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天字嫡一号 >

第81章

天字嫡一号-第81章

小说: 天字嫡一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出来捐?就是碰上有,价钱也是头虎。大胤捐个县令是六千两银,到这里绝不少于一万两,凭袁家这点子家当,能说拿就拿出一万两银子吗?”

    ————————

    争取周末恢复三更,万一不行,最迟就周一。

    。(未完待续。)

158 言外之意

    徐滢愣住:“你问过了?”

    “那是自然!”袁紫伊嗤道,“你能想到的事情我当然也会想得到,我就是因为问过知道做不到,这不才努力地想赚钱。要为人上人,当然还得走仕途啊。”

    徐滢听她这么说就放心了。果然她们的观念还是一致的,只要观念一致那就好办。

    “那我回去想想有什么路子可走,如果钱能少点的话,能捐还是早些捐个的好。”如今袁紫伊能求助的也只有她了。但是她又想到:“你爹会不会同意去当官?”

    袁紫伊也是一愣,毕竟让他正经住回宅子里都花了她不少功夫。

    “会吧?”她说道。

    反正不会她也会让他变成会的。

    再说就是不图袁怙,府里她还有两个弟弟,一个是亲的,九岁,一个是路氏生的四岁。不管亲疏她如今对他们都没建立起什么感情,如果庶出的那个有前途,她是不介意把他当亲弟弟一样看待的。袁怙再不喜欢出风头,总得为自己的儿子着想吧?

    这里又唠了两句徐滢就起了身。

    袁紫伊送她出来,顺道问起她跟崔家的婚事。

    徐滢虽然觉得往事不堪回首,但难得她百忙之中还分得出心来关注她,便就也把来龙去脉跟她说了。

    袁紫伊目瞪口呆,最后发表感慨:“果然贱人哪里都有!”偏头一想,又道:“那你跟那姓宋的怎么样了?”她可没忘了被她扑倒在地的事!

    徐滢笑得合不拢嘴:“就那样。”得来袁紫伊深深一道鄙视眼。

    回到府里的时候正碰上杨氏从上房出来。徐滢便就立在庑廊下等她。

    杨氏面色略显沉凝,原来老太太听说陆家要做寿,问起府里有谁去?往年陆家办什么事都是冯氏一手办了。府里也不会安排人去,这次老太太问起,杨氏便只好将徐镛兄妹会去的事说了。谁知道黄氏听后表示既然三房去了二房不去也不像话,便说也去。

    “谁还看不出来这其实是老太太的意思,她想跟冯氏较高低也由得她们,只是别把咱们扯进去。”杨氏边说边牵着她往房里去。

    进了门坐下,徐滢斟了杯茶给她。正要说话,这里苏嬷嬷却端着一脸疑惑进来道:“崔夫人说明儿来拜访,着人来问太太明儿在不在府里?”

    杨氏和徐滢都愣了。杨氏凝眉:“是来拜访我?还是来人弄错了,其实是往长房去的?”

    苏嬷嬷把手里帖子递上来:“瞧过了,确实是给太太的。”杨家过来的丫鬟下人都识字。

    杨氏看看这帖子,皱眉递给徐滢。

    徐滢沉吟道:“母亲还是见吧。原先我就疑心他们家为什么会那么执着想跟我们结亲。要不是徐冰那么闹腾。这婚还退不下来,她过来必定是有原因的。”

    杨氏点点头,让苏嬷嬷着小厮去回了话。

    正巧徐镛又下衙回来了,徐滢随着他进了拂松苑,等他更衣出来,便问他道:“哥哥可曾听说朝中有没有可捐的官缺?”

    徐镛停下看了她一眼,才继续往腰上挂着禁步,说道:“谁要捐官?”

    徐滢笑了下。“就是上次撞倒你的那个袁姑娘,他家里想捐个官。”徐镛是个有心人。他既然已经察觉到她来历可疑,若是再对袁紫伊的身份加以隐瞒,必定会引出许多误会。

    徐镛顿了下,想起来,回头道:“你不是说那袁姑娘家里是个做小买卖的吗?哪里有钱捐官?”

    徐滢道:“不瞒哥哥说,其实袁姑娘是与我在上衙那段时间不打不相识结识的,原先没想到会跟她做朋友,所以就随口扯了个谎。其实她们家是做绸缎生意的,开了十几间铺子,目前想捐个小官,但是价钱又贵,就托了我看看有没有什么路子可走。”

    徐镛想起让金鹏打听出来的那些讯息,坐下来,接茶瞥了她一眼:“我都是凭刘家去的衙门,哪里能有什么路子?”

    “你帮着问问看有没有合适的缺儿也行。”徐滢这么道。

    徐镛算是应了。

    翌日早上送走徐镛后,徐滢便上正房与杨氏等待崔夫人上门。

    崔家已经请了媒人与冯家议婚,只要解决了聘礼的事,剩下的都好说话。而这次虽说两家关系也有了裂痕,但冯家权力摆在那里,冯清秋又是冯夫人的心肝宝贝,不可能当真就这么闹僵下去。毕竟日后她们总也还要登门看望冯清秋的罢?

    就是不冲这层,也要替冯清秋做着面子,以防崔夫人来日仗着婆婆的势拿捏她不是?

    崔家送去的聘礼单子是一万两整,外加必备的彩礼。总共也就是一万二千两左右。就这也把崔夫人私房垮掉了半边江山。眼看着崔静茹也要议婚了,剩下那半壁江山也眼看保不住。

    当然外头是没人知道的。

    能够出得起一万出头聘礼的人家也不会很多,所以崔家此举还是给了冯家面子的。

    这消息传到冯氏耳里,她就又忍不住激动了。

    虽然说老太太并不可能真把她拿捏得死死的,可起码日后想在公中扣下些体己是不行了。她当初嫁到徐家嫌妆看着是有六十四抬。可同样数量的嫁妆究竟值多少真金白银,区别可就大了。起码她手上没有田庄,铺子也只有城北两间小铺子,想靠它们积家财,那是做梦。

    如果崔家给徐冰的聘礼也有一万两,这个数就足够她给徐冰置份可观的嫁妆了,就是再添也不多。

    而崔家往年给三房的赠礼就很大方,看来这崔家还真是嫁对了。

    因而听说崔夫人到了府里,还以为是往长房来的,连忙换了套衣裳迎出去,哪知道走出门外却听说去了三房!想想这眉头就皱起来了,这崔家都已经跟三房退婚了,怎么如今连她这个正牌亲家母不来拜访,反倒是去了三房!难不成还想着徐滢不成?

    这里坐着生了会闷气,恰巧徐冰又来了,怕她又生出什么夭蛾子来,便就使眼色给丫鬟,让她去三房那边盯着。

    杨氏仍是家常装扮,由徐滢伴着在正厅里接待崔夫人。

    徐滢也只穿着件八成新的浅碧色加白色相间的水田衣,髻下插几枝珠花,坐在那里不说话,显出素日少见的娴静,但那举手抬足之间散发出的气度,哪怕不说话,也能压人三分。

    崔夫人不去在意她,只陪笑着与杨氏道:“这退婚的事,我们也是无可奈何,本来我和我们伯爷都一直是属意滢姑娘的,可谁知道……”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我们伯爷总觉得对不住太太和滢姐儿,所以老催着我过来登门道个歉。”

    说着她从丫鬟手上接过个锦盒来,放到与杨氏之间的茶几上,开了盒盖。

    里头是对羊脂玉的镯子,少说也值好几百两。

    徐滢扫了眼便就坐端正了。崔家这当口竟然还舍得出几百两银子来登门,可真稀罕。

    杨氏打从崔夫人提到这档子事起脸色就没好过,她看也没看这盒子,便说道:“想是夫人记错了,不知道咱们家什么时候跟贵府有过婚约?”

    崔夫人怔住。

    没等她接话杨氏又说起来:“我们滢姐儿还没许人的呢,夫人若是来拜访亲家母的,恐怕走错了门。”

    杨氏也是气崔嘉太不把人放在眼里,这才没忍住出声扎了她。

    崔夫人一向体面,什么时候又受过这等奚落?当下脸红一阵白一阵,好歹咬牙忍了下来,说道:“太太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两家没有正式婚约。”

    杨氏面色缓了缓。

    崔夫人坐着也是难受得很。但若不这么样,又怎么才能拿回那东西?不拿回那东西,又怎么扭转崔家如今眼下的状况?所以她还是得忍的,“我今日过来,是还有件事想问问太太,当年三老爷过世之前,可曾留下过什么话没有?”

    徐滢瞬间支起了耳朵。

    杨氏凝眉抬头:“我们老爷意外亡故,回到家里已经落了气儿,不知道夫人这意思是?”

    当着人家寡妇的面打听这些,崔夫人面上也有些挂不住,她忙说道:“我也就是顺口问问。两家十来年的交情,就算是当不成亲家,我跟我们伯爷也还是关心镛哥儿和滢姐儿的。”

    “那就多谢夫人了。”杨氏不紧不慢地说着,神色始终平淡,“只是这心意我们却不敢收,还请夫人拿回去。”她冲徐滢使了下眼色。

    徐滢将那盒子盖好送回来,说道:“徐滢也多谢伯爷和夫人惦记,只是有些创伤到底不是几件东西就能平复的。”

    崔夫人看到她这副嘴脸心里不由咬牙。她还好意思说创伤?也不知道女扮男装伙同宋澈打伤的崔嘉又算什么!但她面上又怎么敢表露?家里也实在缺钱,既然都送回到手上来了,她也就收下了。

    杨氏这里端了茶,说道:“大太太忙什么呢?”

    崔夫人情知这是在催客,又没办法再套出什么讯息,便只得就坡下驴,起身告了辞。(未完待续。)

159 快从了我

    冯氏这里早等在三房外了,见崔夫人出来连忙迎上去。

    崔夫人哪里耐烦跟她罗嗦,略略点了个头就出门去了。

    冯氏气得后槽牙都咬酸了。

    徐滢伴着杨氏回了房,心思却还在崔夫人先前那话上。

    很明显崔夫人并不是真心来赔什么罪的,崔家的目的应该仍然还在三房上。但是三房又有什么东西好令他们图谋的呢?眼下他们家最缺钱,图谋的也只能是钱,三房小日子还算滋润,可跟他们伯府比起来这点钱还不够塞他们牙缝的吧?

    她问杨氏:“父亲在世时到底有没有留下过什么话?”

    “没有啊。”杨氏也是紧凝着双眉,沉吟道:“崔涣出事跟后来你父亲出事相差不过半年,那半年里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徐滢默了默,“那当初父亲救下崔涣回来之后可曾说起过什么?”

    杨氏认真想了想,缓缓吁气道:“你父亲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五更了,只把当时经过跟我说了,然后就说崔涣主动提出崔嘉和你的婚约,还顺手把信物也给了我。别的,就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了。”

    徐滢听完,只觉越发地糊涂了。

    徐镛因为惦记着徐滢交代他的事,到了衙门里就准备瞅端亲王不忙的时候进去。但今日公务多得出奇,直到晌午快准备吃饭时才好歹找到点机会。然而一问端亲王却说这些事得找吴国公,可是吴国公他并不熟。想想又只好来到宋澈这边。

    宋澈正跟几个经历议着廊坊的事,徐镛在廊下略等了会儿,又应付过小吏们热情的招呼声后。宋澈就唤他进去。

    听他问起捐官的事情,他想了想从书架上取下本册子来,翻了翻说道:“这些年科举繁荣,县令同知什么的恐怕难捐。咱们衙门底下倒是有几个可捐的,但价钱都不低,都在万两以上。”说着他把册子递给他。

    徐镛看了看,果然也皱起眉头来。

    宋澈问:“谁要捐官?”

    “哦。不是我。”徐镛合了册子,说道:“是滢滢的朋友托她问。”

    宋澈听到徐滢的名字心里立时便暖了,既是她的朋友。她自己怎么不来寻他?想到这里他就握拳掩唇咳嗽了下,说道:“这个事,下衙后我上你们府里详说吧。”

    徐镛深深看他一眼,没说什么。走了出来。

    下晌宋澈便与徐镛齐齐到了徐府。

    这位小王爷再次登门。而且这次还是跟徐镛同路回府,自然又惊动了府里。但是一看他那种板得跟棺材板也似的面孔,也没有人敢上来自寻晦气,只得奉府里两位老爷之命在三房门外候着,看看有无差遣。

    杨氏少不得又亲自出来招待,——虽然有端亲王跟徐滢那番话在,她也并没表示出与上次来有什么不同,毕竟还没有正式订亲。倘若过后又出现什么意外,她们太过高调。迟早会害到自己。

    徐滢拿着纸笔在整理崔涣当年遇事经过,听说宋澈来便也到了徐镛院子。

    三个人在拂松院东厢窗下的胡床上吃茶。

    徐镛道:“那捐官的事我帮你问过大人了,大人说中军衙门底下有几个闲职,但是价钱也不低。”随后把具体情况说了说。

    情况竟然与袁紫伊所说差不多。 徐滢没想到连个未入流的小吏都要万两银子往上,袁家哪拿得出那么多钱?而且要捐肯定不能只捐个末流,怎么着也得六七品才像话。如此熬得十来年下来,袁家两位公子也就可以赴试顶上了。

    宋澈注意力始终在徐滢身上,见她一来便说起别人的事,都不曾关注他几分,是有几分不满的。

    徐镛望了他两眼,这里便已站起来:“具体事情你们谈,我去看看厨下备了什么酒。”

    说着跟宋澈施了一礼,躬身出了门去。

    徐滢给宋澈斟茶,说道:“中军衙门底下的小吏,得多少钱?”

    “最低的从七品盐运使司经历,一万零七百两。”宋澈将怀里的册子抽出来丢了给她。

    徐滢看完,一颗心又沉了沉。

    宋澈看她凝着眉头,终于忍不住问:“你到底帮谁问?”

    徐滢笑微微望着他:“就是那夜里揣着烧酒和凤爪跟我在泗水庵私会的——”

    宋澈一口茶喷出来!

    她一提泗水庵他就想起被她扑倒强吻的事来!

    徐滢挑眉:“大人怎么了?”

    他面红如血望着她,勉强绷住道:“没什么。”说完又去看,她却笑得鬼奸鬼奸地,又不由瞪她一眼,一手抚着脑袋看向窗外。

    徐滢将那册子合上,说道:“袁紫伊的父亲擅经营,管帐自是把好手。反正中军衙门下也有不少产业,不如大人帮着向吏部和兵部递个话儿,五千两银子,许个六品经历给他,再授个忠显校尉如何?日后正好可帮大人管帐。”

    宋澈皱眉:“六品官少说得一万五千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