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239章

跃马西凉-第239章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欣 

罗征精神大振道:“诸位有何高见!”

贾诩道:“眼下中原未稳。主公只需隔岸观火便是!”

“隔岸观火?”

罗征击节道:“好计!”

荀彧、法正、成英三人也击节叫好。

罗征向成英道:“公英,从现在起,密切留意邺城动静!”

成英拱手道:“在下遵命!”

法正忽然道:“主公,在下有一事!”

罗征欣然道:“孝直有事就说!”

法正道:“先贤云,国不可一日无主,自汉室崩亡,已有八年之久。诸侯相攻,皆无大义名分,不足以安人心。彼时天下人皆心怀汉室。而今天下局势渐明,主公踞有关凉西川及兖豫二州,更有万里大漠及西羌之地,治地超过万里。不在前汉之下。在下以为,主公是时候进位王爵,以安千万之民之心。亦可激励三军!”

贾诩、荀彧、成英都面露思索,没急着表态。

罗征负手在堂下踱了起来。这个问题他最近也在考虑。

称王的确是大势所趋,也符合西凉军事集团的利益。

罗征看向贾诩和荀彧。问道:“文和、文若是什么看法?”

贾诩道:“称王乃大势所趋,诩以为可行。”

荀彧、成英也缓缓点头,赞同称王。

罗征断然道:“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先回去商量出个章程出来!”

“遵命!”

众人拱手应命,又商议了一些仔细,才退了出去。

罗征在书房坐了一会,才起身来到内院,在一片水榭中驻足。

仔细思索了一阵河北之事和称王的事情,正准备离开时,旁边几个小丫头跑了过来。

“爹爹,抱!”

六个小丫头,最大的长女罗嫣七岁,最小的闺女罗莹才两岁。

除了罗嫣,五个小丫头全都围在罗征身边,叫着要让爹爹抱。

罗征大嘴咧开,俯身抱起两个最小的闺女,在粉嫩的脸蛋上亲了几口,才拍了拍长女罗嫣的脑袋,道:“嫣儿,带着妹妹们去玩,爹爹还有事!”

罗嫣答应一声,带着五个妹妹玩去了。

直到罗征远去,一大群婢女这才敢靠近过来,小心的跟在后面。

三日后,贾诩、荀彧、法正、成英四人再次来到将军府,齐集书房。

罗征先问贾诩,“文和,准备的怎么样了?”

贾诩道:“我等已经商议过了,可发传檄遍告天下,于三月十八主公进王爵。”

罗征道:“以何为号?”

荀彧道:“主公起于西凉,兴于关中。关中乃雍地,故以‘雍’为号!”

贾诩、法正、成英三人也点头,这是他们共同商量后提出来的。

“以‘雍’为号?”

罗征皱了皱眉头,有点不太喜欢这个号。

若称雍王,日后登基称帝,也将以雍为国号,叫起来怎么都觉得别扭。

而雍字音同庸,以国为号,以号称人,怎么都有些不太对劲。

罗征摆了摆手,道:“以雍为号不太妥当,再从长计议!”

贾诩抚须沉吟了下,道:“以雍为号,可得关中万民之心所向。既然主公有异议,那就只能以‘乾’为号,如此才可不伤关中万民之心!”

“乾?”

罗征道:“这个‘乾字有什么说法?”

贾诩道:“周易六十四卦,以乾卦为首,乾为天,喻龙,可为号!”

荀彧、法正、成英皆点头赞同,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商量了,若‘雍’字被否,再提出出以乾为号,乾代表天,喻示龙,正可进王爵,为国号。

这年头,称王建国的安号,也不是随便就能够乱取的,还有许多讲究和寓意。

比如关中是雍州,以州为号可得关中万民之心,以凉为号,可得凉州万民之心等,只是未免失之狭隘,现在雍字被否,不以地域而分,只能另外他号。

“乾……”

罗征摸着胡子,心里念叨了几句。

咬文嚼字非他所长,只是单纯觉得叫的顺口就行。

念叨了一阵,感觉乾字还行,当即拍板道:“那就以乾为号,速去准备!”

“遵命!”

四人急起身领命,迅速离开了将军府。

既然名号已定下,剩下的发檄文及进位之事,就得他们来操办了。

时间紧、任务重,称王不是小事,细节礼仪半点马虎不得,得一条条捋顺了。(未完待续。。)

第396章 司马懿

第396章

(上章称王时间搞错了,应该是四月十八,已更正。)

公元201年三月,袁绍自知天命不久,于邺城进位王爵,称魏王。

四月,罗征于长安称王,并下令改安陵为乾县,立长子罗琤为王世子。

五位,江东孙策移治建业,称吴王。

六月,曹操移治彭城,因彭城春秋时属彭国,故称彭王。此时同时,西域三十六国谴使前往长安上贡,俱言西方强国遗霜欲举兵犯西域,请罗征出兵抵挡。

罗征闻讯,急召一众心腹文武商量。

王府议室厅,罗征环顾一众文武,大声问道:“谁能告诉孤,这贵霜帝国在哪?”

法正朗声道:“先秦时期,有月氏人游牧于河西,其势浩大。文帝时期,月氏人击破乌孙国,杀其王难兜靡,尽夺其地,后为匈奴击败,大部西走阿姆河流域,称大月氏。小部迁居河西走廊及河套地区,称小月氏。约武帝元朔四年,大月氏征服巴克特利亚,统治整个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设五部翕侯统治,号贵霜。”

罗征摸着胡子道:“喔,如此说来,这贵霜国是大月氏人所建?”

法正道:“正是!”

罗征环视堂下众人,道:“西域救是不救?”

贾诩道:“西域三十六国年年岁贡,然近年来却有不稳之迹象,车师、龟兹等大国已将岁贡减少一半,诩以为这是在试探主公的底线。若不救。则西域三十六国必然叛汉。故在下认为主公应当出兵,破贵霜以威慑西域诸小国。加强我军在西域的统治。”

罗征问道:“贵霜兵力几何?”

成英答道:“我军对贵霜的情报掌握太少,据西域来谴所讲。怕是不下十万!”

“不下十万?”

罗征吃了一惊,“小小一个贵霜国,孤都没听过,能有十万可战之兵?”

贾诩摇头道:“十万之数不可信,估计是西域各国夸大了贵霜的兵力。不过据往来客商所讲,贵霜国力不在西域诸国之下,至少五万可战之兵还是有的。”

“五万!”

罗征刹时眉头紧蹙,“这也不是个小数目。”

贾诩道:“其实西域诸国未必就没有实力与贵霜一战,只是西域各国互涨充属。难以形成合力,故不敌贵霜。主公只需率一支精骑出西域,统合各国,便可击破贵霜。”

罗征起身在堂下来回踱了一阵,沉声问道:“多少兵马为宜?”

贾诩道:“两万精骑足够!”

罗征沉吟半晌,才断然道:“阎行听令!”

“末将在!”

阎行急出列立于堂下,拱手待命。

罗征道:“速速集结大军,准备出征!”

“遵命!”

阎行铿然应命,大步出堂去了。

罗征看向贾诩。语气放缓道:“此番远征西域不远数千里,文和年事已高,就不必随孤亲征了,多留意一下中原局势。别让孙策、曹操等人趁势反扑就行。”

贾诩拱手道:“在下遵命!”

罗征又看向法正,“孝直随孤出征!”

法正精神一振,急起身拱手道:“在下遵命!”

罗征目光下移。又落在了一人身上,沉声道:“仲达!”

司马懿急起身道:“主公有何吩咐?”

罗征道:“随本将军一并出征!”

“在下遵命!”

司马懿连忙应命。然后坐了回去。

罗征最后看向成英,道:“公英。本将军要找的那几人可有消息?”

成英答道:“尚未有消息传回。”

“罢了!”

罗征把手一挥,“文和、文若留下,其他人速去准备出征之事!”

“遵命!”

众人连忙起身,鱼贯退了出去。

待所有人退下,罗征这才坐回主位,问道:“文和、文若观司马懿此人如何?”

荀彧道:“此人有经天伟地之才,可堪大用!”

贾诩却沉吟不语,没有说话。

罗征摸着胡子沉思了半晌,才挥挥手,道:“好了,你们也去忙吧!”

说罢向贾诩使了个眼色,贾诩会议,出去不大会功夫,又回来了。

罗征问道:“文和方才不置一言,何故?”

贾诩道:“主公明鉴,诩观司马懿此子虽有大才,却有枭雄之相。若用的好,则可为开疆拓土、定国安邦之不世能臣。反之,则为乱国之奸臣!”

罗征眼神一凝,沉声道:“孤明白了。”

贾诩这才松了口气,说这话可是要担极大的风险的。

老实说,贾诩并不想背后议人,特别是碰到罗种这种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主君,背后非议同僚是很不妥当的,但作为罗征的首席谋臣,有些话却不能不说。

既然罗征问起,就只能将自己的看法据实而讲。

好在看主公的样子,并没有别的想法,而且看样子对司马懿也保留了看法。

罗征沉吟半晌,又问,“文和以为,孤该如何处置司马懿?”

贾诩道:“诩以为主公完全没必要担心司马懿此子。”

罗征讶然道:“这是为何?”

贾诩道:“主公雄才大略,司马懿纵然有经天伟地之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唯所虑者不过身后之事耳!然主公年富力强,有生之年定可扫平关东群雄一统天下,届时天下士民人心思定,就算始皇复生,也难以撼动主公之基业,何况司马懿乎?”

罗征恍然,连连点头道:“文和所言极是,本将军这就放心了!”

贾诩说的没错,司马懿不是曹操,就算有再大的野心,现在还在他手下当差,又怎会被他放在眼里,唯一担心的,就是将来儿子罗琤压不住司马懿,被摘了桃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自己若能在有生之年扫平诸侯,一统天下,那就另当别论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天下民心思定,纵然秦皇汉武复生,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来。

不过,留着司马懿终究是个祸害。

只是,就这么杀掉却又太可惜了,怎么说司马懿也有非凡的能力。对于罗征来说,司马懿在他手里还翻不了天,怎么也得好生利用一下。

等到自己将死之前,再随便找个由头将这个祸害除掉便是,免得把祸害留给儿子。(未完待续。。)

第397章 抓住条大鱼

襄阳城外,一片密林中。

何老三席地而坐,正在大口的啃咬着一只烤熟了的兔子。

身边的灌木丛中,二十余条汉子坐在地上,正在专注地擦拭手中的马刀。

“去他妈的,这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何老三啃完烤兔子,忍不住骂了一声。

不能进城,天天露宿荒野,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

旁边有个独眼汉子闻言道:“老大,知足吧,我们才出来半年,在野地里受点苦,总比提着脑袋上战场强。反正都已经退出来了,只要这次能干成一票买卖就收手。刘备的脑袋可值不少军功,就算弟兄们平分,也能当个爵爷了。”

何老三骂道:“少他娘的做梦了,襄阳城哪是那么好进的!”

旁边又一条汉子道:“就算能混进襄阳,想要刘备脑袋也没可能!”

这话一说,众人都不吭声了。

按照西凉军规,除了重伤成残,军龄十年以上,超过四十岁的老兵可以申请退役,何三今年有四十二岁了,当了十几年兵,早就厌烦了战场厮杀,前年申请了退役。

可退役后,又觉得有些不甘心。

当了十几年兵,还能活下来的,军功自然不少。

何三家有田产上千亩,也算是个土豪了,可习惯了刀头添血的日子,享了半年富就有些闲不住了,而且就这么混吃等死,怎么都觉得的有些不甘。

思来想去,就叫上了二十几个退役的老兄弟。出来再干几票。

西凉军内部有个猎杀名单,只要把人或者脑袋带回去。就能赚到大把军功。

这个军功不论身份和贵贱,不管谁完成了任务。都能获得军功。

西凉军中像何三这样退役后还跑出来做买卖的老兵不少,虽然每年都有不少老兵在任务失败后客死异乡,但在巨大的军功诱惑下,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提着脑袋冒险。

何三带着老兄弟出来快半年了,不敢进城镇,每天都躲在野外,一直在找机会。

可机会哪是那么好找的,西凉军猎杀名单上的那些人,没有一个好杀的。

在襄阳等了半年。所有人的耐心都快消磨光了。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林子外面响起了脚步声。

老兵们都很警惕,立刻倒伏在草丛之中,屏息静气。

很快,一条健壮的汉子奔了过来,所有人这才松了口气,翻身坐了起来。

“老马,怎么样?”

何老三没有起身,沉身问道。

老马奔到近前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道:“甭提了,他娘的,襄阳查的太严,想要混进去很难。而且就凭我们这点人,根本就没法靠近刘备。不过,我到是打听到了另外一人。”

“谁?”

何老三问道。

老马兴奋道:“诸葛亮!”

“诸葛亮?”

何老三立刻眼神一亮。“真的假的?”

老马点头道:“当然是真的,老子在襄阳城外转悠。本来以为没机会了,谁想却看到刘备手下的那个谋士徐庶出了襄阳。就跟了一路,一直跟到了十里外的一座山脚下,后来跟附近的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猎杀榜上那个叫诸葛亮的就住在那里!”

“卧槽,太好了!”

何老三忍不住狠狠击节,道:“诸葛亮啊,那厮脑袋可比张飞和黄忠的脑袋值钱,都快赶上刘备了。娘的,这要是干成这一票,光是赏赐的良田,就有几十万亩,就算二十多个弟兄平分,每人也能分到至少一万亩,能当个大地主了。”

旁边那个独眼老兵流着口水道:“上次赵大那几个狗日的走运,抓到了周瑜,现在个个都是有几万亩地的大地主,草原上也有成群的牛羊和大片的草场,娘们取了几十个,夜夜当新郎,奴仆也有几十上百个,出个门都前呼后拥的,那排场都快赶上几位将军了,想想老子都眼红。听说主公称王后,正在商量给有功将士们把爵位封下来,那个叫诸葛亮的家伙值和军功和周瑜都差不多,这要是弄回长安去,弟兄们混的也不比赵大那狗日的差了。”

“干了!”

所有人眼睛都亮的发亮,血液开始沸腾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