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财色 >

第11章

财色-第11章

小说: 财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地处北方,此时的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下了两场大雪之后,所有的人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戴上了棉帽子,但是人们的心情都很不错。
  拨云见日,是这一个时期的主旋律。
  而范无病的第一批班底王氏三兄弟,此刻的心情也是复杂无比的,在二十年之后,王老教授一直戴到棺材里面的右派帽子,终于给摘下来了。
  “爹,您看到了吧,这日子我们兄弟总算是盼来了。”老大王爱国带头,三兄弟结伴跪在王老教授的坟头前面,摆了些酒水果品,烧了几柱香,在雪地之中,显得分外地悲情。
  一张公文格式的白纸在寒风之中飘摇着,上面写着经组织确认,王秉川同志忠诚可靠,以前所受种种不公正待遇,实属冤案,现郑重予以平反昭雪云云。
  三兄弟在寒风中跪了一阵子后,将那张平反的白纸在烛火上引燃了,随即化成了一股轻烟,算是告慰早已经亡故的老父亲,只是黄泉之下的王秉川老先生是否能够收到家祭无望告乃翁的平反文书,就不是他们能够掌握的了。
  “走吧,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一切都要看开些。”范无病缩着手站在旁边说道,“有句话说的好,天空地空人生空,财空色空官路空,若是想不通,请看火葬场的高烟囱,进去只需十分钟,出来剩下一斤重。事实如此,如之奈何?人吗,总还是要向前看的!”
  这是应该从小孩儿口中说出来的话吗?王氏三兄弟都觉得非常郁闷,自己这个小孩儿老板还真的非常神秘,看上去倒像个饱经沧桑的智者一般。
  无独有偶,与王老先生同时获得平反昭雪的,还有两年前的“四·五”天安门运动。与此同时,中央为彭德怀、陶铸等在文革中蒙受冤屈的政治家平反并召开追悼会。此后两年中,全国有三百多万干部群众获得平反,五十五万右派得到改正,至此,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中国的发展主轴自此全面转变。
  范无病记得很清楚,虽然说现在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已经确定,可是要破除多年来施加在人们心头的枷锁却不在一时,大规模的自主创业要等到将近十年以后才会出现,接下来的几年当中,出现更多的将是人们对于前途的迷惘以及对于财富渴求的躁动。
  这其中,会出现混淆,会出现迷惘,会出现盲动,会出现成功的欣喜与奋进的热情,甚至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逆流与追逐暴利的黑暗与犯罪,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范无病重生已经快三年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自己在今后十年当中的发展路线是积累,原始财富的积累,或者说是资本的积累。
  唯有在大时代来临的时刻,手中握有足够的筹码,才能在这个时代拥有发言权。
  范无病的计划是两条腿走路,一则自己的收藏大业不能够放下,甚至应该多方面开拓市场,这无疑是一个暴利行业,却不见得有多少血腥,起码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二则是要兴办实业,提高自己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力,只有形成一定规模的经济实体,才会在大局中站稳脚跟,进而在政体中产生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经济实体,这实在是一个难以脱离也难以超越的大循环系统。
  “老板,在想什么呢?”王爱国看到小老板一脸的深思熟虑,不由问了一句。
  范无病已经将建设养猪场的资金给他划拨到位了,现在虽然大雪茫茫,却丝毫没有阻挡王爱国兄弟三人对于新生活的火热**。村里面的劳动力基本上都已经联系好了,详细的设计图纸也已完成,借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新精神,又赶上王老先生的沉冤得以昭雪,兄弟三人的建设热情空前高涨,立誓要在今冬把养猪场给弄起来,此时见到老板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由得分外紧张。
  如今的范无病可是大金主,也是兄弟三人的大老板,加上他“身单力薄”,兄弟三人都对他关注有加,唯恐有什么闪失,以他这么小的年龄居然主动要来陪三兄弟拜祭先父,王爱国兄弟等人再也没有什么话好说,唯有好好跟着范无病做事而已。
  范无病伸手一指白茫茫的雪原,对兄弟三人说道,“大雪可以掩盖一切,无论是清白的,或者是罪恶的,都会在它的掩饰下脱离人的视线,然而大雪终究是有消散的一天的,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兄弟三人正在奇怪为什么范无病会突然说这些话的时候,范无病忽然伸开双手笑着对他们说道,“我希望,等到我们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双手依然同现在一样是清清白白的。”
  在雪后初晴的阳光下,范无病的一双小手白嫩光润,闪动着奇异的光芒。
第二十六章 庆生日
  一个冬天下来,养猪场终于建成了,在范亨的帮助下,厂子里面很痛快地派了大型的施工机械前来帮助,最心烦的水电问题也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原本电力问题是最麻烦的事情,但是好在养猪场距离厂子不是很远,大概有二里多路,在范无病的授意之下,王氏三兄弟表示可以优先为厂子的食堂提供多一些的肉猪,在这个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厂子方面立刻表示出很大的热情,立刻为他们拉了一条专线过来,这是与市电不同,是厂子自己建设的小电站提供的电力,一则不需要花电费了,二则基本上不会断电,毕竟是军工保障嘛。
  王氏三兄弟对于范无病的先知先觉和运筹帷幄感到万分钦佩,范无病却笑着说道,“民以食为天,一谈到吃的东西,中国人的热情自然是很高涨的,尤其是在这么一个肉食匮乏的时代,若是厂子里面没有什么反应,那才是咄咄怪事儿了。”
  这倒是实际情况,厂子里面自然是有自己的职工食堂的,也有自己的养猪场,但是规模毕竟上不去,猪也只是那病怏怏的几十头,怎么可能满足得了五千多职工的口腹之欲?
  如今听说农民兄弟要建设一个养猪数百头的养殖场,还在厂子附近不远,并且愿意为厂子里面优先提供一部分肉猪,这个消息对于厂领导们的刺激是相当大的,职工们整天辛苦地为国防建设服务,一直缺乏肉食营养是实际情况,此时忽然有了改善的机会,自然是不能放过,因此厂子对于养猪场的建设是大力支持的,这个支持也是落实到位的,是不求报酬的。
  当然,说是完全不求报酬也是不确切的,大家的眼睛都盯着那些即将健康成长的肉猪们。
  春节过得了无新意,还是那么老一套,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来家里面的访客明显比往年多了许多,不但有厂子里面的人,也有文教局方面以及下属单位的领导们,这个与范亨升任车间主任以及张梅当上文教局副局长自然脱不开关系。
  王氏三兄弟在磐石市建设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养猪场,这个消息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件新鲜事儿,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召开过,文件的精神大家还不是吃的很透彻,因此很多人对于个人搞养殖场还是存有疑虑的,但是在上面没有说这个事情不可以的前提下,谁也不会傻到自己蹦出来指着对方说这是不对的!
  反正人家占用的是荒地,而且照样交皇粮,还声明将肉猪优先供应当地市场,这总是一件好事情,至少磐石市的猪肉供应会多一些,大家肚子里面的油水也可以更多一些。至于有些人说的利润问题,多数老百姓是不无鄙夷的,人家辛苦养鸡,难道还要把鸡蛋全给你啊?
  猪这东西,是比鸡大了不少,可是道理还不是一样?
  市里面的领导们在经过原副书记陈同林一事之后,都变得谨慎了许多,对于市里面这个新生事物,静观其变才是最佳的方案。
  范无病的生日很好记,阴历的二月初二,也就是“龙抬头”那天。
  阳历是多少,大家从来不怎么记,毕竟中国人过阳历生日的此时还很少见,大家更习惯了按照传统来做事,过生日也不例外。
  范无病生肖是龙,生日又逢“龙抬头”,自然是要好好庆祝一下的。
  没有红酒,也没有蛋糕,这些东西如今还不流行,但是张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厨艺技能,与范亨夫妻二人双双下厨,弄出了一桌子好菜来,当然这个好菜是跟满汉全席无法比拟的,大家的要求也不能太高,如今桌子上有鱼有肉就算好饭,尤其是范亨不知道从哪里又摸了一瓶汾酒出来,很是令张梅感到惊奇。
  晚上一家人坐到了一起,围着小桌子替范无病庆生。
  “今天是老三的生日,难得我们大家都有空闲坐在一起,真是不错,老大老二,你们是不是应该对弟弟说点儿什么勉励的话呢?”范亨的兴致不错,自然是有点儿原因的。
  范亨的胃不是太好,张梅一直不让他喝酒,今天赶上范无病的生日,正好可以趁机喝上两杯,想来张梅看在一家人高兴的份儿上,也不会多说什么。
  “弟弟生日快乐!”姐姐范婷率先祝贺道,并给范无病夹了一只鸡腿。
  范亨点了点头,表示很满意。
  “弟弟生日快乐!”哥哥范康有样学样,也给范无病夹了一只鸡腿。
  范亨努了努嘴,表示不满,总得来点儿新鲜的吧,怎么能人云亦云?
  张梅笑了笑道,“好了好了!老大老二都祝贺了,老三你有什么愿望吗?按我们老家的传统,过生日的时候,可是要许愿的。”
  范无病摸了摸头,心想吃个饭需要这么麻烦吗?有必要吗?但是看到父母和哥哥姐姐脸上殷切的关怀表情,范无病的心里面不禁有些感触,于是笑着说道,“那好,先整首诗给大家伙听听。”
  有诗?范亨与张梅等人都是一愣,虽然老三一向很神异,却从来没有听过他念诗,就是什么幼儿古诗之类的东西他也从来不屑一顾,今天忽然听他说要念诗,不由得都有些好奇了,他会念什么诗呢?难道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或者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在大家关注中,范无病低吟道,“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均相见。”
  范无病果然见众人一脸茫然,便笑着说道,“这是白居易的诗,少人知道,接下来弄个直白喜庆点儿的听听。”
  “直白些好,发生日愿,弄那么文绉绉的干啥?”范亨老成持重地点点头道。
  回想了一下,范无病清了清嗓子唱了起来。
  “叠个千纸鹤再系个红飘带
  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
  你勤劳生活美你健康春常在
  你一生的忙碌为了笑逐颜开
  打个中国结请春风剪个彩
  愿祖国的日月年年好运来
  你凤舞太平年你龙腾新时代
  你幸福的家园迎来百花盛开——”
第二十七章 猪跳墙
  暗潮涌动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一九七九年开春以来,在上层政策的刺激下,很多以前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都提到了一些胆子大有魄力的人物的日程上。
  当然了,今年初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自然是中美两国自元月一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然后很少为人知道的是,就在中美正式建交的第二天,当时在中国主管可口可乐事务的可口可乐亚太分部的一个叫亨达的美国人,与中国粮油集团签署了一份合同,获准向中国出售第一批瓶装可口可乐。
  根据当时的协议,可口可乐公司获准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及其他支付办法,向中国主要城市和游览区提供可口可乐制罐及罐装设备,在中国设立专厂装罐装瓶,并在中国市场销售。在罐装厂建立之前,从一九七九年起,由中粮公司采用寄售的方式先行销售可口可乐饮料。合同是在外贸部大院(与北京饭店斜斜相望,仅隔着一条长安街)签订的。
  外贸部长李强在批复中加了一条:“仅限于在涉外饭店、旅游商店出售。”尽管合作的姿态是审慎和小心翼翼的,但是可口可乐总部显然是非常满意的,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水闸一经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范无病并不知道这个细节,这样的消息在《人民日报》上是找不到的。
  此时的范无病正在兴致勃勃地为自己的第一家养猪场题写横联。
  养猪场的建筑自然是严格按照王氏三兄弟的图纸来建设的,但是在此之外,范无病另外让他们起了一排办公室,以及员工宿舍。
  “就咱们几个人,还要啥的员工宿舍?”兄弟几个很有些不理解。
  “凡事要做长远打算,除非你想做一辈子饲养员。”范无病没有过多地解释,在他看来,保持必要的神秘感是可取的。
  在自己身上披上适量的光环,更有助于吸引人才投效,否则当初的刘皇叔也不会那么强调他的中山靖王之后,汉武帝九世玄孙的血统了。这个,都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办公区的外面,与围墙相衔接的是一座高高的大门,很气派,范无病计划在大门顶端的横梁上写上“天蓬”二字,大门的一侧题写上“在上为帅”四个字,剩下的一侧则空着。
  “这是啥意思?”王氏兄弟三人没有接触过脑筋急转弯,自然不知道范无病的险恶用心和恶趣味,看着范无病抓着一只大笔在纸上写下如许文字,顿时有些好奇地问道。
  “自然是有用意的,这个以后你们自然会知道的,现在暂时保密。”范无病笑眯眯地将白纸交给了三兄弟,让他们找人制作牌匾挂在大门上,等到揭幕的时候用。
  接下来的时间里面,王氏三兄弟没有停歇一刻,从联系猪苗准备药品配置饲料招收临时职员之类的事情开始,千头万绪,到了三月份儿,终于把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就等着揭幕剪彩顺利开张了。
  饲养员好说,村里面的很都人都有喂猪的经验,只不过三兄弟在招到人手以后,按照范无病的要求,先进行了初步培训,明确了职责,划定了服务范围与报酬方式,算是正规化养殖业的良好开端。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饲料的配置,一般来说,农村里面喂猪,都是自家的菜叶子玉米谷物等配在一起混用,大多数时候猪是放养的,就是满村子里乱蹿,到了晚上回猪圈休息,规模化饲养当然不能这么做,三兄弟得了先父的真传,对于合理的营养搭配还是很有心得的,结合上卫生防疫这一块儿,可以说将养猪的风险与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