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诡墓谜情 >

第194章

诡墓谜情-第194章

小说: 诡墓谜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

“这也是个风水先生啊?”安翔飞有点惊奇的问道 。

“是啊。”幕修回答道。

“继续说,安翔飞你不要打岔。”我说道,安翔飞也不再啃声,而幕修则缓缓开口道:“ 尤其上面说到的这个推背图乃是和刚才凉喜所讲的李淳风一起著作的,据记载李、袁二人晚年进入仙界,作名士游于山水林泉间。—日二人相遇无事,

便相背而坐,推古往今来之事。一人推前事(自天地形成以来),一人推后事(唐以后中国大事),推一事画一幅秘象,写几句谶言偈语以记。如此数天,天帝怕天机泄露过多,即派陈抟老祖(据说为上界仙人所化)去阻止。陈呼二人:“你们测什么天下大事,且先算我是进是退?”说着一步跨开,目视二位名家。李、袁二人猛然醒悟,即飘然而去。

第四百五十四章 袁天罡

该卷书即《推背图》,被山人所得,不解,逐流传于世。 因最后一象有语云“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所以后人名其为《推背图》。《推背图》中前四十三象图(共六十象)均已被历史揭密,其神秘性与准确性令人百思莫明。未揭密的17幅图象谶言依然是玄机难测。明代金圣叹曾为《推背图》作注,并力求揭密。

还有一种传闻说推背图,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由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命两位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作,以推算大唐国运。由于李淳风推算的上了瘾,一发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既是第六十像所述,所以推背图因此得名。由唐开始一直预言到未来世界大同,当zhongon包括六十象,六十,代表著循环周而复始的意思。

推背图因为它预言的准确,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心惊,一直被列为禁书,直到今日它在大陆依然没能逃脱禁书的黑名单。我们只有在港台的一些站得以一览它的玄妙。而今天我们从上看到的推背图,是清乾隆年间的举人金圣叹评批的版本,原本现仍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与我们看到的没有出入。(怀疑者可去台北故宫)与西方大名鼎鼎的预言家诺察丹玛斯所著的《诸世纪》不同的是,推背图并没有打乱历史的顺序,而且预言的也都是有关国家兴亡的大事,所以更有研究价值,其准确性也更高。而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它与《诸世纪》预言的悲观世界正好相反,他预言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其乐融融的未来世界,令人鼓舞。”说到这里幕修反倒有点神往的感觉了。

“哇呜,那不是谁要是都得到了这《推背图》就能预测未来了吗。”安翔飞一边说一边俩眼冒光,看得我也是醉了。要知道这是何等的宝物,就算我们拿到了手里又有什么用处呢,只不过是看到了千百年后的未来,但是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还不是要按照命轮的安排逐步去应验那些语言吗,与其这样还不如什么也不知道的逍遥自在呢。

“都说了,这已经是禁书了,所以你是没机会了。”幕修调侃了一下安翔飞,然后自顾自的就开始说道:“根据以前看到过的记载以及一些传说故事还有看相杜淹、殪、韦挺、窦轨等等故事 。

根据《新唐书 方技》载,袁天纲初仕隋末,为盐官令,官政空暇,以相术为雅谈。他曾与杜淹、殪、韦挺交游,并一一给他们看相。他说杜淹“兰台、学堂全且博,将以文章显”(兰台,又名金匮”、一名‘仙库”,指左鼻胞。即鼻翼,学堂,指耳门前的部位,主聪明才智),说硅“法令成,天地相临,不十年官五品”(法令,鼻翼两旁至口边的纵纹),说韦挺“面如虎。当以武处官”。这三人看来都可位居gaoguan,但天纲警告说:“然三君久 皆得谴,吾且见之。”果然,后来杜淹为学士,琏为太子中允,韦挺为左卫率。唐高祖武德年间,这三人都因犯罪,被流放到嵩山,又见到袁天纲。天纲安慰他们说:“你们最终还会有富贵的日子。杜淹官至三品,但长寿就不敢说了,、韦二位也是官至三品,只是居官比杜淹迟些,寿命却比杜淹要长,但晚景凄凉。”天纲的预言,后来都一一应验了。

天纲又给窦轨看过相,说窦“君伏犀贯玉枕,辅角完起,十年且显,主功其在梁、益间邪”(伏犀贯玉枕,又谓伏犀插脑,指鼻上伏犀骨隆起直贯发际),窦后果然为益州行台仆射;但天纲又说他“赤胍干睦,方语而浮赤入大宅,公为将必多杀,愿白戒”。没多久,窦轨就以杀人获罪免官。天纲又对他说:“公毋忧。右辅泽而动,不久必还。”(右辅,指右额)果然,窦轨不久又复了官,当上了都督。然而,最被相士称道的是,天纲曾给武则天看过相。贞观初,受唐太宗召见,太宗对其技艺大加赞赏,谓胜于汉代严君平,天纲巧于应对:“彼不逢时,臣固胜之。”太宗喜其逢迎,厚赏有加,不在话下了。

而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袁天罡给武则天看相了,武则天还在襁褓之中时,袁天罡见到其母杨氏,马上说她“法生贵子”,杨氏召二子元庆、元爽,请天纲看相,天纲说:“官三品,保家主也。”又见武后之姊韩国夫人,天纲说:“此女贵而不利夫。”此女后嫁给贺兰越石,果然早寡。武则天乃杨氏所生第二女,尚在襁褓中,由保姆抱出,其服饰似男儿,天纲仔细观察她的耳目,惊呼道:“龙瞳凤颈,极贵验也!若为女,当作天子。”

杨氏大为惊喜,从此善待天纲,及武后权熏天下,对天纲更是尊宠。此外,天纲还受太宗之命,分别给岑文本、张行成、成周看相,说岑“学堂莹荑,眉过目,故文章振天下。首生骨未成,自前而视,法三品。肉不称骨,非寿兆也”。马君“伏犀贯脑,背若有负,贵验也。近古君臣相遇,未有及公者。然面泽赤而耳无根,后骨不隆,寿不长也”。张晚得官,终位宰相。按,据《新唐书·列传》,这三人的官职、成就、寿天均如天纲所言,如岑文本,“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太宗既藉田,又元日朝群臣,文本奏《藉田》、《三元颂》二篇,文致华赡。李靖复荐于帝,擢中书舍人。时颜师古为侍郎,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舭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师古以谴罢,温彦博为请帝日:‘师古练时事,长于文诰,人少逮者,幸得复用。’帝日:‘朕自举一人,公毋忧。’乃授文本侍郎,专典机要。”后来随太宗伐辽东,由于办事敏捷有成,“至粮漕最日、甲兵凡要、料配差序,筹不废手”,以至劳累过度,“神用顿耗,容止不常”,到了幽州,竟暴病而死,年五十一。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简单

“那他有没有给他自己算一算呢?”安翔飞一脸坏笑道。

“额,这个还真有。据说天纲相术的精湛于此可见一斑。袁天罡善知他人的寿天穷通,也知道自己的生命轨迹。武德初年,高士廉曾经问过他:“您最后会当上什么样的官?”天纲说:“我于今年夏天四月,气数就已尽了。”果然,天纲如期而逝,当时他正任火井令。

通过上述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袁天纲的相术水平可谓精深莫测,其所观必是准确有据,不以虚言,如说马周寿不长,那是因为马“面泽赤而耳无根,后骨不隆的缘故。这种大师级水平,自是江湖术士无以望其项背的。”

“这么牛,那这个袁天罡和李淳风那都是神人啊,怪不得唐朝那么鼎盛繁荣。”安翔飞啧啧称赞道。

幕修欠了欠身子,而后又说道:“关于这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故事还是有很多的,比如 军师瞪眼 就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有两个军师,一个叫袁天罡,一个叫李淳风。两人能掐会算,天下袁天罡与李淳风 闻名。 有一天,两人相跟出去游玩,碰见一棵两扒权树长在当道上,就坐在树下歇息。他们刚坐下,就照见远远过来一个人。袁天罡说:“咱俩算一算,看这人是从树哪一面走呀,看谁推算的准。”李淳风说:“行。”

两人掐指一算,一个说是走左面,一个说是走右面,不想那人过来后,也不走左,也不走右,二话不说上了树,从两根扒杈中间钻了过去。

袁天罡和李淳风十分惊异,急忙问那人:“你怎么不走路从树上走呢?”那人嘿嘿一笑说:“这叫‘大路朝天,不走两边’!” 两人听了,你看我,我看你,两眼瞪得梨一般大,敢情还有算不准的时候哩!

还有什么 脚后跟胜军师 的故事,传说袁天罡和李淳风出来游玩,赶黑住了一个老婆婆开的客店。刚吃罢饭,听见老婆婆吩咐说:“天要下雨呀,谁有什么放在院里头,赶紧拾掇拾掇。”两人算了算,没雨呀,就说:“这么晴哩天,俺们算没雨呀?”老婆婆说:“我说有就是有哩,你俩不拾掇,下湿了可不要埋怨。”正说哩,唿喇喇一个忽雷,大雨从天而降。两人大吃一惊,急忙问老婆婆,“大娘,你怎么有这么高哩才能哩!俺们怎么没算出来?”老婆婆说:“哎…………孩,我有甚才能哩,就是凭哩两脚后跟。左脚后跟一痒,就要刮风;右脚后跟一发痒,就要下雨。”两人说:“脚后跟这么准哩?”老婆婆说:“准哩。袁天罡、李淳风也不抵老娘哩脚后跟!”一下把两人说了个透心凉,再不敢自高自大了,回家死心塌地学了三年,才又出来做事情。

《新唐书》还记载:当时高士廉看袁天罡为他人看相预测很准,就问袁天罡看自己最后能当什么官?袁天罡逊谢说:“我自知相命,到今年夏天四月,我的阳数即尽。”果然如期逝世于“火山令”职位上。在《旧唐书》记载袁天罡所职“火山令”为“火井令”。“火山令”也好,“火井令”也好,是何官不好考证,推测可能所职卜筮巫祝之事,应属于宫廷“神职”类官员。

袁天罡在唐代以相术风水称一代术数大师,生前各种神奇的预测无不准确,在正史新旧唐书中都予以列传记载,各种野史笔记小说中记载他的传奇故事更多,民间更把他视作半人半仙。袁天罡还有关于术数类著作传世,到宋朝时已很流行的卦书《九天玄女六壬课》,据清朝纪晓岚在《四库全书·存目》考证就是袁天罡所撰。他既预知自己阳数生死,对身后之事当然也是预作安排,选择少陵原畔为葬身之地,肯定早已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今天,虽然说不讲迷信,但对于东方神秘文化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却不容忽视。至少对少陵原的开发而言,袁天罡墓园是值得十分重视的旅游文化资源,墓主的神秘传奇色彩无疑在纷至沓来的旅游者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著名预言家都有未卜先知之力,预言法“以钱代蓍”早在西汉时代(公元前77年-前37年)京房所创,到唐宋时代已是盛行,如唐朝的袁天罡,明朝的刘伯温先生他们都精通此法,并在六爻中有很大的贡献。

袁天罡经常与其徒弟们在观星楼观星象,每观星象袁天罡深明真是玄机也。

说着幕修突然声音有点严肃的说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担心这乾陵的墓我们并不会太顺利的得手的。因为在选择乾陵未知的时候,李淳风和袁天罡各执一词,所以这个墓即是个吉墓也是个忌墓。”说着幕修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这么一说,还真是。那我们怎么办,不过据我所知袁天罡是李淳风的师傅,他们都是隋末知识渊博的高道。袁天罡曾经筑舍居于阆州蟠龙山前,李淳风因久慕其名,故带着条金自远而来,拜于门下。

唐太宗李世民曾让李淳风与袁天罡两人为他去踏勘选择陵园龙穴。先是袁天罡跑了九九八十一天,找到九嵕山龙穴吉壤,埋下一个铜钱;又让李淳风出去寻找,用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找到了这个地方,便从头上拔一根银钗插下去。唐太宗让人验证二人所选龙穴吉壤是否一致,结果挖开一看,李淳风的银钗正好插在铜钱的方孔中。在民间认为袁天罡乃是天罡星中智慧之星下凡。所以我认为这乾陵有可能就像袁天罡所说的是一座凶墓,加上之前军阀盗墓时的天象异常,足以说明这乾陵很是危险的。”

听我这么一说安翔飞首先说道:“我去,咱们是摸金校尉,下了这么多的墓,怕什么。一个女人的墓,怕什么。”

“非也,这墓可不是普通的墓,这墓或许比我们之前接触的墓都要危险的多。”幕修一脸严肃的说道。

第四百五十六章 雷神杵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我看这里防守特别严格,别到时候还没进去就被突突了。”我说道。

幕修看了我一眼然后拿出地图,平铺在了桌子上,我和安翔飞凑前一看才发现原来十一张乾陵的俯瞰图,这种图当然是很容易就买到的,就是不知道幕修是什么时候准备的。

“你们看整个乾陵的地形。”幕修指着地图说道。

“这乾陵整体依靠在梁山之上,按照风水学说来说,这处于龙脉之上但是介于龙尾,加上武则天乃是一个女人所以乃是阴墓,而我根据野史查找,终于发现了其实武则天最终虽然没有听取袁天罡的建议,依旧建造了乾陵,但是在此期间,袁天罡说服李淳风利弊二人历经数年在暗地了,偷偷地修改了风水,据说是安放了三枚雷神杵,所以在武则天安葬下去后,乾陵的阴气一直在被zhenya,不然的话唐朝估计早就覆灭了。”

“这野史不太可靠吧?”安翔飞怀疑的问道。

“这个我也考虑过,但是今天仔细转了一圈乾陵后,我就可以确定了这野史应该还是靠谱的,因为在绕着乾陵转一周的时候,根据罗盘显示具是阴气散发之地,但是当我们走到无字碑的时候,居然阴气向着无字碑注入了进去转而无字碑散发着一股洪荒的阳气。所以我猜的没错的话,当年李淳风和袁天罡应该就是把所谓的雷神杵放在了这无字碑底下,而这无字碑正好是武则天的墓碑,所以正好是压制住了武则天的阴气。”幕修一脸肯定的说道。

“哦,这怎么袁天罡难道真是神仙吗?这雷神杵,我在神话电视里看过那是雷神的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