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55章

珠玉在前-第55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约一合掌,喜道:“这更好,我确实略有点急。”

    这个月的大姨妈就快造访了,没道理小天使都已经造出来,还用草木灰棉纸和棉花缝合成的月事带吧。既然用小天使,当然想一步到位,用和现代差不离的,就是受制于技术,没法做到一样,至少也不能相差太远。

    “行,我下午就去,若是得了消息,回来便给小姐送去。”

    “多谢何掌柜,这半年爹不在南京,布坊也好,鹿邑的织坊染纺,与各处跑的货郎,都全赖何掌柜调配,辛苦了。”孟约说着,把绘好的花稿交给何掌柜,她可一直没落下家里的生意。想要做土豪,且越来越豪,可不容易。

    “当不得小姐一句辛苦,乃是份内之事。”何掌柜说话间,喊小二把前两天送来的布各色花样都取一两匹来,给送到孟园去。

    孟约谈罢,冯妈妈又与何掌柜提几句春柳与何继武的婚事,商谈妥当不多时,春柳便面含羞意地回来。揶揄几句,主仆三人登车回府,回程时还特地绕去德麟班外边看一眼。下部第二场戏都返场演了小半月,居然还是爆满的,不过德麟班每一场戏至多能接待百来人,返场戏一天一场,半个月也才接待不到两千人,南京城多少人,怪不得还是能时间听到没买到票的人叨咕呢。

    真是……有电视就好了。

    哪怕是有留声机,也很好呀。

    所以说,科技是很重要的,看似无用的研究过程,是为了最终呈现让生活更舒适更便捷更愉悦的成果。

    孟约,此时忽然想到,下部接下来的几个绘本,主要表达的应该是什么样的思想了。

第一一九章 离乡已千里,况复又离乡

    《太祖秘史》能火成这样,孟约其实很不可思议的,但想想曾经引得万人空巷的《少林寺》《上海滩》,又觉得可以理解。其实,在孟约不知道的地方,宣庆帝为了达到“问卷”的效果,不知做了多少推动,这些是孟约永远都不会知道的。

    在《太祖秘史》最后一场戏返场演完,德麟班即将上新戏的当口上,奥托曼帝国的使团终于踏上归程。所谓的踏上归程是指,他们在信送抵之前,已经准备启程离开奥托曼帝国。由于使节团一身轻松,回程相对较慢一些,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孟约也第一时间收到消息,由宣庆帝亲口告知的:“真的,你消息可真快,还没听到风声呢,不愧是跟官家沾亲的。”

    宣庆帝:……

    萧皇后半掩面笑盈盈道:“约要仲秋后才能入京师,阿孟今年十八了,待王御史回来,岂不是要定亲。”

    眼下不论男女,婚嫁多都在二十左右,并不主张早婚,十三四岁嫁人的,几乎没有。因而萧皇后说的是定亲,而非成亲。

    说到王醴,孟约就忍不住想起年前,那日她簪一枝金珠镶宝簪,便仿佛看到王醴在音乐声与鲜花中走向她。遂忍不住笑弯眼,特别甜地说:“还不知道呢,我爹是不想我这么早出嫁的,自我妈去后,他一个人带大我,我也想多陪他几年。”

    “孟主事真是难得的痴情人。”萧皇后不由唏嘘,如今世间多是一夫一妻的,但肯为亡妻守一世的,仍是少见。人嘛,总是什么稀罕就向往什么,自然觉得无比难得。

    宣庆帝深知这话题不能搭,便问孟约:“阿孟日后是想一直在南京待着,还是去外边走走看看?”

    孟约想了想,看向楼外,夏日艳阳,澄碧湖山,天际有鸟雀飞过,声声鸣唱穿云霄:“我……大概还是想出去看看,不过这事难说得很。我即舍不得爹,也舍不得王师兄,更不舍得方到京城的小姐妹。离乡已千里,况复又离乡,还是先这样吧。”

    对于外边世界的向往,在孟约这样的现代人身上是很难关得住,更不可能消失的。因为,他们曾经自由得,可以去到想去的地方,领略所有向往的风景,这种自由从来不是什么所谓的追求,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更有,孟约还想替穿越者太祖,好好看一看这山河,这大明无限江山,看看生活在这里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她想替穿越者前辈确定,他留给这空间,这时间的改变,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虽然也不能避免有那么一些不好的。

    “看来阿孟还是很想出去走一走的,不过,说得也是,才方定下来,又还有未定的,再等个三两年才是好时机。”萧皇后对于孟约眼中的向往,即有理解,也有不解。谁人不向往自由自在,但唯有孟约,向往到每一根头发都将心思表明。

    回宫后,萧皇后问宣庆帝有没有什么章程。

    宣庆帝:“孟衡臣一身所长,唯在科学院才能施展,并不适宜离京。倒是王重崖,督察院御史曾与朕奏对过,道是王醴该放出去好好历练几年,日后方可堪用。阿孟若不成婚,便要与情郎隔千里,阿孟若成婚,便要与老父隔千里,敏敏以为该怎么个章程?”

    “这却真不好办。”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家中老父只一独女,独女也唯老父这一个至亲,委实不好叫父女分离。情郎就更不成了,小儿女之间,尤其经不得长久分别,太过长久的分别,会生许多变故。

    帝后为孟约烦恼时,孟约可欢快了。

    同姚青许妍一起泛舟湖上,什么夏热都变成了凉爽宜人,加上明朝本就小冰河时期,就是夏天气温也较低。对于一个生活在城市的现代人来说,大明的夏天,是不需要空调就能过下去的。

    “哎,阿孟你给我停手,那不是给你吃的。”姚青声大,一喊,几乎整个湖上都是她的声音。

    捧冰碗的孟约:“干嘛不许我吃,这么好吃的东西,再说还是我提议做好么。阿姚你是变坏了,还是不爱我了。”

    许妍:“你不是来了月例吗?”

    孟约:好吧,一看到好吃的,就快点忘了这事。另外,因为有了小天使,虽然还是初级版,尚有需要改进的,但比起月事带来,方便到哭出来好么。

    想到小天使,孟约就开始放安利,哪怕许妍姚青对大白天在湖上,船来船往的地方说私密事而侧目,孟约也忍不住一颗舒爽到飞起的心。这么好的东西,当然要和小美人们分享呐,这么好的东西,要尽快推广到全世界去,把所有的女性都从每个月几天的苦恼中拖出来。

    “好好好,行行行,你别说了,回头我上你那取。”

    “吃块荷叶糕,这可是我大清早起来特地给你做的,你不是最爱吃我家乡的这道点心吗?”

    被糊一嘴荷叶糕,孟约自然没法再继续安利,不过,一转眼,她就想到该安利给什么人了她嫂子呀。皇家儿媳,只要她嫂子被她安利到了,自然而然地就能带动一大拨女性认识到小天使的好处。

    孟约一直认为,洗衣机和小天使,是20世纪对女性来说,最最最友好的发明。

    想到安利小天使,孟约就满怀激动,游湖罢,便寻人给“嫂子”送信。萧皇后提过一句,孟约若有什么事想找她,就派人去懿安第送信。懿安第属懿安王,懿安王实是郡王爵,国朝的郡王以双字为号,爵邸称第,亲王爵以单字为号,爵邸方可称府。

    懿安王算起来是宣庆帝堂弟,不过这两位打小一块长大,熟情熟面的,一般宣庆帝有什么锅,都会甩给懿安王。

    虽然孟约以为“蔓生兄”是懿安王,但也一直没去过人家门前走往,主要是觉得,人家跟她亲近是于贵族礼仪风度,她不把“嫂子”“小姑子”的戏称当真是知趣。

    孟约的邀请,萧皇后午饭后才接到,倒不妨碍她出宫去寻孟约。还当孟约有什么急事,萧皇后出来的急匆匆的,结果两人一坐下,孟约二话不说,甩出一桌安利来……嗯,准确说是卫生棉。

    萧皇后:……

    小剧场:

    话说那年从海外找到玉米、土豆、辣椒等各种农作物……

    太祖:来来来,先整顿火锅,越辣越好!

    朝臣:陛下,不妥,需让太医先验看有毒否。

    太祖:行,验吧。

    太医以身试毒,先尝一口辣椒,片刻后泪涕齐飞欲仙欲死:陛下,此物有毒。

    太祖:……

第一二零章 穷尽一生也不停止前进

    萧皇后回宫中,宣庆帝问:“阿孟寻你何事?”

    半晌半晌的,萧皇后不知怎么开口,委实这太私密了些,便是同夫君,也有些难于启齿:“陛下快别问了。”

    宣庆帝倒不觉得孟约那没心眼子的能为名为利求上门来,八成又是折腾出什么叫人万分尴尬的事来,遂笑:“看你神色倒不似坏事,行,不好说便别不说。”

    宣庆帝从不是那非追根究底的人,好奇心固然有一些,但不是那非要满足好奇心的。是以,宣庆帝就真个没问,待到萧皇后每个月那几天来时,宣庆帝见往常恨不能躺床上哪也不去的萧皇后居然跟没事人一样。

    这样的情况,宣庆帝是遇到过的:“太医的平安脉请得怎么样?”

    “一切如常,都好好的,陛下怎么忽问起脉案。”萧皇后反倒是一头雾水。

    “按说就这几日,你不该在坤宁宫连门都不许我进吗?”宣庆帝同萧皇后日常谈话时,“朕”和“我”是混着用的,看怎么顺口,并不拘这个。便是在朝臣那里,也时不时称“我”。

    萧皇后闻言,忽然露出谜之微笑:“陛下误会了,脉案如常,唯要多谢咱们小姑子,竟一出手便解决了困扰我近三十年来的大问题。我看小姑子差太祖或十万八千里,但太祖到底是个男儿身,在某些方面,仍是不如小姑子来得周到妥帖。”

    一句话把宣庆帝的好奇心又勾起来:“敏敏指的什么?”

    此时,萧皇后也顾不上私密不私密,反正是宣庆帝要好奇来问,那她就干脆大大方方把“小天使”给宣庆帝看。无非是棉花加草药粉,说来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只是用得上的地方有些秘密而已。

    萧皇后之所以捱着心中的那点羞意,也要给宣庆帝展示一二,是因为她欲将此物好生说与身边的女子。即使小天使并不费什么,又这么好用,那自当向官员勋贵女眷与宫中宫女女官,以及广天下之女子荐而使之。

    看完“小天使”,宣庆帝可谓恍恍惚惚,不过仍是问了一句:“当真好用?”

    “不然陛下试试。”

    宣庆帝:……

    “即好用,便尽早让天下女子都用上。”自太祖以下,大明的天子多半是“女性之友”,宣庆帝也不例外。

    “我正有此意,照阿孟的话来看,此物并不难制,只是目下,还需得全使人手来做,并无得用的机械。可惜太祖亦并未留下合用的,需得去科学院看看是否能制出机械来,不然,全靠人手来做,能做到多少,哪够用的。”天下间那么多女子,每个月便只用个三五十片,每月也需得万万元之数,且还是月月都得那么多,靠人力怎么供应得上。

    因为小天使的吸血量还达不到现代那么高,目前唯有勤换,所以需求量极大。至于以后,就得看那些孟约都不知道的材料,什么时候能出现了。孟约也想过这事,她觉得既然一战都提前了两百年,工业革命也可能提前,那么那些棒棒哒材料,也很可能会加快出现。

    卖完安利,孟约感觉自己整个人都特别萌,一想到世间女子,因为她的一点努力,日后不必为每个月那几天苦恼,心情就好到飞起:“是不是就是这样愉悦感,支撑着你呢,所以你才会一直一直一直到死都没有放弃过,把科技带到那个在科技方面近乎蛮荒的时代。”

    即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好一点,也是为了让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生活得好一点,正是因为这样的念头,才会不懈努力,并穷尽一生也不停止前进的步伐。是知道,唯有超越这个时代他们才可能飞奔向前,不然身处历史洪流中的人们,都是缓步前行的。

    踽踽独行,是因为没人得上脚步啊!

    孟约忽然懂了,为什么看《太祖秘史》下部时,人人都怜惜太祖孤独到可怕。

    “幸好我不用这样,因为我什么都不懂,必需要大家来帮我。”连小天使都是仆妇使女和江宁织造并许许多多土著一起帮忙完成的,孟约委实没有一个人带动一个时代的能力。

    回到长平里,还没进孟园的门,就见庆园的仆妇向她走过来:“小姐,夫人有事寻你。”

    孟约便收回脚,往庆园去,边走边问:“先生寻我何事?”

    “好事,左近几条巷子,这几日先先后后都差得人来问自来水。打永安侯府通自来水连道方便好用,又有宏运楼前源源不绝的自来可用,左近几条巷子老早就动了心。”因占便宜,可以就长平里的主水管,只需再各条巷子接一段去,再分置各家。

    原来是为自来水,虽然这事孟约就没怎么管,但因是她提起的,吕撷英仍爱有什么事都寻她去说一说。至庆园方才坐下,茶还在嘴里,吕撷英便将事说明,问的是孟约怎么定价。

    好在孟约虽然数学学得一般,大小是过大学的人,造个粗略的成本表,再合计一下预算,加上污水处理和供水厂的本钱,综合南京的物价,孟约给出一个十分恰当,家家都能承受得起的价钱:“银五两。”

    对长平里左近几条巷子来说,别说五两,五十五百两都不算什么。但于平民,至多三五十两银子便够一家过一年。叫拿出一个月开销装自来水,应该也不算什么,后期收水费的事……那就得交给官府去办,污水处理厂和供水厂,待建好,孟约觉得要想个法子交给官府那边去管。

    别觉得自来水民营也可以,这时代,还是官府更靠谱方便一些。水源关系千万家,这责任也唯官府才担得起。

    吕撷英则在那边算:“南京城中,约有十余万户人家,并非家家都会通自来水,暂且先算个两万户罢,十万两……年年算着,可够用?”

    “先生,不能这么算,这十万两管够人工材料,断不会蚀本,必小有盈余。但这两万户接通了,日后剩下的十几万户岂不慢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