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503章

抗日之雪耻-第503章

小说: 抗日之雪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计划击溃非洲的德意联军,夺取北非战略要地,进而从南翼威胁德国和意大利,遂决定在1942年秋季在北非实施代号为“火炬”的登陆战役。此役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登陆舰艇“由舰到岸”的大规模渡海登陆战役,同时也是盟军的一次登陆试验,在战役组织、装备使用等方面为以后的登陆战役提供经验。
    不过这场登陆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效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战役开始於11月8日,於11月11日结束。在对德意军队展开钳形攻势的尝试中,盟军设想在维希法国控制下的法属北非登陆只会遭到微弱的抵抗。然而,除了11月8日在阿尔及尔法国抵抗运动成功的发动了一场政变,在登陆之前逮捕了维希法国的指挥官并压制了第19军,维希法**队在奥兰和摩洛哥对盟军进行了激烈的抵抗。
    不过战争不能取得的效果竟然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奇迹般的发生了,经过三天的谈判和威胁,马克。克拉克和德怀特。艾森豪将军迫使维希海军上将弗朗索瓦。达尔朗(和阿尔方斯。朱安将军)命令在奥兰和摩洛哥的维希法军在11月10日…11日停止军事抵抗,附带条件是达尔朗将成为一名自由法国机构的领导人,在北非的维希军队加入了盟军中的自由法**队,盟军在北非的实力大增。
    最后传来捷报的是太平洋战场,由于有了内蒙古军区的牵制,大批的日本精锐被牵制在东北战场上,最终被中苏联军击溃歼灭。1942年10月,为配合中苏联军在中国东北地区发起的东北战役,中美英联军以中国远征军作为主力,三国联合发动缅北滇西反攻战役,到12月底联军终于攻克密支那,日军被彻底赶出缅甸北部,战役取得彻底胜利。这次胜利不仅打通了中国与盟国间的陆上交通线,而且揭开了亚洲战场盟军向日军反攻的序幕。
    而早在6月份就发动的瓜岛之战此时也有了结果,瓜岛之战是美国人独自完成的,他们于1942年6月初就对日军控制的瓜岛展开了猛烈进攻,试图摧毁日军设在南太平洋地区的这一重要的战略基地,这一打就是半年多。
    瓜岛之战时的美军作战准备极不充分,由于瓜岛历来鲜为人知,美军除了曾在瓜岛的澳大利亚种植园主提供的零星情报外,就只有一张九十年前的海图、几张传教士拍摄的旧照片和杰克?伦敦撰写的关于所罗门群岛的小说了。作为登陆主力的陆战第1师是美国最早进行登陆战专项训练的精锐部队,但是该师大批优秀的训练有素的军官、军士被调去作为新组建的陆战第2、3师的骨乾,现在部队成员大都是刚入伍的新兵,战斗力已不可与老1师同日而语。
    而驻守瓜岛的却是日军第17军,由于中途岛海战的惨败,日军失去了战争初期在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也失去了战略主动,被迫停止了战略进攻,放弃或推迟了对斐济、萨摩亚和新咯里多尼亚等地的进攻。但日军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已大为削弱,美军的实力、士气都大大增加,仍决定继续实施对南太平洋诸岛的进攻,计划先在瓜岛修建航空基地,前出航空兵力,以掩护对新几内亚岛的莫尔兹比港的进攻,在新几内亚岛站稳脚跟后,再向东南逐步推进,进逼同盟国在南太平洋上的重要基地——澳大利亚,以此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为实现这一战略企图,大本营陆军部大力充实原准备为斐济、萨摩亚作战而于1942年5月组建的第17军,该军由天皇侍从武官长的弟弟百武晴吉中将任军长,军部设在新不列颠岛的拉包尔,至8月初,该军已辖有南海支队、一木支队、青叶支队等部,总兵力约十三个大队,集结于新几内亚东部和俾斯麦群岛,担负攻占莫尔兹比港的任务。大本营海军部则于1942年7月成立第8舰队,任命三川军一中将为司令,下辖第6、第18战队、第29、30驱逐舰大队、第7、13、21潜艇战队,拥有包括重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3艘在内的多艘军舰和潜艇,主力部署于拉包尔,以协同第17军作战。联合舰队还增派第25航空战队所辖的百余架岸基飞机进驻拉包尔,以提供空中掩护,所以此时的美军不管是在兵力上还是在武器装备上都不是太占优势。
    瓜岛之战爆发时韩云华正在东北指挥作战,不过他知道瓜岛之战日军必败,尽管美军在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在战役开始之初,日美双方在舰艇、飞机、兵力上相差无几,日军在航母、战列舰等大型军舰方面还稍占优势,但是耐不住日本人自己出蠢招,自己硬是把自己给整垮了。
    不过由于历史的改变韩云华并不敢确信美军彻底消灭瓜岛日军,占领这个战略点的时间。不过美国人确实没有让韩云华失望,43年开年不久,美军就传来捷报,伟大的美**队终于取得了瓜岛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此战日军投入瓜岛的陆军兵力约3。6万,战斗中阵亡约1。4万人,因伤病致死或下落不明的有9000余人,合计死亡近2。38万人,还有1000余人被俘。在六个月的空战中,日机被击落427架,美军损失仅118架。加上被高射炮火击落的,日军共损失飞机892架,飞行员2362人。美军共损失飞机约250架。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中,美军共阵亡约5000人,伤6700人,损失军舰24艘,运输船3艘,飞机约250架。日军共有约8万人丧生,损失军舰44艘,运输船36艘,飞机1292架。
    在美国政fu的大力宣传下,在战役结束的第二天几乎全世界都知道美国人在太平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日本人在太平洋地区,尤其是在太平洋诸岛屿的争夺战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重损失。
    而在美国媒体的评论中称:“日军在此战中不仅海军、航空兵损失惨重,甚至开战以来从未失利的陆军,最精锐的第2师团等部也蒙受了巨大损失,特别是日军的大型军舰、飞机和技术熟练训练有素的飞行员的损失,更是日军所难以弥补的,战役结束时日军兵力上的优势已荡然无存,双方的战略态势也随之改变。”
    “如果说中途岛海战日军的失败是二战中太平洋战场的转折,战局开始向着不利于日本而有利于美国方面发展,日军战略主动权逐步丧失;而瓜岛战役,日军不仅没有实现重新夺回战略主动的作战企图,反而其军事实力进一步受到削弱,最终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从此后,日军必将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处处设防,步步被动,直至战败。而美国则通过瓜岛战役,逐步改善了不利的战略态势,赢得了动员人力、物力的时间,为太平洋战场上即将开始的战略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
    1942年底到1943年开春这段时间可以说是盟军的春天,每天都会有捷报传来,每天都会听到哪一国在什么地方取得了什么战斗的决定性胜利,歼灭多少敌军,对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时间世界反法西斯的浪潮迭起,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胜利旗子飘扬的那一刻了。
    由于国民党部队在华中地区以及缅甸战场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所以蒋介石本人这段时间也是阳光灿烂,尽管每当想起东北之时蒋介石本人也忍不住一阵肉疼,但是他也清楚现在的**已经不是几年前的**了,此时的八路军也不是当年区区几万人几千支破枪的工农红军了,单单韩云华的一个军区就能打得关东军溃不成军,更不用说**还有八路军、新四军以及边区部队。而**现在不但拥有陆军和空军,甚至还在不久前组建了自己的海军,尽管**的海军只有4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以及二十几艘鱼雷艇以及武装商船,连国民政fu的那支破烂海军还不如,但是那毕竟是一支海军啊。
    如果说以前蒋介石处心积虑是怎样削弱**及其领导的军队的话,那么现在蒋介石更害怕的是**不断地借着抗日之名扩大地盘,此时蒋介石再也没有在公开的舆论中职责**游而不击了。一方面韩云华这位民族英雄的大名已经在整个中国传扬开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出了一位大英雄,打的日本鬼子溃不成军再说**游而不击可就不合适了。另一方面蒋介石巴不得**老老实实呆在现有的地盘上不要轻举妄动,将所有的抗日任务全部由国民政fu接下来。
    尽管蒋介石的军事指挥水平确实有待提高,但是蒋委员长的政治眼光却不是一般人所能比得了的,他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得出日本人此时的状态,也许日本日自己也没有发觉自己已经十分虚弱了,但是蒋介石坚信日本人失败就在眼前。
    借着庆祝东北解放的贺电,蒋介石就东北此时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尤其是对东北的治安以及经济情况,最后他以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身份命令韩云华所部立即就东北地区的治安问题进行大清查,对东北地区所有日伪残余势力进行最后的彻底的打击,还东北人民一个朗朗乾坤。
    韩云华看完电报之后不由的莞尔一笑,老蒋的鬼把戏还真不少,害怕内蒙古军区染指中原地区老将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连这样的招数都用上了。历史上老蒋只是在抗战即将胜利的时候玩过这一手,当时是害怕**接收日伪军的投降,尤其是害怕**八路军接收了日伪军的武器装备之后实力过于膨胀。
    不过这也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现在不用**逼他,老将自己也会主动向日伪军发动进攻的,况且现在国民政fu也不是历史上的国民政fu了,看到苏联全力支援**,美国政fu也坐不住了,运往中国的物资也成倍的增加,要不是受限于空中运输队的运量,恐怕国民政fu一半以上的部队都换了装,不过即使是这样,依然有44个步兵师全部换成了美国装备,战斗力大增。
    将日伪军的势力彻底赶出湖南以后,蒋介石将目光盯到了湖北。第二次武汉会战之后,随着武汉地区的沦陷,整个湖北地区也随即成了日本人的地盘,蒋介石现在实力大增,迫切地希望拿小鬼子开刀,试一试美国装备武装起来的国民党部队的战斗力如何。
    为了收复武汉,蒋介石亲自下令军政部组建第三次武汉会战指挥部,薛岳担任司令长官,调集包括第十一军第88师在内的25个步兵师38万大军准备再一次对日开战,一时间整个长江以南战云密布,大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
第六百二十五章:访苏
    国民政府那边处心积虑限制g领导下的各部队的行动,尤其是想要限制内蒙古军区的行动,不过由于韩云华已经就部队今后的发展有了新的安排,所以也就顺着老蒋的意思安安心心地在东北地区做自己的保安司令,反正巩固根据地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是需要做的。WWw;况且东北地区的治安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来不及撤退的日军小部队全部逃进了深山老林,是不是出来给韩云华所部制造一点下麻烦,很是令入讨厌。
    不过内蒙古军区很多部队原来就是隶属于东北抗联的,要是说玩丛林山地游击战的话,这些入是日本入的祖宗,日本鬼子数百万大军围剿了抗联整整十二年都没有将抗联彻底消灭,仅凭几十只小部队的骚扰更是不可能了。况且现在驻扎在东北的中**队可是有整整一百几十万。
    由于日本入滞留在东北的残余势力很弱,所以韩云华命令吕正操所部抽调5个团专门用于东北的剿匪战斗,剩下的部队立即分散进驻各大城市。以韩云华想来,东北这块土地还是交给东北子弟兵自己管理吧,东北入民解放军入数虽然不多,但是管理东北正合适,所以韩云华命令在东北北部和中部的部队立即南下,吕正操的东北入解放军立即接手古林以及黑龙江两省的全部防御,并且按照军区的指示继续开展生产自救,恢复东北的经济。
    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一片大好,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欧洲东线战场也是捷报频频,但是德国法西斯势力的根基未损,战争潜力依然不可估量,所以不管是斯大林还是罗斯福都不敢放松。
    斯大林在1月2日发来电报,询问世界反法西斯的形势以及苏联接下来的行动,同一时间罗斯福也发来电报问计韩云华,罗斯福对于韩云华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出的高超的指挥水平以及战斗素养表示了惊讶和肯定,同时直接地邀请韩云华担任盟军太平洋战场的参谋长。
    韩云华知道一旦接受了美国的邀请斯大林首先就受不了,因为之前苏联就曾邀请过韩云华担任苏联红军的副总参谋长,被韩云华很委婉地拒绝了,要是这个时候接受美国的邀请,斯大林本入以及整个苏联都会极为难堪的,所以韩云华只好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美国政府的邀请。
    拒绝归拒绝,但是就本身而言,韩云华还是很乐意接受盟军太平洋战场的总参谋长这一职位的。同苏联红军的副总参谋长不同,这不仅仅是因为苏联的那个参谋长是副职,而是美苏两国的战略重心问题。此时的苏联本身关注的是欧洲的战局,关东军的威胁一旦接触,苏联便迫不及待地将远东的部队调到了东欧就是最直接的证据,所以说韩云华就任那个副总参谋长也不会为中国谋求到多少实际的好处。
    而美国却不同,美国现在的根本利益就在环太平洋地区,因为日本直接威胁着他的本土,就任这个总参谋长的话,韩云华就近可以为整个中华民族谋取福利,让中国这个饱受苦难的国家少经受一点苦难。但是现在韩云华却只能委婉地拒绝了罗斯福的邀请,这让韩云华觉得很是可惜。
    但是韩云华还是很乐意指导美苏两国在接下来的战斗,况且韩云华要做的并不是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也不需要了解美苏两国在各地的驻军情况,他只需要按照记忆中的盟军反击路线给斯大林和罗斯福一点小小的提示就可以了。
    韩云华给斯大林的回电是于2日晚上9点多发出去的,在电报中韩云华认为苏联红军接下来应该将进攻的重点放在对德军的全面反击上来,至于刚刚收复的那些地盘暂时不需要处理。至于该进攻那些地方韩云华也做了指导,韩云华一下子给斯大林列出了个重点进攻的地方,韩云华称之为“十次斯大林突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