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主公 >

第104章

主公-第104章

小说: 主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把打败的校尉们给比下去了,这谁受得了。所以只好委屈吕布了,继续做他山贼这份有前途的职业去吧!
    吕布怒道:“所以他们就去找李勤了?”
    宋宪点头道:“是,而且那些官员们还说……”他咧了咧嘴,有点不敢说下去。
    吕布喝道:“说,都说出来,他们还怎么说我的?”
    宋宪道:“他们还说,李文侯用计迷惑了高奴县令,利用了大头领,可大头领却愚蠢之极,竟然没看出来被利用,反而大肆宣传,还送百姓酒肉,就象是深怕不知道你很蠢似的,非要嚷嚷得全天下部知道一样,现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头领你很……”他见吕布脸色青绿,再不敢说下去了。
    吕布几乎要气疯,对吕智道:“都是你出的好主意,我英雄之名没有传出去,狗熊之名却人尽皆知了,这让我以后如何做人!”
    吕智也是难堪之极,他气极反笑,道:
    “兄弟,不必着恼,那李勤要来并州打李文侯,说不定也是要过两界山的,他不来便罢,要是来了,咱们就让他好看!”
    吕布一拍桌子,喝道:“他不来找我,我也要去找他!”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六章 袁绍想要拉拢李勤
    李勤镇压北宫伯玉和李文侯造反的战报,送入洛阳之后,洛阳官场和民间,再次掀起波澜!
    战报这种东西,写是一回事,传又是一回事。;李勤镇压了十万羌兵,可传人洛阳后,变成了二十万,其实如果能传成一百万,那么很多人是愿意这么传的,可别说羌兵,就算是羌氐胡人,在凉州的也没有一百万,所以传得太多,就会显得说这事的人在胡说八道了,而喜欢胡说八道的人,最不欢喜的就是别人说他在胡说八道,所以传了二十万,也就到顶了。
    十常侍投其所好,赶紧又编出了一部关于西凉李勤是如何大战叛羌的故事,由小宦官说给皇帝刘宏听,而刘宏听得津津有味,虽没有全都信以为真,可李勤在他心中的地位,却再次得到了提升。现在在刘宏的心中,李勤就是天下第一武将,大汉朝开国以来,没人比得上,是上天特地赐给他的名将,保他皇位坐得稳的!
    朝堂上,又是一通的争论,何进不懈努力地继续反驳,说李勤又在谎报军情,北宫伯玉哪次造反,也没有集结过二十万大军的,这次怎么偏偏有这么多的人,而哪次北宫伯玉都没被打死,为什么这次却被打死了?这明明就是谎报战功嘛,李勤又在造谣,以便邀功请赏了。
    而十常侍仍1日护着李勤,和何进对着干,甚至找人暗中去刺探何进有没有违法犯纪的事情,收了多少的贿赂,列出个雌子,交给皇帝,用来打击何进的势力。
    在朝堂上,张让亲自“不小心”地把单子掉了出来,然后又“不小心”地让刘宏看到,接着信誓旦旦地说,何进人品纯白无暇,绝对不会干坏事的,请刘宏千万不要相信单子上的事情。
    刘宏倒是没说什么,把单子给了何进,让他引以为戒,不要真的干出这种事来,接着又去听小宦官说李勤的事迹去了。
    十常侍用了这么一招,虽然没能真把何进怎么招了,当然凭着一张单子也不可能真把国舅爷怎么招了,可却成功地把何进的气焰给打了下去,何进再不敢叫嚷着说李勤谎报军情了。就连后面十常侍为李勤求了个扶角乡侯的爵位,他都没敢再吱声反对。
    何进最讨厌别人当面指责他的错误,尤其是这些错误还都是真的,可他.这次却再没招了,只能任着张让他们气焰熏天,而他只能暂时退避。
    退朝之后,何进出了大殿,心中着实气恼,忽然后面有人和他说话,转头看去,却是袁绍。
    袁绍上前一半,来到何进的身边,道:
    “侍中大人,这次皇上封了李勤做扶角乡侯,还让他做了护羌校尉,他现在可是执掌一州的兵权了,而且又得了大批的赏赐,至此他羽翼已成,以后再难对付了。”
    何进叹了口气,道:“谁说不是昵!唉,这李勤是张让大力扶持的武将,现在竟然掌了凉州兵权,这可如何是好,长久下去,怕是张让等人会压过我们啊!”
    袁绍默不作声,跟在何进的身后,一直走出了皇宫。两人在宫门口骑上马,袁绍这才说话,他道:“侍中大人,这个李勤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末将实在想象不出,他一直不来京里,咱们看不到他,只是跟张让他们较量,这始终是落了下风啊!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而现在是张让等人知我,我却不知张让等人,要想在朝堂上得胜,看来我们还得从李勤的身上下手才对!”
    何进嗯了声,道:“有理,要不然等下次朝会时,我禀明皇上,让李勤进京一趟如何,那时咱们就能看到他了,该当如何对付,自有计较!”
    顿了顿,他又道:“只是不知这李勤的喜好是什么,美女、金帛、还是权势?照我看,当是权势,要不然他岂会投靠张让。唉,要是他当初投了我,我也能让他当上乡侯的啊,护羌校尉也不是不能当的。”
    袁绍也点了点头,表示遗憾,既遗憾他们没有得到李勤,也遗憾李勤为蛤那么没有眼光,为什么不来投何进。
    他俩都忘了一点,要是李勤真的投了他们,在豪门望族把持下的官场,李勤想要出头,那才是真难呢!人家张让多大方呢,李勤要什么给什么,不要什么,照样提前给李勤送去,可他们能做到么?他们不管李勤要东西就不错了,还指望他们能给,还是全力支援,更是不可能的事了!
    袁绍摇头道:“侍中大人,让李勤进京面圣,怕是阻力重重啊,咱们想见他,张让定是不肯,他们给李勤派了监军,在李勤的身边已经有了耳目,见不见到李勤的本人,无关紧要,可他们却定会阻止我们见他本人的!”
    何进想了想,道:“对,是这么个道理。
    万一李勤进京后,被咱们拉拢过来,那张让可得不偿失了,所以他一定不会让李勤进京的,我就算提出来也是白提,只要张让说凉州有军情,皇上就不会答应李勤进京。可,那该怎么办呢,怎么能知己知彼昵?”
    袁绍道:”要不然,由末将走一趟吧!侍中大人这次也出点本钱,送李勤些礼物,由我送去,如果侍中大人能为末将求到钦差一职,那就太好了!”
    何进心想:“这个可能有点难,张让定会派宦官去颁旨当钦差的,岂会由我派人……不过,要是我连这点小事都办不成,那以后朝中大臣都会看不起我,说不定会去巴结张让他们了,那我岂不是糟糕!”
    他点头道:“这件事容易,我今晚就派人进宫,去和皇后娘娘说这件事,让她和皇上说,由你去颁旨,顺便见见李勤。如果你去,我就放心了。”
    袁绍很有信心地道:“只要我去了扶角堡,对李勤晓之以理,深明大义,那他一定会摒弃张让等人,转投侍中大人的。但是,该许他什么好处昵?总不能小过张让给他的。”
    何进呃了声,道:”兵权……这个比较难办,爵位他已经是乡侯了,要是再往上升的话,县侯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他刚刚升完,要是再升,怕得等一段时间了!”
    袁绍心想:“让人家来投,又不能立即许下好处,那别人干嘛来投?”
    如果这时换了曹操,那么肯定会建议何进,干脆让李勤当凉州刺史,然后从朝中派一心腹,给他当副手,如此一来,既能让李勤得了实际的好处,又能控制住,实在不行,嫁个女儿给李勤,让他给何进当女婿,那不是更保险么,曹操是绝对舍得好处的。可偏偏现在是袁绍,他可不是个大方的人,官僚气息浓重。
    袁绍道:”如不能立即许下好处,不如侍中大人再求皇后娘娘,请皇后根娘和皇上说说,把李勤的祖上追封一下吧,李广难封,不如追封李广为扶角县侯,再把李陵的罪给免了,恢复李家的声誉,想必那李勤定会感激涕零,哭求侍中大人收录门下的!”
    他的主意实际上啥好处也没给李勤,其实就是等同认可了李勤是李广后人的这个传闻罢了,李勤以后不必自称是飞将军后人,而是朝廷公开认可了。当然这年头要是换了别人,基本上都会感激涕零的,认为得了莫大的好处,所以袁绍出了这么个主意。
    何进听了,却摇了摇头,道:“这个,本初啊,有些事情,你……你不太了解,你毕竟是世家出身,这个嘛……李勤不见得会因为这个感激咱们的!”
    何进和袁绍是两种出身,何进是屠夫之子,何皇后连人选后富的资格都没有,是他们的父亲用贿赂官员的方法,这才让何皇后进的宫,又因为生了儿子,才被立为皇后的,何进以前无所事事,一步登天当上的大官,所以他虽对门第很看重,但当初封他父亲当午阳宣德侯时,他也没怎么感激,认为妹妹生了皇子,对皇室有大功,封什么都是应该的,而正因祖上没什么门第,另人都知道,所以就算封了,他也不会有多感谢,因为本来就是假的呀!
    可袁绍就不同了,他是出身四世三公的顶级豪门,对于门第有种近乎偏执的观念,其实他的情况和李勤差不多,他的家世是真的,认为李勤的就算也是真的吧,能恢复祖上的声誉,这可是天大的恩赐,怎么能不感激呢。他和何进可不同,他的家世可是真的,情况不同,如不换位思考,非得各人想备人的,那得出的结论当然不同。
    袁绍不赞同何进的说法,想了想,他道:
    “未将近来留意过李勤的出身,.闻得他母亲姓何,年纪不小了。如果侍中大人真心想要拉拢李勤,不如和他母亲叙亲,族谱上添一笔,认了他母亲为姑母,这样李勤就成了侍中大人的弟弟,那时称兄道弟……没等他说完,何进就生气了,摇头道:
    “这怎么可以,绝对不行!”
    袁绍赶紧道:“侍中大人,你要想拉拢住李勤,就得折节下交才行,只能和他平辈,如是你认他母亲为姐,比他高一辈,那李勤就得叫你一声舅父大人,我看他是绝对不会肯的,反而认为你有意侮辱,占他的便宜,不但不能结交,反而威仇啊!”
    何进怒道:“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如果李勤威了我的亲戚,那以后皇长子继位称帝,岂不是得叫他一声舅父,他成了什么,皇舅吗?怎么可以和我一样!”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次扩军
    见何进不答应,袁绍心想:“屠夫之子,果然是小家子气严重,为了个称呼竟然还要发怒,既想拉拢人家李勤,又不想给好处,连口头上的好处都不给,那人家凭什么投靠你呢?”
    袁绍拱手道:“侍中大人三思,或许可以和皇后娘娘商量一下,听听皇后娘娘的意思。;”他内心深处是瞧不起何进的,也不多劝,只一拱手,便告辞走了。
    何进在原地待了半晌,还是没有拿定主意,只好回了家,把事情和夫人说了,夫人也劝他去和皇后娘娘商量商量,1切听皇后娘娘的安排。
    何进夫人劝他道:“就让咱们家闺女替你进宫走一遭,问问娘娘的意思,说不定娘娘想给皇长子找个舅父大人呢!”
    “这个,不太可能吧,娘娘怎么会让李勤这种武夫,给皇长子当舅父昵!”何进感觉挺不可思义的。
    何进夫人却道:“你又不是娘娘,你怎知道她不愿意呢?让咱们闺女替你问问吧!”
    何进思来想去,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了,只好派自己的女儿进宫,把事情去向何皇后说明,问何皇后是什么意思。
    白天派去的,晚上何家小姐就回来了,带回来了消息,让何进大吃一惊,何皇后竟然同意了,决定认李勤这个兄弟,让李勤给皇长子当舅父大人,并且还说服了皇帝,让袁绍去给李勤宣旨,袁绍这个钦差算是当土了。
    原来,富里的人和宫外的人看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何进在宫外,和大臣们都对李勤的看法不好,所以并不认为李勤有多了不起,要想贬低一个人,首先就得真把这个人看得很低,要不然怎么贬低?所以何进认为李勤给皇长子当舅父,实在是让他们何家很掉价的一件事。
    可宫里的人却不这样认为了,富里的嫔妃都是看皇帝刘宏的脸色过日子的,刘宏有多看重李勤,宫里的人都知道,刘宏几乎就要认为李勤是天下第一武将了,还把他当成是上天赐给自己的良将,是保卫他皇座坐得稳的有功之臣。皇帝都这么认为了,这么看重李勤了,那宫里的嫔妃自然也认为李勤很了不起!
    所以何皇后一听要和李勤拉裙带关系,马上就同意了,愿意认李勤这个兄弟,还认为以后皇长子继位,京里有何进这个亲舅父做为倚靠,而京外有李勤这个假舅父做外援,皇位必可坐得稳。
    何进听了闺女的话,对夫人道:“真是难以想象,皇后竟然同意了,她就不怕掉价,认李勤这种人当兄弟,有什么好的,有辱咱们皇亲国戚的身份啊!”
    何夫人却道:“听我的话,准没错,我让你问问娘娘的意思,怎么样,这算是问对了吧!你不能光自己想,得知道娘娘怎么想啊!
    不管你愿不愿意,娘娘的话总归是要听的,咱们何家可就指望着她呢!”
    何进无可奈何,只好答应,找人去修改何氏族谱了,把李勤母亲何氏加了进去。他自己安慰自己,李勤好歹也是李广的后人,和自己家攀上关系,也不算辱没了何家的门庭。叫人按着袁绍出的主意,准备了不少的礼物,用来拉拢李勤。.袁绍得知何进为他求来了钦差一职,心里也挺高兴,此时他还不是以后的大军阀,正值壮年,很想干一番事业,而现在天下最有名的武将,便算是李勤了,比他年纪小不说,已然当上了护羌校尉,执掌一州兵权,大汉武官除了司隶校尉之外,能盖过李勤的没有几个,就算是袁绍这种出身四世三公的人物,也得给李勤几分面子,他很想看看李勤,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李郎最仗义这句话,到底是虚闻,还是事实!
    朝廷里办事,向来拖拉,今天能办的事,肯定不会今天办,非得拖到明天不可,能拖到明天的,那么就非得拖到后天不可,拖拉是常态,雷厉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