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二零一三 >

第36章

二零一三-第36章

小说: 二零一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岩大哭道:“我就知道你还活着!我就知道!你也好好活着!”

“上去——!”赖杰吼道:“要升空了!吴双双,把她带上去!”
吴双双解开安全带,把她半抱着上了跳板,谢枫桦哭得死去活来,朝机舱外大喊道:“李岩!你一定要回来!”
“我会的!”李岩在风里喊道:“枫桦,我爱你——”

最后一台直升飞机带着轰鸣声离地,刘砚从后舱口朝外看去,李岩在风雨里站着,远处是背对他的蒙烽。
他甚至没有转过头,但刘砚知道他的心情,一如自己现在的心情。
后机舱门缓慢关上,谢枫桦的热泪在风里飘零。
直升飞机掉头,飞向东边,跨过满目疮痍的大地,飞向茫茫大海。

谢枫桦小声地抽泣,倚在丁兰的怀里,怔怔道:“能再见他一面,我已经很知足了……遗憾的是想要一个孩子……像李岩那样……”
刘砚说:“你是在刺激我们这些没子宫的人吗。”
那句话一出,整个机舱都笑了起来,谢枫桦破泣为笑,沉重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总有一天,我们会再见面。”刘砚道:“哲学家,加油。”

永望镇外,蒙烽的泪水划过脸庞,他抬起手,看了一眼无名指上的钻戒。

飞机上,刘砚看着窗外绯红色的黄昏与火红的落日。
“呼叫总部,呼叫总部。”吴双双在通讯器中说。
“总部收到。”女人的声音响起。
“这里是飓风队支援队员吴双双。”
“吴双双中尉,请汇报。”女声答道。

“我们在搜救过程中发现了蒙建国少将的儿子,K3退伍成员蒙烽,蒙烽中士主动要求归役,由赖杰接收,加入了飓风队,并有一封信,让我转交蒙将军。”吴双双道。
女声:“请稍候,现在为您请示统战部。”
一阵漫长的安静后,女声再次响起:“获得上级指令,你们所在的十六号运输机将改变路线,前往第六区统战部停靠,请妥善保管您的信件,中尉。”

“换地方了?”张岷问道:“蒙烽是那个将军的儿子?”
“虎父无犬子。”吴双双眼中带着笑意:“临出发前小杰交代的,让你们到第六区去,那里的条件比其余避难中心好。”

2013年4月7日。

我想蒙烽想得快要发疯,不能任凭他一个人去面对未知的危险。
赖杰说了,蒙建国的死命令,所有活下来的技术人员都必须前往公海救援中心报道。但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通融之处,他们也缺机械师。
没有一名机械师,他们的设备无法派上最大的用场。

我得回去,回到蒙烽身边。我要找他爸谈谈。
蒙建国一定是爱他儿子的,只要能和他坐下来说几句话,就一切好办。

我不会等你的,蒙烽,因为我很快就会回来陪着你。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蒙烽和刘砚就又碰面了







31

31、桃源 。。。 
 
 
公海第六指挥站。
这是在世界地图上没有标注的一个环礁岛,它坐落于太平洋靠近外海的一侧。自1986年4月,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后,国际联合组织就开始着手筹备核冬天的人类避难所。
假设某一天,五十亿吨TNT当量的核能量在地球上产生了爆炸,整个大气环流与海洋将受到污染,世界进入漫长的冬天,人类的末日来临,这些没有标注的岛群就将成为暂时的避难所。
2011年5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在海啸中被彻底摧毁,令各国开始紧张,并发下蓝皮文件开始翻修。核爆产生的粒子一旦生上平流层将是极其可怕的事,平流层不会降水,这些粒子将覆盖上去并挡住阳光,地球气温骤降,十年,二十年,永无止境。
事实证明,人类没有毁在核能源上,却等来了另一个意义的末日。

瓦良格号航母与其余六艘各据一岛,保护着巨型避难所基地。六号指挥站位于环礁群岛中央,与其余五个避难中心遥遥呼应。每个避难中心足够容纳五千万人,然而大部分空间是闲置的——活下来的人只有很少,大部分集中于一号与二号中心。

海洋勘探船在离这里三百海里外的大海中央钻探油田并汲取石油。
环礁群岛布满风力发电机与太阳能发电板,海底则有核能潜艇巡逻。中国的所有科技与有生力量都被转移到这里,海面搭上一望无际的平台,上面分层种植作物,还有一座临时建起的小型核电站,在供应电能。
这里是洋流里鱼类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海面下有着广阔的空间,人类建起了海下避难所与新的扇形工业中心——就像个天然的内嵌型巨大水族馆。
大海能提供几乎所有资源,也能容纳九千万人的生活与工业废料排放。

区域非常广阔,救援队抵达环礁外沿,十五台直升飞机掉头飞向航母,十六号机孤独地贴着海面飞行。
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大海犹如一望无际的深蓝色丝绸。
“很漂亮。”吴双双主动朝他们介绍道:“生活环境真的很好,还能吃到不少海鲜。”
众人笑了起来,刘砚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如果病毒在这里爆发……他不敢多想。
吴双双似乎窥见了刘砚的内心,笑道:“也是绝对安全的,上飞机时他们注射的疫苗是一种血清,这种血清能够有效防止感染扩散,进去以后要经过严格的体检,然后每天按时去检查一次。”
刘砚点了点头,问:“那是什么?”
后尾舱外吹来带着腥味的海风,刘砚示意他们看环礁群岛中心的一座高塔。
“第七区。”吴双双道。
刘砚问:“不是只有六个救援中心么?”
吴双双点头道:“目前环礁岛下面有一个扇形区域,是工业生产中心。外面像花瓣一样分出六个区,一区是幸存者检疫与医疗处,二区和三区是收容所,四区是中国政府驻地与民生,资源调控部门;五区里很小一部分区域作为台湾收容站外,大部分地方是闲置的。六区是统战部,也就是他们说的第六指挥所。第七区就是那个……”
“你们看到的大型高塔。”吴双双示意他们看,直升飞机又接近了些,得以窥见那顶天立地的高塔全貌,它的顶端有一根避雷针,四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绕着塔顶缓慢旋转。
“它的作用非常重要,是科研人员的地方。”吴双双说:“构成很复杂,具体有什么用我也说不清楚。”
“地震带勘察。”刘砚道:“检修中心、航海灯塔、强信号发射与接收终端、远程遥控核武器发射塔……特斯拉线圈、乖乖……这种线圈启动不知道有多壮观。风暴圈驱散仪、洋流干扰中枢……的确作用很重要,非常重要。有这玩意在,基本连外星人军团都不用怕了。”
刘砚连珠炮般报出那一大串塔顶设备的作用,吴双双点了点头,道:“很多连我也不知道。”
“风暴驱散……”决明说:“是什么?”

唐逸川与他们在同一辆飞机上,解释道:“利用几千亿伏高压电能,瞬间把周围空气进行电离,反向消除掉上万平方公里海域上的台风。”
所有人听得咋舌。
“能探测外星人么。”决明说。
刘砚端详决明片刻,而后道:“外星人不会喜欢这些东西的,他们会用鸡腿枪把第七区毁掉。”
决明:“?”

直升飞机足足又在海面飞了三个小时,才在一辆航母的停机坪上降落。
马上有医护人员上前给所有外来者重新检查,完成步骤后另一架直升飞机把他们载下航母,飞向环礁群岛的陆地。抵达陆地后第三次检查,走进一个地下城入口。
电梯的红光闪动,数字停在七层,女声响起:
“欢迎来到第六区统战部,盟军中国分部指挥中心陆军基地。”

电梯门开启,一个巨大而辽阔,干净的空间呈现于他们面前。

墙上是一副巨型中国地图,一旁则是世界地图,上面分红、橙、黄、绿、蓝五种色彩标注地区感染情况。
吴双双道:“好了,带你们到这里就没我的事了。”
“中尉!”一名中校带着不少人走过来,吴双双脚跟一碰,向他敬礼。
“稍息。”那中校道:“对于飞龙队的事情,我很难过。但请马上从悲伤中走出来,有更重要的任务等着你去做。”
吴双双道:“我服从组织的所有命令。”
中校道:“请跟我来,蒙少将与周上将要见你。”
他把吴双双带走了,身后副官则说:“你们好,先点一下名,我负责带你们去收容机构登记。”
刘砚知道由中校的副官接手他们,证明军方对这一行人很重视。
副官一边点名,刘砚走出几步,仰头看着中国地图的颜色。
毋庸置疑,触目惊心的红色是丧尸灾难最严重的地方,东三省已经变成绿色了,海参崴临近与黑龙江流域仍显示着“危险”的黄色。
大部分蓝色区域在岛屿,海洋附近以及内蒙古地区。空白处标注着清晰的数字:36%,右下方还有一级,二级城市和村庄等数量统计图表。

就连新疆也有不少地方是高危的红色,东南沿海一带直至中原,四川盆地中央更是密密麻麻的红点,台湾全红。
“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刘砚喃喃道:“以及东南沿海……所有的海岸线都是红色的,朝着内陆地区延伸,这代表什么?”
张岷也忍不住抬头,说:“沿海全是重灾区,可能是人口的问题。”
“张岷,说不定,这场丧尸潮的病毒是海水带来的?”刘砚想到他和蒙烽,张岷等人就是从沿海城市逃出来的。
“你很聪明。”副官看了刘砚一眼:“但请不要乱说话。蒙将军特别指示了,如果你说了不该说的话,我们会很难做。”
刘砚点了点头,副官收起名册,点完了名,朝决明笑了笑。

“九年义务教育念完了么?”副官问:“还少一年吧。”
张岷道:“初中毕业了,这里有学校吗?他还需要继续念书。”
副官说:“十六岁的少年,有不少已经在当兵了。这里不包高中,但九月可以参加入学考试,跟我来。”

“你在每一层里,去许多地方都要坐车。”副官上车给他们刷了卡,军方特别交通工具里有严格的身份辨识系统。
这名副官的安全等级很高。
类似于公共汽车的电磁轨道车在宽敞的道路上缓慢前行,这里军方专用的物资供给站,刘砚问:“占地面积多少平方?”
副官道:“抱歉无可奉告。”
刘砚又问:“电梯只有一个吗?”
副官说:“不,刚才你们下来的电梯只是一个入口,整个第六区有三十个小型电梯,六个大型电梯,但你们是通不过身份辨识系统的。请不要擅自走动。”
“六角形的地下基地。”刘砚推断道:“分成六个小区?”
副官赞许地点了点头,说:“其他楼层也是。”

一个小时后,副官把他们带到登记中心,开始例行检疫,这是他们接收的第四次检查了,刘砚排队去接收折腾,最后逐一登记特长与职业。
张岷等人和刘砚分开了。
刘砚和唐逸川在一起,谢枫桦等人则被带走,临别时张岷与刘砚告别,说:“常联络!”
刘砚点头道:“我会去找你们的!”

“你们两位。”一名戴着眼镜的女士仔细查看二人的登记表,说:“唐逸川博士,您在这次救援中心的特殊人才名单上,您活下来了,实在是万幸。”
唐逸川与她握手,那女士说:“但我没想到您这么年轻。”
唐逸川笑道:“我是奔四十的人了。”
女士:“您可能得马上到第七区去报道,一分钟也不能耽搁了,谢天谢地,西安能源研究所的所长一定会激动得哭的。”
唐逸川无奈笑了起来,那女士交给他一张条形码,说:“用这个去坐车,U7031,在第七区驻统战部办公室门口下车,林主任会带你通过虹桥的身份识别和瞳孔检测,个人信息我已经输入电脑里了。”
唐逸川道:“先来杯咖啡吧……这里咖啡要收钱么?”
女士笑了起来,从抽屉里递给他一个纸杯,唐逸川道:“这位小朋友……刘砚,他救了我和我姐姐的性命,是个很勇敢的人……”
女士道:“唐博士,你再在这里耽搁下去,我会被处分的。”
唐逸川笑了起来,与刘砚紧紧拥抱,说:“小兄弟,祝你好运。我会记得在永望镇的日子。”
“我也会的。”刘砚与他拥抱。

唐逸川穿过纯白色的明亮走廊去接了杯咖啡,穿过透明的玻璃虹桥离开,有士兵带他前去办公室。

“谈谈你吧。”那女士转身示意刘砚进来坐下。
办公室里四面都是乳白色的墙壁,墙体是自发光的,天花板明亮而干净,窗口外面,一只透明闪着蓝光的水母在浅海珊瑚礁旁掠过。
刘砚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这里所接触到的一切都陌生而新鲜,仿佛置身未来世界。
像一个失乐园,又像是避风港,丧尸肆虐的恐怖大地不真实得像一场梦,离他如此遥远。
“中国花了多少时间建这个基地。”刘砚捧着咖啡,颇有感触道。
“二十多年。”那女士说:“第六区和第七区是最新的,所以你看到的东西都很漂亮。”
刘砚点了点头,女士道:“你的电子档案来了,让我仔细看看,Z市重点中学毕业,广州一所很不错的理工科学校,包豪斯交换生……回国后攻读硕士……你的妈妈是烈士……”
刘砚道:“她去世了吗,我还不知道呢。”
女士意识到了什么,然而一时失言,只得安慰道:“你……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刘砚笑了笑,说:“没关系,我有心理准备了,你看,我……没什么。你现在在给我安排工作么?”
女士点了点头:“对,你有什么计划?你打算把硕士学业继续修完,还是有其他的?”
刘砚静了。
女士道:“你有三个选择,加入全国理工联校,担任大学助教,同时把你的硕士念完。”
刘砚:“还有呢?”
女士:“欧盟在大西洋成立了一个新的学校总部,教授机械设计,自动化和建筑,还有对抗丧尸的武器。如果你愿意,专业自选,军方也派你去重新学习,2014年回来,直接进入第七区从事科研工作。”
刘砚:“还有吗?”
女士:“统战部还有一个独立的军方研发中心,比较松散。材料无限量供应,只要不是危险品,填一张单子就可以随意领取。你也可以去找魏博士报道,他现在正缺人手……不过我觉得有点浪费,我推荐你去大西洋基地学点东西回来,这是一场长期抗战。战后还需要建设人才,你觉得呢?”

刘砚沉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