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九界 >

第206章

九界-第206章

小说: 九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审香妍的印象中,荣书隽还是当初那个无用的书生,可就是这个没有什么修为的人,却令她自然而然地生出了一种亲近。人在危难之时能见到同伴,况且还是认识的人,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依赖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在女孩子的身上尤其明显。审香妍虽说是丹鼎门年青一代中的佼佼,在此时此地也无法免俗。而这种危难时节,出于本能地亲近,却令荣书隽大感鼓舞,除了借机大献殷情之外,就是挖空心思想要获得美人的亲睐。
    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荣书隽被毒蛟道人严厉的手段折磨的不**形,但是修为方面却突飞猛进。魔界的法门在修行初期,效果之明显是毋庸置疑的。感受到自身灵力日益充盈,荣书隽欣喜若狂,无论有多痛苦都咬牙挺了过去。就算全身血液被抽干,换成那种腥臭的黏液,也闭着眼睛熬了下来。而每次休息的时候,他总是从审香妍关切的询问中,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至于审香妍,毒蛟道人倒没怎么管她,只是每天都把她扔到黏液中浸泡两个时辰。幸好看在杜若的面子上,毒蛟道人最终还是给审香妍造了一个单独的结界,让她可以在里面休息、梳洗。也正是这半年多的同甘共苦,使得审香妍对荣书隽的过往有了一些了解,同情、怜惜之下,对荣书隽的态度也是大为转变。只是这种转变绝非是感情方面的,她始终都拿荣书隽当一个朋友看待,除了友情之外再无任何其他情感,因为只有高庸涵才真正占据了她的芳心。
    十个月之后,杜若如约而至,只是带着一脸的疲惫。在和毒蛟道人密谈了一夜之后,杜若带着审香妍离开了此地,而出乎意料的是,同行的还有荣书隽。
    山涧中的那些黏液,都是毒蛟道人这么多年来,为了恢复修为而从体内逼出来的血液,经过不断地魔化才形成的。这些黏液当中蕴含了一股淡淡的魔息,正是靠着这些魔息,荣书隽等于是脱胎换骨,修为才能提升的如此之快。而且他体内本来就残留有墨魇的印迹,所以与魔息融合的十分自然,竟然被他轻易地躲过了魔息的反噬。如此之快的精进速度,不禁令毒蛟道人大为惊奇zZzcn③〓〓〓〓{Z}〓〓{中}…{文}…{网},对这个徒弟更加的喜爱了。
    荣书隽的性情很对毒蛟道人的脾胃,加上体内魔性日重,对毒蛟道人的一些言行慢慢有了些了解,以他的眼色和小手段,想要讨师父的欢心当然不成问题。毒蛟道人被困于此已有六百余年,突然间有了个徒弟,话自然就多了起来,不过他说话很有分寸,不该让人知道的绝口不谈,只是捡一些无关紧要的往事闲聊。荣书隽就从这些只言片语中,大致推测出师父是个什么样的人,虽说一时还想不到魔界身上,但是至少可以肯定,毒蛟道人是个城府极深、手段狠辣的邪派高手。
    后来渐渐地博取了毒蛟道人的信任,于是荣书隽获悉了师父的过往,原来他就是诡门第一代长老,与诡门的创始人诡鹏亲如兄弟。得知师父有这么大的来头,荣书隽敏锐地感觉到机会来了。只要日后亮出身份,在辈分上就比诡门现任宗主虎风还要高出一辈,凭借诡门的势力,一洗前耻自然不在话下。百般恳求之后,终于从毒蛟道人手中获得了一枚令牌,有了这枚令牌,便代表着他正式成为诡门中地位显赫之人。所以在杜若再度来访之时,他恳请毒蛟道人允许他离开一段时日,打的旗号却是出去纠集人手,尽快解除此地的禁制,让师父早日重返人间。
    以毒蛟道人的心机和眼光,当然看得出这个徒弟的心思,并不完全是为了帮自己脱困,至少他就舍不得离开审香妍。开玩笑,以杜若之能加上乾机落月壶这等魔器,都无法破解的禁制,就算诡门倾巢出动,来个上千名修真者,也肯定是无功而返。不过出于对徒弟的宠爱,和自身修行的需要,他还是点头同意了荣书隽的请求。
    自从杜若上次留下一点魔雾之后,毒蛟道人对于恢复以往的修为,就充满了信心。只是当时要教徒弟,还要看管审香妍,所以才没怎么修炼。此时正好趁这个机会,闭关几年,借助魔雾之力将魔胎重新梳理一遍。于是叮嘱了几句之后,便任由杜若将两人带走,而他则潜入黏液之中闭关清修。
    离开苦水荒漠之后,杜若便飘然而去,对两人何去何从竟是没有丝毫的过问。莫名其妙地离开那处洞穴,重获自由,倒令审香妍大感意外,和荣书隽稍一商议,决定先回师门再做打算。之所以没有急于寻找高庸涵,是因为这半年多以来,天天在黏液里浸泡,审香妍自觉灵胎内好像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而且这个古怪,和以往修习的灵光法术,隐隐有发生冲突的征兆,这不能不令人忧虑,所以回师门求助自然成了首选。再有一个原因,赤炎洲离星河屿仅有一海之隔,而与当初被擒的倚刚山,则相隔万里,需要横跨整个北洲大陆,所以就算要找高庸涵,也只能从星河屿这边过去。
    两人结伴同行,在路上出于关心,审香妍询问了一下荣书隽的情形。荣书隽仔细揣摩了一番,顺竿而上,将自己也说成了受害者。这么一来,审香妍的同情心便泛滥起来,学着高庸涵所说的凤五那般作法,自作主张代师收徒。这在荣书隽而言实在是求之不得,于是欣而应允,直接改口称审香妍为师姐。
    荣书隽没有跟智薇散人等去银汉宫,只是冷漠地看着一行人越走越远,他留了下来,因为要找到审香妍。他在乎的是审香妍,而非丹鼎门弟子的身份,况且他自己也知道,跟随毒蛟道人修习的法门,根本就与丹鼎门的心法格格不入。而且他看得出,包括智薇散人和月空盈在内,所有的人没一个拿他当同门看待,大家都认为这只不过是审香妍的胡闹而已。
    那种无视的轻蔑,和言语间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嘲笑,令荣书隽怒火中烧,愤恨不已。不过他已经不是那个与陶士安一言不和,就不惜大打出手甚至拼命的质朴少年,经过了同龄人难以想像的屈辱和磨难之后,他早已学会了隐忍。忍字头上一把刀!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会让这些高傲的千灵族人,匍匐在他脚下,恳求他的宽恕和原谅!
    当天夜里,荣书隽就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名塔树护卫,运用修习的魔功让那人尝尽了苦头,可是却没问出任何有用的消息,于是那人的灵胎被他吸食一空。而后如法炮制,在问道第五个人时终于有了点眉目,早在昨天大清早,审香妍就和一个人族男子悄悄离去。荣书隽妒火中烧,尤其是问情那男子的模样之后,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片苦心居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一旦见到高庸涵,审香妍就会完全忘了自己,甚至在走之前连句话都没有留下。
    体内的魔息不住翻腾,慕寒食魂魄中的狡诈和无耻,一点一点地渗入到脑海中,愤怒和伤心交织在一起,荣书隽五内俱焚。一点一点捏碎那名护卫的灵胎,看着对方惊恐的眼神,张大了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的绝望表情,荣书隽没来由地感到极度的兴奋,似乎只有杀戮才能减轻他的怒火。
    此时,他的行踪已被塔树部落发现,仰天长啸声中,荣书隽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第五卷终)
第二八一章 后 记
    第五卷在“荣书隽的长啸声中”结束了,想必除了留下悬念之外,还让人有一些意外吧。这个意外,并非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早前就已经计划好的。
    在第四卷结束的时候,我曾经认真地想了许久,希望从第五卷开始做一些改变,当然,主要是指写作手法上的尝试。这里首先要说明一下,从去年十月中旬到现在,《九界》已经完成了五卷,整整一百万字。如果加上期间同时完成的一部正史小说,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二十万字,除去中间因为各种事情所耽搁的时间,平均下来,每个月差不多是十万字的速度,还算差强人意吧!
    随着文字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写作必然会积累出相当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则促使我对许多方面都有了一些思考,尤其是在叙述方法上面。一本小说,一个故事,想要从头至尾都引人入胜,这无疑是很难的一件事。前面四卷整体来讲,都是随着高庸涵的经历而展开,他走到哪里,便对相应的场景、种族以及矛盾,进行描述和展开。时间一长不要说是读者,就连我这个作者,都有点厌烦这种叙事方式了。所以我想要寻求一种转变,并且希望这种转变能给读者带来新意,同时对整个故事的丰富进行有益的补充。
    正是有了这种想法,在第五卷展开仅仅六章的时候,我就让高庸涵失踪了,并且一失踪就是二十多章,差不多第五卷一半的篇幅都没有出现。围绕着高庸涵的失踪,引出了苦行者,引出了纳兰,甚至引出了前文一直提到的原界帝君狐晏。可以说,这一段情节至关重要,因为整部小说最关键的两个人物,在冰沐原的变故中登场了。
    一个人物重要不重要,我以为,并非是由此人在小说中出场次数的多寡来决定,而应该看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就正如《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当中,王重阳和林朝英,他们二人的戏份很少,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两个人,就没有老顽童、全真七子和小龙女,那么郭靖和杨过的成长历程,岂不是少了许多精彩?纳兰和狐晏在《九界》当中的地位,也是如此!
    纳兰在某些方面很像林朝英,虽然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悉,而且戏份也很少,但是暗地里对世界的影响却十分巨大。纳兰掌握的苦行者,是厚土界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尽管不能左右厚土界的发展,但是绝不容忽视。他们所代表的,是对玄明盛世有不同看法的一帮修真者,他们渴望用自己的观念来改变世界。姑且不论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存在绝对是合乎情理的,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这帮苦行者,厚土界才会显得更加真实!对比一下,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里,不也有这一类人么?
    狐晏介乎于正邪之间,单就善恶而言,当然和王重阳不同,不过他比王重阳要复杂得多。有关狐晏的故事,之前的章节陆陆续续介绍了一部分,但并不表示只有这些内容,在后续行文当中,会对他的过往做一个详尽的交代。历史上,总会有一些了不起的才智之士,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用不同的方式展现给世人。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中的某些人甚至不惜用阴谋和战争,以血与火来强行推动,结果往往给普通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而其中的功过,也只能由历史来评说。狐晏便是如此,但是他的性子太过急躁,方法简单且粗暴,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想必大家已经从中看出来了,狐晏将会是高庸涵潜在的最大敌人。因为狐晏始终没有意识到,当年的失败并非是由于默提上人的突然出现,究其根源,其实是他想要改变厚土界现有秩序的念头。作为厚土界顶尖强者的纳兰,以及心怀天下的高庸涵,同样怀有类似的想法,有此想法而出发点不同的人凑到一起,当然会发生无可避免的碰撞。
    看到这里,也许大家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狐晏已经看出,高庸涵日后会成为一个障碍,为什么不干脆杀了他,还要帮他渡过修行的难关?这个原因很简单,狐晏出自仙界,对于厚土界的修真者天生有一种俯视的高傲,如果只是因为一个人有可能成为对手,而提前杀了对方消除隐患,这不是大丈夫所为!的确,狐晏杀了很多人,性情偏激且不计后果,但他绝不是那种没有器量的小人!能成为一代帝君,岂是没有自信的人?
    再有一点,狐晏从高庸涵身上感到了一丝熟悉的味道,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了高庸涵的来历。所有的小说,尤其是玄幻小说,主人公总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高庸涵当然也不例外。从最初高庸涵的灵胎能进入仙界,就可以看出他绝非一般,再后来连魔界大明王都很看重他,便愈发凸显出他的不寻常。以狐晏的境界,看出这一点不是难事,况且他还需要高庸涵去做一些事情,所以此时完全没有必要对他施以辣手。
    由于高庸涵的失踪,引发了《九界》开篇以来最大的一次群殴。数百名苦行者和数百名十二叠鼓楼的杀手,在冰沐原沐芳谷外打得天昏地暗,成为横水血战之后,修真界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厮杀。此一战的意义十分重大,等于是将修真界内部的矛盾彻底激化,此后,这股势头必将席卷天下,包括九大门派在内均难以幸免。积累了数百年的恩怨,不会一直就这么延续下去,总会在一个时候爆发,而这一战只是一个开头!
    这一战当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不容忽视,那就是鸾龙部族也卷了进来,而且在龙琴四人的联手之下,杀了来自仙界的秋潮。这件事貌似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却因为紫袖的缘故,终归还是会和高庸涵牵扯在一起,至于日后霜月海和仙界的关系,当然也会受到影响。这件事,包括之前仙界消除道一真人的影响,以及丹鼎门发出仙使令对付天机门等等等等,所有的一切在最后都将归结到一点。这一点,才是所有变故,所有秘密的真正根源!相信到《九界》小说行将结束的时候,大家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紫袖又走了!当写到龙琴带着紫袖离去的时候,我很无奈,好不容易才与高庸涵重逢,相聚了不过才几天就再度分开,难道真的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么?其实在第四卷的后半段,我就深深地陷入到一种状态之中,之所以用“状态”这个词,是因为实在找不出更好的词语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
    小说写到这种程度,在我而言,时常会觉得里面的人物就活生生地在我面前。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人生轨迹,已经不是我想要怎么写就怎么写,反而时常给我一种错觉,仿佛是他们在推动着我这么写。我好像从最初的创作者,变成了一个陈述者,把我看到的景象描述出来,给大家讲述着每一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