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44章

崇祯七年-第44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头儿腰板儿瞬间挺直了,整个人的气势顿时是为之一变,变得很有威势:“冀北兵备道,刘大人。”

七十章 凛然

    苍茫的晋北大地上,天高云淡,一望无垠。

    镇羌堡通往镇河堡的官道还是万历朝修的,几十年未曾整修,早就已经残破了,上面坑坑洼洼的,很是难走。因为缺水,两边种植的大树都是半死不活的,蔫儿蔫儿的。

    官道上,五六名骑士披着铠甲,骑着高头骏马,簇拥着一辆看上去颇为老旧的马车正在缓缓前行。马蹄践踏,车轮碾压,在地上曝起一阵阵的烟尘。

    这正是董策一行人。

    那老头儿说完话之后,便是在那破旧的马车前头挂起了两盏同样陈旧的官灯,一盏上面写着‘崇祯元年进士一甲第二名’,一盏上面则是写着‘山西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佥事分巡冀北兵备’,这两盏官灯一打出来,董策就知道,这老者,绝非是假冒的。

    冀北兵备道刘大人,可是这方圆百里之中的最高主宰,便是那侯家伟,在他面前也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儿,便是大气也不敢喘一口,而对于董策这些军户来说,那更是如同在云端一般遥不可及。

    虽然不知道这位兵备道大人找自己有什么事儿,但是董策自然是不敢有任何的推辞,立刻便答应下来。

    对于董策这等际遇,许如桀也是惊诧莫名,心里同时也是极为的艳羡,好生叮嘱了董策一番之后方才离开。不过他对刘若宰也是知之不多,因此这帮助也是有限。

    怀着一颗忐忑之心,董策踏上了前往镇河堡的道路。

    一路上都很安静,那老者上了马车便躲在车厢里再没露过脸,那车夫更是木讷沉凝的像块石头,别说是说话了,脸上的表情都没有什么变化。他们不说话,董策既然自然也是不敢说话,一个个心里都是揣了一肚子的心事。

    董策却是看出些门道来。

    这车夫是个中年汉子,满脸大胡子,端端正正的坐着,无论马车怎么样晃动,他的身体都是纹丝不动。一双眼睛半眯着,偶尔一睁,就是一道精光闪光,两边的太阳穴高高鼓起,一手握着马鞭的大手上面筋骨毕露。显然,这个看上去平凡的车夫,是一个极厉害的高手。

    大约刚到申时,也就是下午三点出头儿的时候,远远地,就能瞧见镇河堡了。

    冀北兵备道的驻跸之处,本来是得胜堡。得胜堡是整个冀北分巡道地理位置最为要害的一座城池,堡周三里四分,高三丈八尺。北东路参将便是驻扎于此,麾下有官兵两千九百六十员名,马骡一千一百九十一匹头。得胜堡兵力雄厚,地势也是极为的险要,外接镇羌,内联弘赐,击柝相闻,烽火一传,两堡依附,矢镞可及,历史上曾经多次被围攻,也是安然无恙。

    可惜就是这‘历史上多次被围困’使得它失去了驻跸之所的位置——得胜堡东至边墙三里,北至边墙三里,距离边墙实在是太近了些,而文官老爷们可不比你这们这些大头兵,金贵的身子,深入敌境这般,万一出了差池怎么办?

    于是就被冀北分巡道的驻跸之所迁到了镇河堡——这儿倒是够安全的,东至镇鲁二十里,北至拒墙四十里,南至云冈四十里,西至破鲁二十里。连一里地的边墙都没有,只管着八个内陆的火路墩。

    不过这镇河堡倒也算是一座雄城,镇河堡修建在一座丘陵上,高屋建瓴,地势相当有利。最主要的是这里的城墙格外的高峻,虽说城池小了些,只有二里八分的周长,但是城墙却足足有四丈多高,两丈多的厚度。

    这在大同镇七十二城堡中,也是不多见的,要知道,大同镇的城墙也才不过是四丈二尺高而已。

    丘陵不高,坡度很平缓,城池的根部距离地面大约有五六米的样子。南门外,一条深沟环绕,大约有两丈宽,里面没水,想来是当初建城的时候取土留下的。

    这里没有多少住户,外面的良田也早就抛荒,一副荒凉的景象,便是路上,也没几个行人。放眼望去,只看到了镇守的兵丁,这比起镇羌堡的繁华可就要差着太多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镇河堡乃是一个纯粹的军堡,里面驻扎了不多的兵丁,只有三百五十八员,除了这三百多兵丁的家眷之外,并无几个民户。

    镇河堡并不分边,这三百多兵丁的职责,只有一个——镇守城池,护卫驻跸于此的兵备道大人。文官儿的性命,可比这些被人轻贱的厮杀汉要珍贵得多。

    在那道土沟后面就已经有士卒驻守,两个小小的堡寨建在那里——说是堡寨,也不过就是木栅栏圈起来十几米方圆的一圈儿,里面建了几座土坯房而已。两座堡寨中间是通向镇河堡的官道,土沟上面还有一座吊桥,不过这会儿铁链已经绷紧吊了起来。十几个大明军兵站在土沟对面守卫着。

    看到这远来的一行人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人人披甲,战马精良,武器锐利。这年头儿地方不靖,立刻便是引起了他们的敌意戒心。一个带队的甲长正欲喝骂,抬眼便看到了那辆老旧的马车和马车上头摇摇晃晃的两盏官灯。他不认字儿,便是认字儿隔得这么远也看不真切,但是这马车的样子却是极为熟悉的,立刻便是把口中的话咽了回去,跳着脚大叫道:“放吊桥,放吊桥。”

    吊桥轰然落下,溅起了一地的烟尘,马车停也不停,径直的过去。

    董策等人自然紧随其后。

    那马车过了吊桥,守卫的那二十余军兵便是齐齐跪倒尘埃,也顾不得漫天的烟尘贴在出了汗的身上就是一脸一身的泥灰,一个个脑袋紧紧地贴在地面上,不敢抬头,更不敢发出一丝的声音。

    而那辆马车,就这么大摇大摆的从他们中间行过去,停都没停。

    这一幕给了董策很大的震撼,他方才一直在观察这些军兵,这些军兵的衣服武器都是比别的地方的军兵强了不少,显然在这大同镇北也算是一支精锐。带头的那两位,看来也是贴队官甲长之类的官职,身上怎么着也挂着总旗或者是百户的衔儿。

    而这二十多精锐的大明军兵,总旗官百户官,就这么跪落尘埃,头都不敢抬。而他们跪拜的对象,仅仅是一辆陈旧的马车,还有马车中那连任何品级都没有的一个老家仆。

    这是董策来到这个时代以来第一次接触文官,也更是让他深深的的,极其直观,极其震撼的意识到了,在这个时代,文官的地位到底有多高!手中的权势,到底有多强!文武之分,到底是何等的鲜明,判若云泥!

    董策等人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儿,雅不愿意从这些跪拜的军兵中穿过,不过也没法子,只得飞快的打马向前。

    一直等到了城门前面,董策回头看去,才看到那些军兵站起身来。

    进了镇河堡的城门,便是一条大街,南北走向。镇河堡的结构很简单,不过是一条东西大街,一条南北大街而已。大街的中间交汇位置,就是兵备道府邸。

    自进了城门,城门守军便自纷纷跪拜,等他们上了大街,大街两边的士卒也是纷纷跪下。

    就这样,从城门口一直跪到中央位置的兵备道府邸。

    街道两边,数百军兵肃然跪拜。他们右手拄着长矛,左手摁在腰间腰刀上,无一人说话,却自有一股肃杀的气息喷薄而出。

    董策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军兵,着实是可战之兵,称得上一声精锐了。

    这一刻,镇河堡安静之极,只能听到轧轧的车轮碾压声和董策等人胯下辽东良驹的得得马蹄声。

    董策心中已经是凛然,对那位尚未谋面兵备道大人起了一阵难以言喻的敬畏之心——能把素来号称不驯的边军给整治成这般,也当真是极有本事的人物了。

    宅邸并不奢华,甚至还带着一些岁月的陈旧,砖石都已经发黑了。门口两个穿着简朴的仆役站着,见到马车行进赶紧过来。

    那老仆下车,微微一笑,对董策还颇为客气道:“董大人,请吧!”

    “有劳了。”董策对他更是客气了三分,微微一笑,深深吸了口气,整整身上的衣甲,大步走进了府中。

    府中也是出奇的简陋,廊柱之间甚至生着蜘蛛网,一看就是许久未曾打理的了。

    那老仆笑道:“我家老爷没有那许多的家业奴仆,府中上下也不过十余人而已,都住在三进里,这外面就一直空着。”

    也不知道怎么地,他在外面那些军兵面前的架子极大,排场摆的十足,在董策面前,却是客气的紧了。

    等到了后宅,处于预料的,那老仆并未让他进入厅堂,反而是把他引到了书房之外,笑道:“你且等着,我去通传一下。”

    董策只是默默点头,心里更是有些摸不到头脑。

    他现在对大明朝的这些规矩也很是有些了解了,对于文官来说,一般说来,只有接待极为亲近之人,方才在书房之中。这个处所,被他们视为极为神圣之所在。

七十一章 无他,不喜尔

    自己不但品级低,和这位兵备道大人也从未蒙面,更是个文官瞧不起的军将。而自己,为何却是能获此殊荣?

    不过这让董策心里踏实了不少,想来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那老仆话音未落,里面便是传来一个清雅的声音:“让他进来吧!”

    那老仆应了一声,向董策使了个眼色,把门打开了,董策深吸口气,攥了攥已经出汗的双手,低着头走了进去。

    不是他心理素质不好,盖因要见的这个人,实实在在的是可以对自己生杀予夺的!

    进了书房,门便在外面关上了,董策只觉的视线暗了一下,然后鼻端便是充溢满了笔墨书香。董策不敢抬头,双膝跪地,行大礼,口中称道:“末将十里铺贴队官董策,参见大人!”

    书房中微微沉闷了片刻,接着董策便听到一个威严的声音淡淡道:“起身吧!”

    董策应了声是,小心的站起身,抬起头,终于是看到了这位久仰其名的冀北兵备道刘大人。

    大约五十许人,清瘦清瘦的,看上去颇为的儒雅温文,这会儿正自坐在书案后面,董策来了,他连头都没抬,依旧是伏案处理文牍。

    董策自然不敢催促,打眼儿往四面一瞧,便看到这偌大的书房之中,靠着四壁的柜子里,桌子上,柜子上头,摆满了书。而除了这海量的书之外,其它用度,也只是一般。

    董策一路过去,心里大抵也有了个印象,这位兵备道大人很是俭省。宅子里面的家人仆役很少,吃穿用度甚至还比不上一般乡绅人家。

    但是他更清楚,在这大明,在这个年代,一个不贪的官儿,绝对不代表就是个好官。有些人不贪污,不受贿,性格刚烈,敢于直言,但是当这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做一件错事儿的时候,往往带来的后果尤其酷烈。

    刘若宰不抬头,董策便一直在那儿恭谨的站着,申请之间并无丝毫的不耐。

    过了差不多足足有一盏茶的时间,刘若宰方才一推面前的文牍,撂下笔吁了口气,抬起头来。

    他见董策还是恭谨的站在那儿纹丝不动,眼中闪过一丝满意,暗暗点头。他淡淡道:“你年纪虽轻些,倒是颇好的定力。”

    董策微微一笑,从容道:“大人忙的都是要紧的大事,末将却是不打紧的很,自不敢惊扰了大人。”

    “你说话倒不似个武人,没那般粗鄙。”刘若宰挑了挑眉毛有些惊诧道:“可认得字?”

    纵是在董策这个武将面前,他也丝毫不掩饰对武人的鄙夷和不屑。

    董策微微弯了弯腰:“小时候父亲请过先生教给读书写字,末将字儿写的不甚好看,不过倒也勉强看得过眼。”

    他态度很恭敬,却不是那等奴颜婢膝,自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

    这等不卑不亢的气质,让刘若宰对他颇有些好感。

    “你一个武将,写好字有什么用处?”刘若宰淡淡道:“不过能识文断字,总是好的,明白些圣人教化,也省的每日间只是打打杀杀。”

    董策只有应着。

    刘若宰盯着他,忽然道:“你刚从侯家伟那儿出来吧?”

    董策应了声是。

    “听说侯家伟许你了一个把总的位子,为何没做?”淡淡的声音传来,董策抬头,对上的是一双虽然苍老,却是锐利清澈的眸子。

    那眼神,似乎是能看穿一切。

    董策思忖片刻,道:“无他,不愿意在此等人麾下为官而已。”

    “哦?”刘若宰眼中流露出一丝玩味:“说说。”

    “是!”

    董策应了一声,道:“侯家伟家中吃穿用度,无一不是奢华。房屋豪华阔大,下人小厮也尽是俊俏男女,一餐之费,怕有纹银百两之多!而镇羌堡下面的官兵,却还在忍饥挨饿!从过年到现在,滴水未落,眼瞅着到了秋收之时,大部地区依旧是颗粒无收,民不聊生。而似侯家伟这般贪官污吏横行,士卒军饷,极多克扣,到手的那些,根本糊口都不够,许多军士,都是靠着妻女做那见不得人的勾当才能勉强度日。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末将深为此不齿也!”

    这一番掉文,可是让董策牙都要酸倒了。不过他这番话,也是真真切切的出自真情实意,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以来,见到了身边这些为大明戍守边疆的士卒们,遭遇了太多的不公,太多的悲惨,他心中早就是郁着一块儿心病。今日却是都说了出来,不过董策并不是鲁莽之人,一边说一遍观察着刘若宰的神色。他敏锐的发现,当自己说到‘贪官污吏’四个字的时候,刘若宰嘴角抽搐了也一下,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痛恨。

    董策立刻心稍微松宽了一下,看来自己赌对了!

    这刘若宰大人如此俭省,对贪官污吏,想来是一定很痛恨的。

    刘若宰脸上终于是露出一丝笑意,接着又叹了口气:“你倒是有心了。”

    在刘若宰看来,董策这初步的考核,就算是过关了。

    “此子虽年少得志,又是个粗鄙的武将,但还知晓些道理,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