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掌家娘子 >

第215章

掌家娘子-第215章

小说: 掌家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他若是不追,就真是个傻子,别说他带着这么多人,就算是带着张家的下人也会追过去。

“追。”张传凌看向下人,“我就不信追不到一个女人。”

只要一个时辰。他就能抓住姚氏。

点亮了火把,所有人奋力地追赶,沿路有姚氏一行人散落的东西,张传凌几乎能看到姚氏仓皇的神情。

慌乱之中才会不停地丢下东西。

先是丢下东西,然后就是重病的病患,就像是猫捉老鼠般,他要将猎物追的精疲力竭,然后扑过去按在手下。

只要前方有半点的蛛丝马迹,他就会跟过去。

快了,快了,就在那里。

他就要抓住姚氏。

“爷,还不见人影……前面也……也没有什么东西了……”随从气喘吁吁地禀告。

所有人举着火把四处找寻。

不可能,那些人怎么会走那么快,他们已经追出这么远,快要走了两个时辰,再这样下去天就要亮了。

怎么可能还没有找到姚氏。

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爷,我们是不是弄错了?”

会不会弄错了?

他怎么可能会错,沿着这条路就应该是姚氏离开的方向,昨日刚刚下了雨,地面上还能看到杂乱的脚印。

不可能会错。

火把上的烟直冲天空,他们追赶了整整一夜,已经累得精疲力竭,如果是妇孺和病患,根本不可能会走这样远的路。

除非他们长了翅膀,否则就真是他错了……

“爷,我们现在怎么办?”

张传凌茫然地看着四周,这是哪里?风声,夹杂着一股潮湿的气息,他们这是到了那里?

他们追赶着姚氏,早就忘记了方向,仿佛是被人带到这里。

张传凌突然之间浑身冰凉。

他们不是在追姚氏,而是被姚氏带了过来。

他以为要捉住了猎物,其实不过是一只钓饵。

天渐渐亮起来。

水流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一声船夫的哨声响起,船桨开始搅动着河水,响亮的歌声将火红的太阳从天边缓缓地托起。

“太阳湖上涨大水,月亮湾里采莲忙,船家的姑娘低声唱,誓死不嫁薄情郎。”

几艘船缓缓地从河上划过。

张传凌看到船头站着的人影,淡青色的衣裙在风中轻轻飘扬,隐约能看到那双清亮的眼睛,淡淡地看着他。

不知怎么的,他总觉得那淡然的神情,是一抹瑰丽的颜色。

马蹄声响从四面八方传过来。

张传凌身边已经乱成一团。

张传凌忽然一笑,他豁然明白过来,到底谁是谁的猎物。

崔奕廷没有在京城,没有在陪都,他就等在这里,等着他们送上门来。

第三百三十一章想念

周围的人慢慢地围上来,人群中有人发号施令,所有人都停下脚步,一袭海棠色官服,跨于马上,脸上带着几分倨傲的神情,握着一支长枪,颇有大将之风的人是崔奕廷。

崔奕廷此次带人平叛定然会凯旋而归,年纪轻轻立下这样的军功,从此之后不会被人轻视,就算皇权更替,也不会隐没,大周史上必然会留下他的名讳。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如今就落在崔奕廷头上。

而他、张家包括端王、庆王在内都会成为崔奕廷功劳簿上的锦上添花。

谁愿意做旁人的垫脚石。

可是现在他却无从选择。

崔奕廷不会放过他,他也没有了脱逃的法子。

张传凌握住的手轻轻地颤抖。

他不曾想崔奕廷会出现在这里,他一直以为就算崔奕廷带兵来了蓟县,也会直追端王。

崔奕廷策马向前。

张传凌已经退无可退。

这样对视,张传凌觉得自己越来越矮小,崔奕廷眯着眼睛看他,仿佛要将他方才在心中翻滚的那些思量都生生地扯拽出来。

他想要捉住姚氏,想要威胁崔奕廷,想要将姚氏握在手心里,那些种种如今都变成崔奕廷那双眼睛中的狠厉和睥睨。

张传凌整颗心忽然紧缩在一起,还没有来得及思量崔奕廷到底会怎么做,眼前一黑有一样东西被扔了出来,重重地摔在他脚下。

张传凌惊讶地低下头。

地上是个人,身上的衣服已经被血浸透,整个人看起来支离破碎,蜷缩在地上虚弱地喘息。半晌身体才动了动,转过脸来。

张传凌看到那人的面孔,错愕了片刻,立即睁大了眼睛。

这是……

姚宜之。

那个丰神俊朗的姚宜之,竟然被折磨成这般模样,他离京之前才见过姚宜之,那时候姚宜之还教他定要将姚氏握在手心里。

虽然知晓局面有变。却因为端王和庆王。尚且运筹帷幄。

转眼之间,就一败涂地。

方才追赶姚氏的意气飞扬,完全变成了如今的恐惧。他不怕死,看到姚宜之却开始害怕落入崔奕廷手中。

一杆枪伸过来,张传凌眼见着那枪头刺进他的身体,他想要闪躲却又无能为力。剧烈地疼痛立即传来,他还没有彻底回过神来。整个人豁然被挑起来。

张传凌瞪大了眼睛。

周围是欢呼的声音,张传凌看到了崔奕廷那冰冷的目光,这一刻张传凌明白过来,崔奕廷定然不会让他痛快地死去。会让他受尽折磨,只因为他一心想要捉住姚氏。

他想的没错,崔奕廷十分在意姚氏。

可是他又算错了。姚氏没有那么好对付,更何况还有一个在她身边的崔奕廷。

张传凌挣扎着。却无论怎么用力,长枪已经慢慢地穿过他的身体,崔奕廷脸上忽然带了淡淡的笑意,“你想要用我的内眷来要挟。”

眼底的笑容一瞬间又变成了杀机,愤恨的情绪在其中汹涌的翻滚,崔奕廷扬起脸挑衅地看着他。

周围立即传来一阵耻笑声。

“她不止是我崔奕廷的内眷,更是姚婉宁。”

张传凌只觉得身上的力道忽然一松,整个人顿时跌了出去,胸口如同裂开一只碗大的洞,血从中喷涌而出。

人刚刚落下,耳边传来马蹄声响,一只马蹄重重地落在他的身上,一匹马过后,另一匹马立即跟上。

他整个身体被踏的高高抬起又落下,滚烫的血争先恐后地从口鼻涌将出来……

……

崔奕廷转过头向州河上看去,船已经渐渐行远,船工的歌声依旧时隐时现。

人生重来一次,睁开眼睛那一刻他就发誓,他要改变前世种种,虽然南直隶早已经贪墨成风,闽浙豪族树大根深难以撼动,他却从来不曾退缩。

即便站在父亲面前被骂竖子。

即便与崔氏族人为敌。

只要想想前世他站在灰烬中,心如刀绞的情形,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他阻止乱世的战火,只为了在国家大治,盛世繁华中与她牵手走过一生。

到底要说多少的谎言,才能换得如今的结果。

成亲那日他拉着她的手,她不知他已经许下诺言,今生今世与她生死相伴。

如今,他已知足。

下属来禀告,“叛军已经进了蓟县城。”

崔奕廷点点头,“不用着急,我们就在城外驻扎,等他们开门来降。”

蓟县城里没有半粒粮食,如同一只笼子,端王已经自己将自己关了进去。

……

庆王、端王谋反,朝廷派出征讨大军,庆王那些貌似虎狼之师,却节节退败,端王自刎的消息传来,整个京城顿时一片欢欣。

皇上和皇后、大皇子也从陪都回到京中,婉宁进宫觐见皇后娘娘。

崔奕廷立下大功,整个崔家都受了封赏,婉宁看着一品诰命夫人的礼服,衣服看着华贵,说到底,这都是崔奕廷换来的。

提起嘉宁长公主,皇后面色阴沉,“没想到她那么狠毒的心肠,就要害大皇子,多亏事先有了准备,否则……今时今日备受煎熬的就是本宫。”

嘉宁长公主被关进了西华门,从前端王住过的地方。

庆王受了重伤,端王已死,谋反案就到了尾声,京城的大街上重新张灯结彩,嘻嘻闹闹的街市也恢复了从前。

婉宁从宫中出来一路坐车回到崔家,给崔夫人请了安,回到房里就觉得有些不对。

外面虽然下着小雨,屋子里却多添了一丝暖意似的。

婉宁撩开内室的帘子。

随着清脆的琉璃撞击声,她看到了软榻上躺着的人,他穿着宽松的青色长袍,墨黑的长发散落下来,手擎着头,微微侧着脸,面上是慵懒又迷离的神情,榻边是一只打开的盒子,他将里面的青黛握在手里。

看到她过来,就抬起清亮的眼睛,俊朗的面庞让人挪不开眼睛。

那只青黛是她让何英给崔奕廷的,是让他早归家。

辰辰午后闲无事,且向张生学画眉。

离别这么久,她也尝到了倚栏思人的滋味。

崔奕廷笑意深深,未等她走上前,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婉宁抬起头刚想要说话,他的唇却落下来。

她本想要主动一回,却没想到就这样被他搅乱了,好在来日方长,在他身边耳听目染,早晚也会精通此道。

第三百三十二章一无所有

端王谋反已经过去了一年,各地都开始恢复平静,福建清丈土地之后,江西、广东、浙江等地开始纷纷响应。

如今朝廷里有句话说的好,“两王案”后轻了户部,苦了吏部,这一年,地方官员升选、调动、任免让姚宜闻忙得脚不沾地。

在衙门里忙也就罢了,回到家中还有一封封信函递进来,姚宜闻不停地摇头,崔家那边守的固若金汤,想要打听消息的牛鬼蛇神都钻进了姚家。

姚宜闻觉得说不出的疲惫。

端王谋反,因为欢哥的事他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万一叛党中有人知晓此事来龙去脉,他必然会被冠上谋逆的罪名。

没想到崔奕廷真的做到了一手遮天。

刑部、大理寺在京中捉了不少和端王有牵连的官员,也将他传去问话,他只是刻板地回了几句。

端王让人抓了欢哥,逼着他写遗诏,他不肯答应,因此欢哥被杀,张氏也差点被烧死。

好在崔奕廷上下打点,刑部、大理寺的人没有深究。

回到家中,姚宜闻就将自己关入了书房,他这辈子自己跨入了污泥中,所以也不怪如今洗不干净。

姚宜闻正想着,外面传来下人禀告声,“老爷,老太爷不好了。”

姚宜闻眉心顿时一跳,“早晨的时候还好端端的……”他求了太医院的徐老御医给父亲诊治,徐老御医说父亲熬不过今年冬天,秋天的时候父亲的病开始好转又能开口说话,他还以为是上天眷顾,徐老御医却说是阴不敛阳的一种败象。难不成真的被徐老御医言中。

下人脸色难看,“老太爷今天出去了……”

姚宜闻站起身来,“去哪里了?”

下人抿了抿嘴唇,“去……我们家城外的庄子上。”

是他安置张氏的地方,张氏被抬来姚家时已经烧得不成样子,他恨不得就将张氏杀死,却看到张氏的惨状又下不去手。

这也许就是上天的安排。用一个不死不活的张氏让他一遍遍想起从前的过错。想起他如何替端王养育子嗣,如何宠爱那个厌恶他的女人。

张氏苟延残喘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他何尝不是这样。

他不明白。事到如今父亲还去庄子上看张氏做什么。

姚宜闻去了姚老太爷屋里。

床上的姚老太爷面色发青,看到姚宜闻立即伸出手来,却因为激动而说不出话。

姚老太太看向旁边的管事妈妈,管事妈妈忙带着下人退了出去。

“到底怎么了?”姚宜闻低声问道。

姚老太太眼睛中带着一丝讽刺的神情。“你父亲有话要问你。”

姚老太爷重重地喘着粗气,“欢哥……我问……你……欢哥……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七丫头……故意……害死了……欢哥……”

姚宜闻静静地看着父亲。外面有半点的风吹草动,父亲就会想到婉宁身上,觉得这一切都是婉宁的安排。

“父亲去看张氏就为了这个?”

姚老太爷撑起身子,满脸恶毒。“你不要替……那不孝女……遮掩……我知道……你以为欢哥是……宜之的子嗣……那都是……那不孝女在外面……散下的谣言……”

姚老太爷枯瘦的手指死死地攥着被子。

姚宜闻豁然明白过来。

原来是因为这个。

听说姚宜之死了,父亲脸上是伤心欲绝的神情,三天不肯进食。还让遣人去找蒋氏,却没想到蒋氏和蒋玉珍一起被端王杀死在了蓟县城里。

父亲听说这个。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就死过去,他和母亲日夜侍奉才将父亲救了回来,他还以为父亲已经将蒋氏和姚宜之抛在脑后……

“那些话父亲相信吗?信欢哥是五弟所出?”

姚宜闻看着姚老太爷,在姚老太爷脸上看到了一丝扭曲的神情。

“父亲是想要报复,所以才将这些都推到婉宁身上,”姚宜闻摇了摇头,“父亲可知道五弟做了什么事?他扶持端王谋反,若不是婉宁,我们姚氏早就成了乱臣贼子被株连九族。”

姚老太爷脸上没有半点的动容。

姚老太太直直地看着姚老太爷,颤颤巍巍地站起身,“他哪里在意这些,他能看到的只有蒋氏和姚宜之,如今我总算是看了明白,跟蒋氏相比,我这辈子就是个笑话。”

姚老太太的眼泪豁然淌下来,佝偻着身子慢慢地走出去。

帘子掀起又放下,屋子里一瞬间安静下来。

“我已经是……要死……的人……”姚老太爷一把拉住姚宜闻的手,仿佛用尽全身力气,“你……说句……实话……欢哥……是不是……让七丫头害死……宜之没有谋反……是不是也被七丫头陷害。”

“你说实情,你跟……我说实情。”

姚宜闻第一次觉得自己很可怜。

他想做个好儿子,却从来没被当成一个儿子。

“父亲,”姚宜闻站起身将姚老太爷搀扶着躺在床上,“你真的想知晓?”

姚老太爷重重地颌首,“弄不清楚……我……死不瞑目。”

姚宜闻觉得自己的心豁然平静下来,“那我就告诉父亲,免得父亲心中难过。”

姚老太爷满脸的期盼。

姚宜闻慢慢地俯下头去,轻声道:“父亲可知张家为何将张氏嫁给我?因为那时她已经是个破落户,怀着端王的孩子无处可去,张家不是要找女婿,而是要找个傻子养育别人的子嗣,父亲别以为欢哥是五弟的孩子,欢哥身上没有父亲一滴血,说到底,和父亲没有任何的关系。”

“父亲这个祖父,也不过是个笑话,儿子瞒着父亲,是怕父亲尝到个中滋味儿心中不快……”

“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