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九界 >

第207章

九界-第207章

小说: 九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描述出来,给大家讲述着每一个人不同的故事。我不知道这对于写作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我很喜欢这种感觉,至少书中的人物都活了,活在我的故事里,活在我的脑海里!
    说实话,我真的很想紫袖留下来,就像金庸先生曾说过的那样,他也不愿意让小龙女和杨过分开。但是没有办法,真的没有办法,紫袖的离去已不是我所能控制的,我同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两人分开。紫袖什么时候回来,我不知道,也许在某一个不经意的时候,她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惊喜;也许只能寂寞地留在霜月海,等待高庸涵的前往;也许……
    接下来,高庸涵被卷入到一个巨大的阴谋当中,误和丹鼎门的宗主丹泰常交手,结果被人从旁偷袭将丹泰常狙杀,自己却背上了凶手的嫌疑。这究竟是蓄谋已久,还是适逢其会,暂且不去说他,只是这幕后的黑手很显然已经加快速度了。高庸涵从最早的追查者,也被装了进来,成为了别人手上的棋子,局势似乎越发的险恶和复杂。就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审香妍不期而至,同行的还有一个令人颇有些齿冷的荣书隽。
    这一下,终于可以将荣书隽正式推上前台了!在开始写这么一个人时,我就想塑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坏人。坏人分很多种,忘恩负义、阴险狡诈、卑鄙无耻,似乎是坏人的特性,至于荣书隽会成为怎样的坏人,我也同样期待,因为他与其他坏人不大一样的,是有一个出自魔界的师父,而且还曾是十二魔使之一的毒蛟道人。
    第五卷的结尾和第四卷一样,我还是决定用这种方式来收笔,希望大家能喜欢。
    最后,在第五卷中,我编写了几组楹联,自己比较喜欢,在这里整理了其中的两首,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画船载酒,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地
    残霞当楼,婉转回眸,却道樽前几番春秋
    二、仙山巍峨,云飞画栋,睹诸相庄严,已接无边法界
    霄汉飘渺,乐奏钧天,觐道容整肃,如游九府神宫
    这两首严格说来,不能完全说是我的原创,因为借鉴了一些前人的诗句,但是感觉其中的味道不错,所以特意提出来供大家点评。
第六卷  醉里晨香吹欲尽
第二八二章 布锦
    天历九四二年,腊月二十八。悬空岛道祖崖八重天的天一宫正殿内,几个人围在一张矮几前或坐或站,人人均是面色凝重,看不出一点新年的喜庆。
    自从九界坍塌以来,无论是天灾不断的年月,还是动荡不堪的乱世,人族始终都在一年将终,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这十多天里,过一个称之为“年”的节日。所谓入乡随俗,渐渐地,“过年”被各族所接受,在玄明盛世时成了各族共同的节日。千灵族也一样,从腊月二十五这天便张灯结彩,准备迎接这个喜庆的日子。今年,由于丹泰常的遇刺,丹鼎门遭逢重创,过年的气氛无形中淡了许多,但是仍在各处点缀了一些色彩绚丽的奇花异草。天一宫作为道祖崖上仅次于道祖祠的重地,同样布置的花团锦簇,只是此时却看不到一丝喜气。
    殿内总共只有八个人,分别是灵殊、灵象、灵契三位上人,智空大师、真阅上人、智宇真人和丹几道,最后一个便是丹乐行。前几日为了宗主一职,上三房和下三房争得不可开交,分别推出丹几道和丹乐行作为继任人选,当真是各说各有理。鉴于正是非常时刻,在征得丹几道和丹乐行本人的意见后,灵殊三人决定暂缓确立宗主大位,待眼前的局势平静下来以后再做定夺。这个作法暂时化解了丹鼎门内部的纷争,而丹几道本人又对此事不甚在意,所以丹乐行接掌宗主的可能性大增,于是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这个场合。
    这八人均是道祖崖上最顶尖的人物,他们聚在一起,分别代表了丹鼎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丹鼎门甚至是千灵族的命运,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现在,这八个人都默不做声、眉头紧锁,而令他们如此慎重的,不过是矮几上一张二指宽的布锦。布锦质地十分普通,和千灵族人喜欢的蓝色织锦差不多,唯一有些令人触目的是上面的一句话,用鲜血写就的十一个字:圣使当日密保高庸涵下山!
    这个布锦的来历颇为诡异,这段时间道祖崖可谓是戒备森严,没想到还是被人再次潜到山脚下。就在几个时辰前,两名负责巡查的弟子倒在山门外,丹鼎门顿时如临大敌,尤其是智宇真人更感恼怒,亲自搜索了一遍却一无所获。回过头来才发现,那两名弟子只是被人制住了灵胎,并无性命之忧,跟着就发现了其中一人身上的布锦。
    布锦色呈蓝色,显然是从衣服上撕下来的,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布锦居然被一张古怪的符篆包裹着。智宇真人本能地感到事关重大,回到太华宫后独自一人解开符篆,而后看到了这一句令人惊诧莫名,足以使千灵族分裂的十一个字。这一惊非同小可!智宇真人尽管存有私心,并且和月空盈已然反目,但是在这等关头也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将此事回禀灵殊等三人。面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布锦,灵殊三人也拿不定主意,为了慎重起见,将门中几名重要人物统统招集到天一宫内商讨对策。
    在场的七人无一不是修为高深,心思沉稳之人,可是初见这句话时反应都一样,均相顾色变。人人都知道,这件事若是真的,对于千灵族而言意味着极其严重的后果。可是月空盈的某些举动,的确有些反常,若说这个布锦纯属空穴来风,显然也说不过去。看到众人神色渐渐恢复正常,灵殊上人才开口问道:“大家怎么看?”
    “我不相信!”智空大师对此根本不信,语气略微有些急促地说道:“这分明就是有人想要离间!要是我们信了这个布锦,岂不是自乱阵脚,白白让暗中的敌人看笑话?”
    “但是从当日的情形来看,我倒觉得有这个可能。”智宇真人摇头道:“自从师兄遇刺之后,道祖崖上上下下戒备之严密是毋庸置疑的,以我们当时的处置来说,凶手决不可能全身而退。可是结果呢?我们整整搜了十几天,却连凶手的影子都没看到,要说没有人做内应,说什么我也不信!”
    “不错,凶手能悄无声息地潜上道祖崖,事后又能躲过搜索,我看丹鼎门内一定有内奸!”灵契上人深深点头,恨声道:“人说内贼难防,果然不假!要是找出这帮不成器的畜生,我第一个饶不了他们!”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只怕智薇师妹也脱不了嫌疑。”真阅上人一脸的沉重,缓声道:“那个凶手从七重天跳下,以道祖崖的重重禁制法阵,就算不死,灵胎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我在四重天智薇师妹静修的地方,发现了一丝反常的迹象。”
    “什么迹象?”灵象上人一听就火了,当即追问道:“之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
    “师祖,我这也是刚刚才想到的。”真阅上人苦笑了一声,解释说:“本门高手静修之时,都会用炉鼎做阵眼设置一座法阵,等到出关之时自会将炉鼎收走,而智薇师妹却将炉鼎留在了原地。”说到这里,真阅上人不再多说,但是言下之意已经很清楚了。若不是智薇散人遇到了什么紧急事情,断断不会有此失误,再联系到当天强行下山的举动,内中究竟有什么隐情,似乎昭然若揭了。
    “智薇师妹和圣使一向情同姐妹,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单凭这一点,就说圣使和师妹有问题,太勉强了吧!”智空大师始终不相信,堂堂的千灵族大祭司会是刺杀丹泰常的帮凶,所以极力反对众人的推断,“况且,这件事是真是假还是未知,怎能这么急着下结论呢?”
    “智空说得对,我们在这件事上面一定要慎重,没查清楚之前谁也不许外泄,否则门规处置!”灵殊上人说得很慢,但是语气中有说不出的严厉,说完一一看了众人一眼,而后续道:“先查清楚,这个高庸涵究竟是什么人,和圣使有什么关联。”
    “师祖才出关不久,想必不清楚高庸涵的来历,此人乃是人族最了不起的人物,出身于东陵府——”说话的是智宇真人,他将高庸涵的情况详细介绍了一遍,言语间倒是十分地客观,而且对于当日天机峰上的惨败也毫不隐讳。
    这一做法令众人都有些惊讶,尤其是智空大师和丹乐行,他们深知智宇真人一向极为自负,何曾像今天这般自揭其短?只有丹几道知道,智宇真人甘愿自损颜面,其实是用心极深暗藏杀机,这么做就是要坐实月空盈包庇高庸涵的罪名。道理很简单,只有挑明天机门和丹鼎门的仇怨,并且将高庸涵的修为尽力夸大,才能给在场诸人一个印象——高庸涵便是刺杀丹泰常的真正凶手!
    “想不到此人年纪不大,却有这等经历、这等修为,难怪能得智锺如此看重,那个叶帆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灵象上人忍不住赞道:“看他的所作所为,日后绝非等闲之辈!”
    “高庸涵这个人我听说过,这两年风生水起,不愧有‘人杰’之称,不过——”丹几道深深地看了智宇真人一眼,摇头道:“不过,我总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
    “哦?”智宇真人针锋相对地看着丹几道,而后眯着眼似笑非笑地问道:“照师弟所言,难道我说的与事实有什么出入不成?”
    “师兄说的没错,而且比我听到的要详细得多,只是有几件事我想不明白。”丹几道竖起一根手指,悠悠说道:“第一,高庸涵既然能在天机门有难之时,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可以想见,此人对师门极其忠心。而此时权机、权思两位真人都在道祖崖做客,他这么做岂不是陷师长于危难之中么?”
    智宇真人一下子就听出了丹几道的言下之意,当即反驳道:“高庸涵在天机峰上就有入魔的迹象,何况所作所为多是欺世盗名之举,有此大逆不道的恶行也不算什么意外。”
    “好,就算此人是虚伪奸诈之人,但是以他的修为,恐怕还不是掌教师兄的对手。”丹几道顿了一顿,将众人的反应都收在眼底,暗暗点了点头续道:“照最先赶往阆苑洞天的几名师兄所说,他们赶到之时,掌教师兄应该还占据上风,可是突然之间失手,这一点也极不合情理!”
    “高庸涵既然能潜入道祖崖,应该还有帮手,如果有人伏在暗处,趁掌教师兄不备出手偷袭的话,情理上也说得过去。”智宇真人到了此时,已经不知不觉陷入到一种偏执当中,内心中早已认定高庸涵就是凶手,所有的推测都直指高庸涵。
    “不错!”丹几道并没有一味地反驳,而是点了点头,“照理来说,出手偷袭掌教师兄的人至少应该有两个,而我们到目前为止,只发现了其中一人,另一人同样是凭空消失。还有一点,跳崖之人究竟是不是高庸涵,我以为还需要再仔细查证一番!”
    “师叔说的有理!”丹乐行一直没有说话,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道:“我们首先应该查证高庸涵的行踪,以便确定他和此事有何牵连,再者需要追查传书之人的身份,以及他的用意是什么。”
    “哼!”智宇真人冷哼一声,颇有些不满地看了丹乐行一眼,沉声道:“只看这布锦的材质,传书之人多半是我们族人。照我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星河屿的族人,得知真相之后,对月空盈的所作所为深感不齿,这才告诉我们真相,以免整个丹鼎门都被蒙在鼓里。”
    “既然如此,他大可光明正大地上山说明真相,何必用这等手段?”
    “丹鼎门内部出了内奸,他要是上山,难保不被月空盈知道,事后还会有命么?”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不要再争了。”灵殊上人朝丹几道摆了摆手,做出了最终决断:“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手上没有任何证据。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查清这个高庸涵,最近这段时间有没有在悬空岛出现过,另外,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把内奸给我找出来!”
    “智空,你负责出使其他门派,就说明年的三月初一,我们在道祖崖为丹泰常举行祭礼。”
    “智宇,你和丹乐行负责道祖崖一应防范,同时揪出内奸。不过追查内奸这件事,我不许你们闹得满城风雨,只准暗中进行!”
    “真阅,你负责追查布锦之事,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我不许你惊扰银汉宫!”
    “丹几道,你负责追查高庸涵的下落,务必弄清楚当中的来龙去脉。这一点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做的稳妥、隐秘!”
    “是!”智空等人齐声应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随后纷纷衔命而去。
    一出了大门,丹乐行有意落后两步,等丹几道到了身边之后轻声问道:“师叔,要查高庸涵的行踪,你准备从何入手?”
第二八三章 试探
    “有一个现成的人在道祖崖,当然是去找他了。”丹几道微微一笑,言谈间胸有成竹。
    丹乐行当然知道话中所指的是谁,神情略有些不自然,低头轻声说道:“北州国毕竟是师尊一手缔造,还望师叔别过分为难叶厚襄!”
    “你放心,就算是为了丹鼎门的声誉,我也不会拿叶厚襄怎么样的。再者说了,他乃是一国之君,这当中的分寸我自然理会得。”
    “那就多谢师叔了!”丹乐行深深施了一礼,而后转身离去。丹几道看着丹乐行的背影,一时间有些出神,不由得回想起了师父丹韶酉。丹乐行和丹韶酉的背影有几分相似,尤其是在顾全大局方面,颇有几分少年老成的味道,而且言行举止进退有度,倒的确是一派宗主的合适人选。“看来处理完手上的事情,尽可以放心离去了!”
    丹几道之所以留了下来,是因为师门正值剧变之时,不能一走了之;而且灵殊三人曾与他有过一次长谈,也了解他对继任宗主一事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之前商议对策之时,丹乐行对智宇真人并没有言听计从,反而当众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这一点令丹几道欣慰不已。丹乐行有这样的表现,加上灵殊三人,以及智空、真阅等人的从旁辅佐,丹鼎门的大局要稳定下来并不是什么难事。到了那时,走也走得安心了!长舒了一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