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权贵娇 >

第232章

权贵娇-第232章

小说: 权贵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置沈家,难怪……难怪……

    这下,他觉得想不出什么办法了。不管是什么办法,都很难改变沈家现在的局面。还能做些什么?

    “杜大人,现今怎么办?”顾霑问着他对面的杜预。其实不用问都知道,杜预,也没办法的。

    果然,杜预紧抿着嘴唇,只是摇了摇头。很明显,他和顾霑一样,都想不出什么办法。

    崇德帝执掌皇权,凡天下,能与皇权抗衡的东西,他们很清楚,现在还没有!

    沈家,沈肃和沈度,怎么办?

    囚禁、夺职,只是简单两步,崇德帝就将沈肃和沈度碾在地下了,真的是如此吗?

    (第一更!啊啊啊啊,对不起,迟了迟了!!)(未完待续。。)

    ps:  一更!感谢冬夜雨中漫步 、楚月婵 、mermaidyumin、thelionking、四月九昧等各位亲的支持,谢谢大家!

437章 女人

    (第一更!)

    顾琰在知道沈度被贬职后,正在抄写的动作顿了顿,只瞬间便继续下笔,笔下有千钧力,却略显凌乱。

    书毕,她的心绪终于平静下来。

    一旁,早已候着风嬷嬷和月白等人,她们在等待着顾琰的吩咐,等待着可以为沈老他们做些什么。

    顾琰将自己的指令一个个说出来:“嬷嬷,你可以去范家了,就像我先前交代的那样说,请范家一定要快;水绿,刚才我写的书信让山青送至陈通记,动作迅速;月白,备车陈香,我要去定元寺一趟,现在就去。”

    月白、水绿和风嬷嬷俱一一领令而去,而一直撒欢闹腾的小圈,睁着一双黑溜溜的眼睛看着顾琰,异常安静。

    顾琰蹲了下来,抚摸着小圈头上的金环,低声说道:“他一定会没事的,一定会没事。”

    话音很细,却甚是坚决。——这是她给自己的信心,也是对沈肃和沈度的信心。

    在沈肃被送回沈家后,如年匆匆来传达了沈度的话语:“主子说一切已有准备,请顾姑娘切勿忧心……”

    这样的话语,已说明沈家有充分准备,也给了顾琰足够的安抚。也是,帝师这样的性子,在望江楼一事上怎么会没后手?

    知道了沈家的后手之后,顾琰更觉得,自己不能就这样待在尺璧院中,她总要为沈度做些什么才是。如此,才能令沈家的后手更畅顺一些。

    她不想在尺璧院中安静等待。而是要主动出手。风嬷嬷去范家,水绿去陈通记,自己去定元寺,莫不为是。

    且说,对于顾琰的求见,郑太后犹豫了片刻,才吩咐道:“带进来吧。”

    顾琰为何来求见她,郑太后心中了然:必是为了沈家的事。她虽在定元寺礼佛,但朝堂的事并非全然不知。沈肃被夺号,沈度被贬职。她都知道。

    刚听到这个事的时候。郑太后连佛珠都忘了数,心中无法压抑地涌起一股悲伤。她知道,那一对曾情同父子的师徒,终于决裂了。

    为了何事呢?导致那一对师徒决裂的事情。就只有元家的事情了。

    元家……元家……

    郑太后于居客堂之中。想着自己的儿子和曾经的元家。脸上悲伤和愤恨交错,最终都回归平静。

    皆空,一切皆空。

    顾琰见到郑太后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种一切皆空,仿佛郑太后已经脱了窍一样。这样的人,能听得进什么说话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用吗?

    顾琰有了一刹那的迟疑,不确定自己能否说服得了郑太后。但一想到沈度,她的迟疑就渐成了坚决,于是开口道:“民女阿璧拜见太后娘娘。恳请太后施以援手,助沈家脱困。”

    她直入主题,没有任何铺垫,在郑太后面前,现在也无须任何铺垫。

    郑太后垂着目,手中捻着佛珠,淡然答道:“请回吧。这个援手,我无法帮。这是他们君臣、师徒之事,我不会插手。”

    郑太后可以不见崇德帝,可以为了元家永不原谅崇德帝,但是……就这样了。她不会做些什么,不会为了崇德帝做些什么,也不想……为沈肃做些什么。

    将九皇子朱宣知从宫中接出来,已经是郑太后破戒了。现在,她不想再次破戒。

    “请回吧。沈家的事,自有安处,不必你一个小姑娘奔来跑去。”郑太后头也不抬,开始逐客。

    事实上,她都不明白为何自己会见顾琰,一时心软吧。

    顾琰既已来定元寺,又岂会因为郑太后这些话语而退缩?

    只见她朝郑太后恭敬叩了个头,再抬起来时就见到眼中有锋芒迸出、随即,她便极其缓慢地,像是一字一顿地说道:“太后娘娘可以对自己心爱的人袖手旁观,民女……却是做不到!”

    轰!

    这些话脱口,就等于在堂内扔下了一个巨大的惊雷。郑太后的一切皆空瞬间破功,她手中的佛珠“啪”的一声掉落,她的神色先是煞白,然后是涨红,只是张合着嘴唇,成不了音。

    见到郑太后这个样子,她身边穿着居士服的老妇人猛地大喝一声:“放肆!太放肆!竟敢如此大逆不道!来……”

    她震怒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郑太后摇了摇头,阻止她继续说下去。

    郑太后急喘了一口气,震惊、惶恐与愤怒交织,眸中带着说不清的情绪,目光牢牢擢住顾琰年轻、甚至说是稚嫩的脸庞,压着声音说道:“你在说什么?这些事……沈家人告诉你的?以此来要挟我?!”

    顾琰在此时说出这样的话语,难怪会令郑太后这么想。这些隐秘,从来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知道郑太后搬出宫中的原因,只除了……沈肃和安国公夫人管氏!

    顾琰看着郑太后,只摇摇头,说道:“没有人告诉民女这些事情,民女说这些,也非是为了要挟太后。民女来求太后,只是民女不想像太后娘娘这样,太苦了,太苦了。”

    苦什么呢?顾琰并没有说出口,但在场的三个人都知道她说的是什么。

    听到这些话,郑太后和老妇人俱是一怔。的确是苦,郑太后的一生,怎么会不苦呢?盛年白发,心若凌迟,这样的苦,难与外人道。

    郑太后的隐秘,的确不是沈度说的。但顾琰既知晓元家之事,又知晓郑太后是在元家之后搬出宫中。剔透如她,当然猜到了发生什么事。

    一个女人,为了什么不肯原谅自己的儿子,一个深宫太后,为何宁愿长斋永佛?不言自明。

    “太后娘娘,计之是民女心爱之人,但民女请求娘娘帮忙,不仅仅是因为计之是民女心爱之人。还因为,若是计之有损,将是大定之祸!民女以为,计之是国之柱梁,试问大定年轻一辈当中,能比得上计之的?有何人?”顾琰高声陈言道。

    前一世,这一生,沈度为了国朝所做的一切,她都清清楚楚。元家之仇,计之早就可以报,但他和沈老,迟迟没有做什么。这一切,不是为了国朝承平还能为了什么?

    “我心悦计之,自是想他好。但此是民女求太后,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情在求您,而是为了国朝的将来在求您!”顾琰的声音提得更高了。

    她微仰着头,年轻而姣好的脸庞似带着光芒,让人不敢直视。

    这种光芒,来自于深情和勇气,来自顾琰对沈度的无限情意,这种情意,使得顾琰对沈度这个人对国朝的重要充满信心,使得她有了一往无前的勇气。哪怕是在郑太后面前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语!

    而郑太后恰恰清楚,她自己不能完全地为了元家,却也不能完全地为了儿子。 顾琰的神情和勇气,是她作为一个女人曾经缺少的,也是作为一个母亲曾经缺少的!

    沉默,居堂里一片沉默,没有人再开口了。

    良久,郑太后闭目,问着顾琰:“你想我做什么?”

    (章外:第一更!作为上班族兼妈妈,周六都贡献给家人了,昨天事太多了,当然这不是断更理由,但今天我会五更补上!祝大家周末愉快!)(未完待续。。)

    ps:  第一更,感谢大家!手机上传,名单迟些一一道谢,感激!

438章 好友

    (第二更!)

    在顾琰去定元寺的时候,醉红楼的叶染,去了叶家找叶稳,并且见到了叶稳的祖父,即是国子祭酒叶端。

    叶端见到叶染,不禁叹了一口气,顿时就觉得头一阵阵赤痛。对叶染这个人,纵腹黑厚脸如叶端,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在过去半年里,叶端及叶稳的兄长们,充分领教了叶染这个醉红楼东家的作风,最大的感慨就是:这个世上,竟有如此撒泼又无赖的男人!

    骂也骂了,赶也赶了,威迫也做了,利诱也试了,权压了,色迷了,但都没有用!叶染仍是经常守在叶家附近,依旧情深款款,誓言非叶稳不娶。

    说实在话,叶端并不在意叶染的出身,本朝也没有官商不通婚这样的法例。再者,叶染的痴心不改也令他有些动容。——叶染并在意叶稳不能生育!

    在子嗣大过天的社会环境下,叶染不在意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他对叶稳是真心喜爱的了。这一点,叶稳当然感受深刻,也令得叶稳的兄长们对他改观,渐渐开始接纳他了。

    但是,叶端仍是坚持,始终都反对这两个人在一起。

    无他,因他是当朝国子祭酒,因为叶染同样是姓叶!他是国子祭酒,一言一行都能影响着天下儒林的风向,他不能因为自己的家事,而挑战同姓不蕃这个不成文的规定。

    是以,他一直会反对。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叶染的求亲。

    这一次,听到叶染的求见,叶端还以为是像之前那样为了求亲的事,心中早已打算拒绝,绝对没得商量!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叶染这么急切见他,是为了请求他帮忙,帮沈家的忙,解沈肃和沈度于困境!

    “本官不知道沈肃做了什么事。但想必是大事。不然皇上不会有此处置。皇上已下令,身为臣子,又怎么能轻易干涉皇上的决定?”叶端这样说道,仍是拒绝。

    叶染和沈度是生死好友。这一点。叶端十分意外。当下便明白了之前为何威迫权压叶染没有用。有帝师和沈度在,叶染根本不用怕什么。

    但现在,帝师出了事。沈度被罢官……

    叶端双眼半眯,眼中精光大盛,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事情。

    “晚辈并不是请大人干涉皇上的决定。晚辈只是想请大人在儒林中再提一次‘尊师重教’而已,这对大人来说,不是为难之事……”叶染弯着腰,谦敬地请求道。

    时势若此,叶染知道去皇上面前求情是没有用的。没有什么东西能与皇权对抗,但却有东西,可以影响到皇令,影响皇上的心意决定。

    这个东西,就是势。朝堂局势、天下大势,这就能影响皇上。帝王之术,首要就是平衡。既如此,平衡就可以用来制约皇上。

    叶染开着醉红楼,久迹于风月与官场之间,对上位者那种不得不妥协的心理,实在摸得太清楚了。

    皇上,就是上位者而已,不是吗?

    叶端稍一想,便知道叶染为何会有这样的请求。的确,这是解沈家困境的办法。沈肃是皇上的老师,天地君亲师,师是五天伦之一,地位自是非同一般。在儒林中提倡尊师重教,就是为了加强师的作用和威严,也就是加强沈肃的影响力。

    叶染之意,在于用天下儒林之势,来影响皇上!这简直胆大包天,这真是,真是让人……心生敬佩!

    叶端惊讶地看着叶染,发现自己并不了解这个年轻人。原来,这个年轻人,不止会为了稳儿死缠烂打,还会为了沈家而洞彻朝局。这个人,不仅只有无赖的深情,还有无畏的勇气。

    不错,很不错!

    但是,他为什么要答应叶染?用天下儒林的风势来影响皇上,还是在干涉皇上的决定。他为何要为了沈家而做这事?

    他看着叶染急切的神情,忽然心头一转,有了一个主意,便咳了几声,开口问道:“这个请求,本官倒不是不可以答应。但本官有一个条件:你以后从此不得出现在稳儿面前,否则,免谈!”

    说罢,叶端便紧紧盯着叶染,想看看其有什么反应,想听听其会怎么说。想知道,这个年轻人会让他再次惊讶,还是会让他……失望。

    叶染哑然失笑,仿佛听到什么荒谬事一样。随即,他的笑容就隐了下去,开口道:“大人,晚辈请求您之事,和我对阿稳之心,并没任何关系。这个条件,晚辈不会答应,沈家和阿稳,在我看来都不会成为条件。”

    他没去看叶端的神色,而是在不断想起沈度,想起沈度对他说起朝堂之事时,那种双眼都会放光的神采。

    “阿染,我一定会做到的,愿我有生之年,致令天下太平,一定可以的!”那时,沈度这样说道。

    叶染对朝政没多少兴趣,也对天下太平没什么兴趣。但沈度是他的好友,沈肃是他半个父亲,在沈家这一事上,他断断无法置身事外。

    一个愿以平生心志都致力于天下太平的好友,不管当中发生了什么事,叶染都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沈家遇此困境。

    “大人,容晚辈斗胆说一句:大人是国朝的国子祭酒,而不是皇上的国子祭酒。况且晚辈不曾听说过臣子全部都听皇上之言的。天下百官系一人,却不是天下百官奉一人。如此,五省九寺五箭、九府十六卫随便选一个人便是了,呵呵。”叶染继续说道。

    说罢,他嘴角露出了一丝讥讽的笑容。非是对眼前的叶端讥讽,而是对那位紫宸殿中的主人。

    听到这番话语,叶端再次惊讶了:叶染,竟敢这么说!

    国朝的国子祭酒,皇上的国子祭酒,这两者乍听起来没有分别,但究其实,是天差地别。

    国朝的国子祭酒,是忠于国朝,是尽国子监职位之责;皇上的国子祭酒,是忠于皇上,是尽身为臣子之责。不一样,不一样。

    叶染说得没有错,历朝历代,不会所有臣子都会听皇上之言的。因为,皇上或有不明,便赖贤臣匡之。

    叶端沉默了。

    (章外:第二更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