
  “何事老汉能帮忙?”张老汉疑惑问道。
  “事情是这样……”宁小丹指了指呆瓜,瞎编道:“他是我哥哥,我们兄妹二人昨夜路遇一伙强盗,我哥哥虽然奋力打退了他们,但衣服却弄脏了!而且一路行来,我这一身女装也不方便,所以……麻烦大叔能不能找两套您儿子或您衣服给我们换一换?”
  “哦?……”张老汉举灯向呆瓜那边照了照,惊讶说道:“还真是这样!这黑灯瞎火,方才没有注意……看来义士真是功夫了得啊!衣服当然没有问题,只是都是些粗布衣衫,就怕得罪二位了!”
  宁小丹忙笑道:“不要紧,有就好,不挑质量!”
  “这银子……”张老汉还想劝她收下银子。
  宁小丹赶紧说道:“把银子收好吧,您老去取了衣服来,我兄妹换了也好赶路!”
  “那老汉就不客气了,我这就去取衣服!”张老汉说着收了银子放好,转身去取了个火折子点着进了内屋。
  过了一会儿,宁小丹鸡蛋还没有吃完,他便拿了两套衣服出来。
  “这尺寸略小,是我儿子去年做,只穿过一次,姑娘勉强穿得,”张老汉翻拣着衣服说道:“这旧些,是老汉平常穿,给义士穿正好!”
  宁小丹一听是衣服,赶紧推辞,让他拿出套旧来,这次张老汉说什么也不相让了,两人推辞了半天,没走邻人也帮着劝宁小丹收下,无奈,她只得收下了。
  又说了几句闲话,宁小丹吃完鸡蛋,拿了衣服,推呆瓜进了里屋换过,她自己也进了另一间换好男装。
  出到堂屋来,李二家娘子看她披头散发,便找了条布带,帮她系了个男子发髻。
  整理完,李二娘子打量了一下宁小丹,笑道:“姑娘耳洞也没有打呢,看来是小时家里当男娃养了,只是这天生丽质,仙女一般,怕是大白天瞒不了人!”
  宁小丹心想,自己被养来喝血吃肉呢,怎么会给打耳洞?
  她弯腰伸手地上抹了许多尘土,涂到自己脸上,又问李二娘子道:“现象不象?”
  李二娘子掩嘴笑道:“倒有些象白净小相公了!”
  宁小丹放下心来,心想:看来以后得多多晒些太阳才是!
  宁小丹见一切就绪,便向张老汉告辞要走。
  张老汉又说了一大堆客气话,吩咐老伴拿出一包煮熟鸡蛋和几张大饼来,递给宁小丹道:“老汉银子送不了,无以回报,见二位也没有带什么行李吃食,这点粗食奉上。”
  宁小丹正要客气,却听张老汉又说道:“二位走咱们张家村这条大道,想是要去安庆府了。这一路过去,大多是荒野,人烟极少,就算骑马,也得两三天路程才能到达,不备些粮食只怕不行!”
  宁小丹一听,不再客气,忙感谢着收下了。
  告辞张老汉,牵马出了院子,一路向东。
  夏夜凉风习习,稻香阵阵,送来声声蛙鸣,兼月色银白如霜,将夜晚渲染得美丽而有灵性。
  “这样夜晚行路倒也不错,比白天凉多了,而且还可以避人耳目呢!”宁小丹半是感叹,半是与呆瓜说道。
  “呵呵~~”呆瓜憨笑了两声,似乎表示同意她意见。
  宁小丹回想起刚才张老汉家时,那些村民凡是问呆瓜问题,他都只笑不答,一副深沉寡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