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46章

珠玉在前-第46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她不由得又想起那句替太祖吐的槽什么都不会,要你何用。是啊,她什么都不会,能派什么……

    “我会画画。”虽然一直没换上饭吃,也未必能成名成家,但至少在舆论上,她是可以帮到一点忙的。就算是美术史,也是史,孟约作为一个学史的,自然知道,所有历史的变革,基本都是在矛盾与冲突中一点一点磨合过来的。这个磨合期,充满血腥,甚至可能充满销烟。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什么样的题材,可以化解这种矛盾与冲突。唔,先不说化解,先说缓和,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情节,可以成为缓冲?

    “穿越到五百年以后!”

    不不不,不如,她来替穿越者太祖写个真正的“自传体故事”。从数百年后穿越到元末,在一片血雨腥风中成为建立大明的开国皇帝,一生致力于让这个国家册立于强国之列,消除一切可能被列强按在地上往死里揍的隐患。

    “先生,我曾用一本《深闺令》解除我陷于人口的困境,是否现在,我们也能用一部书来缓解眼下的危局?”

    吕撷英即不是穿越者,也不像孟约似的天生脑洞大,她思量好一会儿,也想象不到一部什么样的书能缓解危局:“比如?”

    孟约略略一说,还没怎么讲呢,吕撷英和吕冰就已经开始陷入呆滞,等她差不多说完她的构思,吕撷英和吕冰已经震惊得连想法都没有了,话也讲不出来,只能盯着孟约看。

    “怎么,这样不行吗?”

    吕冰猛摇头:“行行行,完全行,阿孟你好会编故事,《闺门令》就很好看,这个故事肯定更好看。”

    “先生,会有用吗?”

    “或许有,或许没有,但为这个或许,我们也该试一试。”吕撷英叫孟约赶紧写出纲要来,《闺门令》吕撷英就帮过孟约些小忙,要是再一起画,肯定更顺手。

    吕冰:“为什么不直接把故事写出来呢?”

    大明的识字率不能说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是有的,偏远的地方,仍是很难顾得上,毕竟此时的疆域比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大,即使是对孟约而言,都一样。

    不过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来,这个还是很好回答的:“我只会画画。”

    写八百字作文都能要老命,何况一部十几二十万字的小说。

    吕撷英:“我写故事也不成,七郎文采亦平平。”

    吕冰:“那还是画吧,编几句辞写个五言七言诗我还行,写小说我也难。”

    “不管如何,先画罢。”

    画着画着,吕冰扭脸问孟约:“你都不用打腹稿吗,好似你真的见过这样一个世界一般。”

    孟约:因为我真见过。

    “我闲着没事就爱胡思乱想,五百年后什么样,五千年后什么样,五万年后什么样,我都想过啊。”这是真的,孟约在现代就曾展列过这样的想象,或许人类对于自己抵达不了的时间,都会很自然而然地存在各种幻想。

    吕撷英扫一眼孟约笔下还未完全成型的画,正欲开口指正一处不妥当的地方时,仆妇匆匆跑过来:“夫人,广阳第那边送了信来,道是袁院士已被拿,孟主事……也未能走脱,一并被大理寺带走。”

    孟约一听,整个人都僵住,脑子里一片混乱,犹自不敢相信地问:“你说什么,我爹怎么了?”

    不等仆妇回话,孟约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怔怔然地怎么都缓不过神来。

    过得片刻,仆妇估摸着孟约能听进去话时,才答道:“说是原本不预备拿孟主事,只拿袁院士去大理寺,孟主事乃是为小人所祸。”

    原来,只埋头搞研究,也会搞出祸来。

    小剧场

    孟约:这谁的锅

    太祖主动站出来,把锅顶上:我的锅我的锅,早知道我就该把什么路都走掉,让后来的穿越者无路可走。

    孟约:最讨厌这种干活才起个头,就撂下不管的。

    太祖:最讨厌这种什么都不会,还什么都想干的!

第一零零章 城门无事,池鱼遭殃

    孟老爷为人处事,可以说是极圆滑的,早些年走南闯北做生意,讲究的是一个一团和气,和气生财。到了南京进入官场,孟老爷也行事也十分有度,该请客的请客,该来往的人情都度量着来,与同僚相处也是和和气气的。

    然而,官场之上,情谊可以抛开,利益却是抛不开的,孟老爷一路高歌猛进从江宁织造府开入工部。便是在江宁织造府日子短,没触动谁的利益,他在工部的所做所为,甚至是得以晋身入官场的起因,还真得算是自己走了路,便挡着让别人没路走的,于官场而言,这才是利益的根本!

    午饭时分,王醴从朝上下来,得知消息才急匆匆赶回长平里。此时,孟约正是惶恐不安到极点的时候,看到王醴,仿佛黑暗中看到光,沸水时抓住藤蔓一般迎上去:“王师兄。”

    “我已让属官去打点,不管如何,在里边待几天是免不了的。好在,大理寺里的同僚与我都有几分熟面在,总不会让孟伯父在里边吃亏。”督察院和大理寺、刑部这两个衙门,可以说是相爱相杀,彼此间常来常往的,有时候免不了这样的情况,因而,只要王醴出面,孟老爷和郭令昭在大理寺便不至于太难。

    “嗯。”孟约听罢,虽依然还很慌张,但她努力让自己稳下神来。不是着急忙慌的时候,越临到大事来,越要冷静,不然没法思考应对之策。

    吕撷英待两人坐下,才问王醴:“怎么听闻今日你上朝去了?”

    说到这,王醴就不由叹气,正这节骨眼上,偏他还领了差事得出外洋去为中译官:“陛下与内阁有意派出使臣前往奥托曼游说,因我会奥托曼语,遂有同僚茬我为中译官前往。因使臣还未定下,但约就是这一两日的事,定下便会很快启程。”

    “奥托曼……”吕撷英仿佛想到点什么,又没抓住,只得摇头,复与王醴道,“荣长恭什么时候调到大理寺的,怎么没听到风声?”

    “荣长恭是叶次辅一手提拔起来的,这次调到大理寺是几天前的事,因大理寺卿告老,由张少卿升任,荣长恭这才被叶次辅推到少卿的位置上。”可以说,如今的大理寺,王醴唯一没什么交情的就是荣长恭,好在大理寺上下,也就这么一个没交情没来往过的,王醴还是可以去大理寺刷脸求个情面。

    “那荣长恭可真是叶次辅手里的一柄好刀,每到用时都锋芒逼人。”吕撷英语罢,差人摆饭,吕冰不等吃饭就要走,急着回去找她爹。哪怕她爹什么事也没有,但她爹也是站在叶阜安对面的阵营,这一点即使吕冰是闺中女儿也一清二楚。

    吕撷英想想,没留,派了人把吕冰送回去。饭摆上时,卢昆阆正好到家,四人吃一顿没滋没味的饭,复又坐一块商谈:“故事很值得一试,重崖多往大理寺走两趟,托人关照一二。至于把人捞出来……英英,此事恐怕还需得劳烦大兄。”

    四人中,三个人是完全没见识过官场中人如何玩手段斗心计的,就是王醴,在督察院经年,也只有他为难人,没有别人为难他的时候。是以,都有些苦手,因而还得劳烦在官场里摸爬滚打二十几年的吕大兄。

    “行,我这就去广阳第找大兄,年年,你去写封书信,回头叫重崖帮你捎给令尊。多劝劝令尊,别冲动行事,今日令尊被牵连,即是小人作乱,也是令尊略冲动了些。袁令昭沉沉浮浮几十年,他断不会有事,令尊牵连进去,却很可能是如城门失火。”吕撷英的意思是别回头城门无事,池鱼遭殃。

    “好,我这就写。”孟约也觉得孟老爷有点热血上头,可她又很能理解,毕竟袁令昭等同是孟老爷“灵魂导师”,一辈子到如今才算遇着个知音,不说为不为其死的话,同甘共苦是必然心甘情愿的。

    王醴也在想,怎么才能尽快把孟老爷从大理寺带出来,事皆如此,久则生变。最好是能趁叶阜安那边的人没反应过来前,把孟老爷这个看似是池鱼,其实也是城门重要一块木板的给捞出来。

    孟约写好信,交给王醴,王醴便道:“我先去给阿孟捎信,尔后去寻大理寺少卿郭有光,我与郭有光颇有几分交情,大理寺的事,还需在大理寺中为官多年才清楚。荣少恭初到大理寺,恐还有很多不通顺的地方,我们须得快,快才能趁荣少恭还不及理顺时,将孟伯父从大理寺带出。”

    那画穿越者太祖的故事岂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

    “那还用画故事吗?”

    “自然要,此番出来,须防以后,若不借悠悠众口,还得日夜提防。”其实王醴也很不放心,但他不日便要前往奥托曼,这一去少说也得是十个月八个月的。他不能顾得上,唯有快刀斩乱麻,孟约画太祖的故事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借舆论保平安,但并非万全之策。

    “那你快去送信,我现在就去拟稿。”

    “好。”每当王醴答孟约一句“好”时,心中都充满柔软,柔软得好似欲成为层层裹住她的棉花,叫她从万丈高空坠落,亦只觉得如同游戏,而不受半分惊吓。

    送王醴到门边时,孟约到底没忍住,问王醴:“师兄,非你不可吗?”

    孟约依依不舍,王醴又何尝舍得,然而为臣子,为大明儿郎,总有些事是一旦点了我,便万死亦不能辞的:“已在御前奏对过,若不出意外,是的。”

    说实话,孟约忽然间有点怕,孟老爷在大理寺,王醴又要远渡重洋不知归期。好似眨眼之间,就脱离了保护期,要出新手村,独自面对一个庞大的世界,无数不知多少级的巨怪,她的不安可想而知。

    但是很快,孟约又打起精神来,她不是真的只有十八岁,她有,而且必需有面对困难,承担风雨的能力。

    天际,阳光破云跳出,映照得巷陌一片斑斑明光,王醴眼中,孟约仿如眨眼便褪去绒毛,羽翼丰满。

    这模样……好乖。

    小剧场:

    臣子:陛下陛下,沙俄打下来哒,求夸奖。

    太祖:好乖。

    臣子:陛下陛下,你看新炼出来的钢。

    太祖:好乖。

    臣子:陛下陛下,整个南京城里里外外的排水沟都挖好了。

    太祖:好……不,你不乖,修个排水沟,你用那么多好材料,你的良心不会痛吗?你还朕小钱钱。

第一零一章 可耻地选择卖萌为生

    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会让人向往机械化,或者准确一点来说现代文明?

    这个问题,每一个在现代文明中长大的人都能给出各自的,完美的答案。任凭是谁来描述,或者说谁来描绘,都能将一个美妙玄奇的世界,用自己的角度勾勒出大概来。

    人们回忆过去,是因为过去承载着辉煌的记忆与美好的情怀,人们向往未来,是因为未来是现在的延续,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向往还要加个最字。

    “所以,这个世界必需有缺点,一个没缺点的世界完美却不真实。人们会从现在的不足来推断未来,人性永远存在缺陷,即使使基因技术,也不可能从人类基因中拿走所有缺陷。”孟约深沉无比地思考过后,画了一个萌萌哒团子。

    比起瓷器国兔国之类的外号,孟约觉得,这个由穿越者改变过的大明更适合以胖达为外号,明明是个凶残无比的猛兽,却可耻地选择卖萌为生。

    在孟约笔下,穿越者太祖就是一个来自几百年后大明,会偶尔“邪魅”一笑,把自己祖国称作“胖达”的科学青年。学了三十年,为的就是有一天,为把胖达喂养得更加圆滚滚而奉献一生。然而,不等他献身给胖达,他就回到几百年前元末时。

    太祖穿越前的戏且不提,太祖穿越后的第一场戏是肿么办,未来的明太祖刚刚在我面前扑街了。

    “做为胖达忠诚无比的脑残粉,看着一帮扶不上墙的烂泥,科学青年还能怎么办,只能自己上啊!”这样的时候,谋略不够,科技来凑,战斗力不够,火药来凑。

    孟约不知道正史上的明太祖朱元璋到底被蝴蝶到哪里去了,但不妨碍她拿出来增加故事性。以及,《三醮》故事里的穿越者太祖其实也是姓朱的,所以这会让故事一开篇就变得很有趣。

    这一次,孟约构思故事,比《闺门令》还要更用心千百倍,一来这是她必需全神贯注才能驾驭的题材,二来她想好好为穿越者太祖画一个自传。告诉这世界,改变世界的这个人,到底从哪里来,经历过什么,他为何总是满怀不世忧虑,为何总对外洋的国家抱有极大敌意。

    孟约画着画着,忽然停下笔,看向门外,片刻后不敢置信地推开画室的门,怔怔地站在滴着雨的屋檐下,任凭雨滴沿着脖子流进衣裳里:“爹。”

    虽然看起来万分狼狈,也万分颓唐沮丧,但确实是孟老爷没错。不过孟老爷好端端回来,却仿佛死去了一样。孟老爷衣服上还带着未干的血痕,脸上也残留着没被雨冲刷干净的血迹,甚至连头发丝里也隐隐有已干的血。

    “爹,你受伤了吗,他们对你用刑了吗,爹,你怎么样了,你哪里不好。春柳夏姜,快去请大夫。”孟约不知道王醴做了什么,这么快就能让孟老爷回来,但人回来总是好事。

    只是孟老爷任凭她怎么呼唤,都如同人回来,魂没回来一般。平日里,只要孟约出声喊,就必然有回应的孟老爷,此时仿佛只是一具行走的肉身空壳。

    孟约左翻右看,都没见孟老爷哪里受伤,只是精神状态很不好。夏姜去请的大夫来得很快,扶脉后对孟约道:“心窍失守,肝虚邪袭,神魂未能复位,先服几丸舒魂丹,舒肝解郁,生津归魂。然,舒魂丹只能解表,到底还需宽心,多宽慰宽慰令尊,离魂之症只需心窍朗然,便立等可解。”

    “这到底怎么回事,我爹谁送回来的?”

    “回小姐,是大理寺着人送回来的,同来的还有王御史身边的人。道是王御史仍还在大理寺,许要进宫一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