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老俩口悠闲红楼生活 >

第43章

重生老俩口悠闲红楼生活-第43章

小说: 重生老俩口悠闲红楼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子胭本就是个能忍之人,知道自己不被薛家人喜欢,所受的一切全都忍下来了,面上还是恭恭敬敬的。公婆面前小心伺候,太太病了还尽心伺疾,总算把个公婆都哄得心软了,后来让她帮着管了家。知道丈夫不喜欢她,还主动给他纳妾,对着以前的通房也是和颜悦色的,对于那些指桑骂槐只作不闻。就是下人的轻忽刁难也不放在心上。后来管了家了这些惹气事才没人敢做了。

子胭这样的做派,倒让薛三有点有气没处撒的感觉。渐渐的又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再怎么说,作为正妻娶过门,除非出了什么意外。总要是一辈子的事。再者,薛三自己是个嫡子,却排行老三,以前小的时候还不懂事,后来才明白了许多,家业,嫡庶,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自己是因为太太能干,自己又争气,老爷爷喜爱,家里的地位才不动摇,以后继承家业也没什么说的。可如果不是这样,那就难说了。他早就出道帮老爷料理营生,自然看到了许多东西,也看过听过其他人家的一些子事,于是也多了许多想头。

嫡子是最重要的,而且还得是个有出息的,不然以后得生出多少事来。可现在,除非是休了子胭或者是她有了个什么意外,这嫡子还得指望她。可是如果能休,当初就不会娶了,而现在子胭有任劳任怨的,更是找不到理由。如果子胭不在了,他深深冒出一身冷汗,他虽说不待见她,可也做不出这种事。再说了,随然看来伯爵府对这个姑娘也失望了,但是如果出了怪事,怕是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这样一想。心里就对子胭有点回旋,于是也就偶尔有了留宿。有时候还反过来想想,就算是不待见母亲,这孩子还是可以自己个儿教的,再说了,有这样会算计的母亲,未尝不能教出个能干的孩子来,这也算得上是另一种际遇吧。

说来也是奇怪,成亲这么多年,自己因不喜子胭,不免多宿于妾侍通房屋里,自己的男人的能力也不算差,可就是没有一儿半女。心中虽知道这其中逃不脱他那个老婆的手脚,可是事做得干净,没有漏出把柄,他也不好说什么。再说了,他即有意于嫡子,那些也就不甚在意了。

后来薛老爷得了急症,子胭在窗前捧药伺疾,对婆婆又是宽慰体贴,对薛三也是温柔小意,且知道其不喜欢她,也不在他面前多转悠。只是对他的事,事事安排妥贴慰心,又隐隐让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她为他而做的。

等到薛老爷故去了,太太哀思过重,卧病于床,子胭又是料理丧事,又是服侍婆母,还要关心丈夫,又要操持家务,生生瘦了几圈,可还是那样的温柔效益。至此。终于让薛三彻底放下心结。待得守制期过,终于经常留宿正房。而子胭的肚子也争气,竟然一举得男。

这些事情也都有陪嫁的下人传回伯爵府,当然,许多根里的事以及主子心里的成算,下人是不知道的,只知道面上的,大姑奶奶不受夫家待见,大姑奶奶忍辱负重,大姑奶奶终于翻身作主,等等等等。当初也有一心为主的下人咽不下气,回来婉转试探,想要伯爵府帮着大姑奶奶出口气。可是张夫人岂是个能容易被糊弄的,几下里就明白了薛家的心思,哪会出手管这个。

关于这些张夫人也不想告诉子肜,惹她烦恼。现在见子肜发问,当下把这些个事说与她听,又加上了一些自己对薛家人的看法以及心思的分说,这可比那些下人传得说得明白多了。后来才说道:“这个姑娘,当初她日子不好过也是她自己种下的因,如今得了意,也是她自己个儿的努力。你也不需去为她操心,她自己可是明白得透彻呢,也是个会为自己打算的人。只是你要记住,对于人心,对于忍耐,你远不及她,以后还是不要和她来往的好。对于她自己做下的事,也不知道会不会算在你的头上。这个世上,永远是不怕贼偷,只怕贼惦记,也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你不要以为现如今你与她身份差得远着呢,可是自古到今多少事就是被一些卑微小人给坏了的。”

子肜应下了,可是心里还在想着,以后说不定她还要来投奔荣国府呢,这如何能远得?如果不应,那传了出去可是要扫了荣国府多少的声誉。博了个嫌弃亲戚的“好”名声。书中的王夫人还一门心思的要她女儿做儿媳妇呢,这笔帐如何掰持的清楚?

张夫人见她虽应下,可是面上不见诚恳,哪有不知道的,伸出手指点着她的脑壳,恨道:“知道你大了,不把娘的话放在心里了,以后有得你吃苦头呢。”

子肜忙笑着歪缠着张夫人,一通插科打诨,才把这事揭了过去。

子肜还是好奇着薛蟠,照理说,他有着这样的爹娘,应该长不成原著中那个愚笨纨绔了吧?于是向她娘张夫人打听这个薛家的嫡子。张夫人白了她一眼,说道:“你打听这个做什么?一个小小孩儿,也没听说过有什么特别的。只是隐隐听着,他们家老太太对这个孙子是爱如珍宝,子胭也疼他疼得像是眼珠子似的。想想也是,哪有娘不疼自己个儿的孩子的,而且还是她做了那么多才盼来的宝贝疙瘩。就是薛家老太太也是盼孙子盼了这么多年了,现在有了这个嫡长孙,还不知道怎么才能疼得过来呢。”

说着又瞪了子肜一眼,“你还还问什么,别把我说得当成耳旁风。她过得她的日子,你可不许瞎操心。”

子肜忙把话岔了过去,呵呵笑说:“我也没想操心她,只是对小孩子好奇啊。唉,我说娘啊,二姑娘怎么不见抱来,我倒是挺稀罕她的,没看到她怪想的。”

张夫人也是喜爱孩子的,看着女儿这样说,也不想说得太过,顺势接着这个岔说了下去:“小孩子家家的,贪睡着呢,恐是在歇晌,我让人去看看,如果醒了就抱来。我说,你要是喜欢,就自己生,现在珠儿元春也都大些了,你也该考虑得他们添弟弟妹妹了,你现在虽有儿有女,但子嗣还是单薄些了。不免让人有些想头……”

正文70腊月

70腊月

腊月里事务繁忙。子肜也未在娘家久留,等把凤儿抱来了稍稍逗玩一会儿就要告辞了。张夫人知道她事多,也没留她用晚饭,只是狠狠的亲了亲元春,又关照子肜下次来把珠儿带来,虽是个外孙,也是自己家的骨肉,张夫人对这对孩子也是疼到骨子里去的。还忙不迭的关照下人把那庄子里送来的年货里,挑那个颜色好看的活的野鸡野鸭出来,带回去给珠儿玩,还让再挑一对皮色水亮的活的白兔子给元春带回去玩。

子肜忙推辞道,不用这么麻烦,府里也有庄子,这几日年货也就到了,孩子想玩也尽可以去挑。现在这活物还是留着给侄子侄女玩吧。

子肜嫂子忙快口的接了话头,“麻烦个什么,一点都不费事。你府里的是你们自家的,我们这儿给的是舅舅家的,虽不值个什么,到底也是老太太的一片心意。况且现在我们府里孩子都大了,也不玩这个了。凤儿还小呢,不懂玩这个。你要是过意不去,以后有好玩意儿尽管送过来,我们是不会觉得麻烦不收的。”说完,又吩咐下人快去,仔细着挑好的,动作要快,别耽误了姑奶奶的正事。

张夫人也在一边笑道:“瞧瞧这张嘴,这几年是越发出落得麻利了,也不知道都吃了什么,补到这张嘴上去了。不过这话我爱听呢,我给孩子这些小玩意儿,以后等着你用好东西来还呢。”话音刚落,满屋子的人都笑了出来。

子肜也接着打趣道:“娘的算计是越发的好了,原来还在这儿等着我呢。得,那我就不客气了,赶明儿等找到好东西来填娘和嫂子的嘴。”说着就让元春给外祖母和舅妈道谢。元春规矩的行了礼。张夫人一把搂住,笑说,“不值什么,以后有看中什么好玩的,尽管跟外祖母说,外祖母想法给你弄来。”

元春点头道好,子肜笑着说:“嗨这孩子倒是个实诚的,只是这一点头啊,不知道她娘要到哪里去找好玩意儿来填呢。”接着又是满屋子的笑声,还有那体面的婆子打趣道:“瞧瞧,这就是一家人。个个随着老太太,嘴皮子都利索着呢。”

又说笑了一阵子,外面都准备妥当了,子肜才带着元春告辞回府。

快过年了,也没有留着亲戚在家过年不让人回自己家的。史姑娘还好说,人家父母都不在了,老父生前还把她托付给了伯父姑妈,她在伯父姑妈哪家过年都是可以的。可邢二姑娘父母都健在,她只是来府上作客小住的,再留着就说不过去了。子肜也不耐烦看她在眼前晃悠,只是这话还不好说,没得让人以为是容不下大房一个穷亲戚,再说了,看老太太对这两个姑娘的亲热劲儿,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打算。

子肜想了想,就有了个主意。这一日,子肜特意等着大家都在老太太房里说笑的时候过去给老太太回事儿。进了屋,笑着问了好,才坐了下来喝了茶玩笑几句。打了过门儿,子肜才开始说正事:“老太太,我才拟了年饭的菜单儿。要请您过目呢。”

老太太愣了一下,说道:“这事我早已不管了,我呀,就偷个懒,只管吃就行了,老2媳妇今儿个怎么想起来给我看这个?”话虽这样说,还是把单子接了过去,一旁早有有眼色的丫鬟给老太太带上了老花镜。

子肜忙笑道:“我也知道是这个理,只是我在广东待了这几年,狠是见识了一番那儿的菜式,有很多道吃着可口、看着好看、菜色养人、菜名吉利的菜呢,所以我想着是不是也加到这次的年饭上,来听老太太的示下呢。”说着,站到老太太的身边,一一给老太太指出她新加的几道菜,

一道是脆皮烤乳猪,子肜笑着说:“猪肉这东西不稀罕,大节下的,吃多了也没个腻味,只是这个却有不同。首先就是个选料的不同,只要十斤左右的乳猪,还没怎么吃过杂粮喂过猪食,这肉质最是细嫩,没有肥膘,也不柴渣,还能透着股子奶香。其次就是火头的挑选,用上好的木炭经烧、烤、烹制而成,这炭不能太旺,不然这皮就要枯焦。也不能太小,不然皮就不脆,还不能烟大,不然这肉上面都带着股子烟火气遮了那股子奶味。时间也要恰到好处,太短则肉生皮韧,太久则失了水分,肉枯皮焦。若做的好的,这皮松脆不腻,轻嚼则碎,肉酥嫩可口,入口即化。”

顿了顿又接着说:“原本这道菜不是这个时节可得的,我原还想着等开了春再让人寻了做来。恰好那日送年礼来的竟有一头才出生的小猪仔,也不知这庄头是怎么弄的,这时节竟然有母猪下仔,庄上都认为是好兆头,连着那头母猪一起送了过来,一路上好吃好喝的伺候,像是服侍个大爷似的。可见老太太真是个有福的,让我们也跟着沾沾光,饱饱口福。”

老太太哈哈大笑,边笑边说:“快别说了,再说下去有人的口水就要流下来了,这单子啊。我也不看了,你安排的就很好。”一边把手上的单子递回给子肜,一边还看了众人笑说,“既是你们都占了我的光,那你们都拿些什么稀罕物儿来孝敬我啊?”

子肜忙凑趣说道:“我们有的哪件不是老太太您见惯的?要说稀罕物儿还得在老太太您这儿见见,让我们开开眼呢。”

老太太笑着指着她对旁人说道:“听听,你们听听,还没从她那里讹到个一件半件呢,她倒反而算计起来我的来了。”

众人也笑着凑趣说了些玩笑话,子肜看着火候差不多了,说道:“既然老太太让我作主。这年饭的单子我就去定了。趁现在也问问各位的口味,大嫂子我是知道的,史姑娘和邢二姑娘虽是客,但好歹也是叫我嫂子的,也请不要见外,直说就行了,不然啊,委屈的可是你们自己个儿的肚子。”

邢二姑娘一愣,还没来得及开口,那边老太太就已经笑着发话了,“老2家的,可见你是忙糊涂了,这大过年的,亲家两口子怎么会留着这女儿家在外面作客呢。就是我这侄女儿,她大伯前儿个也打发人来接了,是我叫再等等的,不过,我再怎么不舍放人,也没得耽误他们祭祖的。”

邢二姑娘尴尬的笑说:“老太太说得正是呢,昨儿家里就来信了,我原说舍不得老太太,等过两天再打发人来接回去。反正统共没有多少路,一定耽误不了的呢。”

子肜忙在一边说,果真是忙糊涂了,竟然忘了这个茬,既然这么着,她也不虚留了,等过了年得空再来。

这事儿总算搞定了,子肜暂时放下心来,看来老太太也是在犹豫的,不然不会说那话儿,定是要留人过年的,也给大家一个暗示。

贾政这段时间可悠闲了,在家看看书,出门遛遛弯,因是冬天了,所以也没什么好景儿。不然指不定他还要去爬爬山呢。没有去跑官,也没有与同僚应酬,只是安心等着圣命。

一日无事,忽然想起了原著中所述家学的一片混乱,兴致所至忽然想去家学看看。跟子肜说了声,就带着人出门了。出了门,上了马,转个弯就到了家学。在门前下了马,也不让人通报,就进了门去。

一下子二十多年过去了,还记得那时自己才刚刚穿过来,这个身子才七岁,对着这个世界又是有好奇,又是有兴奋,还有对着未来的焦虑,除了王家和自己府里,第一次接触到的外面世界就是这个家学。那时,院子里的这棵树就已让人觉得高大,而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看去,这个树还是越发的粗壮了。直穿走进正厅,像着幼时那样,对着祭案正上方悬挂着的孔子圣人像,肃立,点香,上礼,尔后绕过祭案,穿过正厅而出。

来到课室外,贾政悄悄站定向里望去,正好看到代儒在讲书,下面的学子有的在仔细听的,有的在装装样子,也有小动作不断的,跟他幼时看到的一个样。代儒精神头也十足,学生也不敢太放肆,看来这时的族学还没有乌烟瘴气。这样就好,等着代儒年纪大了,安排他荣养就是了,再找个严厉的夫子,定不让这原本的义举变成了教坏孩子的所在。

而后,贾政也没惊动旁人,就又悄悄地退了出来,到了门口,让人给备了些礼,交由门房让其转交代儒,并让其转话,说是叔父辛苦了,存周也不打扰他老人家授课了,先走了,以后再来看望。

出了门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