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220章

珠玉在前-第220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

    “那就好,那就好……对了,他娶了谁?”孟约略感好奇。

    王醴虽然还沉浸在梦境中有些出神,但对于这样的送命题,他就是再出神也能找出正确答案:“梦中的事,哪还记得那么多,只依稀记得,似乎是南京的,是相熟人家的姑娘,别的却记不起来。”

    “可惜,不然还能去看一眼,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姑娘呢。”虽然没有答案,孟约也不纠结,穿好衣服便洗漱了去吃早饭。

    济南深秋的雾,不到中午是不会散的,不过有浓雾的天气,蒙学会将上学的时间推迟到辰时末刻。蒙学可以推迟上课,书院可不成,因而朱载宽和朱载章仍得早早吃过饭去书院,阿阿煦却可以不紧不慢吃早饭,然后愉快地在家中撸猫。

    俩小的如今也不用孟约送,自己吩咐备车马,自己去上学,待到雾开始慢慢散去,俩小人儿跟“糖糖妹妹”黏乎好一会儿,才出门去学校。待屋中静下来,孟约方才去想王四的事,想到王四,又忍不住想起孟小约。

    “甜甜爱笑的姑娘,运气都不会太差?”毕竟她一做梦,就梦到孟小约成了古装女神,噢,还梦到孟小约嫌她穷来着。她不说多富余,却也不穷好吧,只是土豪家千金阔惯了,才会觉得她穷成狗。

    “这样就好了,不管哪个世界,都要好好的。”如此,孟约也可以放下种种牵挂,孟小约会替她孝敬父母,会找个良人美美甜甜地生活着,王四有妻有子也将会圆满一生。

    《三醮外传》没白画。

    那么,要不要为孟小约画一部呢,就当是祝福好啦。不过,孟小约不用她祝福也能把人生过圆满:“按一本书诞生一个世界来算,还是让孟小约自由自在地想怎么怎么吧。”

    有些人,是必需被人深深祝福才能圆满的,而有些人,却生来就像带着祝福,既祝福世界,又被世界祝福。

    “算了,我就不折腾你了,还是继续折腾太祖吧。”《缉凶录》的稿不能再拖,再拖下去,书商八成又要一哭二闹三上吊,催个稿催成这样也算一绝。

    《缉凶录》如今的案情自然是越来越离奇,越来越扣人心弦,孟约总觉得写太长,大家会渐渐不再这么热情,没想到她热怀消退许多,大家对《缉凶录》的热情半点没消减。大约是太祖粉丝基础太庞大,加上这些案情,普通人一般接触不到,就是朝中官员,不在三司的官员也很少能深入了解的。

    “换子案,啧,这宗案卷我再看多少次都觉得不可思议,真是阴差阳错,因果报应。”这个案子的离奇在于,两家的孩子换了两次,又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两家换孩子的理由不同,最终一家换一次,导致孩子又回了自家。于是就这么把自己孩子当别人家的养大,不同的是,一家对孩子挺好,虽“知道”不是亲生的,却胜似亲生。另一家就不行了,始终觉得不是自己的孩子,白白养活实在不甘,对孩子并不好,还小小年纪就把人赶出门做活。

    最后当一层一层抽丝剥茧般揭开时,只能说一句持事以善,纵不结善果,也无恶报,反之,亦然。大明的主旋律题材就是这样的主题,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便一时未报,也总会来到。

    “小姐,有人投了帖子来。”

    孟约搁下画笔,接过帖子,打开来看却是荣意:“快快请进。”

    虽然很不解,为什么荣意会来,但人家登门,没有不让人进门的道理,又不是什么恶客临门。这时荣意应该也已经有了孩子,《三醮》里,荣意的长子很不走寻常主角二代的套路,人家开宗立派,成了一代宗师,五百年后这宗派还十分兴盛呢,连王公子弟,都会进入其中习练武艺抚长离说是以张三丰为人设写的。

    虽然大明也有武当派,且武当派一直传到现在都很兴盛,但一点不妨碍荣意的儿子成为另一个张三丰,只要武术流派不同就可以了。不过孟约却没看到荣意带孩子来,她自己来的,身边只跟着侍女而已。

    “阿孟,来前便听闻你有孕,瞧着脸色极好,看来这回真要添位千金。”

    孟约笑道:“借你吉言,愿真能是个闺女,阿意什么时候来济南的?”

    “前两天方至,诚亮为公务来济南,我也同出来走走,想到阿孟也在,便寻上门来。”荣意笑语温柔。

    眼见她眉目之间温润满足,便知道这几年的婚姻生活已经使她的心彻底安定下来,经过最初的磨合之后,男女主自然是一路甜甜撒狗粮秀恩爱啦:“阿意怎么没带孩子一起?”

    “我和诚亮还没孩子呢,大约是缘份未到罢。”这大概是荣意目前唯一的不如意。

    孟约:……

    这翅膀就扇得有点大了,把一代宗师都扇没了!

    #完了,我上哪找个宗师还给五百年后的大明#

第四八七章 真实的世界

    《三醮》的原著,除大面上还照旧,细节早就面目全非,孟约也不纠结,主要是她想纠结也纠结不过来。要问荣意来做什么,荣意竟是问生子之事,因为孟约之前也曾经历过数年不孕的困扰。

    “谯郡?”生孩子而已,关谯郡什么事?

    孟约这一好奇,荣意便将早先阿严和郑王婚礼上,孟约那句戏言拣出来说一遍。孟约听完笑得东倒西歪,她真没想到,就随口一提,竟然还真流传出来,而且还真有人信:“那可不好说,不过出去走走散散心,心怀一开,自然什么都能来。而且谯郡有位孕产科国手在,心情好加上妙手施药,或许才是能顺利怀胎的真正原因所在。”

    这话听着倒是实心言,荣意点头道谢,她与叶慎章也算是风风雨雨一路过来,到如今,是很想快些生个孩子。一则年龄到了,再则结婚几年,委实是想要个孩子来延续他们之间的情。

    见荣意果然过得十分舒心,与叶慎章之间也已经过了“你虐我我虐你”的时期,孟约也放下心来,男女主过得开开心心的,至少说明这个世界等闲不会崩掉是吧。要是男女主过得凄风惨雨,两不相睦,孟约真要替这个世界的未来表示一下忧心。

    中午王醴并不回来吃饭,孟约便留荣意吃饭,荣意也不推辞,吃过饭后又坐片刻,才告辞离去。孟约将荣意送走,便复回画室坐下,却不动笔,只支着下巴胡思乱想,片刻后笑出声来:“管他呢,世界自己会把一切修正的,只要一切都好好的,管那么多做什么。”

    画好几张画稿,接到南京那边的书信,是曹学士专门着人送来的,居然……是《三醮外传》的电影剧本。《三醮外传》并不长,排戏的知算到有《缉凶录》热映,《三醮外传》委实太短,就没安排。到电影剧本则是经过一定修改的,曹仲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灵感,把这改成了梦中梦,境中境,搞得跟个《盗梦空间》似的。

    “这真是我画的那个小短篇吗?”《三醮外传》就是孟约自己说,也没什么太大内涵,本来就是个一圆心愿的小故事,但让曹仲仑一改,居然很引人深思,而且让人战栗不已。

    被改过的《三醮外传》在孟约看来,也是对《三醮外传》的再解读为什么没有《三醮》,却有《三醮外传》,谁知道你生活的世界是真实还是虚幻,谁又能确定当下的世界是正传,还是外传。

    延伸出去,就会开始成为人和世界,和自然,和天地万物,和宇宙,以及未来过去所有时间的探索与思考。越是没有答案的问题,有时候越会让人深深为之着谜:“改得太好了,曹学士完全可以自己去写剧本,不必只为我改编剧本,浪费人才。”

    “竟还问我这样改行不行,简简单单的小故事,都快被改成神作啦。”孟约当即提笔回复,告诉曹仲仑她很喜欢改过后的故事,很有趣,也很发人深省。

    信送到南京去,曹仲仑接到后,南京制片厂便很快拉起剧组来,打算拍这个如同庄周梦蝶一般的故事。导演是宋慧芝女士,摄影依旧是梁礼光,他们夫妇二人与曹仲仑经这么多年磨合,彼此之间合作无比默契,这个故事本身逻辑复杂,但拍摄起来难度倒并不会很高,宋慧芝女士的导演水平经过这些年的导戏,也已经十分娴熟,对整部戏的掌控力十分到位。

    如此一来,仅仅两个多月,整部戏就拍完,又去一个月做后期剪辑,配录音,整部戏竟得以在新年来临之前完成。制片厂一合计,虽然不是个欢欢喜喜的故事,过年时放却也放得,一家大小都来看也无碍。

    “那就年初一放罢,先放半个月的,孟夫人那里要送一盘去吗?”

    “自然要送。”

    孟约接到《三醮外传》的胶卷盘,同王醴一起,寻个天晴气好的下午来看。两人在屋中,略略拉着帘子,看《三醮外传》里的王四如何在梦中做着梦,如果在梦境中醒悟,最终又如何回到真实的世界,得到简单平和的圆满。孟约提的那个陀螺的梗,被曹仲仑巧妙放置在最后,和《盗梦空间》不同,这个陀螺最终停下了。

    在王四与妻子的注视下,那陀螺停下来,但最后画面一转,在某个人面前,是一个没有下的陀螺,窗外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孟约:“曹学士这是打算拍续集吗?”

    哟,这不就成了大明第一部续集。《缉凶录》等都不能算,那是当电影放映的连载电视剧。

    “可能不会拍了,无非就是要留下一个这样的悬疑让人揪着心罢了,说不定很多人回去都会试一试,陀螺会不会停下来。”王醴笑。

    孟约忽然感觉有点心惊:“师兄,我们也去转一个陀螺,看它会不会停。”

    王醴着实好笑,提是孟约自己提的,结果她现在自己被吓到了,瞧这一脸心惊胆颤的小模样:“必然会停。”

    果然是会停,然后孟约又想“难道现代的一切是我的梦不成”,之后想起,看过《盗梦空间》后,她转过陀螺的。最后只得揉几下自己的脸蛋,不好意思地嘤嘤两声:“我真是想太多啊!”

    “我去把阿阿煦找回,外边雪还没化冷得很,年年坐着便是。”因下了雪,阿煦拉着阿去堆雪人,阿某些程度上是个宠弟弟的兄长,只要不妨事,便会陪他一起玩耍。到底是小孩子,有时候玩起来,也会没出溜。

    王醴去逮俩熊孩子回来,孟约便在屋里看着那陀螺,她觉得自己转陀螺,陀螺没准会停不下来。她咬着下唇,几次伸手,几次缩回,最终还是拿起陀螺转了转。陀螺转了好久,但最终还是停下来,孟约长舒一口气:“这个世界居然是真实的?”

    又或者是检验真实与虚幻的重任,并不是陀螺可以担负的?

    “真实就好,真实的世界不会轻易崩塌,真实的世界才会永远存在。”

    拍拍胸口,孟约起身到门边,王醴正牵着阿阿煦过来,小的那个一直缠着王醴要骑高高,王醴耐不住他,最后过了门洞一把将他扛到肩上。小人儿如同从前阿被扛起来时一样,笑得满院都是欢快地笑声,像是阳光都在跳舞一般。

第四八八章 学与理,不辩不明

    看过《三醮外传》后,孟约把这个胶卷盘送给了孔府书院,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看个热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展种种讨论,另外大家还可以聚在一起转陀螺。一时间,济南城里,连陀螺的销量都大大增高,小小巧巧的,可以放在桌上转的那种,不说学生,凡是看过的人都忍不住要去买一个。

    年后,济南城里的书院还互相商讨着,过来问能不能把自家书院的学生送到孔府书院来看电影。一项新的事物,如果已经呈现盛行的趋势,那么做为这个国家的未来,他们要做的就是去了解他,并且通过了解学会怎么使用,或者说……利用。

    实话说,孟约是不建议第一次看电影的人一上来就直接看《三醮外传》的,第一次看电影的话《河东狮吼》这样的贺年片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会带给人极佳的观景体验,使人向往以后的每一场电影。孔传铭却坏笑着露出他一点也不儒雅的一面,坚持把《三醮外传》放在第一场。

    至于理由:“如此发人深省之电影,方才会使人日思之夜想之,若非日思夜想,如何穷究其理,细研其道。”

    孟约:院长,要我介绍你去卖安利吗?

    孔传铭还询孟约,是否能在孔府书院建个电影园,专门用来接待各个来看电影的“团体或个人”,事实上,就是电影院!在孔传铭刚接触到电影时,他或许来不及多想什么,但随着电影渐渐在书院发酵,孔传铭便明白了电影不单可以作为娱乐,还可以作为传播学问的途径,甚至还能成为把控整个大明上下市井言论、人心所想。

    凡是力量,用其为善则善,用其为恶则恶。

    谁道儒家只会死搬硬套教人背书,教人学问,儒家很讲究寓教于乐的。如果有一种让学生们津津乐道,又十分愿意接受的方式,谁不愿意?若能把好的思想,向善的言论,积极的力量用简单,且广为人所喜爱的方式传播出去,如何不好?

    孔传铭以为,皇室拍《太祖秘史》显然也有类似的想法包含其中,孔传铭倒不想别的,光只想着怎么样把学问包裹在电影这件新鲜事物里。在这方面,孟约才是专家,孔传铭在征得孟约同意建立电影院后,开始讨教。

    “把学问掺进电影里?”为什么这么说有一种往蜂蜜里掺苦瓜汁的感觉,好吧其实她是想说往粥里掺老鼠屎的。

    不过,孔传铭还是让孟约想起了谯郡至今天还三五不时来一场的百家讲坛,那里只用到扩音器。她离开谯郡后,电影制作的重心搬到南京制片厂,百家讲坛自然没谁想着要去录下来。这时候想想,那晚我好的影像资料,对于后世研究现世之风俗文化,以及当世之人的风采与仪度,是多么棒的参考资料。

    《百家讲坛》只在讲,孟约觉得光讲不够,得有思考与辩论,得能让人提问,得有学者们的互怼,那才有意思。孟约也见过几次文会的,文士之间的互怼永远能让人不明觉厉,而且大家风度都超棒,从来不为争辩而面红耳赤,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