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掌家娘子 >

第91章

掌家娘子-第91章

小说: 掌家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尝新茶大家都会去华茗轩。更何况这新茶喝起来有些苦涩,并不好喝。

余卿眉看了一眼婉宁。“母亲,您和几位夫人说话,我们去园子里。”

安怡郡主道:“也好,免得你们在这里拘着。”

余家小姐来帮婉宁,生怕婉宁这时候丢了脸面。

目的已经达到,张氏顺水推舟,“她们这般年纪刚好能说到一起。”

淇国侯夫人也笑着,“过些年。我们就要看着她们宴席了。”

屋子里的气氛又活络起来。

“郡主,”婉宁站起身,“您让人端来的两杯茶,哪个是我拿来的。”

连自己拿来的茶都不认得,张氏有些惊讶,婉宁平日里那伶俐的模样跑到哪里去了。

“就是那缠枝莲的杯子,”安怡郡主纵容地看了婉宁一眼,“只顾着和卿眉说话,都没看到。”

婉宁将茶杯端起来,然后向安怡郡主行礼。

众人觉得奇怪。安怡郡主也将手里的茶杯放下。

淇国侯夫人转过头去,看到穿着翠蓝色褙子的姚七小姐,端着手里的茶杯向前走了两步。

屋子里静寂无声。

姚七小姐轻挪莲步。走到花厅门口,手微微一倾手里的茶顿时泼了出去。

淇国侯夫人睁大了眼睛。

崔映容也吸了口气。

婉宁这是要做什么,怎么会就将茶倒了出去,婉宁就算认识安怡郡主,也不能当着众位夫人这样无礼。

张氏抿起了嘴,最先站起身,“婉宁,你这是做什么?”

婉宁转过身回到花厅里,看向安怡郡主。“若是我送来的茶冲成这个样子不喝也罢了,茶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张氏眉头轻轻地一皱,婉宁这是要自揭短处?还是另有玄机?父亲已经打听清楚。沈家店铺里要卖的就是这种茶,不会有错。

婉宁站在花厅里,“是我没和郡主说清楚,我们卖的这种茶,不能这样泡来喝,”说着看向童妈妈,“将我要送给郡主的茶具拿来。”

琳琅满目的杯子和瓷碗顿时被摆上来。

安怡郡主道:“这都是用来泡茶的?”

婉宁点点头,前朝还是将茶磨成沫来冲水,就是现在也只是才有了泡茶的法子,她做出的发酵茶用现在这种冲泡的方法根本无法入口。

“这是什么?”

安怡郡主站起身走过来看,

“是紫砂壶。”

姚七小姐用的紫砂壶很特别,十分的小巧,甚至要用三根手指来拿,这样的壶能泡多少茶水。

婉宁看着手里的紫砂壶,这是贺大年和焦掌柜让京里最擅长做紫砂壶的詹师傅来做的,开始她以为会很难做成她画出的模样,谁知道古代的师傅手会这样巧,若不是精益求精早就做出了相仿的模样。

做好了紫砂壶要用红茶来养,要不是时间不够,这紫砂壶会带着一股淡淡的茶香,不过就是这样也已经足够。

洗茶过后,几秒钟之内就要将茶汤倒出来,然后倒进闻香杯。

“这是要怎么用?”

婉宁将茶杯端过来,里面还倒扣着一只茶杯,这样怎么喝茶。

“手捏着倒扣过来。”婉宁解释闻香杯的用法。

安怡郡主看着新奇,“你怎么想出这样喝茶的法子,这叫什么?”

婉宁道:“闻香杯。”

“闻香杯,这名字起的好,真的有茶香,”安怡郡主转头看向花厅里的夫人,“大家快来尝尝,这茶可跟我们方才吃的不一样。”

说完话,安怡郡主怀疑地看着婉宁,“你是不是换了茶。”

两个人顿时相视一笑。

崔映容端起茶来尝,“若是我们今天不在郡主府里喝了这茶,就算让人将茶买回去也要闹出笑话,可见这茶也不是随便吃的。”

张氏看着眼前的茶杯,里面的茶汤没有那么浓,喝起来也少了苦涩和奇怪的味道。一个小小的茶壶竟然会让茶变得不一般起来。

“你怎么想到的法子?”

婉宁看了一眼张氏,“是先做了茶,才想着法子来尝。周围尝茶的先生都请遍了,想要做茶、尝茶。茶真的好喝才能拿出来卖。”

婉宁刻意说得慢些,“没喝到今天这样的茶汤,我也不知道这茶能拿出来卖,卖茶是小事,真的懂茶才是大事。”

张氏的心跳豁然加快,华茗轩定然是不懂得要怎么泡这种茶,这样一来哪家卖的是正宗的新茶,立即就能分得清清楚楚。

张氏向周围看过去。花厅里的夫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方才婉宁用的那套茶具也被撤了下去,连她就想再仔细地看看,那些东西都是些什么。

安怡郡主笑道:“如今我算是看清楚了,姚七小姐是做出新茶的人。”

崔映容深深地看了一眼婉宁,“七小姐可不能厚此薄彼,七小姐送给安怡郡主的东西,我也厚着脸皮要一份,免得走出了郡主府,就再也喝不到这样的好茶。”

张氏攥起了帕子。

崔映容看向张氏。“三太太有这样的女儿在身边,可是天大的福气。”

张氏面色僵硬片刻,立即笑着颌首。

周阮如缠着婉宁说话。三个丫头又开始说说笑笑,花厅里的夫人不时地将目光落在婉宁身上。

今天过后,除了沈家要新卖的茶,婉宁也会被人不停地提起,京里的小姐琴棋书画但凡有一样出挑,都会让人赞不绝口,更何况婉宁有帮她的安怡郡主和镇国将军夫人。

她本是想要给婉宁拆台,如今却做了婉宁的垫脚石。

张氏只觉得透心的凉意从胸口钻出来。

……

“妹妹泡的茶真好喝,”周阮如喝了一杯又一杯。余卿眉笑着看了周阮如一眼,“哪有你这样喝的。这茶也不能白吃,你做的耳坠子好看。快来做一对送给婉宁。”

“那是自然,”周阮如道,“我做两对碧玺的给你们,戴起来定然好看。”

余卿眉道:“我岂不是白白得了你的东西。”

三个人正说着,下人来禀告,“马车已经备好了。”

没想到这样就散了宴席,周阮如依依不舍地拉着婉宁的手,“不想让你走,干脆和你继母说一声,去我哪里住一阵子。”

余卿眉“噗嗤”笑起来,“这话应该是我说才对。”

周阮如这才恍然大悟,“我还当这是我家了。”

婉宁先送了周阮如上车,然后才跟余卿眉告辞,“改日去我家里。”

余卿眉道:“要不是我表姐生病,我真的要过去,如今那边乱成一团,我母亲的意思让我过去陪些日子,”说着压低声音,“我那表姐定了婚约,要行及笄礼,谁知道会在这时候生病,远近的郎中和御医都请了,吃了药却不见效用,人瘦成一把骨头,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婉宁道:“是不是要嫁人了心里难免慌张。”

余卿眉摇头,“也不是,要明年才筹备婚事呢,再说这亲事极好的,别人羡慕都来不及,她怎么会不愿意。”

有些事并不是别人看着好就好。

姚家下人又来催,婉宁才和余卿眉分手。

……

张氏心神不宁地坐了马车回到姚家。

坐在椅子上,她还在想婉宁沏茶的模样,熟练又自信,根本是早已经准备好了。

为什么,难道姚婉宁已经料到今天的情形?

张氏焦灼地站起身来。

院子里忽然传来清脆的童声,“母亲,母亲,五叔来了,五叔要教我读书。”

第一百四十二章撞见

张氏正心乱如麻,听得欢哥的声音一下子站起来,丫鬟来没来得及上前伺候打帘,张氏已经急匆匆地迎了出去。

欢哥穿着蓝色的小袄,跑得满头大汗,袖口还沾着许多的泥土。

“这是做什么去了?”张氏埋怨地看了一眼欢哥身边的乳娘。

乳娘慌张地告罪,“都是奴婢没看住,八爷要看七小姐院子里的翠鸟,跑得快了些摔了一跤。”

又是婉宁,为什么最近糟心的事都和婉宁有关。

张氏板起脸,“不准让欢哥再去七小姐院子里。”

乳娘急忙低头应承。

张氏向前拍打着欢哥身上的泥土,“以后慢着点,要走着不要跑。”

欢哥笑着点头,“母亲,五叔来了,要教我读书。”

张氏点点头,“不能这样去,换了衣服梳洗干净再去书房找你五叔。”

张氏带着欢哥去换了衣服,然后将欢哥送去二进院里。

看着欢哥被乳娘送进书房,书房里立即传来欢哥的笑声,“五叔,五叔,上次的故事还没讲完,先给欢哥讲故事吧!”

欢哥又缠着姚宜之讲故事,张氏站在长廊听着屋子里传来的说话声。

下人端了茶点进屋,掀开帘子的时候,张氏仿佛能感觉到书房里十分的暖和。

“太太,我们该回去了。”银桂的声音传来。

若是往常,她转身就会离开。可是最近,家里有太多的事发生,让她少了往日的安宁。她怎么也挪不开脚步,反而顺着声音向前走去。

姚宜之的声音渐渐清晰起来,“欢哥要好好读书。”

“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欢哥更喜欢听五叔讲故事。”

孩子的声音总是那么的清脆,无忧无虑、无拘无束。

姚宜之道:“因为你祖父、父亲、四叔和五叔都读书,要不是读书,你父亲就不会到京城里来,五叔也不会进国子监。”

“欢哥好好读书。祖父和父亲就会喜欢欢哥,五叔也喜欢欢哥。”

欢哥道:“那母亲呢?母亲会不会喜欢欢哥?”

姚宜之道:“你母亲自然也会喜欢,你母亲还盼着欢哥长大了能有个好前程。”

姚宜之的声音这样的柔和。完全不像姚宜闻,只会板着脸跟欢哥讲读书的大道理,将圣贤、祖宗都要搬出来,几岁大的孩子能懂得些什么?

“你父亲听到你背书。就会高兴。”

欢哥仿佛听明白了似的。“父亲这两天就不高兴,欢哥都不敢和他说话。”

姚宜之道:“那等父亲下衙回来,欢哥就将五叔教的背给父亲听好不好?”

不知怎么的,张氏听得心里发酸,经过了这么多事,唯一能帮她的人就是姚宜之。

屋子里响起一大一小读书的声音。

张氏站在廊下仿佛站僵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只手伸过来打开了窗子,那手指修长。优雅地揽着袖口。

张氏下意识地抬起头来,正好对上姚宜之那双温和的眼睛。他似是要说话却又没有开口,半晌才转过头去。

张氏听到轻轻地一声叹息。

张氏握紧了手里的帕子。

“太太,老爷回来了。”

丹桂的声音传来,张氏顿时打了个冷战,姚宜闻怎么会在这时候回家,张氏转身就要向院子外走去,却才走到月亮门就看到了大步走过来的姚宜闻。

“你怎么在这里?”姚宜闻皱起眉头。

张氏的心顿时乱跳起来。

是谁说了什么?还是恰好撞见?

“老爷,”张氏装作若无其事,“五叔在教欢哥读书,妾身……将欢哥送过来。”

看着张氏心上穿着的桃红色褙子,隐隐约约有一股香甜的气味传过来,姚宜闻觉得有些不适应,“怎么又熏香了。”

张氏道:“大约是从前的旧衣裳就沾了香气。”

姚宜闻又道:“老五什么时候来的?”

张氏道:“刚刚过来。”

姚宜闻脸上露出不悦的神情,“马上就要春闱了,他不好好读书回来做什么?欢哥读书用不着他,请先生过来也就是了,”看了一眼张氏,“快回去换了衣服。”

说着向书房走去。

看着姚宜闻的背影,张氏才松开攥紧的手指,手心里满是湿漉漉的汗。

……

“你怎么过来了。”

姚宜闻不悦的声音传来,姚宜之站起身。

“这个时辰国子监还在上课。”

“三哥,”姚宜之像寻常一样站起身将姚宜闻迎到椅子上坐好,“今天没有见到父亲,正好国子监那边没什么事,我就回来看看,连问问欢哥。”

姚宜之看向欢哥的神情很是宠溺。

“那也要以课业为主,春闱马上到了,你还准备做个举人不成?”姚宜闻说着向欢哥招手,欢哥却不肯过去。

“三哥,我和欢哥正在背书,欢哥说要背给三哥听。”

姚宜之笑着看欢哥,欢哥认真的点头,“五叔说,欢哥好好背书,父亲会高兴。”

看到欢哥,姚宜闻只觉得对张氏的怀疑和气愤顿时少了很多,没有张氏就没有欢哥,欢哥是他唯一的子嗣,将来他还要等着欢哥出人头地,奉养他终老。

欢哥也很听话,在姚宜之的提醒下认认真真地背起千字文来。

背了一大段,姚宜闻脸上也有了笑容,又向欢哥招招手,欢哥这才跑了过去。

姚宜之道:“欢哥比我小时候聪明又和三哥一样好学,将来定然会有好前程。”

“还小着,到底能不能行还要看以后。”姚宜闻虽然这样说。脸上却露出骄傲的表情。

“父亲说三哥小时候就稳重,族里的长辈那时候就断定三哥将来一定能光宗耀祖,怎么欢哥就不能。”

听着弟弟说这些。姚宜闻的手不知不觉地放在欢哥小小的肩膀上,脑海里仿佛勾勒出儿子出人头地时的模样。

那时候他该多高兴。

自己生养的孩子,成家立业,让人敬重,到时候他才是真正的荣光。

为什么家家都盼有子,就是这个道理。

姚宜之将书整理好站起身走到欢哥面前,送到欢哥怀里。“以后不止是三哥,我们姚家都要靠欢哥……”

姚宜闻看着弟弟不禁有些心酸,他有妻有子。弟弟呢?什么都没有,如今就是孑然一身,没有人真正体贴他,关切他。虽然外边光鲜。却真正的可怜。

想到这里,姚宜闻叹口气,“等你考上功名我做主帮你结门好亲事,免得你身边没有人照应。”

姚宜之脸色黯然,“看到欢哥我就想起我那个还没见面的孩子,现在我也不想许多了,从前我不知晓,现在我才明白。能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人人都像三哥这样有福气。”

兄弟两个一瞬间沉默。

姚宜闻半晌才道:“男子汉大丈夫要拿得起放得下,就算妻儿没了也不能就此消沉,谁又能知道这辈子会遇到什么事。”

姚宜之抬起头来,“我也想过,若是三哥遇到这样的事,定然能比我看得开。”

突然之间没有了妻儿?

这样的滋味儿?

姚宜闻平心而论,若是换成他,他也不知道会如何,现在一个休掉的沈氏和乱七八糟的沈家就让他头疼,内宅里张氏和婉宁又不合。

“你还记不记得我为什么休了沈氏?”姚宜闻说着顿了顿,“可是六弟妹说,秦姨娘的死和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