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权贵娇 >

第59章

权贵娇-第59章

小说: 权贵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出来的话语,可真叫人捏一把汗。谁说他口拙的?此刻这寥寥数语,就像尖刀一样刺在蒋钦等官员身上。若是罗炳光在这里,早就暴跳而起了。

    献瑞者罗炳光,不正是居心叵测吗?三皇子的脸色难看起来,这分明将他也骂了进去!这王以德,好大的胆子!

    (章外:这个情节,我是很喜欢的,要想好一点,呜呜~~)(未完待续。。)

102章 中枢三大神

    (都没有粉红要加更了。伤,向隅狂泣!)

    大定支持三皇子的朝官甚多,而且拥戴之功诱惑太大,他们都想在三皇子面前露一下脸,便纷纷出动。

    王以德之言,瞬间就被压了下去。一时间,宣政殿上请立三皇子为太子之声不断,而且都往祥瑞上凑,大意都是白鹿祥瑞出、大定太子立此类,几乎掩盖了其余声音。

    就连二皇子一派的京兆尹林世谦也反常沉默,五皇子朱宣宏所拢络的官员,譬如门下侍郎何渭等人,并没有跳出来反对此言,而是在观望着,等待崇德帝的反应。

    不管朝官们有什么奏言,龙椅上那位主子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令所有朝官惴惴的是,崇德帝既没有顺着请立奏言,也没有言向王以德等人,他脸色如常,什么反应都没有。

    朱宣明站立宣政殿中,神色看着和崇德帝没有太大差别,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仿佛朝官请立一事与他无关。

    这种从容的态度,让尚书令方集馨一阵赞赏,然后,他便出列了。

    “臣有奏,请立三皇子为太子,以安社稷,以定臣心。”他这样说道,这话和尚书左丞蒋钦的情况差不多,只是稍有改动。

    立太子以定臣心,暗指朝中大臣派系相争,一日大局未定,臣心便会有动荡,这改动,范围缩小在朝中大臣这里,比蒋钦奏言高明不少。

    方集馨表明态度支持三皇子。让其余朝臣一时噤声,他们没想到,方集馨会表明支持三皇子的态度,这可是皇上授意的?

    难怪他们这样想,尚书令这个位置太过重要,在其位者,只能是国之纯臣,绝不能轻易表态,只尤其是在请立这样的大事上,更是掺合不得。方集馨。想要打破以往的尚书令的规矩?

    他们都不知道。方集馨是尚书令不假,但他这个尚书令是成国公府一手推上去的,他又怎能对请立一事置身在外?况且,他也要提前卖三皇子一个好。

    没有相当的付出。怎么算得上是从龙之功?就算方集馨知道自己不能轻易表态。仍是奏言了。

    方集馨此言一出。就代表着此事已经上升到三省中枢的高度了,而不仅仅是朝官们在宣政殿奏言而已。

    中书令裴公辅冷冷地看了方集馨一眼,决定加入这个战场。将水搞得更混一点。

    于是他奏言道:“皇上,所谓祥瑞一事,不过是人心杜之,哪里需要有什么喜庆事相和应?请立一事如此重大,若因祥瑞一事而立之,实在天大的笑话!奏请祥瑞的朝臣们,智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实乃佞臣也!皇上岂能信?”

    他说罢,扫了一眼那些奏请祥瑞的官员们,毫不留情地指责。他身材高大,这么一扫就有睥睨的意味,郝得那些官员们都低下了,不敢与之对相对。

    裴公辅在这样的官位上,也不怕得罪这些朝臣们,说话一点情面都不留。

    “且另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食谄人之言乎!连国之重臣都谄媚,这哪里是祥瑞?分明是灾祸!”这一次,裴公辅直接将火烧到了方集馨身上。

    这一番话语,算不上奏言了,简直可以算是对方集馨的猛烈攻击。

    裴公辅不觉得自己是君子,却不像方集馨那样是个小人。在裴公辅看来,方集馨这个小人借着十年前那件事起家,以至官员亨通。这样的小人还想拥戴之功以图后朝,这让裴公辅尤其不能忍。

    沈度听着裴公辅的话语,心中颇为讶异。裴公辅和方集馨一向不对付,这是他知道的,但他不知道,事涉三皇子、请立事,裴公辅仍有这番奏言,可见,他站立的方向,不是三皇子,而是大定!。

    看着吹胡子瞪眼的裴公辅,沈度第一次觉得“天下不二裴”这说法一点都不夸张——裴公辅正正是出自河东裴家,那个尽出宰辅彪炳史册的裴家。

    难怪,他在对上方集馨的时候,会如此彪悍。

    方集馨和裴公辅这两尊大神掐架,其余朝官恨不得变成路人甲,是绝对不会再说些什么的。

    而中枢另一尊大神门下侍中王璋则笑眯眯的,绝对是在看戏,见到殿中沉默,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

    既然尚书、中书的主官都出列了,他这个门下侍中若是不说什么,似乎说不过去。 王璋想了想,决定也要表表态,不然以后门下省不好带呀。

    “皇上,祥瑞或有之,白鹿现世,即是。臣以为,就算天有祥瑞,朝廷人君也要继续布施恩泽。这请立太子一事乃国本,国本早定能安社稷、定人心,还请皇上示下。”王璋恳恳地说道。

    听了这话,方集馨和裴公辅都将目光放在他身上,心中同时骂道:王璋这人精,和稀泥的本事仍是那么强悍!

    是了,王璋说了这么一段,意思就是和稀泥。既然没戏看了,他也不想在宣政殿多待了。

    不管是祥瑞之事还是请立之争,都不可能在宣政殿上讨论出什么来的,真正的推力、博弈是在散朝之后,端看朝中势力是谁更厉害一点。

    比起方集馨和裴公辅来,王璋明显要得崇德帝欢心一些。他听了王璋的话语,一改先前的沉默,点头说道:“爱卿此言甚是!”

    爱卿此言甚是……朝官们便都知道崇德帝的意思是什么了。果然,崇德帝一句“退朝别议”的口谕便下来了。

    别议,自然是没有的,此刻在紫宸殿内的,只有崇德帝和三皇子两个人。

    “罗炳光献瑞一事,你可知晓?你很想当太子?”崇德帝盯着朱宣明看,似乎想将他看个透彻。

    朱宣明低着头,强忍住心中的惊跳,然后略带踌躇地说道:“罗将军对父皇一向尽心,不管是往日送礼还是这次献瑞,儿臣都不清楚。襄阳来的消息,不会独独送到朱雀东路。”

    说罢这些,朱宣明神色有黯然,叹息了一声说道:“若是儿臣说不想当太子,父皇会嫌儿臣虚伪吧?这太子之位,二皇兄和五皇弟在孜孜以求,儿臣能怎么办?”

    说罢,他抬头看着崇德帝,眼中的孺慕和惊惶并不掩饰。君父君父,先君后父,朱宣明这一番话语和神色,算是戳到崇德帝心里去了。

    崇德帝觉得这个老三,太像过去的自己了!在他登位之前,面对父皇建和帝的时候,感受皇兄皇弟威压的时候,就是朱宣明这样的心境。

    儿臣能怎么办?就是被各种势力一直推着往前而已。

    想及朱宣明的心境,崇德帝的脸色稍霁,那一点疑心烟消云散。

    准确地说,崇德帝对朱宣明没有什么疑心,对其余几个皇子也是。因为崇德帝就是从普通皇子登上皇位的,自是知道皇子们对那个位置的渴求。

    他认为这渴求太正常,算不得什么疑心。对于几个皇子的将来,他的确是有考究的。

    “朕不立太子,原是想着时机尚未成熟。不想,却引来这么大的争端。此事,朕会为你安排。罗炳光那里,朕也会敲打他,这祥瑞一事,以后必不能为。”崇德帝这样说道。此刻,他倒像个普通父亲一样了。

    朱宣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父皇这一番话语的意思是……意思是准许自己所求吗?是不是要立自己为太子了?

    朱宣明简直猜不透崇德帝在想什么,这个对他而言高高在上的父皇,怎会这么爽快就答应了这事?这……这……太难以置信了!

    直到朱宣明告辞离开紫宸殿,他才猛地清醒过来,嘴边的笑意怎么都忍不住。清醒过来之后,朱宣明第一个想法就是要重用方集馨!

    这样的人才,他若不重用,那就太可惜了!

    在来紫宸殿之前,方集馨对朱宣明有过一番提点,他这样说道:“殿下,皇上对您必有召。殿下须记得,脸色当哀难,语辞须恳切,不妨在皇上面前承人有登宝之心。这一点,皇上必会感念甚深,殿下或能得偿所愿。”

    朱宣明知道,方集馨是在崇德帝登位前一年得到重用的,想必他肯定很清楚崇德帝登位前的心境,所以朱宣明没有迟疑就照做了。

    在紫宸殿内他神色哀难地承认了本心,就是方集馨的教导。他没有想到,方集馨的教导如此有用!

    没多久,崇德帝果然对三皇子朱宣明有了一番安排,虽然并不是立其为太子,但明眼人都知道皇上在为三殿下铺路,不然不会有这些安排。

    很快,中枢那些大佬们就知道了方集馨的提点。当裴公辅知道这些时,忍不住呆了呆,然后懊恼不已。

    方集馨这样心急为三皇子下铺路,真是太出乎他意料了,他原本以为方集馨只是提议这事,却不想已经在动作了。 这样的人……真是……真是太蠢了!

    自己与他在宣政殿争执什么呀,不是说自己更加蠢钝?一想到这一点,一想到自己在有些人眼里是蠢的,裴公辅就各种郁闷。

    在沈家东园,沈肃也听说了三皇子和方集馨一事,末了他阴阴笑道:“这一次,成国公府和三皇子下了一步蠢棋!我早就说,不是十年前那事,方集馨绝对当不上尚书令!”(未完待续。。)

    ps:  感谢a…no的粉红票~~~

103章 长隐出言(冬冬盟主+4)

    (弱弱求一下粉红票票!)

    听到沈肃提到十年前那件事,沈度并没有哀痛,神色仍是漠然。从重返京兆起,他就知道十年前那些人都会一一登场,心性早炼出来了,方集馨而已,不足以动性。

    他赞同沈肃所言,便点点头:“父亲说的是,三皇子这次真的是走了一步蠢棋。”

    这一步,绝不是什么高招。立太子有什么难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个太子能最终登上皇位的?如今大定的天牢里,还有一位大盛的废太子呢!

    太子若是不能登上皇位,那么就只有废或死这两个下场。皇上春秋鼎盛,就算立下太子又怎样?太子要登上皇位,必定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前提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太子能抵挡得住来自各位皇子的攻讦、陷害等等。

    太子既立,是为三皇子定下名分,也使三皇子成为箭靶。沈度可以想象得到,若是三皇子被立为太子,二皇子和五皇子必定联合起来,将会使尽一切办法将他拉下来。

    三皇子府以后行事,要远比现在艰难。在沈度看来,势非定势,过早将自己暴露在敌人面前,就是一招蠢棋。

    “所得所失,谁都有考量。或在三皇子看来,太子之位定下,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了皇库,皇上总要为三皇子增加助力才是,且看这助力为何吧。”沈肃手指一下一下啄着桌面,这样说道。

    这助力。当然是指三皇子的亲事。长邑郡主之女及方集馨的孙女都被皇上否决了,京兆有哪家是皇上属意的?

    这家是谁,沈度一时想不出来,总归三品以上重臣之家没错的。可堪为三皇子妃的,总不会太差。

    沈肃看着沈度平静无波的样子,忽而觉得这人实在无趣,死气沉沉似地,他想到了什么,敲着桌面的动作便停了下来。

    “对你来说,只要那家不是京兆顾。便觉得问题不大吧?”沈肃取笑道。成功看到沈度脸色有些崩裂。

    “也不是,哪一家都不能忽视。”沈度正经地说道,不知为何耳尖泛了一些红。顾琰……年纪太小,顾重安势弱。三皇子妃不会是她。他没有担心过这一点。

    但有一个人。他是担心的,那就是成国公世子秦绩!上一次陈维就有报,道秦绩和三皇子似对顾家十分感兴趣。随后他又得知秦绩正在打探顾琰消息,他便觉得有危机感。

    “可是有什么事?神色缘何这样凝重?”沈肃见到沈度凝住脸,奇怪地问道。

    “孩儿只是想到,这京兆权贵公子怎么都成亲得这样晚?三皇子、秦绩,还有安国公府的长隐公子。” 沈度这样说道。他在想是不是应该给皇上一个建议,让他们都尽早成亲去?

    随即沈度颓然,他想到自己的年纪也摆在这里了,若是皇上下旨令权贵子早成亲,不是将自己也绕了进去?

    “韦长隐若非身有疾,早就成亲了。安国公府还愁媳妇人选?他最近还有没有试探?”沈肃记得了早前水榭一事,便问了道。

    “似没有了。在云山书院中,我们接触也不少,并没有发现他再有试探之举,想必心中早有想法。”沈度说起长隐公子,不由得想叹息一声。

    如果没有十年前的事,他和长隐,想必也能像他和叶染一样,成为可以托付后背的挚友,只可惜……

    沈肃和沈度正在讨论的长隐公子,此刻在皇宫太液池旁的水榭内,正与崇德帝在品茗,感受着太液池日落的绝佳景色。

    在水榭内为崇德帝烹茶的,竟然不是宫中的人,而是长隐公子身边的茶童齐书,可见崇德帝对长隐公子的信任。

    朝官都谓中书舍人沈度是崇德帝最看重的年轻人,若是他们知道太液池旁的品茗,或不会如此想了吧。

    “长隐,朕也为你赐一门亲事吧。你这个病,又不会妨碍娶妻生子。”崇德帝闻着这让人心宁的茶香,笑着问道。

    他心情很好,每次他召长隐公子进宫品茗的时候,就会觉得心中甚是平静,是以最近召见长隐公子的次数便多了些。

    “臣明知随时离世,何必祸害了别家姑娘?臣这样,就很好。”长隐公子回应道。

    在太液池落日红霞的映照下,长隐公子恍若镀上了一层七色光彩,看着不似在人间。只是,他眉目间的病气极为明显,又让人知道这是尘世。——每临秋冬,他的病就比平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