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惊艳一枪 >

第39章

惊艳一枪-第39章

小说: 惊艳一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天下英雄为弓,以世间美女为箭!”
    这是他的狂呼。
    咆哮。
    ——也吼出了他多年以来郁郁不得志的怀抱。
    着!
    “噗”的一声,箭穿过了天衣居士的心胸。
    ——透胸而出。
    天衣居士徐徐倒下。
    带着一种,“死也不外如是”的微笑。
    他临死前还不忘厂令:
    “乖乖,走吧,再也不要回来。”
    乖乖是鸟。
    他那一只心爱的鸟。
    听话、温驯、十分灵性的鸟。
    乖乖一向听他的话。
    ——在“白领园”里,他条养无数珍禽异兽,但这趟出门,却只带了这只斑鸠出来。
    因为乖乖最乖。
    可是现在乖乖却不听他的话。
    它飞了回来。
    它侧着头在看主人的伤口。
    它的眼神竟是忧伤的。
    ——主人的伤口正在汩汩的流着血。
    它飞了回来,啄尖上还有血渍。
    那时元十三限给啄瞎一目的血。
    它一回来,天衣居上就笑不出了。
    急了。
    他刚才强撑出手、是因为担忧好友雷阵雨老林禅师的遇危。
    现在他不敢死,是因为不忍死。
    不忍见乖乖为他而死——元十三限在盛愤中必杀乖乖以报瞽目之仇。
    他更急。
    他想挥手赶走乖乖,可是手已不听他的指挥。
    乖乖不走。
    它啁啾了一声。
    哀鸣。
    ——那一声里说尽了许多无尽意:一种与主人誓死相随永不背弃的情义。
    元十三限怒嚎忽止。
    老林禅师又反扑了过来。
    ——天衣居士的“纯拳”加上乖乖小鸟的飞啄伤目,使元十三限无法及时把老林禅师杀掉,雷阵雨又以惊人的杀志反攻了回来。
    他震起霹、雳、雷、霆。
    他以一种不惜炸得自己粉身碎骨的劲道来炸死他的敌人。
    元十三限立刻反挫。
    他使的是“挫拳”。
    雷阵雨的攻击立即变风了到处受制、动辄受挫——就像蛇噬时忽给捏住了七寸,飞鹫突然折了双翼,鱼忽尔失去了水——他的攻势反而变成了对他自身的攻击。
    同时元十三限也叫了一声。
    啁嗽。
    如同鸟音。
    ———“一喝神功”的变调。
    那只小鸟乍闻如听雷殛。
    静立。
    ——飞不动了。
    元十三限的手已疾伸了过来。
    ——那是一只要捏杀它生命的手。
    五十四打击
    就在此时,一只、非常、白皙、秀气的手,也疾伸了过来,就跟元十三限那只黑手握了一握。
    一下子,杀气全消。
    小鸟乖乖飞走。
    战斗停止。
    只剩下了人。
    ——将死的、重伤的、愤怒的和平和的人。
    看到了这个人,元十三限自己忽然掉进了悲恨忿憎交集交织的千丈涛万重浪里,他有窒息的感觉——也因为这样,求生的意志也特别厉烈,甚至不惜杀死所有人来求得自己的一息尚存。
    看到了这个人,他仿佛看见自己过去所有的屈辱、耻震与忍辱。
    看到了这个人,他顿时像看到自己过去所有的悲酸、辛酸和怀才不遇。
    他一切的奋斗,都是因为这个人。
    或者说,如果不是这个人,他根本就不需要奋斗,至少不须要如此奋斗。
    ——如果这个人不是他的同门,不是他的熟人,他或许就不必如此耿耿。
    人总是对自己身边的人易生嫉妒——不是熟悉的人就算大成大就也与他无关。
    这个人跟他关系极亲极密。
    这人在当时当代也事关重大。
    他当然就是。
    ——诸葛先生:
    诸葛小花!
    看到了这个人,天衣居士就觉得自己可以死了。
    ——因为他一定会为自己报仇的。
    ——因为他一定能力挽狂澜的。
    ——因为有他在,他带来的人,都有救了。
    ——因为他就是信心。
    他有一种让人信任的能力。
    就算飞沙走石,他仍稳如磐石:就算惊涛骇浪,他也渊停岳峙。
    他看见了这个人,就放弃了挣扎。
    他死了。
    死在这个人怀抱里。
    他虚弱得甚至来不及说一句话。
    打一声招呼。
    但他觉得自己把话都说了。
    而且对方都听得懂。
    并且一定会为他完成他未做完的事。
    这个人当然就是。
    他的师弟:
    三师弟——
    请葛小花!
    ——诸葛先生!
    看到了这个人,他才能“瘫痪”了下来,一下子,他的四肢百骸,一起哭泣呻吟给自己的关节和创伤听。
    他苦斗。
    苦战。
    ——人生本来就没有不劳而获的事。
    不劳而获,常常就会变成一无所获。
    他参禅以后,绝对坚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奉行。
    这次他为朋友而两肋插刀,拼死跟元十三限这等大魔头拼命,结果,眼看还是挽不回败局:
    织女惨死。
    天衣居士垂危。
    ——这两人一死,只怕取道甜山的各路好汉,也无一能有所幸兔了。
    到了此情此境,此时此地,他也只有拼了老命算了。
    他其实已伤重凡死,但他强撑不倒,是因为不能倒,更不能死。
    结果他却见到了这个人。
    这个几乎连在江湖上如此辈份和武功上如此修为的他、也当对方是一个传奇的人物:
    ——诸葛先生。
    诸葛小花
    诸葛先生的乍然出现,对元十三限而言,是至大的打击。
    打击,有时候不是在肉体上受到猛烈的攻击。有时候,就算是绝望、挫折、伤心、失意都比身体上受到的打和击更沉重。
    ——伤心永远比伤身更伤。
    谁都怕打击。
    只不过,有的人,当打击是他一种奋发的力量,正如风吹火长、凤助火盛,如果给风一吹就熄灭了、那么就是经不起打击了:好剑是在烘炉里打磨出来的,一个禁不起打击的人,决算不上英雄好汉!
    元十三限见着诸葛先生,就像迎面当头应了一个打击。
    ——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和所布的陷阱已失败了。
    诸葛先生虽然及时赶到,但他一上来,也承受了一个至巨的打击:
    天衣居士死了!
    天衣居士是他的师兄。
    ——“自在门”四师兄弟中,大师兄懒残大师始终如同闲云野鹤,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四师弟元十三限,却与自己交恶,也交战了多年,从始至今仍是敌非友;自己就二师兄跟自己特别要好。
    那是一种缘分。
    这次天衣居士再度出山,赴京赴约,为的就是声援支助自己一一然而,却出师未成身先死。
    天衣死:
    就死在自己眼前。
    自己怀里!
    ——这对诸葛而言,不啻是一个最大的打击!
    他亲眼目睹四师弟杀二师兄!
    而他竟不及相救!
    不及相阻!
    眼睁睁地看着。
    许天衣死!
    由于彼此都受了打击,所以都自极大的恨意,继而生起了极强烈的杀机。
    诸葛先生绰着一柄枪。
    一柄风姿绰约的枪。
    ——足以抢掉了所有和所有人锋芒的枪!
    元十三限拉满了弓。
    他的弓正爱情着箭。
    一一专伤人心的箭!
    五十五交击
    两人不说一句话。
    这两个武林中的顶级高手,彼此都辈份极高,都手握重权,门人弟子,各有成就,两人还分属同门,相知甚深,相恨也仇深似海。
    ——世间里有些怨仇是解不开的。
    ——一旦仇怨越积越深,有时候解开要比继续解不开所付出的代价还要大!
    所以有仇应当速解。一旦解不了,可能就一辈子解不了的了。
    有人说:时间会使一切淡忘。但同样的,淡忘在时间里的运作向来一视同仁,连原来的感情也一样给淡化了。
    就像诸葛先生知道元十三限的心里、只剩下了:
    深深情仇,深深的恨。
    ——只要你恨一个人,恨到了极处,可能早已忘了原来是憎恨他什么的了,只知道继续恨下去,无论他做了什么,不管好的坏的,你都只会更加恨下去,更恨多一些。
    诸葛先生自是明白这一点。
    他也看透了这一点。
    ——七擒孟获,以德报怨,负荆请罪,感化怵敌,有时候,只是政治手段,因人而异,对某些人,你宽恕厚待他只是伤害自己的一种行为。
    诸葛先生不是个虚伪的人。
    ——宽恕不一定都是好事,有时只是妇人之仁。
    如果天衣居士还没死,事情或许还有化解的一日…诸葛先生此际觉得一切已不必化解。
    他只需要报仇。
    所以他立即动手。
    ——对付元十三限这等大敌,他一上来就动了杀手。
    他与元十三限已不只一次交手。
    ——这样的大敌,非出杀手锏不能制胜。
    可是杀手绝招往往不止于取得胜利,还要取敌之命。
    要不然,就得自己送命。
    ——可是,在别的武功都难以奏效的情形下,缠战无益,久斗不利,他
    要的是尽快以绝招一决生死。
    所以他拔枪。
    开枪。
    元十三限也是这样想。
    他的眼睛好疼。
    那一种疼痛不是感觉出来的,而是直人脑髓,深入骨髓,再扩散到四
    肢百骸里去的。
    ——诸葛“及时”赶到,使他心里了然,他在京里所布置的“疑阵”,必
    已给诸葛先生识破了。
    而且也定必给攻破了!
    他着“托派”黎井塘、“海派”言衷虚、“落英山庄”张步雷、“天盟”张初放等人,突袭“发梦二党”,故意造成一种”蔡京在京里的势力全面夺权”的声势。
    ——既然蔡京急于在武林中夺权,那极有可能也在朝中翻云覆雨、甚
    至改朝换代!
    事实上,以蔡京在朝的实力,已足以“把皇帝换换位于坐”——就算他
    自己不坐上去,也大可找个傀儡皇帝来操纵自如。
    蔡京也同意这样做。
    没有他的授意,元十三限还不能直接指挥张步雷、黎井塘这一干人。
    蔡京不只是为支持元十三限才让他这样故布疑阵的。
    ——蔡京这种人,是决不可能因小夫大的,他只会因极其巨大的利益而牺牲他身边或手上的人,且不管那是谁:这一点,他是个政治人物,绝对六来不认,五毒在心,且七情决不上脸。
    蔡京这样做,除了要促成元十三限铲除政敌:诸葛先生之外,另一大用意便是要使京城里乱起来。
    越乱越好。
    一——他身处京师,且手握重兵,一旦出了乱子,岂不是火烧鸟窝!这对他这只老雀,却是有何好处可言?
    蔡京却正是要它乱!
    因为他知道皇帝虽然一味耽迷于书艺女色,荒疏朝政,但身边仍有些高人能臣,屡屡进言,为保住自己的帝位,自身的利益,有些话赵佶虽然不喜欢听,但还是听进去了。
    ——傅宗书死了,他迅即再取得丞相的权位:但皇帝对他已开始生疑失宠。
    既然这样,就让他乱!
    让他自乱阵脚。
    他实行双管齐下:
    他暗中遣使重诱金兵大举南侵,让南朝惶恐自乱。
    他指使城里道上的人物互相干戈、威吓京师的安危。
    这一来,朝里自是人人自危。
    一向只知耽于逸乐的皇帝也慌了手脚。
    这就自然有求于他。
    他才是安邦定国的重臣。
    也只有他才稳得住这等乱局。
    蔡京有此私心,所以他支持元十三限的计策:这一来,京畿大乱,是可把诸葛先生拖住一时!
    但显然的,诸葛先生并没有给拖死在京城里。
    诸葛先生也看穿了蔡京的心机:
    蔡京和赵佶,一君一臣,是唇齿相依,互为凭仗,谁也不能没有了谁。
    ——换了个宰相,就不定能这样使赵佶为所欲为、从心所欲了。
    ——换了个皇帝,也下一定能容这位极人臣、呼风唤雨的九千岁爷!
    他们两人,都依傍着对方,谁都不能失去了谁。
    诸葛先生最能识破元十三限的心机。
    当诸葛先生知道天衣居士来京“刺京”的行动,就知道元十三限一定不会让许笑一入城。
    元十三限想必会截击天衣居士。
    他也得去截击元十三限。
    元十三限只想要逐个击破。
    他也知道宿敌诸葛不易给拖缠得住。
    ——他已请动米公公去缠住诸葛。
    ——刚接获的信息:诸葛不还是留在京城里的吗?那么,现在来的却又是谁?
    是谁走漏了风声?
    是谁泄露了消息?
    幸而他已早有准备。
    ——表面上,鲁书一和燕诗二都因事不能赴甜山之役,只有顾铁三、赵画四、叶棋五、齐文六能来;事实上,“六合青龙”可谁都来了。
    ——只要诸葛一现身,他就以六名爱将的“六合青龙”大阵围杀之!
    却不料,来的竟不只是诸葛先生!
    ——连”四大名捕”也来了!
    照理推测,“六名青龙大阵”之所以困不住诸葛,是因为四大名捕接了这一阵。
    那么,面对诸葛这一阵,只好由自己来硬接了。
    可是,他心里仍狐疑不定:——
    一没绝对的把握,诸葛先生和四大名捕怎会都不镇守京畿,倾巢而出,来此荒山跟自己的实力相捋?
    一——诸葛先生怎么能算得如此之定?
    除非是有人通风报信。
    ——是谁出卖了自己?
    ——还胆敢出卖相爷蔡京?
    无论怎样,诸葛先生已至。
    元十三限已久待这一战了。
    话都不必说了。
    说了也没有用。
    他们现在只须要交手,不需要解说。
    是以,元十三限也拔出了箭。
    他的箭袋里只剩下了两支箭。
    他拔了箭。
    搭在弩上。
    然后
    箭竟——
    不见了。
    这两大高手,两名宿仇,一人亮出了枪,一人搭上了箭,就要作出一场惊天动地,位鬼骇神的大交击!
    老林禅师为之震动:
    在他面前的两个人,正要浴血决战——
    月色逆光映照在他们身上,一个像神,一个如魔。
    ——不管神魔,都比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