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双缘记 >

第23章

双缘记-第23章

小说: 双缘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大周是你武氏江山,你武三思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吧,反正覆巢之下无有完卵,砸的都是你们武家的蛋。
    群臣见武三思瞪着一对虎目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不同意武三思意见的也慑于威势,只得附合着道:“太尉说得有理。”
    则天皇帝皱眉道:“此议已决,援西大军暂缓班师。对于西夏犯我边关屠我边民之事当如何处治?是依武太尉所奏,还是令援西大军立即征西?”
    礼部尚书沙万里出班奏道:“臣启万岁今日早朝后臣到礼部衙门时,接到了西夏国主葛苏礼着使臣送来了降书顺表,臣正待启奏我主,不期我主先问了此事,臣请我主恕微臣缓奏之罪。”
    则天皇帝沉声问道:“有这等事?朕刚接到捷报,西夏的降书顺表也到,西夏国使臣何在?他为什么不把降书顺表送到前敌南元帅处,而舍近求远关山万里来我京城长安礼部?”
    沙万里惴惴道:“微臣刚接到降书顺表,我主急召臣等上殿面圣,臣尚未来得及问及细节,西夏国使臣正在馆驿安歇。”
    则天皇帝愠道:“西夏国降书顺表你可带来,此等大事你为何不在议事前启奏?”
    沙万里俯伏金阶以头触地道:“臣罪该万死,臣见太尉向吾主启奏班师与征西之事不便插言,所以等到吾主垂询起西夏国犯边之事时,才敢寻机启奏吾主。
    西夏国降书顺表是回疆文字,微臣已责通译正在翻成汉文,所以没有带来。”
    则天皇帝面色稍霁道:“你可起来说话,西夏国降书顺表可写些什么?”
    沙万里边擦汗边道:“大意是犯我大周边关屠我大周子民的战争罪责,西夏国愿以黄金二百万两赔偿,每年朝贡我大周朝战马一千匹,牛五千头,羊十万只……”
    则天皇帝摆手道:“好了、好了,朕不愿意听这些枯燥的数字,朕所要的是他西夏国如何能保证不再犯我边关。你明天早朝将西夏国使节带到金殿朕要当面责问于他。”
    沙万里诺诺而退。
    则天皇帝道:“西夏国既然臣伏,班师之事再议。但那功劳簿上所列立功将士将如何处治?朕以为援西将士为国捐躯,浴血奋战就该及时奖赏。
    武太尉你可与六部的尚书们连夜拟好奖赏名单,先呈左右丞相阅后,明日早朝呈报于朕。退朝!”
    第二日早朝则天皇帝接受了西夏国使臣的降书顺表,得到西夏王保证永不犯大周境承诺。
    则天皇帝责成西夏王葛苏礼,协助南勘缉拿妖道昆道人,并让西夏国使臣转告西夏国王葛苏礼,应其所请即日释放所有战俘。
    如此则天皇帝已依武三思所议,南勘、张言暂缓回朝。先锋官秦襄、副先锋官尉迟昭率军班师,援西路上各州府县人员愿意留在玉门关的编入册籍,不愿意的逐州府县赍资遣散,死伤人员重资抚恤。立功将士各有升迁:正副先锋秦襄、尉迟昭各升二级官阶二品。西凉州总兵太守刘成志擢升为扬威将军官一品,御赐旌旗一面上绣扬威将军刘,以示旌表。封妻刘杨氏为一品诰命夫人。
    在长孙策的升迁上有三种意见:一种是长孙策乃犯官出身不应擢升,一种意见认为长孙策虽系前朝犯官但对今朝有功应该擢升。另一种意见认为提升应该提升,但不宜提得太高,这样既体现了功奖过罚的原则以此激励犯错的贬官奋发向上。最后一致决定把三种意见奏报女主,让则天皇帝钦定。
    则天皇帝阅过六部及左右丞相的意见后提笔批道:功是功,非是非,走马擒三将壮我军威,夺玉门悬国旗壮我国威,两威合一定可震西。御批擢升长孙策为震西奉节大将军,官一品署理玉门关总兵太守之职,御赐震西奉节大将军长孙旌旗一面,以示旌表。封妻长孙独孤氏为一品诰命夫人。
    此御批一下满朝哗然,这也升得忒悬了吧!一下子由七品升到一品,这可是连跃了十二个台阶呀!这长孙策前唐是一品,当朝又为一品大员,这不等于犯了罪之后又官复原职了吗!
    则天皇帝笑道:“众爱卿稍安勿燥,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众位卿家如果没有长孙策连闯西夏十五座连营到朝廷搬取救兵,试问众位爱卿你们今日还能安站在朝堂之上吗?
    仅此一点武班中的爱卿你们谁能做到?慢说他是个七品县令,就算是个平民百姓做到这一点,朕赏他个一品官阶也不为过,更何况他还有走马擒三将与夺关斩将扬我国威之功,他的神勇威震敌胆。我让他做玉门关总兵,试想西夏国在正常情况下还敢犯我大周吗?”
    群臣被则天皇帝的高瞻远瞩所折服。果然如则天皇帝所料,在长孙策镇守玉门关期间西夏国从未再敢犯大周朝的玉门关。
    书中暗表长孙策为御马监的蜣螂神君转世也。
    正是:勤奋肮脏一蜣螂,只因不洁遭淹亡。
    待得是非分明日,功过相抵谢君王。
第二十四章
    却说那夜援西大军收复了玉门关没有捉住妖道昆道人,可连那狐鼬二仙翁也不见了踪迹。张言、南勘二人心中焦急但无处打探他俩的行踪,圣旨既下张、南二人忙于军队建制和城垣的修复工作,更为艰巨的是还要治理鼠患。圣旨特饬严查妖道昆道人的下落,一天下来早已筋疲力尽了,找俩位盟兄的事也只好暂时搁止下来。
    ***
    狐鼬二仙翁见那妖道昆道人七星迷魂阵发动施出毒雾,鼬仙在前,狐仙在后两掌抵在鼬仙的后背上,待鼬仙施出乾坤挪移反归大法时,他将内功源源不断的输入到鼬仙体内,使鼬仙的挪移大法更具威力。那团毒雾中的有毒气体在狐鼬二位挪移作用下,被迅速的挪到了空中。二仙亦步亦趋起在空中将这团有毒气体挪移成一小团,最后浓缩成一个米粒大小的小丸,将其抛入了西域冰峰下的一个无底洞中。随即手符一道贴在了洞口,这被浓缩的毒丸永世再也不出来了。二仙办完这一切,都如虚脱了般,背靠背的盘膝坐下各自做起了吐纳功夫,调息损耗过多的元气。
    二仙十日后才感内元充盈神清气爽,同时行功完毕。
    狐仙对鼬仙道:“鼬弟你知道那妖道施放的是什么毒气吗?怎么如此霸道?”
    鼬仙道:“我也纳罕什么毒气如此霸道,几乎坏了你我的金刚不坏之身,这妖道果然有点门道,不知他是什么来历?”
    “现在还看不准。不知为什么他的身上有七色光幢罩住了他本来的面目。不过我总觉得这个什么昆道人是昆仑山的豪鼠一脉,可是他又绝非是豪鼠的精变,否则他驱使豪鼠为害人类时被白蛇素贞一口吞去一万余只豪鼠,他也无动于衷,但他与豪鼠一定大有渊源,这一点是不会错的。”
    鼬仙道:“狐兄你所说那昆道人身上罩有七色光环,那光环是正是邪?”
    狐仙答道:“是正非邪!”
    鼬仙喃喃道:“这便怪了,如此邪恶之徒怎么会有神光护体呢?”
    狐仙恨声道:“不论是何方神圣以神光为这妖道护体,我也要把他揪出来。”
    鼬仙问道:“那么咱们是回玉门关,还是继续寻找妖道?”
    狐仙接道:“去玉门关也得帮三弟四弟去查妖道的踪迹,我们不必脱裤子放屁费那二遍手续,你我只管去查妖道的下落,待擒住妖道你我再去会见三弟、四弟,将妖道交给他们便是。”
    鼬仙道:“这……咱俩自那夜周军夺城复关至今,已十余日没有我们的消息。三弟、四弟岂不挂怀!”
    狐仙道:“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量他们也能体会我俩的做法,咱们尽管去查妖道便了。”
    狐、鼬二仙起在空中转眼不见。
    ***
    南勘、张言二人由于援西军已班师,女主又颁下旨意擢升长孙策为玉门关总兵震西奉节大将军之职,二人元帅、监军之职自然解除。张、南二人计议如何缉拿妖道昆道人之事,忽中军来报南、张二位夫人首辅武承嗣夫人、太尉武三思夫人和御前带刀侍卫长墨芝大人等五人,已到总兵衙门。张、南二人急步赶往总兵衙署长迎接自己的爱妻和那当朝地位显赫的二位皇亲国戚夫人和终日伴君左右的二品带刀侍卫长墨芝大人。
    书中暗表这二武夫人便是二十年曾辱拒南勘婚事的母丹、洪芍二人。此事说来话长,南勘在太宗皇帝文武双科会试,夺得了武状元、文榜眼耀祖光宗不说,太宗皇帝为了彰显重视人才又赐半副銮驾祝贺南勘与柳芸的秦晋之好,皇上对南勘的如此浩荡皇恩成为一时佳话,闻听之人无不啧啧称羡。
    对于这件轰动新闻母丹和洪芍二女自然也听了。二女各自懊悔不迭,早知那熊猫般模样的南勘,有今日的显赫成就,真不该以貌取人而辱拒于他,致使本来是送上自家门来的活宝贝,反倒推给了他现在的妻子柳芸。让她捡了一个现成便宜。想当初只要稍微对那熊猫眼南勘含糊其词的留点口德,给他留点念想,哼!哼!今日还有你柳芸的份么!
    二女各自是想一回、气一回、悔一回、复又恨一回,又自我安慰一回。其实你柳芸也没什么值得臭美的,你不就是捡了一个我不要的破烂,半副銮驾就能遮住你被癞蛤蟆啃了一口的事实么?你抖擞什么呀抖擞!柳芸你等着瞧本小姐除非不嫁,嫁就嫁个比你那熊猫丈夫、官大的、英俊的非压住你柳芸的嚣张气焰不可。
    女人的心海底针,这母丹、洪芍二女此时不怨南勘,反倒忌恨起无辜的素昧平生的柳芸来了。女人的心哪——永远是个谜。
    这母丹、洪芍二女恒心已下,真没嫁人,一直到则天皇帝君临天下开女科取士,母丹、洪芍均被取为二甲进士的一、二名。虽未能以状元、榜眼、探花的成绩金殿面试,也被则天皇帝委以了官职。母丹为侍御女官,洪芍为銮驾总管,官阶皆为从五品。虽官阶不高,但每日都能陪侍皇帝左右,她们的一言一行也能影响到则天皇帝对官员的任免和政令实行。她们在自觉不自觉中已被朝臣视为不可小觑炙手可热的人物了。
    二女时年以届三十八岁矣。
    母丹、洪芍二女官的特殊身份引起了一个人的密切关注。他就是则天皇帝同父异母兄长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这武承嗣心机深沉足智多谋,寡言少语深藏不露,善于迎合揣摸姑母则天皇帝的心事。因此深得则天皇帝的喜欢,而心中瞩意自己百年之后,将传帝位于他,也好永续武氏宗祠。
    武承嗣虽曾得到过姑母的暗示,自己是武家王朝的接班人。然而李氏皇子虽四死其二,余下二皇子虽懦弱少智,但是不定哪一天,二人一旦对姑母说出理智的见解,便可能影响姑母让我继承大统的初衷。所以姑母身边最好有一位自己的亲信,密切注视着那两位皇子的动向,才好及时应变。以立于不败之地。而此人则在母丹、洪芍二人之间选择为好。
    也是天假其便。原配毛氏近日因痰涌症而逝,他借机请求姑母赐婚。为了不引起姑母的疑心有它图故而舍整日在姑母身侧的侍御女官母丹而点名要銮驾总管洪芍为续弦。
    则天皇帝虽然瞩意喜欢这个侄儿,但有涉自己皇权之事她是怀疑一切人的。因为她是此中高手,当初若不是安插亲信在高宗李治身边给自己通风报信,今日安有自己的皇位。如今见侄儿武承嗣提出要洪芍续弦,马上引起她的高度警觉,但一想洪芍仅为一銮驾总管,除自己的出行需要她时,她只能属于外围人物,涉及不到核心机密。自己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应嗣儿所请,而彼此面子上也好看。所以点点头道:“朕便允你所请,明日早朝便将洪芍赐婚与你。”
    武承嗣谢恩毕,“陛下若无别的旨意,侄臣告退了!”
    则天皇上笑道:“嗣儿慢行,朕有话问你。朕身边的上官婉儿和母丹二位女官,似乎都不比那洪芍总管差,嗣儿为何不选她二人中的一个,也好让我们婆媳日夕相伴,岂不是增加了君、臣,亲情的无限家庭宫廷乐趣,反选那离我身边远的銮驾总管呢?啊!”
    武承嗣闻姑母之言,冷汗几乎惊出。她的这番反话正说实寓敲山震虎之意。你若是真讲亲情也不至于连杀二名亲子了。幸好我思虑在先从外围入手,否则我若一步到位的点名要母丹,别说继承大统无望,便连性命也堪忧了。他故做不知姑母的话意,笑道:“陛下所言侄臣连想都不敢想,母丹和婉儿二位女官朝夕侍奉陛下日理万机。侄臣岂敢以一己私欲而影响了陛下的国家大事,所以对陛下身边须臾不可离开的母丹、婉儿,侄臣只有尊敬的份,绝不敢存有非份之想。”
    则天皇帝点点头道:“你退下回去准备婚事吧。”
    武承嗣退出养心殿后,长吁了一口气。
第二十四章 接1
    武三思是则天皇帝同父同母兄长武元庆之子。从亲缘上讲他较武承嗣与姑母皇上的血统更近一些。然而武三思虽武功超群能征善战,但此人过于直露,不知掩饰心机,且心胸狭窄,惹得朝臣敢怒而不敢言,往往他杵怒了如张为民、南怀远这样的梗臣、良臣,说得好听一点他姑母还得为他打圆场化解矛盾。说得难听点,做为皇上的姑母还得为他揩屁股,所以则天皇帝在考虑继位人时,选择了在血统上稍逊于他的武承嗣。然而血毕竟浓于水,她对武三思的不满仅囿于恨铁不成钢,毕竟她这个侄儿在铲除李、唐余孽中是功不可没的。如果他的智慧能再高一些,心胸放开一些,说话行事收敛一些,他是不输于武承嗣的。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于这个侄儿也只好扬其长、避其短。让他掌管全国的兵马去冲锋陷阵了。
    太尉武三思在听到皇上将銮驾总管洪芍赐与武承嗣时,心念电转想道:这武承嗣着实高明,为了掌握姑母的宫廷秘密,竟打起了姑母身边人的主意。司马昭之心已昭然若揭矣。你武承嗣能做初一,难道我武三思就做不得十五么?哼哼!你是死了老婆续弦,我武三思尽管没少玩女人,但目前仍孓然一身,尚可称得上是“童男子”呢!我也让姑母赐婚,看姑母能不能一样侄儿两样对待。正好也可试探一下我在姑母心中的份量与你武承嗣相差几何?对,就这么办!转念一想又道且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