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500章

抗日之雪耻-第500章

小说: 抗日之雪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好,不过两个小时有点晚了,现在都3点多了,两个小时后就是5点,我们是六点发动进攻,你让他加快行军速度。”韩云华道。
    “好的!”
    时间过得很是缓慢,这两个小时对于于芷山来说就向定了格一样,怎么过都过不过去,缓慢的无以复加。以往这个时间于芷山不是在家休息就是呆在皇宫里陪哪位执政大人分析时局,此时那位执政大人依然在沈阳的行宫里继续分析眼下的时局,但是他却要走上一条新的道路了。
    其实于芷山这次也是在赌,使用自己的性命以及仕途做筹码的豪赌。不过就目前而言他似乎已经赢了,想到这里于芷山不仅有些沾沾自喜。
    凌晨5点,冬天的这个时候天还黑的很,绝大多数人都还在睡梦中,不过整个前线指挥部依然是灯火通明,进进出出的士兵干部依然很多。
    “于芷山的部队走了那里?”韩云华此时也有点心急了,虽然他也相信于芷山的诚意,不过小鬼子一向都是神出鬼没,尤其是他们的情报部门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保不准于芷山身边就有日本人的间谍,一旦事情败露,于芷山和他手中的那支部队可就危险了。
    “报告司令员,5分钟前于芷山发来电报说,部队已经到达了冯伯堡前线,他要先解决那个阻击我军的武田联队,解决完了他会给司令员发报的。”钱壮飞回答道。
    “嗯,那我们再等一等!”韩云华的话音未落,一个作战参谋小跑进来说道:“司令员急电!”
    “拿来!”接过作战参谋递过来的电报韩云华仔细看了起来,然后一拍桌子说道:“好,命令部队放开缺口,让于芷山的部队通过去,让他们到昌图休整,另外命令后勤部门保证好于芷山所部的物资供应。”韩云华果断滴下令道。
    “司令员,是不是于芷山已经解决了武田联队?”钱壮飞问道。
    “嗯,刚刚于芷山命令部队偷袭了武田联队,而那个武田联队不过是被我军打残了的一个步兵大队,满打满算也就几百号人,于芷山这次带了可是整整12万人,12万人偷袭几百人结果可想而知,几分钟内武田联队就成了历史。于芷山说部队已经全部北移,日军派来监视他们的那个步兵师团还是十里外,而且还在那里修起了防御工事,暂时对他们没有威胁,所以他请求现在就通过。”韩云华道。
    “那阜新前线怎么办,是不是让他们尽快也通过?”钱壮飞道。
    “那边有消息吗?”韩云华道。
    “没有,阜新前线伪军的最高指挥官是徐子阳,是于芷山的心腹,那个人除了于芷山的话以外谁的话也不听,我看还是给于芷山发个电报,让他通知阜新前线的伪军立即行动吧。”钱壮飞建议道。
    “那好,你就去通知于芷山吧,我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韩云华道。
    。。。。。。。。。
    12月5日上午8点,一则来自中国东北的通电震惊了全世界,连刚刚入睡的山田乙三大将都被亲卫从被窝里拉了起来。这份通电是伪满洲国将军府大将参议、国防军副总司令于芷山发的反正通电,电报是以明码发报的,全国只要是在电讯范围内的所有电台都能接收到于芷山的反正通电。电文中于芷山对自己投敌叛国的罪行很是悔恨,说自己早有起义之心,怎奈日军的实力实在太过于强大,并且还在他的部队中安插了大量的间谍顾问。此时正值**大军收复东北,趁此机会他愿意率领麾下16万部队向全世界宣告通电反正,并且于今天凌晨处死日伪间谍1042名,并且全歼日军武田联队的一个步兵大队,击毙日军陆军大佐步兵联队长武田振英。同时在起义电文中于芷山还以通州保安队作为榜样,大赞他们有勇有谋,是真正的中华男儿。
    于芷山的反正通电引起了全国性的震动,同时在国际上也引起不小的波澜。伪军反正起义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近代那是军阀混战,墙头变幻大王旗那是常事,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大量的部队充当了伪军,同时也有大量的伪军看不惯日本人凶残的作风进行起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通州保安队的起义。通州保安队之前不过是一支土匪部队,抗战之初被日本人收编,成了伪军。937年7月27日,日军向驻通州附近的中国部队二十九军发动突然袭击。埋伏在通州旧城南门外的伪军保安队没有执行日军的部署,按兵不动。残忍的日军轰炸了保安队的驻地,激怒了本不甘心事敌,早有起义准备的保安队,在张庆余等领导下,于1937年7月29日发动起义。他们捣毁了日伪机关,逮捕了殷汝耕(起义部队转移时殷逃跑)等一批汉奸,处死了500多个日本顾问、官兵和日韩浪人。下午,起义部队在指挥部驻地北关吕祖祠集结,向京西转移。这次起义不仅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也宣告了“冀东防共自治政fu“彻底垮台。日本人被杀得很惨,士兵被杀后肢解,日本侨民妇女被先奸后杀,有的被肢解。  真是应了那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通州保安队的起义所引发的反响也不小,日军华北方面军将此消息返回国内,全国“群情激愤”,一致要求“增兵华北,惩罚暴支”,甚至在几本日本人写的替南京大屠杀翻案的书中,对此事进行报复也是他们进行屠杀的“原因”之一。
    于芷山所部的起义通电发出的第一时间,**中央政治局委员、东北局书记、内蒙古军区司令员韩云华最先通电响应,在电报中韩云华对于于芷山将军起义反正的义举大加赞赏,称之为国家之幸民族之幸。同时在电报的最后面韩云华还用了一段极为直白的话作为收尾:“中国人从来都不是一个软弱的民族,我们的前辈有匹夫之怒血溅五步之说,我们也许没有太高的文化素养,也没有所谓先进国家所崇尚的绅士风度,但是我们却有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底蕴,任何人都不要想欺负我们而不付出代价的,惹毛了,一横心,下狠心,下心计。只要我们团结,组织严密,部署得当,出击果断,敌人就是强大,也让它吃不了兜着走,也会怕你,软的欺,硬的怕,古今中外通例。先有通州保安队,现有于芷山将军,日本人有何惧哉。
    蒋介石也在随后发出通电,赞扬于芷山本人深明大义。。。。。。。经军委会研究决定,于芷山所部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兵团,最后签发委任状,委任于芷山为黑龙江省主席。
    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他是想用大发委任状来挑起于芷山同韩云华所部的矛盾,自己好渔翁得利。
    不过蒋介石的愿望注定要落空的,因为于芷山本人要比蒋介石看的要清楚,韩云华现在可不是他于芷山所能招惹的,那百万大军可真不是盖的,个个都是真正的精锐。人家能把关东军当垃圾的扫,自己的这十几万部队虽然人数确实不少,但是真要是打起来恐怕连两天也支撑不住就会被彻底歼灭。所以蒋介石抛出的橄榄枝于芷山可不敢接,来到昌图之后于芷山第一时间去面见了韩云华。
    韩云华倒也没有为难他,对于于芷山他也没有过多的评价,历史上此人可是一个十足的铁杆汉奸,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于芷山逃往北京匿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北京市人民政fu逮捕归案。1951年5月2日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病逝。不过由于历史的改变,这个大汉奸竟然也良心悔改,这倒是很令韩云华感到意外。
    韩云华命令于芷山所部就地休整,军区将会在近段时间派一支政治工作组进驻他的部队,一方面是要对他的部队进行一次彻底的政治教育,灵一方面是要对所有的战士进行一次摸底,军官也要进行培训学习。为了打消于芷山的顾虑,韩云华告诉于芷山,中央不会剥夺他的兵权,不过以后他的部队要和所有的部队一样归党和国家所有,他的任命过几天才会下来,是从政还是安排军职这要看中央怎样安排。
    于芷山所部通电反正,最受刺激的莫过于溥仪和山田乙三了。溥仪就不必说了,作为伪满洲国的执政,一国之君,名义上的三军总司令。但是实际上他的权力小的可怜,几乎所有的军政主官的任命都要请示关东军才行,他不过日本人摆在明面上的一个木偶人而已。伪满洲国十几个军管区30多万部队他真正能调动的极其有限,除了那两个近卫师以外,所有的部队都必须经过关东军的批示才能调动。至于那些军官们绝大多数人不把他这个执政当回事,所有人都清楚只要抱好日本人的大腿就可以了,他这个傀儡有没有虽然不一样,但是他们会自动忽略他的存在的。不过这些人中却有一个特例,那就是于芷山,于芷山此人会专营。他不但日本人那里打得火热,就连溥仪这边他也是做得非常到位,同样是大将军,而且还是满清贵族的吉兴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差劲了,所以到最后于芷山这个汉族人掌握了未满的实际兵权,而且吉兴却只是一个军管区的司令,这就是差距啊。
    溥仪对于于芷山是信任的,但是于芷山的背叛却让他的心沉到了谷底,那16万部队可以说已经是伪满洲国最后的家底了,也是溥仪最后的依仗了。但是现在被于芷山一锅端了,溥仪现在吐血的想法都有了。想想现在诺大个满洲国,只有吉兴手中的2万人以及拱卫皇宫的1万人,统共不过3万人的部队,溥仪的心在滴血。
    溥仪是有心吐血,但是最终还是没吐,但是山田乙三大将可是实实在在地吐了一次血。在接到大本营发来的斥责电报之后,详细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山田乙三大将只觉得一阵天昏地暗,喉咙一甜便哇的第一声吐出来大口的鲜血,同时人也晕倒在地,将整个司令部的日军官兵吓了个半死,急忙叫来军医抢救。
    忙碌了一个多小时,山田乙三大将终于醒了过来,不过精神却及其萎靡。他一直都在担心伪军的叛变,不过他却没有怀疑过于芷山、吉兴等人,因为在山田乙三大将看来于芷山等人根本不可能叛变,向他们这样的高级伪军军官在中国人眼里就是不择不扣的大汉奸,是要被拉出去枪毙的,就算是他们投降了支那人也不会有好日子过的。而且他们所面对的是支那韩云华所部,以他对韩云华的了解,那个人是不会接纳于芷山这样的大汉奸的。但是事情就是这样无奈,韩云华不但接纳了于芷山,而且还主动放于芷山的部队到后方休整,气的山田乙三大将吐血不止。
    ……
第六百二十二章:关东军的末日(二十)
    于芷山所部通电反正,无异于在摇摇欲坠的伪满洲国伤口上撒了一把盐。wWW。由于山田乙三一开始就打算让伪满洲国的部队当炮灰,用山田乙三的话说,二十万皇协军如果不能起到作用就让他们伴随满洲国一起覆灭吧。
    山田乙三这样想也是有原因的,如果关东军守不住南满的话,那么就会撤往朝鲜,相对于朝鲜入,关东军对于满洲地区的部队还是不太信任。因为在日本入眼里,支那入是狡猾的善变的,而朝鲜入是忠诚的,这二十万皇协军要是撤往朝鲜绝对是一个不安定因素,所以山田乙三毒辣地想将所有的伪满洲国的部队全部送到前线,就算不能给韩云华所部造成多大的阻击,但是也可以搓一搓韩云华所部的锐气。但是没想到却让韩云华占了一个夭大便宜,日伪军一下子损失惨重。
    于芷山所部的这一举动的意义极为重大,消息传来全国震动,这可不是通州保安队起义所能相比的。抛开政治意义不说,就军事上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由于6万伪军战场反正,日军精心布置的防御体系一下子漏洞百出,韩云华趁此机会,命令部队立即见缝插针,向日军的防线的薄弱之处攻击。
    韩云华所部的行动极为迅速,山田乙三的命令还没有做出什么有效地决议,内蒙古军区的部队就开始了全面进攻。这次韩云华是将所有的实力都拿来出来,而且韩云华也知道根本用不上预备队,所以他给所有的部队下达的命令是,全军不分主攻和次攻,所有部队所有方向都是主攻。
    到2月7日,韩云华所部三路大军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北路部队已经击溃了前面之敌占领了铁岭,部队正往沈阳方向开进。南面的部队也已经击垮了"州、阜新一线的日军,部队正往沈阳而来,一路上到处都是溃败下来的日军,关东军大势已去。
    山田乙三大将这次比上一次更加的果断,国内的援军已经在朝鲜登陆,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国内的援兵有十万入,再加上华北华南的部队,所有的援兵加起来已经达到了17万,而且都不是刚参军的新丁。但是朝鲜的港口距离沈阳可不是几个小时就能到达的。因此山田乙三大将果断滴下达了东进的命令,关东军以及伪满洲国高层立即乘坐火车迁往朝鲜,除了将笠原幸雄中将留在沈阳收拢残兵,大部队立即离开。
    日军战前叫嚣的倒是厉害,不过现在吗不过是一只困兽而已。前线的大批部队被内蒙古军区包围聚歼,有的则是被围在地形险要的地方,覆灭只是迟早的事情。至于山田乙三所率领的司令部留在沈阳也不过是等待灭亡而已,所以山田乙三很识趣地选择了逃跑。
    到2月0日,关东军除了在哈尔滨的清水规矩还在抵抗之外,只剩下 第 615 章 团的护送下,韩云华连同整个前敌指挥部开进了沈阳城,沈阳30多万民众主动出城十里迎接韩云华所部,当看到祖国的部队竞然如此强大,许多东北汉子都不由自主留下了眼泪。
    十二月份的北方是寒冷的,但是冰冷气候却覆盖不了东北入民火热的热情,整整一夭,整个沈阳都陷入了狂欢之中。
    进驻沈阳之后韩云华并没有命令部队停止进攻,而是命令部队继续向所在区域的日伪军发动最后的打击,同时派出许世友、李定国、李大勇所部以及装甲部队追击南逃的山田乙三所部。
    东北地区大局已经,不过距离最后的胜利还有一段距离,毕竞随山田乙三大将撤退到朝鲜的日军有足足30万之巨,再加上日本国内等地派来的援军,山田乙三大将手中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而且接下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