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114章

抗日之雪耻-第114章

小说: 抗日之雪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本营的做法倒是很出呼波田重一少将的预料,原本他以为得罪了什么人,所以将他一个手握两万多人的主力旅团长消减成一个只辖有六千多人的普通的旅团长。前几天他还在为补充兵力和提升军衔而发愁,现在短短几天这些东西便全部实现了。
    '。。'
第一百六十九章:武汉会战之彭泽争夺战(四)
    第一百六十九章:武汉会战之彭泽争夺战(四)
    波田重一少将不是一个蠢人,能做到这个位置的没有一个傻瓜。wWw、反而波田重一少将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不然也不会成为到目前为止从韩云华手中逃掉的唯一一个日军高级指挥官。细细思索了一段时间,波田重一少将也想清楚了其中的诀窍。但是波田重一少将这个死忠于其心中的武士道精神、死忠于其伟大的天皇陛下的军国主义者认为只要他所率领的部队不断地取得胜利,那么大本营和天皇陛下对波田支队的忠诚的怀疑便会消失。
    想明白这些后,波田重一少将便开始坐不住了,他要向大本营证明包头之敌的是一支能打大仗、能打胜仗的部队,很快一纸请战电报发到了第十一军司令部。
    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接到波田重一少将的电报后并没有立即回复,而是仔细想了想双方实力以及现在军事态势,他不能让波田重一少将的一时冲动而破坏了整个大局。相对于波田重一少将而言,冈村宁次中将无疑知道的更多,其战略眼光也不是波田重一少将所部比的。冈村宁次中将前一段时间还和韩云华在冀东打的不可开交,现在却突然由一位前线部队的师团长骤然擢升为独掌一面的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现在的感觉除了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之外,还有就是深感肩头所负担子的分量。他异常清醒地知道,在狂热的日本军界,有多少人在虎视眈眈地觊觎着这个位子。
    日本裕仁天皇和参谋本部对冈村宁次寄予厚望,在他上任前曾极享荣华,那种高规格的待遇可不是一般的陆军中将所能享受的。冈村宁次于8月30日由东北回到东京的当天,就到参谋本部向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报到,并且接受了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9月5日上午,冈村宁次“进宫拜谒天皇陛下,随后拜谒皇后陛下,并拜受皇后陛下亲手缝制的围巾”,随后,在宫内侍从的引导下参观了皇宫各殿,受领了御赐的神酒和赏金。浩荡的皇恩和参谋本部的厚望让冈村宁次感激涕零。
    上任伊始,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郑重其事地叮嘱冈村宁次,这次武汉会战,大本营及参谋本部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竭尽全力,打好这场事关帝国命运的大战,为天皇效忠。
    畑俊六大将还告诉他,为了武汉会战,日本大本营和参谋本部已不遗余力,调集了陆、海、空大批兵力,决定采用速战速决的战术,彻底围歼中国野战军,彻底摧毁中国政府的抗日意志,变蒋政权为地方政权,从而彻底灭亡中国。畑俊六说,实现这个目标并非妄言,卢沟桥事变以来,战场上一年的较量,中**队已不堪一击,特别是刚刚经历了徐州会战后,中**队伤亡惨重,疲惫不堪,已成乌合之众。中国的东北、华北、天津、北平、上海、南京及江浙等精华地区皆已被日军占领,中国的战争潜力已消耗殆尽,现在蒋政权及中**队已蜷缩于中南一隅的武汉地区。此次武汉会战,就是给蒋政权和中**队最后一击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支那所有的工业基地都已经落入帝国控制之下了,而且所有的对外通道也全部被截断了,支那唯一的外援途径就只剩下北方的那头大狗熊了。但是现在帝国正向苏俄发出外交照会,双方正在就互不侵犯进行第三次谈判,现在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只要日苏两国签订了互不侵发条约,那么支那唯一的外援也将消失。单凭支那国内那可伶的生产能力,想要抵挡帝国的前进的战车,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听着畑俊六大将慷慨激昂的话语,冈村宁次不由得心潮激荡。
    冈村宁次中将原本以为现在的支那军队的战斗力比之一年前肯定有大幅度的下降,就如同日军一样。但是进入10月以来,日军接二连三地遭到重创,这又使得冈村宁次中将对自己的判断开始动摇了。
    不过冈村宁次还是坚定地认为,大日本帝国的精锐陆军是不可战胜的,更不可能止步于支那小小的武汉城。现在他第十一军所有的主力已经全部到了,可谓是兵强马壮弹药充足,战斗力已经恢复到了巅峰时刻,正是发动新的攻势的最好时机。况且为了一雪前耻,大日本海军也派出了精锐舰队支援武汉,现在停靠在南京的海军舰艇就超过了一百五十艘,其中重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大型舰艇占了一半以上。
    有了海军的支援,冈村宁次不认为**军队还有反抗的实力,就算冥顽不灵的支那军队还有抵抗的勇气,但是一切都只是以卵击石,最终的结局便是被彻底毁灭,这一点冈村宁次坚信不疑。
    冈村宁次也认为有必要发动一次大的攻势,以遏制这段时间方面军的颓势。当天晚上一份完整的作战计划由第十一军司令部发送到了南京,华中方面军司令部司令官畑俊六大将看完冈村宁次的作战计划后,相当满意,同意第十一军执行这次作战计划,同时又命令方面军直属第三师团、第九师团、独立机关枪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十一军。海军方面华中方面军司令部则是派出了第第11战队共计87艘战舰参战。
    接到命令后,冈村宁次中将立即开始调兵遣将,除了海空配合作战外,在陆地方面,冈村宁次将波田支队安置在了本次作战的正面主要战场彭泽县,波田支队的任务是在夺取彭泽后立即连同海军合围湖口。其次由第二十七师团师团绕过彭泽县直接攻击湖口,同时第106师团则是绕过鄱阳湖直逼九江。
    在长江北岸,华中方面军第六师团、第14师团则是由桐城、怀宁、潜山、太湖、宿松、黄梅一线攻击,直逼九江,日军两大方面军将在九江会师。
    日军的频繁调动当然躲不过中**队的监视,跟随者冈村宁次一道道命令的下达,中国方面也开始组织积极防御。鉴于九江、湖口的重要性,武汉卫戍司令部决定将薛岳的第一兵团全部调到湖口、彭泽一线,组建第一道防线。张发奎的第二兵团则是进驻九江,组建第二道防线独立77旅、新编2师、新编65师后撤至九江县、德昌、永修一线,沿南浔线布防,组成第三道防线。同时初步形成战斗力的中国海军也正式投入战斗,被武汉卫戍司令部调到了湖口一线协防,而本就不多的中国空军也都调到了武汉,随时准备支援陆海军作战。
    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首先接火的依然是彭泽一线,驻守彭泽的是薛岳第一兵团第二十九军团第六十四军第一八七师。第六十四军是第一五五、第一五六师编成。第八十三军参加淞沪会战;将第一八七师拨归该军。该军北调后;曾参加黄河南北两岸之作战。武汉会战开始后;第九预备师拨归该军。第一五五师;师长原由李汉魂(第二十九军团军团长)兼任;1第一八七师则是第八十三军;不久改隶该军;师长原为彭林生月改以孔可权任师长。
    孔可权师进驻彭泽县后,便立即接手了韩云华所部留下的防御工事,同时又向薛岳申请调用了两个工兵团加固城防工事,并且在彭泽县城内修筑了十几个坚固的碉堡和一个炮台。虽然这个炮台有些简陋,但是却远不是一般的炮兵阵地所能比的。而彭泽东北的彭浪矶和分水岭也各驻扎了一个步兵师,占据了有利地形阻击日军。
    首先发动进攻的依然是急先锋波田支队支,经过补充后的波田支队更加庞大,现在的波田重一少将也正式升职为中将。扩充后的波田支队下辖:台湾步兵第1联队(联队长佐藤要大佐)、台湾步兵第2联队(联队长高桥良大佐)、台湾山炮兵联队(联队长中岛要吉中佐)。台湾临时战车大队、台湾第1、第1、2输送监视队。
    意气风发的波田重一中将得知驻守彭泽的已经不是那个令人恐惧的支那八路军将领和他的部队,而是换成了不堪一击的支那政府军时大为高兴,立即率领所部主力开向彭泽县。
    '。。'
    
第一百七十章:武汉会战之彭泽争夺战(五)
    第一百七十章:武汉会战之彭泽争夺战(五)
    不过,这次波田重一中将的算盘可是打错了,薛岳可不是一个软柿子。wWw、在接到调防湖口一线的命令之前,薛岳便去见了一次现在担任国民政府高级顾问兼陆军大学代校长、中国天才军事家蒋百里。
    蒋百里又名蒋方震,被誉为中国现代兵学泰斗,是蒋介石十分倚重的高级幕僚,同时也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的主要设计者。他编著的《国防论》,被誉为“民国国防思想的奠基石”,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队的战略指导依据,蒋百里因而成为中国近代国防思想的奠基人。蒋百里精研兵法,胸藏韬略,是中国现代军事史上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蒋百里资历颇深,是一位元老级的智囊型人物。这位只谈武不动武,只谈兵不带兵的将军,曾为各路军阀所器重,段祺瑞、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等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走马灯般的风云人物,都曾三顾茅庐,虚席以待,诚聘他为参谋长或顾问,但真正让蒋百里看得上的还是蒋介石。
    蒋百里早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他是令日本最感头痛的战略家,也是日本陆军历史上极为尴尬的人物。用日本人的话说,中国的蒋百里虽是一位只讲武不动武的陆军上将,但一个蒋百里就两次打败了日本陆军:第一次是蒋百里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时,轻松夺得第一名。在日本所有毕业生面前,日本天皇按惯例将自己的佩剑授予了他,而他的同班同学、后来成为日本陆军大将、陆相、甲级战犯的荒木贞夫则只有在台下鼓掌和干瞪眼的份,与荒木贞夫一起在台下鼓掌和干瞪眼的同期毕业的同学还有小矶国昭、本庄繁、松井石根、阿部信行等后来堪称日本陆军的一代精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蒋百里潇洒轻松地带着日本天皇的佩剑扬长而去,此恨绵绵,荒木贞夫等认为这是日本陆军的奇耻大辱。蒋百里第二次打败日本陆军就是他对日军入侵中国进攻路线和结局的准确预断。
    薛岳和蒋百里还是很有缘分的,191第六期步兵科学生,而当时蒋百里则是正在保定陆军军校担任校长,可以说薛岳是蒋百里的学生。而且这对师生还一起对阵沙场,曾经上演过一场师生对决当时的蒋百里正任孙传芳总参议(参谋长),而薛岳则是时任北伐军第一军第一师任副师长兼第三团团长。北伐战争时国民政府主要目标就是孙传芳、吴佩孚以及张作霖这三个大军阀,而当时的孙传芳的地盘正是现在的湖北武汉一带。双方围绕武汉地区包括现在的南浔线进行了惨烈的战斗,而当时蒋百里则是不知道和他对阵的正是他的学生薛岳。
    不过就算如此,薛岳对这位没有见过几次面的老师还是极其仰慕的。因蒋百里的造诣和声望,尽管蒋百里在保定陆军军校制单人了七个月的校长,但是历届保定军校毕业生却皆自称其弟子,并以蒋百里弟子为荣。
    在探望这位声名显赫的老师时,薛岳准备询问一番现在中日的战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态势。待见到蒋百里之后,薛岳首先询问的是日军进攻方向和国民政府防御方向的问题。说实在的,薛岳现在虽然在作战上也有自己的一套见解,但是对现在国民政府防御体系由东向西、沿江布防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徐州会战后,日军的主力目前尚还在郑州、开封一线,他们的最佳攻击路线应该是从就近的平汉线从北向南进攻武汉,那里一马平川,利于其现代化装备部队的进攻。但是国民政府却把作战的重心放在大别山和长江南北两岸,这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
    关于这个问题,薛岳曾经问过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的何应钦,但是何应钦却是欲言又止,表现的极其尴尬。而同一问题蒋委员长虽也是云遮雾罩,但是语气却十分肯定,十分坚定国民政府沿江布防的正确性。薛岳事后关于这个问题又问他的好友陈诚,陈诚也是吞吞吐吐不着要领。
    但是蒋百里却没有正面回答薛岳的这个问题,而是顺着这个问题为薛岳解答了一番中**事布防的战略性问题。蒋百里告诉薛岳花园口的黄河大堤是蒋介石命令商震所部掘开的,而且蒋介石也在那份文件上面签了字。
    这个消息让薛岳感到十分震惊,那个时候他正在河南作战,决堤的黄河如一条咆哮的巨龙,从决口处翻滚奔涌而下,所到之处一片汪洋,一时阻滞了日军的进攻,使其陷入困境,被迫改变西取郑州沿平汉线南下由北向南的进攻方向,改为绕道至大别山和长江南北两岸由东向西进攻武汉。水淹日军的同时,也让河南、安徽、江苏三省44县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水乡泽国,万人淹死,多万人背井离乡无家可归……花园口黄河大堤决口造成的危害是薛岳亲眼所见的,那种惨状一句惨不忍睹是根本无法形容的。一直以来薛岳都以为是日军炸毁的或者是商震所部私自掘开的,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是他心中敬爱的领袖下达的命令。
    那是薛岳正在河南,在日军猛攻开封,郑州告急的情况下,商震所部曾经想他求过援,但是那时薛岳所部也有重大而又紧急的军事任务需要完成,所以便上报军事委员会解决。但是薛岳却没有想到,当时河南的部队几乎都在和日军作战,已经到了兵源枯竭,无兵可调的地步了。万般无奈的蒋介石终于在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请求掘堤黄河,“以水反攻制敌”的报告上签了字,命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商震在已成地上河的黄河赵口掘堤放水,未成。后来,新八师师长蒋在珍又率部日夜不停地在花园口的大堤上挖掘引爆成功……
    薛岳有些愤怒地问道“想不到委员长手中还有这样一招狠棋,怪不得他在会上的口气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