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 >

第42章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第42章

小说: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南希的父母在南洋市场各开了一家店,生意红火,他是负责找代加工这块的,所以才认识了杨微。
  大家都是一个行业的,又聊得来,所以关系相当好。
  九零年代初的酒吧已经十分热闹了,有谈完生意来消遣的,也有年轻人,时不时还有一张外国面孔。
  说是酒吧,其实说是歌舞厅更加形象贴切,大家过来主要是跳舞蹦迪的。
  李南希开了一个卡座,又叫了四五个朋友一起。
  陆静然看着几个人跳舞,她倒是没有凑这一份热闹,带着一顶鸭舌帽坐在旁边。
  酒吧的都是最时髦的一群人,还有大晚上戴着墨镜的,不是为了挡光而是为了看起来炫酷 ,所以陆静然戴帽子倒是不奇怪。
  一直到了晚上十点,这边依然很热闹,蹦迪的人不知疲惫。
  考虑到明天一早还有行程,陆静然和陈忆琳先走。
  杨微开车送他们离开回去。
  陆静然回到酒店就已经十一点了,两个人洗漱完倒头就睡了,也没有精力再交流今天的心得了。
  陆静然隔天五点就醒了,她的生物钟差不多这个点儿,只有周末会醒得晚一点。
  她穿好衣服边推醒了旁边床上的人。
  陈忆琳懵懵懂懂地睁开眼睛,她一百个不想起床,但一想到陆静然等着的,还是靠着毅力爬了起来。
  陆静然不化妆,陈忆琳不习惯素颜,这自己必须得打扮啊,不然在这大美女面前就彻底成为了陪衬了。
  陈忆琳从卫生间出来,又在两套衣服间犹豫了很久,然后让了陆静然帮选了穿哪件。
  陆静然今天穿着蓝色的牛仔裤和一件白色的T恤。
  这是大街上最常见的打扮了,很容易被淹没在人群里,凸显不出自己的性格来。
  偏偏陆静然穿着就很显气质。
  看起来腰细腿长,而且有种清纯劲儿。
  两个人这次计划是去批发市场想如今畅销的女装布料和款式,心里有个大致的了解。
  陈忆琳是学服装设计的,更能看出里面的门道。
  陆静然是门外汉,但是可以站在顾客的立场去考虑。两个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刚好可以形成互补。
  也幸好是杨微介绍了李南希,对方和很多商家都很熟,所以好说话很多。
  陈忆琳拿着本子不断地写着,然后看了眼和老板交谈的陆静然,这个人都不用记一下吗?
  这会儿市场才就开门,很多店家都在清理东西和搞卫生,客人还没有来,不然这些老板忙起来,哪里有心事回答这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等着那些采购的商人赶过来,两个人的调研也就告一段落了。
  两个人退出了那些商家‘打架’的战圈,在一边看着新鲜。
  陈忆琳问:“你不用记一下吗?”
  问了那么多,她虽然学得设计,但是第一次调查市场,可以说头痛了。
  陆静然说:“我记住了。”
  话音一顿,她把刚才老板说的工艺和材质都说了遍。
  十几个款式,没有停顿。
  陈忆琳:“……好吧,我知道了,我们现在回酒店了吧,明天再去见服装加工厂的负责人谈合作的事,我要休息一下缓缓神。”
  她低头看着本子上自己潦草的字迹,想到了陆静然高考六百分,而且还是全省排名五名。
  艺术生和理科生之间果然是有壁障的。
  而且自己不就大了几岁,精力也不如对方,看来以后得多锻炼
  陆静然点头:“那走吧,我们先回去吧。”


第44章 
  两个人在外面吃了午饭,就回酒店休息。
  深圳大多是外来人口; 可以供选择的口味倒是很多。
  今天的气温不低; 天气预报说有35度。
  这烈日炎炎的,陈忆琳终于知道创业都不容易了; 这不自己脸上的妆都花了; 踩着高跟鞋走来走去的,小腿也很酸痛。
  她本来决定回酒店,就要好好睡一觉; 等着从卫生间洗澡出来; 整个人又满血复活了。
  她约了杨微逛街,陆静然自然一起去。
  女人在逛街这上面,从来不会觉得累。
  市里面新建的商场; 自然不是内陆能比的。
  有很新潮的款式和东西。
  陈忆琳和杨微都挑了两身衣服; 还有同款不同色的鞋子。
  陆静然买了两双耐克的球鞋,还有一条裙子。
  周石和李志杰喜欢打篮球; 一直对耐克的鞋虎视眈眈的,省城没有专柜。
  裙子是送给谢叶子的。
  公司现在人少,全是核心人员,出差的时候带点东西给他们也无所谓。
  她自己倒是没看到特别喜欢的东西。
  陈忆琳看着人,感叹道:“你可真是个好的老板; 让我也想帮你去做事情了。”
  陆静然笑了下:“你来啊; 我是很愿意的。”
  杨微说:“难得今天能逛得这么尽兴; 下次你们来香港找我玩啊; 我带你们去嗨; 介绍帅哥给你们认识。”
  陆静然看着人说:“你的普通话倒是说得很好。”
  杨微说:“那是当然的了,我妈妈是内地过来的,她是北京人,我普通话说得好。”
  陆静然问:“对了,我能拜托你一个事情吗?”
  “你干嘛这么客气,直接说就好,我要是能帮得到一定会帮忙的,你是Candy的朋友,那也就是我的盆友。”
  Candy是陈忆琳的英文名,陈忆琳觉得恶俗,这是老爷子给他取的。
  陆静然说:“我一直想买个随身听,要的型号内地很少,你可以帮我留意吗?”
  “你说吧,你想要什么我帮你买,香港没有我也可以托我经常出国的朋友。”
  陆静然把型号和品牌报给了人。
  杨微说:“这个怕是不便宜,行了吧,我试一试,买到了给你打电话。”
  “谢谢你了。”
  当初她把余惊远的随身听转手就卖掉,想要买个新的给人。
  哪怕是对方不要也有个交代。
  毕竟当时她当时很需要钱的。
  不然李志杰每次看到人,脱口而出就是‘3850’,早晚露馅儿。
  陈忆琳最近减肥都不吃晚饭的,杨微也习惯下午五点后就不吃东西,为了能穿上漂亮的衣服,总是要牺牲口腹之欲。
  陆静然跟在后面,也就没有特别要求吃饭。
  跟着人吃点水果也差不多。
  她高估了自己,睡到半夜饿醒了……
  陆静然起床,找了点零食填肚子,她的血糖低会常常备着点糖果。
  陆静然吃得很少,沙拉也能对付一餐,但是她有个习惯,一定要吃到盐分。
  也就是咸口。
  陈忆琳被对方翻东西的动静弄醒了,模模糊糊地看了眼,边打哈欠边说:“你怎么这个时间还在吃东西啊?”
  陆静然淡淡道:“我还在长身体。”
  陈忆琳上下打量了人一眼,“嗯,你长身体,你的肉可真是聪明懂事,知道该往哪儿长不该往哪儿长啊。”
  顿了下,她拍了拍自己的肚皮,“你们看到了没有,要像别人身上的肉那么懂事,不然以后就我都不吃饭了,让你们全部死光光,怕了吧!”
  陆静然笑着摇了摇头。
  她朝着人走了过去,却发现对方已经又睡了过去。
  陆静然帮人盖好了被子,漱完口也重新上床睡觉。
  隔天早上起床,陈忆琳不确定昨天真的看到了陆静然吃东西,还是自己做梦。
  主动跑过去和对方确认。
  然后听着陆静然把她的话复述出来,她也没忍住笑了起来。
  两个人收拾好出了酒店,这已经是来的第三天了,她们也算是摸清楚了一点浅门道。
  杨微今天有事情走不开,没有陪着两个人一起见工厂的负责人。
  陆静然考虑过,他们初期肯定做不到那么大的产量。
  一件衣服能打板100件左右,已经算很大的量了。
  可能开始每次也就几十个款式,所以找那种规模大的加工厂就有些不合适了,偏向小的加工厂。
  主要是车工要好,走线之内没问题就行,然后最重要的负责人要好说话,能够沟通。
  两个人走了一圈,最后定了一家工厂。
  这家工厂主要是做自己的品牌,因为销路不好生产量上不去,所有也接代加工的活儿来减轻压力。
  陆静然和对方谈好了价钱,上衣十块的代加工费,裤子八块。
  她给得价钱远比市面上高出几块钱,所以虽然量少对方也答应了。
  双方初步的达成了协议。
  陆静然会在半个月后,把设计图纸带过去让人生产加工。
  不过对方不能把原版的图纸流出去,如果是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的模仿,那就管不了。
  不说是现在,到了几十年后国内依然是假货盛行,没有解决的法子。
  在某些以品牌假货的地区,连着政府有关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已经成了当地支柱产业。
  就算是有心打击,也野火烧不尽。
  陆静然从前学法律的,知道各种法律文书并非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和顾及到方方面面。
  但是可以约束人性。
  国内的部分企业能明知故犯,就是知道惩罚力度不太够,利益太大,倒也不是国外的月亮比较圆。
  某家国外的搜索网站,因为虚假广告收到了五亿美元的罚单后就彻底收手了。
  毕竟网站一年的收入还不够交这张罚单,就更不说后续因为信誉度降低造成的损失。
  当然这也不是提高惩罚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很多的配套措施,改革开放几十年,上面最重的稳定。
  陆静然和陈忆琳谈好了合作,准备在这个城市呆两天再走。
  她还有另外的事情要办。
  深圳这两年正是全民炒股的全盛时期,股票交易所外都是人,附近的道路也被挤得水泄不通。
  而且比着选择的火热场面,这还是经过了降温之后的。
  陆静然从前也会投资股份,也算是赚了不少。
  虽然那时候的股市行情,远不如现在这么好。
  国内早期的股市,可以使理解‘政策股市’,站在二十年后来往前来总结。
  其实给投资者带来收益最大的几次机遇,从最初的购买认购证,到还是允许投资B股,都是在各种的政策因素下促成的牛市。
  八零年代末,深圳一共才发行了五支股票。
  这就是著名的‘老五股’,基本上每个月都往上涨,很多人不上班就守着股票交易。
  不过是最近这个月,股票上涨的速度慢了下来。
  曾经有位著名的经济下评论过,深圳的九零年代,除了各种工厂经济,还是“两根指头”经济。
  一指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深交所,二指新中国第一家股票上市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今年的五月底到六月初,不到二十天的时间,深圳5只股票在柜台交易的价格增幅平稳地涨了200%。
  很多人靠着炒股,在人均工资两三百的现在,一夜之间获利上千甚至好几万。
  这个时期的股票交易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投资者争相入市抢购股票。
  不说是明面上的,黑市上经常会炒高到好几倍。
  股票价格的飞涨,投资者自然开心,却让调控部门开始担心。
  政府横加干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政府最开始是实行10%的涨停板制度,政策不过二十天的时间,就让股票涨幅就缩至1%,跌幅跌至5%。
  这从制度上限制市场只许跌不许涨,
  然后又出台了新规定,买卖股票者需要交纳千分之六的印花税。
  各种政策打压,让股票的涨幅渐渐慢了起来。
  很多人不敢再长线持有股票,纷纷抛售。
  从六月开始明年的四月,股票交易陷入长达半年多的熊市,总市值跌去八亿。
  这不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后的现在,很多股民都开始胆子小了起来。
  不过马上就有了转机,1990年12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试营业。
  政府主要是调控作用,太高了就要出政策打压,但是也不能让市场一直颓靡下去,所以在老五股里面选了一支股票进行扶持。那就是深发展。
  陆静然说要去股票交易所看看,陈忆琳自然没意见。
  她在美国的时候也会买股票,数量不多,不过整体上还是赚的。
  如今经过政策的调控,来炒股的人少了很多,虽然附近依然围着不少人,但是大多数是看着,没有下场交易。
  如今没有电子屏,实时的股价都写在黑板上。
  陆静然很顺利的就开了户,她算是大客户,工作人员很上心。
  50块钱一股的深发展,她买了一万股,五十万。她办完了手续没有也没有像是其他人一样随时盯着股票,马上就走了。
  陈忆琳看着陆静然这么爽快地下手,也买了两千股。
  很多人说现在行情不好,她没有研究过,所以不知道。
  但是她知道陆静然能一次性投入这么多钱进去,对方一定是研究过了。
  她不是相信这支股票能赚钱,而是相信陆静然。
  哪怕是全部赔进去也没什么,她=一点压力也没有了。
  陈忆琳找了朋友送两个人回广州,开车也差不多两个小时能到。
  不过到了广州,却不能马上走。
  广州到汉东省的飞机,每天只有一趟,在上午十一点,
  说他两个人得住一天。
  她们打电话订好了明天的机票。


第45章 
  陆静然回到了省城; 就开始着手开服装公司的事情。
  首先当然是招人; 招服装设计师。
  明南大学就有服装设计专业; 毕竟这是省城; 还算人才济济; 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去沿海城市。
  设计师应聘,要带自己的作品; 然后通过面试有十天的试用期,这方面陈忆琳负责。
  她好歹在国内的设计学院进修过; 这个是她本行。
  而且有她的学历坐镇; 更加能说服别人留下来; 现在开几个月倒闭的公司多得是,每个找工作的人都担心失业。
  陆静然负责注册公司和相关的事宜; 她是学法律的,这自然是没什么难度。
  几年后才形成系统的《公司法》和现在的很多制度有些出入,但中间的可操作性却更大; 做起事情来更方便。
  陈忆琳同陆静然商量,品牌不如用他们的名字简称,就用姓的头字母; L&C。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