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恬喜嫁 >

第75章

欢恬喜嫁-第75章

小说: 欢恬喜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要是传到了景泰帝的耳中,景泰帝可不会当作只是个姨娘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下的手,只会当作成国公府竟然连沈熙的性命都护不周全。

    就算是老成国公只怕也讨不了好。

    沈熙回京之后可是已经入宫好几次了,就算他没在景泰帝跟前说些什么,但这些日子以来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的,景泰帝只怕是早就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景泰帝如今还没召了老成国公或者是如今的成国公沈兆远问话,但这件事若是再不解决,接下来恐怕就真的是景泰帝亲自过问了。

    成国公府的人当然不愿意事情走到这一步。

    所以,从徐玉见这里入手,大概也是无奈之下的另辟蹊径了。

    说不得,他们是认为徐玉见对安阳郡主有一定的影响力,安阳郡主又能影响到沈熙,所以才会拿了可以在亲事上帮徐玉见一把这样的饵来引着徐玉见按着他们的想法去行事吧。

    真是……

    算计多得让徐玉见都觉得有些可笑。

    徐玉见不知道沈熙为何会这样与成国公府几乎撕破脸,但现在也觉得,比起回去这样的成国公府,他这样单独住在了端郡王府可要自在许多。

    因为王氏的这般行事,之后老太太和姜氏的脸色都有些不好。

    等到用过了晚膳众人一起回府的时候,老太太拉了徐玉见的手,“恬姐儿,祖母不乐意孤单单的回府,你就陪祖母乘一辆马车吧。”

    老太太说的当然是托辞。

    老太太身边四个大丫鬟,这次跟来了两个,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一个人孤单单的。

    会如此说,大抵是有些什么话想要与徐玉见交代吧。

    徐玉见点了点头,然后先是与丫鬟一起搀了老太太上马车,然后自己也跟着坐上去。

    果然,跟着老太太一起来伯府的大丫鬟琥珀和珊瑚并没有跟着上马车,而是拉了锦年与锦华一起去坐了另一辆车。

    等到马车缓缓前行,老太太才看着徐玉见:“恬姐儿,你今年已经十六了,正是该说亲的时候。”

    徐玉见点头。

    她大概猜到老太太要说什么,于是也不要老太太叮嘱,便道:“祖母,您放心,孙女的婚事当然是由祖母和父亲母亲作主,孙女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就生出了旁的心思。”

    老太太一顿。

    她这准备了满肚子的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呢,徐玉见就已经按着她的想法回话了。

    好一会儿,老太太才拍了拍徐玉见手,“你知晓这一点就好,无论是祖母还是你父亲母亲,总会替你考虑周全的。”

    徐玉见轻声应了“是”。

    祖孙俩的谈话便也就此终止。

    回到武定侯府之后,老太太进了垂花门之后就又将孙氏唤了去,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府里的人只知道孙氏从荣寿堂里出来之后脸色看着有些不好。

    但从后来几日发生的事,府里的人大概也就能猜出老太太说了些什么了。

    孙氏对儿媳倒也不是非常严苛,因为有着庄姨娘天天不分昼夜的服侍着,因而文氏嫁进来之后,孙氏倒也没有要求文氏每天去她那里立规矩。

    说起来,文氏在侯府的日子过得倒也真是挺顺心的,尤其是在她生了浩哥儿之后。

    可是,就是从东宁伯府回来之后,孙氏却直接与文氏发了话,要求她每天都要跟着庄姨娘一起立规矩,而且在孙氏处理府里的中馈时,亦要求文氏跟在旁边看着。

    显然,文氏在东宁伯府时的种种表现,让老太太和孙氏都有些恼怒。

    就如老太太所想的那般,文氏的行事若是一直如此上不得台面,将来又如何要将侯府的后宅交到她手里?

    可想而知,就是真的交到她手里了,只怕也只会将侯府的后宅弄得一团乱。

    京城哪家的女眷不是将后宅打理得井井有条,让爷们儿在外奔走可以后顾无忧的?

    若真任由文氏这样下去,将来丢的,不还是徐承信的脸?

    孙氏可容不得这一点。

    因为孙氏是真的发了狠,文氏自这天起的日子就有些不好过了。

    其实论起来,许多女子自打嫁了人之后,本就应当这样天天侍立在婆婆左右的,算不得孙氏在故意折腾文氏,更不提让文氏在旁看着打理中馈,这其实是一种提点。

    但文氏从前的日子过得太舒坦,这样一对比起来,自然就叫苦不迭。

    只不过,文氏再如何觉得辛苦,孙氏既然发了话,她这个做儿媳的,也就只能按着孙氏的话去做。

    否则的话,一顶“不孝”的帽子就能压得她直不起腰。

    徐玉见这天在丝竹苑里用午膳的时候,倒也与姜氏提起了这件事。

    “母亲,大伯母这次是与大嫂说了些什么,怎的大嫂都这么几日了都还咬着牙坚持着?”徐玉见有些好奇地问。

    文氏可不是什么能吃得了苦的性子,能这样坚持几日,而且看样子还要继续坚持下去,也是真的不容易了。

第170章

    姜氏伸出手指在徐玉见的额头上轻轻点了点。

    “你这丫头,怎的如此重的好奇心。”话虽是如此说,但姜氏也没瞒着徐玉见,“以你大嫂那种性子,你大伯母若是放了狠话,又如何能让她像如今这般服服帖帖的?”

    孙氏也是真的发了狠了。

    在东宁伯时,文氏表现的那般小家子气,哪里像侯府将来的女主人?

    孙氏这个做婆婆的,都有些因为文氏的表现而脸红。

    那时孙氏本就已经有些动怒,而且在考虑如何将这个儿媳妇调教一番了,却没想到才回了府,老太太就将她唤过去,只差没有直言是她这个做婆婆的无能了。

    孙氏嫁进侯府二十几年,又何曾被老太太如此指责过?

    当时就臊得只差没打个地洞钻进去了。

    有了此事在前,孙氏在对待文氏时,行事自然也就简单粗暴了些。

    “你大伯母可是直接与你大嫂说了,若她再如此上不得台面,她也就不指望你大嫂了,只将浩哥儿抱到了身边养着,等到再过个十几年浩哥儿也差不多也能娶媳妇了,等到孙媳妇进了门,就直接让孙媳妇接了府里的中馈。”姜氏道。

    也难怪文氏不管如何都这般忍着了。

    一来浩哥儿是文氏的命根子,她不愿意孙氏将浩哥儿抱到熙风院里。

    二来嘛,要是真如孙氏所说的那般,压根儿就不让她沾手侯府的中馈,只等将来浩哥儿的媳妇进了门,就越过了文氏直接将侯府交到浩哥儿的媳妇手里,那文氏这个做婆婆的,将来又如何能从儿媳那里得到任何的尊重?

    后宅妇人,争的本就是这方寸之地。

    在文氏看来,这无疑是寸步都不能让的。

    徐玉见听了笑着摇了摇头。

    孙氏此举倒是既能将文氏压着,又能将主动权尽握手中。

    只要文氏不想浩哥儿被抱走,不想将来被儿媳压着,她就只能按着孙氏的意思去改变。

    若文氏真的能就此有长进那自然是最好的,若文氏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那孙氏也能如她所言的那般抱了浩哥儿到身边养着,将来再扶持孙媳。

    毕竟,文氏能不能达到孙氏的标准,可都是由孙氏决定的。

    “大伯母考虑得果然周到。”徐玉见道。

    姜氏又在徐玉见手上拍了拍,“你这丫头,倒是编排起长辈来了。”

    徐玉见于是抱了姜氏的胳膊撒娇,“母亲,女儿可没有编排长辈,是真的觉得大伯母考虑得周到呢。”

    母女俩正说笑着,就听姜氏屋里的大丫鬟钟灵在屋外轻声道,“夫人。”

    召了钟灵进屋,姜氏问道:“何事?”

    钟灵倒是先看了徐玉见一眼,“成国公府又来了人,道是要请了五姑娘过府一叙。”

    姜氏和徐玉见都皱起了眉头。

    “是国公府哪房的人?”姜氏问。

    虽然问出这个问题,但姜氏心里也猜到了,指定不会是安阳郡主。

    若是安阳郡主的话,钟灵也就直接说了,又哪里会用“成国公府”来指代。

    多半,就是王氏了。

    果然,钟灵随即就答道:“回夫人,来的是成国公夫人身边的嬷嬷。”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自打上次在东宁伯府说了那样一番话之后,王氏等了两日没等到徐家的人主动找上门,干脆就遣了身边的嬷嬷请徐玉见去国公府作客。

    无论是老太太和姜氏,还是徐玉见自己,都不可能应下这样的邀请的。

    所以,前面两次,都以徐玉见托病作为结束。

    却没想到,王氏如此都不死心,这又第三次让了人来。

    而且,这次王氏还让身边的嬷嬷寻问了徐玉见的病情,道是再过两日就请了宫里的太医来侯府替徐玉见诊治。

    便是姜氏这样的好脾气,在王氏如此咄咄逼人之下,也气得一掌拍在了桌上,“欺人太甚,难不成咱们侯府里还寻不来太医了?”

    这是非得要请了徐玉见去成国公府了。

    深吸一口气,姜氏又问:“人已经打发走了吗?”

    钟灵点头,“已经走了,不过,看那位嬷嬷的意思,只怕……”

    只怕王氏还没有打消这个念头。

    姜氏正待说些什么,丝竹苑里就又来了人,是老太太身边的珊瑚。

    “三夫人,五姑娘,老太太请您们过去一趟。”珊瑚道。

    姜氏和徐玉见对视一眼,随即就起身前往荣寿堂。

    老太太让她们过去,大抵也是为了王氏的不依不饶。

    不多时,两人就到了荣寿堂。

    老太太挥了挥手让屋子里的丫鬟婆子都退下,然后看向姜氏,“老三家的,成国公府这件事,你怎么看?”

    姜氏面上有些忿然,“母亲,咱家恬姐儿可没有贴着成国公府不放,而且成国公府的事可不是咱们应该沾手的,那王氏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无非就是想将咱们府里拉下水,难不成他们成国公府急疯了也办不成的事,靠着咱们恬姐儿就能成了吗?简直荒唐!”

    老太太也是这个意思。

    偏生,碍着徐慧贞亦是成国公府的媳妇,她们还不好与王氏撕破脸。

    老太太沉吟片刻,“成国公府的事咱们是不能沾,既然不好翻脸,咱们避着她些也便是了。”

    避着?

    姜氏和徐玉见有些疑惑。

    就见老太太笑着捶了捶腰,“唉,这人老了就是不中用,昨儿不过是贪看园子里的秋菊,在园子里多呆了一会儿,身子骨就受不住了……”

    徐玉见恍然。

    她站到老太太身后,轻轻替老太太捶着肩,“祖母您可一点也不老呢,不过祖母既然染了风寒,自然要好好养病才是。”

    姜氏也立即道:“母亲,要是有个让您心情舒畅的环境,您的病一定能好得更快些,儿媳在京郊有个庄子,正好在风景极为秀丽的灵华山的山脚下,灵华山的菊花最是有名,母亲在那里养病定然能快些好起来。”

    “母亲还有伯母婶婶们管着府里的事走不开,祖母,不如就让孙女在您身边侍疾吧。”徐玉见道。

    话说完,三人便相视一笑。

第171章

    徐玉见第二日就随着老太太一起去了庄子上。

    王氏还真的就没死心。

    徐玉见和老太太去了庄子上之后,都还派了人过来请徐玉见过去,甚至连太医都领着一起到了武定侯府,只不过徐玉见早就已经离开了,王氏的算盘自然也就落了空。

    在这个孝道大于天的时代,徐玉见这是在老太太身边侍疾,纵是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来。

    毕竟,可不是谁都能像沈熙那样,可以无视家中长辈的话的。

    而就在徐玉见去了庄子上的这天下午,端郡王府里,沈熙坐在书房里,一根修长的手指轻轻抚在正低头啄着一只瓷碟里的豌豆的扑扑。

    侍候在旁边的汤圆见了就忍不住嘴角一抽。

    “主子……”汤圆到底没忍住问出声,“您以前不是不怎么待见扑扑吗,怎的这段时间倒是将扑扑宠得都快无法无天了?”

    沈熙对扑扑的宠,就是喂扑扑吃东西。

    以前扑扑寻着沈熙要食吃,沈熙总少不了说上几句“再吃就飞不起来了”这样的话,但最近这段时间,沈熙不仅再没说过这样的话,反而还一闲下来就喂扑扑吃东西,一副非得要把扑扑喂肥的模样。

    为此,汤圆心里可没少犯嘀咕。

    难不成是想把扑扑喂得肥肥的,好炖一锅鸽子汤喝?

    站在沈熙另一边的元宵听到这个问题,暗暗翻了个白眼。

    汤圆以后要是死了,那也一定是笨死的。

    在沈熙身边服侍了这么些年,元宵可是极为了解沈熙的脾性的。

    他记得很清楚,他家郡王爷有这样的转变,是从那次深夜里去了武定侯府之后。

    至于去武定侯府是为了见什么人……

    那还用问吗?

    总不会是看侯府里的花花草草的。

    自打那天夜里从侯府回来之后,元宵就不只一次的看到过自家郡王爷拿出这几年来与他的那位通过扑扑神交已久的“密友”的通信,还念叨着“原来是她”这样的话。

    元宵虽然只是个小厮,但他也是个聪明的小厮,又哪里能猜不出来事情的原委?

    至于汤圆?

    呵,这就是个没脑子的,他当然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身为一个随时都想着要如何让主子高兴的小厮,元宵也是很敬业的,看到扑扑将碟子里的豌豆吃完了,他连忙道:“主子,您这好吃好喝的养了扑扑这么久,总得让它发挥些作用不是?”

    这话算是深得沈熙的心,他深以为然地点头。

    上次在夜里做了一回不速之客之后,沈熙就一直沉浸在一种又是新奇又是惊喜的情绪之中。

    他一直以为,那个极为偶然的相识、与他志同道合的“兄台”是一名男子,这几年来,与这位“兄台”的通信,无论是闲聊还是交换一些彼此看到的有趣的算学题,都是沈熙那繁忙生活中极少亮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