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马关山 >

第222章

铁马关山-第222章

小说: 铁马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人马快了许多。

他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岳飞的军队前进速度太快,完颜宗弼鬼心思不少,他故意放开路口让岳家军过去,然后再从后面包抄过来,企图把岳飞困在北三州之外。

只不过他调兵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他的战略意图被赵天赐识破,所以也就不会起到什么作用了,吴家兄弟二人各领十万兵马不急不徐地从后面跟上,把宗弼用于抄岳飞后路的人马再次收入网中。

而岳飞和赵天赐之间拥有任何人都不知道的利器,两人随时随地沟通两地战况,对所处的环境了如指掌,所以宗弼妄图借助地利的优势分割包围的想法,也就变成了一个大笑话,他的包围圈还没形成,就被赵天赐后面派过来的人马再来了一次反包围。

岳飞拿下易州和飞狐州之后才发现,州城前面不远便是一条宽大的拒马河。此河又宽又深,和南北普陀河一样,都是黄河的分支,可是水流偏在此处变得湍急起来。

所以岳飞到达此地之后,便原地驻扎,等待赵天赐那这的进一步行动。

而赵天赐的野心却是极大,十六州呈半弧形东西分布,他的人马从南杀向北,面对的便是十门州弧内部分,所以他的真实想法便是由南向北,齐头并进。

吴家兄弟率二十万大军在飞狐州和易州城下与岳飞会面后,便马不停蹄地向西部的代州进发,接管那里的布防,然后准备北向寰州和应州朔州这三州,他们的任务便是拿下这三州,然后就地守城,不再北上。

赵天赐本部人马的目标是涿州,这一路向北直插,路上也遇到了一些零星的抵抗,但是大规模的千人以上的战斗就没有了,这让他有点奇,宗弼手里的人手不够用吗?

其实他不了解情况,时值深秋时分,北方寒流已然开始聚集,宗弼大军的粮草出现问题了。

连年不休的征战和宋廷异乎寻常的反扑,始终让金国举国上下都紧绷着战争这条弦不敢放松,所以农耕生产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粮食收成不足,莫说百姓们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是军粮供应也受到了波及。这也是为什么赵天赐的大军一路横扫过来,几乎罕逢硬敌的主要原因,宗弼可不敢把队伍派得太远,到时候粮草接济不上,莫说打仗了,自己就得先乱了。

金人缺粮,这个消息还是赵天赐在易州和岳飞会合后才得知的消息,他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

北地山多水少,金人缺粮,可是他的存粮也不多啊,原本的战术便是以战养战,大军基本不带太多余粮,所以才会有了不停歇的急行军。如果北边粮草供应不足,那么他带人打下来的地方粮草也就不可能有多充足,到时候恐怕自己的队伍也要受到影响了。

不过岳飞倒是不以为然,只要行军速度够快,这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赵天赐思忖良久,既然面对这种情况,那么吴家兄弟就不能踞守西三州了,万一陷入缺粮的被动局面就麻烦了。他与岳飞商议过后,便派快马给吴阶和吴璘发去了改变战术的秘令。

拒马河很宽,宗弼在河对岸布置了大量部队沿岸布防,赵天赐和岳飞站在河边向北眺望,都有点一筹莫展的意味。

“二哥,天气马上就转冷了,我们必须在冬雪来临前结束战事,否则就麻烦了。”赵天赐道。

岳飞高大的身躯更加挺拔,他双手负于背后,傲然道,“小小一条拒马河,如何能挡得住我大宋铁骑神兵?”

赵天赐向对岸指了指,“那边没有可供大队人马登陆的地方,可是小队人马过去就等于送死啊。”

岳飞没有作声,他眉头微微皱起,思索着当前的形势。

赵天赐道,“实在不行,就得调动飞艇运兵强攻了。”

岳飞道,“那也不是上上之策,河北尽是敌人,我们的人不容易找到合适的降落地点。”

第425章声东击西

“不能冒险!”赵天赐道,“飞艇受季风影响非常大,现在已入深秋,风向常变,使用飞艇不是良策。”他目光望向远方,“既然过不去,我们就绕过去。”

岳飞眼睛一亮,“代州?!”

赵天赐点了点头,“没错,就是代州!”他向对岸指了指,“从地图上看,拒马河蜿蜒狭长,几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半弧,但是它只是一条内河支流,东起黄河,西止太行山脉,所以我打算带人去代州与吴家兄弟汇合,二哥你继续在这里准备渡河事宜,最好能有几场对拼,让宗弼以为我们的主力还在河这边。”

岳飞点头道,“如此甚好,只不过此地距离代州路途遥远,而且山地居多,行军会很辛苦。”

赵天赐道,“辛苦倒不算什么,只要能顺利绕过拒马河,打乱敌人在对岸的布置,届时二哥大军全线渡河,十六州便大半入我之手了!”

赵天赐还是低估了西行的难度。

从易州西行至飞狐州,一路上山道纵横,根本就不适合大队骑兵通过,只能沿拒马河旁的栈道前进,可是那样一来,大军如此大的动作,就会被对岸的金兵发现,声东击西之策必然失败。

只走了一日,赵天赐便命人马停了下来,这样下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达代州城呢。

安顺章见他愁眉不展,知道他在发愁行军的问题,便给他出了个主意,“皇上,金兵驻扎河北,日夜监视我们大军的动向,若要快速到达代州,也只有行栈道一途了。”

赵天赐道,“可是这样就没有办法瞒过对岸的敌人。”

安顺章道,“如果我们只是在调动大军,准备全线渡河呢?”

赵天赐愣了一下,“我们现在就在这么做啊!”

安顺章道,“还可以把声势做得更大些!”

赵天赐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点头道,“白天调动,晚上行动?!”

安顺章道,“皇上英明!”

赵天赐明白了安顺章的意思,无外乎就是用大军布防做为障眼法,暗中把大军向西部集结。但是这种作法也有风险,初时还可以,可是越向西部就越容易暴露,除非牵制住对岸的金兵,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飞狐州和易州之间或以东的地带,他才有可能实现他的意图,所以在和岳飞再次沟通之后,他们便决定随时准备渡河。

砍木造筏的行动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而且场面非常浩大,拒马河对岸的金兵当然也看得一清二楚。

岳飞大张旗鼓地造筏,这可不是什么计谋策略或是障眼法,而是实实在在的要使用的东西。

砍木行动结束之后,造筏行动展开。不过宋军是如何造筏的,对岸的金兵就看不见了,因为宋军沿着河岸搭建起了一道高高的屏障,沿拒马河一直向西延伸,挡住了他们的视线。

而赵天赐的大军则在这道屏障之后,大摇大摆地向西去了。

随着造筏行动的进行,这道人工屏障便由东向西逐渐撤除,后面露出来的便是宋军十几日的劳动成果:成千上万条崭新的木筏!

对于宋军如此大规模的准备,金军不是没有察觉,而是即使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他们除了被动等待之外,什么也干不了。

其实在拒马河上,原本是有十几座木桥连接两岸的,可是宗弼早料到挡不住宋军北进的步伐,便提前一步让人把所有木桥都拆除了。

如此一来,不但宋军过不来,他自己的人马也出不去了。

临近深秋,北方的气温已经开始下降,小风中也多了许多寒气。赵天赐的大军经过十几天的急行军,也终于到达了拒马河在西太行山下的末端。

不过让他大感意外的是,拒马河虽然是黄河的分支,可是河水却清澈见底,河底可见屋屋细沙,那河水并不是在末端淤积,而是在山脚下形成了一个积水潭之后,直接灌到地下去了。

而此地距离应州已经非常接近了,只要翻过了太行山左侧的余脉,便可见应州城了。

赵天赐丝豪不做犹豫,派人前去代州通知吴家兄弟,即刻起开始大举攻城,而他则把安远良留了下来,让她带着五万人马直奔应州,自己带着余下的人马绕过拒马河,沿着河岸向回杀去。

来的时候速度不快,那是因为要边走边做掩护,而现在却大不相同,所有人马放开了心性一路狂奔,把护河的金兵吓得四散奔逃,根本就没有出现什么有效的抵抗。

原本十几天的路程,如今却只用了四个时辰便把杀回了大半,把守河的金兵阵角完全打乱了。

另一边岳飞接到赵天赐的消息后,立即开始组织大军强行渡河。

蔚州守卫是金将阿灵善记,取了个汉人名字叫做包道阁。包道阁手中有十万骑兵,当赵天赐的人马潮水般出现在蔚州城外时,他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还以为宋军要攻城,吓得他赶紧下令四门紧闭,城头上备好了滚木雷石,准备死守。可是当他看到宋军从他的城前经过,连看都没看他一眼时,他反而又狐疑起来。

“将军,我们……得做出决定了。”站在包道阁身边的是一个中年汉人,此人面皮白净,双目炯炯有神。

“卢先生,能确定那个消息是真的吗?”包道阁皱眉问道。

“圣女传回来的消息,一定假不了的。”卢姓之人正色道,“据圣女所说,她就随行在圣王身边。”

包道阁左右看了看,“能否让圣女带圣王过来一趟?”

卢姓之人摇了摇头,“圣王还有一个身份,他是南朝的皇上,岂能随意走动?”

包道阁道,“此事事关重大,我族中之人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经不起再一次折腾了。”

“好,我亲自去一趟吧,确认无误后,我们再依计行事。”卢姓之人沉思了一会儿后说道。

赵天赐一刻都不想停下来,他和大队人马一道冲杀在前,由于速度实在是太快,金军根本就来不及组织有效的反击,便被他们从头到脚撕开,血淋淋地扔到一边。

宋军绕河而过的消息传到幽州完颜宗弼的大帅府,把他也惊出了一身冷汗,宋人真有如此大的胆子吗?别的不说,绕过河来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成为一支孤军,后背是拒马河,面前却是蔚州和涿州的二十万精兵,弄不好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啊!

不过不管他信不信,事实已经摆在面前,宋军当真就这么做了。他紧急命令蔚州的包道阁和涿州的完颜蒲鲁虎立即率人马出城拒敌。

完颜蒲鲁虎是什么人?此人身份可了不得,他是金太宗完颜晟的长子,钦封为宋王,镇守涿州已经近二十年了,手下人马全部以他的私兵为主,个个都是忠勇之辈。

也正因为他有着这样的身份,所以宗弼的军令发给他的时候,那是要加上敬请之语的,换句话说,这位宋王可以“酌情”应变,对宗弼的军令可遵也可不遵。

于是乎便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宗弼的两道军令发下去了,但是两州都没有人按他的命令出战迎敌。宋王的理由是敌人距离涿州太远,够不着,而那位蔚州守将包道阁,更是连个理由也没有,直接把的命令给淹了。

命令发下去了,部下有没有执行或是执行到哪种程度,那是事后才能知道的事情,可战场的形势却是瞬息万变的。赵天赐也一直在担心会有金兵杀过来搅局,可是苏青云在见了一个人之后,再三向他保证,蔚州不会出兵,而涿州的那位大王子更是个极有心思之人,你不到他脚下,他一定看不见你。

现在看来果真如此,赵天赐便彻底放下了心中顾虑,命令部下全力追杀守河金兵,务求全歼。

而岳飞赶造的那些木筏也正式派上了用场。对岸守军一乱,岳飞立即命人乘木筏渡河。过河的人手中拉着铁索,到达对岸后就地埋桩,把铁索固定在上面。

就这样,短短两个时辰的时间,拒马河两岸便出现了数十道横贯两边的铁索,宋军乘木筏沿索而至,速度飞快。

守河的金兵眼见大势已去,索性便放弃了抵抗,全线北撤了。

赵天赐的人马和岳飞的大军在河北岸会师,至此便底定了十六州半壁归宋的大势。

岳飞和赵天赐的人马稍事休整之后,便立即兵分两路,岳飞带人杀向涿州,赵天赐则率人奔蔚州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分工,这也是因为苏青云的强烈建议,而且她一再要求赵天赐,务必交代岳飞和吴家兄弟,入城之后,但凡见到头裹红巾的人,一定要善加对待。

赵天赐当然知道,那些人必定是雷神族的族人无疑。

不过他也很好奇,这些人虽然保持着同族的传统,却也能完全融入别的族群之中,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件怪事了。其实也不难理解,一个两个人还好说,同族中那么多人,而且居住的又十分分散,想做到这一点的确是不容易的。

第426章红巾遍地

蔚州城下,赵天赐面对的是一番令他大感意外的景象。

蔚州城四门大开,无数头戴红巾的军兵和百姓倾城而出,整整齐齐地站在宋军对面。

苏青云和孟彩虹二人也是头戴红巾,打马站在赵天赐两侧,两人均是眼中含泪。

“参见圣女!”

“参见圣王!”

对面所有人都跪了下去。

赵天赐侧过头来问道,“苏姐姐,圣女是你,圣王是谁啊?”

苏青云含泪白了他一眼,“你说会是谁啊?”

“不会是我吧?”赵天赐干笑了两声,“我也没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受不起他们的大礼……”

苏青云和孟彩虹噗哧一声笑了出来,苏青云小声道,“你把雷神族的圣女都收为己有了,这事儿还不够大吗?”

“蔚州城守包道阁参见圣王,请圣王入城!”包道阁起身说道。

苏青云踏前一步道,“好!卢先生呢?”

跪在包道阁身这的白面书生站了起来,“回圣女,卢有方在此!”

苏青云道,“卢先生,圣王入城事宜,由你全权负责。包道阁,你带着我族之人到钦天阁,等待圣王驾临。”

包道阁和卢有方领命,转身带着众人让开了一条通道,垂首站在两旁。

赵天赐一言不发,在苏青云和孟彩虹两人的带领下,率一众军兵进入了蔚州城。

蔚州城内,到处红旗飞舞,头戴红巾的百姓们皆是喜上眉稍,站在街道两旁不停地鼓掌叫好。

自从进入十六州地界以来,赵天赐还是第一次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不禁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苏姐姐,咱们族中之人都在这里吗?”赵天赐问道。

“北十州最多。”苏青云说道,“包道阁是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