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74章

抗日之雪耻-第74章

小说: 抗日之雪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一十九章:冀东事变(十)
    第一百一十九章:冀东事变(十)
    韩云华示意王剑等人坐下后,指着桌子上的地图分析道:“你们看,现在我们已经拿下了隆化县城,虽然让鬼子逃了一部分,但是其主力已经被我歼灭,残部不足为患。wwW;而且通往承德的主要通道除了高寺台尚在鬼子手里外,其他的主要市镇全部被我军占领了。李定国所部现在已经和军刀特战大队会合了,承德市的防卫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冀东承德外围已经成了我们的势力范围了。再说鬼子在冀东的军事实力原本就很弱,加上被我军歼灭其主力的这个旅团,可以说鬼子在冀东的防卫力量基本上已经被我军摧毁了,剩下的只有小猫三两只,就算殷汝耕手下还有号称两个军的伪军,但是其实际战斗力十分有限,所以鬼子想要在短时间内集结兵力消灭我部简直是做梦。”说到这里,韩云华略带自豪地说道:“同志们,这次我们的损失已经超出了党内某些人的底线,如果拿不出可观的战果,我们都要挨批。不过嘛,现在看来预定目标基本上快要完成了,只要政委那里不掉链子,我们就等着主席和总司令的嘉奖电报吧”
    独立77旅旅长王剑开口道:“司令员,事已至此,就算党内一些人不高兴,对咱军区有意见也没什么关系。我们现在可是吸引着华北方面军绝大多数的兵力,所以我们不能垮,当然了他们也不敢让咱们垮掉。司令员你还是下命令吧,我们都听你的,你说打哪就打哪”
    韩云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你们可要给我记住了,你们可不是我韩某人的军队,我也不是旧时的军阀财主,也养不起这么一大家子。你们要给我时刻牢记,首先你们是中国人民的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要时刻以一个人民子弟兵的身份和责任来要求自己。其次你们是中国**领导的军队,要对党绝对的忠诚,要以保党报国为人民为己任。最后你们才是八路军辖下内蒙古军区的部队,要听从上级的指挥,在战场上杀敌报国。”
    韩云华的话让内蒙古军区的一干高级军官心里都是一惊,这么长时间以来,军区政工的一把手沈玉泉都是唯韩云华马首是瞻。所以他们这些军官也下意识地弱化了军队的思想建设,他们这些高级军官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底下的部队会是怎样。
    当然了这一切韩云华比谁都看得清楚,但是现在可不是强调思想建设的时候,部队的思想确实是需要加强引导,战士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也确实是有待提高。然而现在大敌当前,怎样解决外部矛盾才是现在所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在这里稍稍提调一下就可以了,说得多了反而不美。
    接着韩云华又开口道:“现在我军已经基本上控制可整个冀北地区,虽然没有深入到冀中,尚未达到预定的作战目标。但是我们却在大的战略层面占据了先机,鬼子再凶再狠也只能被我们牵着鼻子走。网已经撒开了,现在就差收网了,这网要收好了,那我们就是丰收多多,如果这网没收好,那战果也就没有想象的那么丰厚了。”
    骑兵二旅旅长巴特也是一个直性子,韩云华这样说他是听不懂的,所以索性就问出声来:“司令员,怎么办你就直说吧,老巴特听不懂你们汉人那种弯弯话。”
    巴特的话让会议室里的一干高级军官忍俊不禁,有几个甚至偷偷地笑出声来了。
    韩云华起身大声道:“听我命令,骑兵第一、第二旅组成东进集群,所部暂归冀热边特委书记李运昌指挥。独立77旅全旅由承德一路向东攻击,承德县、宽城、平泉都是你们的攻击范围。第一补充总队、火力支援团同我一起出击滦平县,威胁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北平。第二补充总队、军刀特战队、炮兵一团组成北进集群,隐蔽行军偷袭赤峰。剩下的工兵团、炮兵二团、野战重炮团、冀东抗日先遣支队留守承德。突击二旅、冀东抗日先遣支队一营组成南进集群,迅速出击迁西、迁安、青龙等县市,最后同李书记会兵于青龙县……”
    命令下达的很干脆,当然执行的也很迅速,当天晚上集结于隆化城的数万部队走了个精光,连一只留守的小部队都没留,诺大的一个隆化城的政权都交给了当地的地下党来主持,反正所有的汉奸流氓之类的黑恶势力都遭了韩云华毁灭性的打击,余者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韩云华之所以这样安排部队的作战任务,主要是考虑到了冀东地区的其他八路军部队,尤其是邓华、宋时轮领导的四纵。就在承德市被攻破的当天晚上,隶属于冀热边特委的地下党同志找到了军刀特战队,冀热边特委书记李运昌希望和他们的首长见见面,后来军刀特战大队在请示过韩云华后,将李运昌护送到了隆化。
    原本在级别上李运昌这个冀热边特委书记要比韩云华这个军区司令高上一级,但是现在韩云华部是八路军塞北地区绝对的主力,是一支人数最少也在八万以上的庞大军事力量。就算延安方面对韩云华这种手握重兵的大将也是礼遇有加,他这个手里只有少量武装的冀热边特委书记也就不能更不敢在韩云华面前摆架子了。况且李运昌来隆化之前,邓华就和他说到过内蒙古军区司令员韩云华,从邓华的口中李运昌可以听得出邓华对这个还没有他年龄大的司令员的崇拜。一点都没错,就是崇拜。连邓华这样身经百战的高级军官都对这个韩云华佩服不已,李运昌自己也对这次和韩云华的见面充满了期待。
    就在杨瑞华所部和谷寿夫死磕的空当,李运昌和韩云华在隆化的守备司令部会了面。说实话,原本韩云华对李运昌并不熟悉,就算韩云华熟知历史,但是对这个冀热边特委书记也是很陌生,只是在翻阅一些史料是看到过他的名字,那也只是看过,却从未仔细查阅关于李运昌的生平。就算是李运昌身居共和国高位时,韩云华也不曾仔细了解过这位共和国元勋。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对这位生平坎坷的将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起这件事倒也没什么,也就是韩云华刚才亚马逊国际军事学院特种作战指挥系毕业回国的第四个月,本来那一天韩云华要和许多军界的精英一起被授予少校军衔。但是临时接到通知,总政治部命令他们这批军中精英去参加一位老**家的追悼会。
    尽管他们这些年轻的共和**官都是国家精心培养出来的国之栋梁,但是碰到这种事大家心里都很不舒服,同时也让大家对这位能让总政治部延期授衔的老前辈感到很好奇。等大家到了追悼会会场才知道是给李运昌老前辈送行,但是韩云华却对这个据说很了不起的老**家一点都不了解,所以参加完追悼会后韩云华就一头扎进了图书馆查阅关于这位老前辈的生平事迹。
    也因此,韩云华对李运昌也算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那都是通过一些史料得来的,并不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现在大战在即,而冀东的局势一直都很不明朗,虽然现在看来韩云华部明面上是八路军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是韩云华却很担心驻扎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上百万关东军在冀东战局胶着的时候派军南下,到那时他将受到两支日军的前后夹击,后果堪忧啊。
    '。。'
第一百二十章:冀东事变(十一)
    第一百二十章:冀东事变(十一)
    李运昌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原名李芳歧年李运昌出生在河北乐亭县木瓜口村一个农民家庭,他青年时代正值中国内忧外患,李运昌忧国忧民,立志报效祖国年李运昌入乐亭中学,知道家乡出了李大钊这样一位**先驱,他渴望自己能走李大钊先生那样的路,渴望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看看。wwW!李运昌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于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年秋,李运昌被**乐亭县委选去苏联学习。但是,到北京找到李大钊后,得知去苏联的轮船已经开走月,经李大钊同志推荐,入广州黄埔军校四期学习。同年1岁的李运昌被黄埔军校**党总支转为**党员,从此开始了他波澜壮阔、浴血奋斗的**一生
    月底,李运昌从黄埔提前毕业,党组织派他带领第四期其他**党员骨干组成的干训队到广东农村搞农民武装,他被任命为临时负责人。在搞农运工作之前,李运昌先到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在这里,李运昌认识了***,并听***讲“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农会章程”等课程。讲习所学习完毕后,李运昌被派往由彭湃任主任的广东省农民协会潮梅海陆丰办事处工作,担任农军部主任,着手在潮汕地区组织农军,当时的李运昌年仅18岁。
    岁的李运昌等人集结了一万多名农民武装,在广东普宁举行了暴动。普宁暴动在取得歼灭敌人一个团左右的胜利后,在敌人大军进逼下,部队从广东撤离到湘赣边境,这支农民武装被编为两个团,叫惠潮梅农工救党军,李运昌任二团党代表。
    1927年冬,在反**政变的残酷镇压下,**乐亭县特支党组织已经完全瘫痪。返回故乡的李运昌先与村里党组织接上了组织关系,然后开始着手恢复党的组织,并同**顺直省委取得了联系月,李运昌领导建立了**乐亭县委,并担任县委书记,宋匡我任宣传委员,徐运步等任县委委员,初步恢复了全县的党组织。
    在此期间,李运昌多次组织领导了鞋业工人罢工和农民的反霸斗争。他积极贯彻**“六大”的精神,大力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抗捐和反霸斗争,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月,李运昌又到滦县组建了**滦乐中心县委,李运昌任县委书记,把滦县、乐亭两县的地下党工作统筹管理,重点抓党的组织建设。此后,一度瘫痪的冀东党组织在李运昌的努力工作下,有了相当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为党开展工作、领导人民斗争奠定了组织基础。
    月,李运昌调任**顺直省委,任省委秘书。这年夏天,**顺直省委、天津市委因叛徒出卖而遭到严重破坏。危急时刻李运昌代理了一个多月的省委秘书长职务,及时通报**中央,配合党中央很快重建了顺直省委,重新开展工作。8月,他在执行“飞行集会”撒传单的任务中被敌人逮捕,判刑1年零1个月月,经组织营救出狱,并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在全国特路总工会任特派员,先后在唐山铁路南厂、铁总满洲办事处(沈阳)等地工作年春,组织任命李运昌为**京东特委特派员,创建京东特委机关。这期间为了掩护身份,他开始使用“李运昌”这个名字月,李运昌被任命为**京东特委书记。7月,李运昌又帮助唐山建立了**唐山工作委员会,在冀东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了学校教职员工联合会、农民齐心会、反帝同盟、抗日救国十人团、劳工会等组织,积极开展**活动月,李运昌接到北方局通知,前往延安参加**中央召开的白区代表会议。5月初他到达延安后,先参加了中国**全国代表会议,随后又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白区工作会议。会议期间,李运昌把冀东地区的基本形势和冀东人民目前反对日本侵略者及汉奸的斗争情况,向中央作了系统的汇报,并在**中央主办的《解放》周刊上,以“鹿鸣”的名字发表了《日寇汉奸统治下的冀东人民》一文。
    在延安期间,周恩来单独接见了李运昌,对他在冀东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并请他为***主席作工作汇报。在听取了李运昌的汇报后,***对冀东的工作表示满意,并鼓励他回去之后继续努力工作。在离开延安之前,**中央北方局书记**又单独找李运昌谈话,传达了中央的指示,并任命李运昌为**河北省委书记,要求做好游击战的准备工作,进行武装抗日斗争。中央还专门选派了两名团级红军干部李润民、孔庆同,随李运昌一起返回冀东开展工作。
    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是李运昌等人早已计划好了的事情,可惜由于韩云华部的突然崛起和更加突然的出现在冀东而被迫更改了计划。但是由于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暴动的相关情况,所以李运昌、邓华、宋时轮等人怕引起了鬼子的注意,所以希望和韩云华沟通一下,最好是得到他的支持,在他和鬼子对峙的时候,由冀热边特委在敌后组织这次抗日大暴动。
    李运昌到达隆化后,由于战事紧急,所以韩云华也就一切从简,并没有设宴款待李运昌等人,只是让野战厨房作了一大盆红烧肉外加一笼白面馒头将就着吃了一顿。
    饭后,两人也没多谈,直奔话题。李运昌将来意说明后,希望得到韩云华这个年轻的将领的支持。韩云华则是考虑了一番决定将暂时派不上用处而且机动性好的两个骑兵旅调归李运昌指挥,并且承诺将日军的主力吸引到承德的外围地区,时间大约在半个月左右。
    韩云华的承诺大出李运昌的意外,李运昌也是一个带兵打仗的行家里手,他看得出来总兵力上韩云华部还是远远不如鬼子的,但是韩云华能毫不犹豫地划出两个骑兵旅归他指挥,这种魄力、这种胸襟实在让人佩服。单单这一下,韩云华便赢得了李运昌的友谊,用李运昌的话说:“这样的人值得相交”
    倒不是韩云华不知道鬼子的实力在他之上,但是现在对他而言,骑兵旅擅长的是长途奔袭,而最忌讳的就是让骑兵攻城和防御。接下来的战斗注定是你死我活的阵地防御战,而且内蒙古军区注定只能是被迫防御的一方,所以骑兵旅对韩云华来说暂时失去了作用。而冀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北踞长城,南临渤海,西控京律,是东北通向华北的咽喉要道。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物产可资军需,而且深山密林,可供迂回。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理想战场。
    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后,为吞并全中国,就首先夺取了冀东。早在1933年初,他们就兴兵攻占长城各口。驻守在喜峰口、冷口,古北口一带的国民党爱国官兵在冀东人民的支援下奋起反击,后因国民党政府不予援助而失败月31日,国民党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竟同日本侵略军签订了臭名昭著的“塘沽协定”,把冀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