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财色 >

第41章

财色-第41章

小说: 财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索尼的Walkman投入市场,到之后的十八年当中,其销量达到了两亿五千万台,单一的品牌能够做到这个份儿上,实在是有些令人瞠目结舌。
  范无病不是很清楚,这两亿五千万台Walkman之中,究竟多多少被销售到国内,但这个数字总归不会很小。想着这么多的钞票被人源源不断地攫取,范无病的心里面就很不舒服。
  随身听的技术含量或许是有一些,但是不会很高。国内的很多实力厂家,如果很在这方面投入一定的生产效能,都可以胜任有余。即便是国产的磁头质量上无法同索尼精工打造的磁头相媲美,用来听听音乐却已经足够了。
  然而范无病也知道,目前国内的情况是,企业都是国家的,生产计划是限制得很死,小一点儿的作坊根本无力对Walkman这样的电器进行生产研发。
  十几年后遍及全国的小电器床板工厂们还没有兴起来,这就导致了大厂子不能生产,小厂子无力生产。正是这种怪圈儿,限定了国内对小电器的产能,而放任洋品牌充斥了市场,一统国内市场二十年。
  “只要限制录音设备的政策不取消,这种东西就流行不起来。”范亨在试验了Walkman的录音效果之后,有些感慨地说道。
  看政策的脸色来决定市场的方向,这也是改革初期很多国企的现实情况。
  只要不违背政策,你这个企业可以维持,可以减产,可以亏损,可以资不抵债,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你是听话的,自然会有人来为你收拾烂摊子。所有的过失,都可以归结为在摸着石头过河时被淤泥陷住了脚,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如果你冲击了政策,或者说与政策背道而驰,那么即使你能把一个企业搞得活灵活现,朝气蓬勃,甚至是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这也是不对的。边看企业现在的领导意气风发,可是随时就有可能被人一封检举信给拖下马来,进而满盘皆输。
  范亨是知道这一点的,在国企中呆的时间太久,他对这种事情看得惯了。
  范无病同样也知道这一点,更多的,是在重生之前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听人说那些苦衷,说那些不得已。但是范无病比范亨知道的更多一些,那就是围栏终究是要打破的,而有些不合时宜的政策,始终是要被改变的。
  就如眼前这个录音设备限制的问题,完全就可以避开障碍,从另一个方面来发展。
  “为什么非要把目光放在录音设备上呢?如果我们只做单放机,目前所存在的一切问题不就都迎刃而解了吗?”范无病从那堆设备中将红色的录音键单独取了出来,在父亲的眼前晃了晃。
  “把录音的功能给拿掉?只保留放音的功能?”范亨一下子就愣住了。
  范亨从来没有设想过这种可能性,在他受到的教育当中,做产品就要物美价廉,不能投机取巧。做出来的东西,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要尽可能的使用最小的成本,做出功能最强大的产品。
  可是,这个偷工减料,范亨从来没有做过,也从来没有想过啊。
  “没错!我们要做的就是单放机!”范无病哈哈地笑了起来,他忽然发现自己非常天才,居然一下子就想到了解决之道。
  怪不得啊!原来我还以为单放机是偷工减料的产物,却没有想到在国内还有过限制生产录音设备这种说法。看起来,所有的天才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那就是能够理直气壮地偷工减料啊!范无病的心里面乐滋滋的。他忽然想到索尼的Walkman随身听为什么进入大陆市场较晚的原因了,却是国家政策在这里影响着,同时他也想到了为什么国内的电子厂家迟迟没有在小型录音设备上大肆发展,却也是被这个莫名其妙的政策所影响。
  只是,这政策也是双刃剑,它极可能限制住市场,也有可能催生一个新的市场啊。
  有了这种觉悟,范无病顿时感觉到眼前的市场一下子就开阔了起来。
  你们不是不让随便搞录音设备吗?那我就搞放音设备!
  反正对于大多数的年轻人来说,能够得到一部单放机,听一听自己喜爱的明星们的歌声,在同伴面前炫一炫自己的优势,就已经很容易得到满足了。
  至于被剔除的那部分录音功能嘛,随时都可以加回来,不过那可就是另外一种产品了。
  也就是说,本来可以一步到位的录放机,可以被范无病卖两遍,一种单放机,一种录放机。这会增加多少市场机会?范无病一时之间还没有想清楚。
  但是有一点,范无病是清楚的。
  目前索尼公司推出的Walkman随身听都是带有录音功能的,估计他们也没有考虑到会在推广到中国大陆市场时会发生这种乌龙事情。目前海外的市场前景很好,他们是断然不会因为一个尚未发展出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中国大陆而改变生产线的。
  傲慢自大,是他们的一贯立场,对于这一点,范无病深信不疑。
  先入为主,一统国内音像市场的江湖,这个蛋糕的诱惑力到底有多大?
  “我们,要做自己的单放机!”范无病握紧拳头对父亲范亨说道。
第三十九章 迷惘中的人
  八十年代,无疑是思维碰撞最激烈的一个年代。
  刚刚步进改革大潮的人们,多数还处在迷惘之中。封闭了多年的经济体系,在面对外来市场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价值观念。
  中西方文化和价值理念的冲击,使得很多人迷惘了。
  范无病跟着老爸也看了一场电影,厂子里面包场的,一连三天,场场爆满。
  片名是《牧马人》,剧情也很简单,是从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改编过来的,讲的是一个在西北牧马的牧民突然接到失散多年的父亲的邀请去美国继承庞大的财产,因为舍不得这方水土和妻儿,最终回来的故事。
  范无病对于这部电影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了,这次重新观看,倒也觉得别有一番味道。光影交错中,忽然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
  故事有三个主题,第一个是强调劳动换来金钱,和不劳而获的金钱的区别。里面从珊有一句台词,对她儿子说的,“钱只有自己挣来的花得才有意思,花得才心里安逸。我买盐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我卖鸡蛋得来的钱;我买辣子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我割稻子得来的钱;我给你买本本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我加班打场得来的钱——”
  第二个是强调社会地位改变对爱情的影响。从珊对他丈夫说,“你是右派的时候,在我眼里你是我男人,你平反了还是我男人,你要去美国坐汽车住洋楼你还是我男人。”
  第三个是强调知识差距无法改变爱情。当男主人公父亲的女秘书,一个留美的美女问男主人公,怎么和他不识字的老婆交流的时候,男主人公说,“人是高级动物,知识带来的差距本来就很小,况且经历也是一种知识。”
  范无病忽然发现,有些东西,其实我们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意识到了,可惜这种认识在激烈的冲突当中占据不了主导地位。当不劳而获与升官发财死老婆包二奶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之后,再想改变已经是痴心妄想了。
  从大的方向上来看,这电影是培养爱国情操,从小的方向上来看,这电影是试图诠释在新时期下的夫妻关系。
  婚姻就是一个共同体,应该抱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心态,最起码赚点小钱掌点小权出点小名的时候就先别急着换老婆。也别老觉得婚姻需要什么事业上的共同语言,只要对生活的态度是一致的就行。无论你在外面多风光,回到家里还原的都是最本真的自我,一个男人一个女人。
  你说的话她不懂又怎么样?那就说点她能懂的,只会说别人听不懂的话那才叫有病呢。
  范无病虽然对这电影中宣扬的赤裸裸的主体思想有些嗤笑,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电影作品确实能够起到教化人心宣扬主旋律的重要作用。
  他也不难联想到,在各种音像制品渐渐地风靡起来,尤其是电脑互联网出现之后,给人洗脑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民智一开,就再难关上思维的水闸。
  “再过几天又是新的一年了——”走在回家的路上,范亨忽然有些感慨地说了一句。
  范无病点了点头,觉得有些奇怪,按道理说,范亨不是这么喜欢多愁善感的人,今天这是怎么了呢?他不由得抬头望向了父亲,却发现范亨的额头上添了轻微的几道皱纹。
  “最近工作干的不顺心吗?”范无病心想能够让老爸心烦的,也只有工作上面的事情了。
  范家的家境,本来就算不差。再加上哥哥姐姐的成绩都不错,范亨和张梅的职位又高,很少需要去求人办事儿,故而他应该没有什么后顾之忧需要烦心。如今看到范亨在这里长吁短叹,范无病当然能够猜得出是他在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了。
  范亨见儿子动问,勉强地笑了笑,习惯性地摸了摸范无病的头,然后不无迷惘地说道,“改革,到底能够走多远呢?”
  “当然是有多远走多远。”范无病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旋即恍然道,“原来老爸你是为这事儿烦心啊?!”
  “现在的国企什么样子,你就算没有见过,也应该听说过吧!”这几年来经历了种种事情,范亨就再也没有把范无病当作普通小孩子来看待。
  “当然知道一些。”范无病点头回答道。
  “那你有什么看法?”范亨接着问道。
  “不改革的话,惟有死路一条。”范无病毫不犹豫地断言道。
  范无病这话倒也是实情,计划经济的弊端,是写在了后来的教科书上的,毋庸置疑。国企的种种限制,也导致产能绩效低下,经济形式的单一制,使得市场的供求严重畸形。古语就有无商不通、无商不活、无商不富的说法,可惜他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却有很多人是不认同甚至持激烈的抵触情绪的。
  自从上面流出了军转民的传闻之后,厂子里面就一直在悄悄地议论这件事情。让工人们一下子放弃掉原先熟悉的工作环境,转而去开发一些从未接触过的产品,并把他们推到市场这个庞然怪兽的面前,放任自流,从此撒手不管,大部分人是看不到前景的。
  悲观的情绪一直就有,只不过最近更加浓烈了一些,甚至已经到了影响正常的生产的境地,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提不起精神来,终日所议论的,无非就是以后的前途,消极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平原厂。
  厂子里面的情况,范无病多少是听说过一些的,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不知道如今的情况已经糜烂到何种地步?
  范亨的忧心,正是发源于此。
第四十章 给你们一个信心
  “明年一开春,我们厂就需要进入军转民试点的流程了。”范亨忧心忡忡地说道。
  “哦?有什么比较具体的方向了吗?”范无病关切地问道。
  “暂时有两个项目,厂子里面的争议比较大,一时之间还没有确定下来,恐怕最后还得开党委扩大会议,拿出一个可行性方案后,再报部里面批准。这个事情,没有三五个月是定不下来的。”范亨回答道。
  范无病点了点头,心知事情的复杂性。
  在关系到数千人甚至是数万人今后的生活与发展这种大问题上,没有人敢轻易拍板,即便是部里面也得谨慎对待,一个弄不好,可就是千夫所指。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勉强维持,得过且过。
  大部分人打的就是这个如意算盘,除非到了不变通就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才会慌张地起来盘问,自己究竟该如何改革?市场上还有没有自己生存的领地?这种情况,真的是非常悲哀!
  民智未开啊!大部分人,还是没有做好迎接开放的准备!让一群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原始人,去使用美军的高科技武器,这事儿,确实很有难度!
  “我跟你说的那件事情,有没有提上一提?”范无病问道。
  关于做单放机的事情,范无病还是记挂在心上的,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这并不是一个小问题,也不是单纯地为了父亲范亨的仕途,而是他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把单放机等小电器这一块儿的生意拿下来,于人于己都大有裨益。
  大的方面,促进了国内音像市场的繁荣,避免了外汇大量流失,保护国内市场,小的方面,则是自己能够找到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为自己在将来建立稳固的经济地位奠定基础。至于提平原厂找一条出路,则可使他们的军转民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
  虽然范无病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平原厂是否愿意接受这个方案,还不得而知。让他们突然涉足到一个陌生的领域,又是押上自己今后的前途,确实很难做出抉择。
  果然,范亨迟疑了一下后说道,“我倒是在会上提了一下,也按照你说的当众演示了一下那个随身听的功能。大家的兴趣是有,不过说起全厂转产干这个东西,就没有人支持了。”
  “为什么呢?”范无病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我们的宗旨是生产社会必需品,这种产品是大家都需要的,不愁出路。而你拿来的这种东西,虽然看上去不错,但市场前景尚不明朗,没有人敢拿这个来赌运气。”范亨有些无奈地回答道。
  “幼稚啊!”范无病听罢父亲的解释,顿时有些气恼。
  虽然这话从他的口中说出来,给人一种怪异绝伦的感觉,但是事实上,拒绝了一单可以享用十几年丰厚利润的盛宴,而进行盲目的摸索,在范无病看来当然是属于幼稚的决定。
  “总之,在这个小东西身上,包括我在内,我们都找不到信心啊!”范亨叹了口气道。
  “那我就给你一个信心吧!”范无病挺了挺胸,吸了一口寒冷的空气,大声地说道。
  既然你们都没有胆量来干这笔生意,那你们也就失去了获得最大利润的机缘,范无病心里想道,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你们厂里决定进行选择的两个项目,分别是什么?”
  “你问这个干嘛?”范亨有些不满地看了看儿子。
  方才范无病的声音很大,在冬夜的大路上显得非常清晰,有好几个路人都纷纷地往这个方向观望,范亨扫了一眼那边儿,小声对范无病说道,“目前有两个选项,一个是利用我们的传统优势,进行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另外一个,就是适应国家安全生产的要求,为矿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