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九界 >

第194章

九界-第194章

小说: 九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却找不出半点痕迹。这一次他不敢再入定,怕稍不留意就是三五个月,只是用玄元宗的心法慢慢梳理,借此平息心中的烦闷。
    几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十一月二十六这天晚上,叶厚襄一脸凝重地找到高庸涵商议:“高帅,不凑巧得很,丹泰常宗主两个月前开始闭关,现在执掌事务的是智宇真人!”
    “是他?”高庸涵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大感棘手。当日天机峰上,智宇真人临去前那种恶毒的眼神仍历历在目,而且此人行事颇多阴狠之处,这一次恐怕很难会有结果。
    “高帅,事不宜迟,咱们明日一早就启程!”智宇真人是怎样的为人,叶厚襄也是深有体会,兼且听到高庸涵提及天机峰上的一幕,不免为权机和权思二人有些担心。
    “好的,”高庸涵点了点头,转而问道:“皇上,丹鼎门是什么情形,可否为我说一说?”
    “我所知也不是很详细,不过大致情形还是知道的。千灵族——”
    千灵族有三大姓,分别为丹、月、智。丹氏由于是九界道祖之后,所以历来都是丹鼎门宗主的不二人选。而月氏中的女子天生具有一种神秘的本领,可感知冥冥上苍的意愿,所以族中的祭祀一职,始终由月氏女子担任。至于智氏,通常负责处理族内一些杂务,从旁辅助。多年来,这三大姓氏一直合作无间,只是近年来才出现了一些分歧。
    丹鼎门的宗主目前虽然是丹泰常,但是辈分最高的却另有其人,而那几名硕果仅存的长辈已经闭关多年,不问世事久矣。丹泰常这一辈师兄弟总共有二十余人,智宇真人无论心机还是手段,均算得上是其中佼佼,而最关键的是,他一直都被丹泰常倚为左膀右臂信任有加。只是这一次让他接受丹鼎门的日常事务,多少还是有些出乎意料,毕竟在丹鼎门内部比智宇真人强的还有好几个人。
    “你说的这几个人都是谁?”高庸涵插嘴问道。
    “据我所知至少有三个人,无论是修为还是风评都在智宇真人之上。一个是智空大师,也就是丹泰常这一辈的大师兄,另一个是真阅上人,还有一个名叫丹几道。”
    “智空大师的大名我听过,听说此人精通卜艺相学,尤擅卜卦。虽然没有人见过他出手,不知道修为到了什么程度,但是身为丹泰常宗主的大师兄,想来一定不弱。真阅上人曾被誉为千灵族的奇才,年轻时就曾降伏海怪千须蜃,有此资格也不足为奇。”说到这里高庸涵顿了一顿,奇道:“兴许是我孤陋寡闻,这个丹几道却从未听说过,不知是何来历?”
    “据说此人是丹鼎门上任宗主的关门弟子,多年来从未下山一步,而且于近日才出关,所以不为人知。”
    “此人既然很少露面,而且资历又最浅,zZzcn{3}〓〓〓〓{Z}〓〓{中}…{文}…{网}哪里来的资格和智宇真人争呢?”
    “这件事我也只是听说,”叶厚襄突然压低声音,略微显现出一丝兴奋和惊奇,“听说这个丹几道才是丹鼎门真正的宗主继承人,只因上任宗主在他闭关之时,不知为何突然灵念失守,临终前为了不致影响到他修行,才指定丹泰常接任掌教一职。按照丹鼎门内部的说法,丹泰常迟早要将位子让出来,由丹几道出任新的宗主。”
    “哦?居然还有这等秘辛,真正是想不到!”高庸涵同样是大感意外,猛然间冒出一个念头,急急问道:“那么你有没有听说,丹鼎门内部可有不和之声?”
    “这个倒没有听说!智空大师天性懒散,从不过问世事,真阅上人性情冲淡,时常下山云游。丹几道出关还不到一年,我只是在过年的时候,在祭拜九界道祖的大典上见过他一面,此外再没见过。”叶厚襄似乎有所领悟,低声道:“高帅的意思,莫非是说……”
    “我也只是瞎猜,真实情况如何,还是等咱们上了道祖崖再细心观察。”交换了一下眼神,两人已经取得了默契。丹泰常一反常态地支持北州国,而且在这等紧要关头却选择闭关,无一不昭示着内中另有隐情。至于这个隐情是否如高庸涵所猜测的那样,与丹鼎门内部的权力交接有关,目前的确无从判断。
    修真界虽说高高在上,但是在很多事情上和凡间却没什么两样,尤其涉及到权力之争时,一样充满了血雨腥风。“权力”这个东西很奇怪也很吸引人,古往今来多少大英雄、大豪杰,到头来莫不是栽倒在这上面,直到临死时才多少醒悟过来,原来一番算计一番辛苦,莫不是给他人做了嫁衣裳。可惜,无论前人留下多少感叹、多少告诫,后人仍是趋之若鹜,不惜为了它做出一件又一件违心的事情,最终在权力之中迷失了自己。即便连上仙也很难免俗,当年的狐晏不就是这样么?
    每每涉及到权力,尤其是类似于一国之君、一派宗主这样的高位,其间有多少龌龊不堪的暗中交易,有多少令人胆战心惊的背叛、诡计和杀戮,当真是史不绝书。然而,无论是宗法还是礼教,都不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而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黎庶!
    一念及此,高庸涵悚然而觉。细想自己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虽说抱着一个天下太平的宗旨,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陷入到种种的权力之争当中。因为想要实现胸中的抱负,必然需要聚集一大批下属,这么多人凑到一起,自然而然地便会产生出权力。难道说只要有生灵存在,这权力便不可能被消除么?这何尝不是一个生生不休的死结?回过头再来看,如果权力掌握在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手中,会给世间带来什么不言而喻。既然权力始终存在,那就应该好好把握,利用手中的权力真真正正地做点事情,至少也要让百姓过得好一点!
    这一夜,高庸涵与叶厚襄一直聊到了天亮,两人对于接下来该如何做大致有了一个概念,这也算是一件幸事。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叶厚襄祭过天地之后,和高庸涵一道启程望道祖崖而去。随行的是由上将军寇连环亲率的五百禁军精锐,还有尉倪、尉倧两兄弟,作为叶厚襄的贴身侍卫随侍左右。至于羊舍攀,则和北州国自国丈以下一众大臣留守望云都。
    五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由正南的正礼门出城,沿着官道马不停蹄朝南而去。一路上先是渡源天河,一直到天阶滩方才折而向西,在青曲坊修整了一日,再往北进发进入山区,至此官道噶然而止。山路颇为崎岖,一些险要处只容一人一马经过,不过四周的景色如画,而且气候宜人,倒也不怎么辛苦。在山间走了两日,来到一处湖边,天色依然大亮却已到了戌时,于是安营扎寨生火做饭。闲来无事,叶厚襄陪着高庸涵顺着湖边缓缓而行,尉倪、尉倧两人则远远跟在身后。
    “这个湖叫做小天池,湖水中蕴含了淡淡的仙灵之气,可祛百病,常人喝了能延年益寿。”说着弯腰捧了一捧湖水喝了一口,叹道:“可惜,从一进山开始,就完全属于丹鼎门的直接管辖范围,所以这里是不许百姓取水的。即便是我带来的这些禁军,也是经过丹泰常特许,才能饮用。”
    从叶厚襄这句话中,高庸涵多少感觉到了几分无奈和惆怅,寄人篱下的日子果然不好过。
    “高帅请看!”叶厚襄指着湖对面远处群山说道:“那座最高的山峰就是道祖崖,丹鼎门便坐落在半山腰。山顶自然是九界道祖的道场,每隔六十年才会开放一次。”
    高庸涵眼力极好,加上悬空岛四季常青,所以隔着这么远的距离也能大致看清。只见起伏不定的山峦中,十几座山峰众星拱月一般围着一座大山,那座山并无什么棱角,山势柔美之中带有一股洒脱,恰如千灵族飘逸的本性。山腰处云雾缭绕,大朵大朵的云彩将山腰以上完全遮掩起来,只从缓缓流动的云雾缝隙中,偶尔会闪出道道金光。整座山看上去平淡无奇,既无天机峰的雄厚,也无倚刚山的粗犷,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大气,而且不失灵秀。
    虽然还没真真切切地看到,高庸涵已经忍不住赞道:“道祖崖好强的气势,当为天下第一山,果然不愧是仙界的手笔!”
    “据说仙界当年造悬空岛之时,特地仿照九界道祖居住的仙山修建的道祖崖。传说,在道祖崖顶峰,有缘之人可以看到飘渺的仙境。”叶厚襄一脸向往之色,长叹道:“可惜我这一辈子都无缘登顶,只能从《九界风物通志》中想像仙境的绝美了!”?
第二六五章 仙山
    从小天池再往前行约莫六十余里,地势转而降低,到了一处极大的山谷跟前,谷口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书三个大字“落马台”。到了这里,便算是真正踏入丹鼎门的地界,出于对九界道祖的尊敬,不管来人是谁都要落马,也不许御空而行。叶厚襄将五百禁军统统留下,只带着高庸涵、寇连环和尉倪、尉倧,以及几名手捧礼物的随从,轻装上山。
    由于此前曾在天机峰与丹鼎门的人交过手,高庸涵目前不宜以真实面目出现,故而稍加打扮了一下,装成一名随从跟在寇连环身后。之所以没有使用幻化之术,完全是因为担心被人看出来,反而容易坏事。
    一行十余人沿着山谷前行,走了约莫二十里,来到一座山门跟前。高庸涵抬头看了一眼,不禁暗暗喝彩。只见一道霞光高悬在半空,流光异彩中漂浮着四个硕大的金字:为道法祖。两侧是两块冲天而起的玉碑,隐隐泛着蓝光,宛如流水一般缓缓移动,仔细看去竟是纯由月萤石雕琢而成。玉碑上浮凸出一幅楹联,其势若飞,上书:
    仙山巍峨,云飞画栋,睹诸相庄严,已接无边法界;
    霄汉飘渺,乐奏钧天,觐道容整肃,如游九府神宫。
    这数十个大字写得龙飞凤舞,字迹酣畅淋漓,将仰慕之情完全形诸于笔墨,一股磅礴的气势充斥于天地之间。想来当日题字之人,一定出自仙界,否则哪有这般大气!
    踏进山门,一股柔和的山风带着淡淡的云雾拂来,将众人的衣衫吹动,恍惚间飘然若仙,众人心胸为之大开。这时从云雾中闪现出两个千灵族人,均是一身华美的蓝袍,尤其是头上的一对灵角闪着金光,无一不彰显出名门大派的风范。只是两人神情倨傲,显得十分冷淡。
    “参加陛下!”那两人走到叶厚襄面前微微弯腰,施了一礼,其中一人说道:“智宇师叔算准陛下今日必到,所以特命我二人在此守候。”
    “那就劳烦两位师兄了!”叶厚襄欠身还了一礼,“不知智宇真人如今在几重天?”这座仙山共分九重,最上一重才是真正的道祖崖,不过世人多以道祖崖称呼此地。
    “师叔得知陛下要来,特意在五重天相侯!”
    “真人费心了,请师兄为我等引路!”
    那两人只对叶厚襄稍加辞色,对于旁人只是打量了几眼,问都没有问一句,显见并未将众人放在眼里。高庸涵暗想,丹鼎门这么多年来始终高高在上,对于旁的种族门派丝毫不放在眼里,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转念又想,丹鼎门一味地固步自封,对世间所发生的一切都视而不见,此行能否成功看来着实有些难度。这么想着,跟在那两人身后来到了一处高台之上。
    这处高台地势颇为奇特,四周全是悬崖峭壁,惟有这一块巨石十分突兀地伸了出去,到了这里,除了前面的万丈深渊再无别路。高庸涵顺着悬崖抬眼望去,只见崖壁高不见顶,直没入云海之中,不过眼前的一切总让他有一种虚幻的感觉,似乎这些景象都只是障眼法而已。可是用手偷偷按了一下崖壁,却又真真切切,以他的修为自然可以试得出来,这些山崖究竟是不是虚妄,看来道祖崖的确非同凡响。他不知道,世人眼中的道祖崖仙山完全都是虚幻,不过是仙人使的障眼法而已。
    那两个千灵族人走到高台边,径自跨了出去,在一众随从的惊呼声中稳稳站在半空,而后双手翻飞捏出一连窜的法诀,跟着大喝一声,将法诀印入高台之上。法诀一闪没入地下,高台一阵轻微地晃动,随即从地下冒出一道白光,白光急速旋转而后变得越来越亮,将整个高台都笼罩在其中。
    叶厚襄和寇连环曾经上过道祖崖,对此已是见怪不怪,尉倪、尉倧两兄弟和高庸涵一样,都是第一次来,见此光景虽然有些诧异却毫不惊慌。那一帮随从可就不同了,他们虽然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脱颖而出,但毕竟只是常人,在这等法阵启动之时岂能不慌。不过还好,众人虽然一个个面色苍白,两股战栗,却没有一个惊慌失措失了分寸的,可见寇连环治军果然有些真材实料。
    白光猛地一闪,众人只觉得腾云驾雾一般飞了起来,尽管眼前只是白茫茫的一片,耳边是呼啸的风声,却也忍不住暗自赞叹。不过片刻的功夫,脚下一顿重新回到地面,云雾散开之后,众人齐齐喝了一声彩。此时眼前的景象又是一变,脚下是奔流而过的云海,云海之中散落着一朵朵盛开的金色莲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恍如仙境一般。
    高庸涵不禁暗想,照情形看此地不过才是第一重天,就有这等美景,道祖崖上是何景象当真是难以想象。不过从适才那个法阵来看,道祖崖的防范比之天机峰要严密得多,没有丹鼎门独特的法诀,根本没办法上来。此处已经看不到那些悬崖峭壁,应该已经到了空中,除非是有极高的修为,否则普通的修真者想要闯进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那两名丹鼎门弟子见到众人如痴如醉的神情,颇有些不屑地笑了一笑,跟着吐出一窜晦涩难懂的咒语,茫茫云海之中旋即闪出一条天梯。众人拾阶而上,不多时又来到一处高台,这次一众随从不再惊慌,看着那两人施法。如是般接连几次,一路上见识了平生难得一见的美景之后,终于到了五重天。饶是众人已经有了先前的经验,一见之下还是目瞪口呆。
    五重天的景象与前面截然不同!兴许是不想让外人看到太多内幕,所以之前的四重天多是云雾缭绕,没有流露出本来面目。而五重天是丹鼎门历来会客的地方,自然不能再遮遮掩掩,显出小家子气,所以此处的景观一览无遗。
    远处是一条接天的水帘,宽逾百里,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