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139章

大唐虎贲-第139章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李建成的干略如何,在历史上他就是失败者。失败者未必是无能,但一定有着一定的缘由。就如成功者,未必出色,但他成功了就有成功的因素所在。
  历史上李世民不但取代了李建成,还将大唐治理的极为富强,将一个饱受内乱的国家治理的四海臣服,万邦来朝。
  李世民已经做得够出色了,有何必去赌李建成能做的更加出色?
  罗士信最终的决定是站在李世民成功的角度上保住李建成的性命。
  这一点李渊做不到,历史上李渊发现两个儿子死斗之后,做了许多的事情,但是一切都晚了。
  乃至于最后护犊的李渊,为了大唐江山不得不默认李元吉除掉李世民这以可悲的事实。
  但是罗士信却看到了一点点的希望,一点点的可能。
  因为他熟知这段历史,知道这关键的转折点在什么地方。只要成功,李建成未必就会死。
  只有这一点点的希望!
  而关键的地方就在这次杨文干事变之中。(未完待续。。)
  ps:  第二更,还有一更,争取12点前出来!


第二百五十八章 这太掉价了!

  不管是历史学家还是什么。
  只要说起李建成、李世民这两兄弟的争斗,说起他们反目,甚至说起玄武门之变,杨文干事变都是不得不说的事情。
  因为这是一切事端的开始,也是李建成、李世民这对同胞兄弟真正将战斗拉倒台面上来的重要事件。
  历史上李世民费劲千辛万苦,处心积虑的策划了杨文干事变,险些将李建成拉下太子之位。李渊甚至都亲口许诺,将太子传给李世民,最后还是奇差一招,让李建成扭转了乾坤。
  最后李渊将李建成、李世民各打五十打板,结束了这场至关重要的事件。
  事件是结束了,但是战斗也打响了。
  李建成不是善男信女,他就在等李世民发难,结果李世民发难险些就剥了他太子之位,对于这个一心想取自己而代之的二弟那里还敢有半点的手下留情,一招一招的向李世民发起了进攻。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王府,将李世民的羽翼党羽一个个的减除。
  李世民又岂是省油的灯?
  面对李建成、李元吉的进攻,李世民也在不断的反击。
  你咬我一口,我踢你一脚;你阴我一下,我敲你一棍。
  便是如此,李建成、李世民你来我往!
  他们一个是太子党的首领,一个是秦王党的首领,直接导致了太子党、秦王党在朝堂上全面开战,仇恨也因此越来越深。
  曾几何时李建成一度有机会杀李世民。李建成没有动手;曾几何时,李世民也有机会杀李建成,李世民也没有动手。
  毕竟他们是同胞兄弟。手足相残,也不是他们所愿。
  但是在仇恨累积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在太子党、秦王党只能活下来一个的时候,还有什么兄弟情义可言?
  也是因为如此,李元吉在武德九年,在两兄弟都得已经开始大伤国体的时候,在李渊面前提出了杀秦王安天下的话来。
  李渊的反应是没有说话。
  默认。李渊不是笨蛋,他看出了这个结果,斗到了这个地步。李建成、李世民必需要死一个。只有他们死一个,大唐才能走的下去,而不是内耗过渡,走向灭亡。
  李渊始终是站在李建成这边的。
  李建成也展开了除去李世民的计划。但是就如小卒拱死老帅。李建成的计划让李世民事先知道了。后者早已收买了李建成府上的东宫率更丞王晊。一个名符其实的小人物。
  永远不要小看小人物再一次在这里被证明了。
  在玄武门事变的前一天,李世民得到了李建成杀他的计划,而当天夜里,李建成的计划开始实施。
  太史令傅奕向李渊反应“太白复经天!”
  简单的几个字,却饱含了**裸的杀机。
  古人最信天象巫蛊这类的东西,尤其是帝王。明智如汉武帝者,因为巫蛊险些灭了自己的九族,将自己的儿子亲人当做草芥一样杀。李世民也因为谣言而杀了玄武门守卫李君羡。
  “太白复经天”是天象。而天象出现秦地,也就是“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翻译着来说,太白金星频繁地在大白天出现在秦地,预示着秦王李世民在不久之后将会踩在他李渊的头上,成为皇帝。
  这无异于是诬告李世民要谋反,通过天文异象,说明李世民谋反,而李建成杀李世民的理由就是李世民谋反。
  李建成已经布下了局,只等挥刀的时候。
  李世民反击了,绝地反击。就在生死存亡的一刻,用了一个最可笑最雷人的假话,扭转了乾坤:他告李建成、李元吉**后宫,与尹德妃、张婕妤这两个李渊最宠爱的妃子有染。
  李渊是个男人,还是一个皇帝。
  不管此事是真是假,李渊都必需确认。于是他如李世民预料的一样,要求李建成、李元吉对质。
  这也就意味着李世民掌握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动向,第二天,李世民在玄武门等着李建成、李元吉的到来。
  生死就在一念间!
  李世民先了一步,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兄弟残杀的悲剧也由此开始。
  这也是罗士信所了解的杨文干事变起到玄武门解释的一切历史。
  这其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改变情况,因为没有人比李渊更想让大儿子与二儿子,和平共处。可就连皇帝,就连李建成、李世民的父亲都做不到的事情。其他人又怎么做得到?
  罗士信却想到了,一切悲剧的起源源自于杨文干事变。在杨文干事件之前,李建成、李世民的关系就如竞争对手。他们一个想巩固自己的太子宝座,一个想取而代之,并没有杀死对方的心思。
  换而言之,如果杨文干事变成功了呢?
  因为李渊至始至终都站在李建成这边,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对决中一直处于劣势状态。但公认的是除了成功的玄武门之变,杨文干事件是李世民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如果这一次李世民成功了,那么就不存在悲剧的诞生。
  这个时候的李渊就算改立了太子,也不可能允许李世民对李建成下手的。
  毕竟他才是皇帝,而李世民也没有玄武门之变时候的孤注一掷。
  这是罗士信能想到的唯一的方法,也只有这个方法才能让李世民、李建成都活下来。
  至于李建成被废了太子之后,还会不会与李世民争,会不会闹到历史上那种地步,就不得而知了。
  那时候的历史就不是他能够掌控的了得,但是毫无疑问改写历史,帮助李世民取得杨文干事件的胜利是他唯一能为平阳做的事情。
  是故这一开始,罗士信也决定了走秦王党的道路。
  可是……这……尼玛!
  李世民这要不要这么极品。
  就算决定给你卖命了,你好歹也要有所表示一下。说些当前的情况。然后礼贤下士一番,吹捧一下,给个保证什么的,给他点利益需求,以体现他罗士信此时此刻的地位价值。
  然后他经过深思熟虑,慎重的以高人一等的地位加入秦王党,成为秦王党最为关键的人物,获得从龙之功。
  这才合情合理,符合剧本嘛!
  你一句“愿不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然后我答一句“愿意!”
  这太掉价了!
  ps:关于文中的李世民能杀李建成而不杀出自于《资治通鉴考异》以及《实录》《统纪》记下来的原始资料,还是比较可信的。至少无言是信了。
  这张可能有水的嫌疑,但还是不能不写。(未完待续。。)
  ps:  第三章,到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中山狼

  罗士信现在很不满,自己好歹也是当朝大将军,大唐嫡长公主的未来驸马爷,李渊最信赖的大将之一。他觉得李世民就是个脑残,话哪有说的那么直接的?这给不给他表现自己价值机会了?
  李世民真的脑残嘛?
  当然不!
  李世民如此单刀直入的说,自然是有他的原因理由的。
  罗士信紧跟着李渊的脚步,站稳着帝党大将的位子,面对李建成与他的拉拢,犹如泥鳅一样左右逢源,滑不留手。弄得两边都不敢轻易得罪他,两边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李世民哪里还不晓得罗士信打的什么意图,存的是什么心思。
  罗士信不是因为顿悟了,政治水平有所上升,便是因为受到了高人指点:打算两不相帮,避开这是非风浪之中。这个高人可能是李靖,也可能是别的什么人。这天下之大,奇人异士不知凡几,难保罗士信就不会得到别的什么高明的人指点。
  这一点李世民没打算去细究,更没心思细查。
  罗士信既然已经察觉到了他的用心用意,他在如何的婉转说,在如何侧面的表示都显得他心虚,显得他虚伪。在他看来罗士信就算顿悟开窍了,或者得到他人的指点,那不喜欢婆妈性子都不会改变。
  既然婉转的说法,罗士信假装不知,或者真的听不懂,干脆索性就直接说出来,让他避无可避。躲无可躲,做出一个选择。
  到了这个地步,李世民重重布置下去。已经是不可挽回了。
  在他而言,此次的密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必须要全盘掌握局面,控制一切有利的条件,以及谨慎对待一切不利的因素。
  罗士信现在负责整个凤凰谷的安危,实力极强。他们所有王孙公侯包括李渊随行来的护卫加起来不足一千。而罗士信手上的右骁卫军就有两千余,实力是他们所有总和的两倍。现在整个山谷的出入口,都在右骁卫的掌控之内。任何人出入山谷都必需经过严苛的检查以及罗士信的点头。
  有着如此权力的罗士信。占据着成败的极大关键。
  罗士信若能加入他们,他们的一切行动,将会是顺水行舟,快捷方便。罗士信若与他们为难或者不伸手相助。他们的行动便如逆流而上。受到许多阻碍。
  现在的情形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论是顺水行舟还是逆流而上,都阻挡不了李世民的总体计划。但顺水行舟有顺水行舟的使船方法,逆流而上有逆流而上的行船方式。
  李世民不想因为罗士信的模糊态度而使得他的计划出现不可预料的偏差,不管罗士信愿不愿意助他一臂之力,他今天在此时此地,必需要了解罗士信的真实决定,从而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以求不出任何差错的实行计划。
  罗士信知道了他们的野心意图。李世民索性就直接说了出来要个结果。
  他却不知,本来很美好很默契的一段佳话,就是因为直接,反而让罗士信举棋不定了。
  在掉价的答应与不答应之间,罗士信正在悲痛的纠结着。
  李世民见罗士信一脸震撼,一时间没有给予答复,忍不住道:“大将军自有雄才,亦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封狼居胥的雄心壮志。当今太子文治武功皆是不俗,这我不否认。但论及壮志雄心,他却未必有我李世民的一半。他有文景之心,以求天下安定,百姓富强。而我却有秦皇汉武之志,开疆扩土,荡平四夷,让我大唐,万邦来朝。我父皇年事已高,终有退下去的时候。以大将军之能,我李世民可以确信。不论未来是我大哥主天下,还是我李世民任大统,你都能受到重用。关键在于,大哥主天下,大将军会是一面坚固无比的盾。我大哥曾在父皇面前如此形容过将军,他说将军是一移动长城,丢在边疆,便能保边疆太平,令异族宵小不敢来侵。他说的并不错,但他却没有将将军用在刀刃上,大将军不是盾而是剑,一把能够开疆扩土,无坚不摧的利剑。不是我李世民自我吹嘘,只有身经百战的我,才能最大限度的挥舞大将军这把剑。只要大将军愿意助我一臂之力,我绝不亏待大将军。”
  李世民目光变得有些迫切,他有秦皇汉武之志,同时也知道只有志向远远不够。秦能一统天下,横扫六国,汉能驱逐匈奴,威震四夷,靠的不仅仅只是秦始皇与汉武帝,还依靠着王翦、王贲、蒙恬、卫青、霍去病这类人才。
  在李世民看来,现在的罗士信固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他年轻,潜力无限,终有一日,能够与上述名将并驾齐驱的可能,甚至于超越。
  这一点擅于识人的李世民,确信不疑。
  爱才、惜才,也是李世民成功的关键。
  他实在是希望,罗士信能够加入秦王党,成为他麾下的一员。
  李世民的拳拳爱才之心,到了罗士信这里却换来一阵鄙夷,心道:“早这么说不就完事了嘛!害得的我纠结了半天……”当即便道:“秦王殿下到了今时今日,也不说太子的半句坏话,坦然的承认了他的能力,胸襟气度,确实高人一等,罗士信愿为殿下效力。”见四周无人,抱拳作揖。
  “这……”李世民大喜过望,一时竟不知说什么了,手忙脚乱的将罗士信扶起道:“得大将军相助,大事定成。哈哈……大将军放心,李世民绝不辜负大将军信任。”
  罗士信对此倒是没有多少怀疑,李世民别的不说,对待功臣还是很不错的,剩下来就看怎么逆转乾坤,改变历史,利用杨文干事件扳倒李建成了。
  两人将关系挑明,相互之间,可谓“情投意合”,你浓我浓的,说什么都异常合拍。
  回到晖和殿,平阳正抱着小仙女一样的李丽质,在殿中走来走去,哄着她睡觉。李承乾、李泰等小家伙早因到了时候,让长孙氏赶去睡觉了。
  长孙氏抚育儿女很有一手,除了李丽质意外,其他人对她又爱又敬,从不忤逆她的意思。
  李丽质只能交由投缘的平阳摆平。
  见两人回来,平阳很轻很轻的说道:“已经睡啦!”
  李世民做了一个万分感激的表情,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的从平阳怀中报过李丽质。
  时候不早,罗士信、平阳也没有久待,告辞去了。
  李世民将李丽质抱上了专门为她准备的小床。
  贤惠的长孙氏上前熟练的为他,宽衣解带,轻笑道:“殿下看来大有收获。”李世民早将欣喜的表情收敛,但还是让长孙氏看出来了。
  若言世上最能了解理解李世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