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185章

珠玉在前-第185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画面不太理想的胶卷,在他手底下都能焕发新生这群人就是最早的后期大手,ps大神。

    “字幕挺好看的耶,也完全跟得上趟。”纯手工手写字幕,书写得极为养眼,字幕大小也调节得相当好,能一眼看清又不会遮挡画面。修过的片比她之前看的原片要棒很多,有些略暗的场景,被修得明亮,不分层糊成一团的花朵,也层次分明,虽然只有黑白灰三色,却有浓有淡,层层叠叠。

    “好看是好看,就是太麻烦了,我们这么多人一起做,闲着没事就弄,有时候吃过晚饭都还来,但到现在一部《菊下楼》都还没加完字幕。阿孟姑娘,就暂时别指望《疾风令》了,那位安茹公爵回国前,我们也就能把《菊下楼》做好。”

    “别累着,没有就没有,左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慢慢来,累坏你们,我爹可是要揍我的。”

    众人哄笑,皆道怎么可能,谁不知道孟老爷平日疼闺女疼得跟眼珠子心尖子一样。

    孟约:不,你们是不知道,现在我爹的眼珠子心尖子都换成了阿。

    最后,学员们道他们尽量做,能把《疾风令》一块完成是最好,他们不止做了外洋语言的字幕,还做了中文字幕。不过,一听孟约说要拿去放映,学员们还是有点怂,怕出错。

    “要不留着我们再看一翩吧。”

    孟约:就是干科研出身的,也未必要这么严谨吧。

    #好吧好吧,你们严谨你们有理#

第四零八章 知情识趣,岂能不好

    秋天的草原着火的宋女士和梁先生决定在今年春夏之交时举行婚礼,这意味着,他们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准备,好在宋梁两家人手都不少,真要动起来,准备婚礼不在话下。时间虽仓促,婚礼绝对不会因仓促而从简,要知道当家里有个大龄未婚青年要结婚时,长辈们是多么的喜闻乐见。

    届时会到宋女士娘家举行出嫁礼,再到谯郡办个婚宴,宋女士在赶来的爹妈面前,仍是恢复了从前柔软纤弱的样子。梁礼光竟然一点都不觉得这画风有点伤眼,反而乐呵呵的,因为宋女士早就给梁礼光提前说过,恋爱中的工科男没别的想法,只有满心的稀罕劲。

    把宋女士和梁先生都暂留谯郡,孟约和王醴带着阿,并两架新出的影画机加已经可以量产的大胶卷盘回南京去。抵达南京时,天气晴好,看着车站来来往往的人流,孟约与王醴说:“师兄,他们看到电影时,会怎么样呢?”

    “既然街面上已经有了相馆,想必虽会惊诧,却不会惧怕。”不管是相机还是影画机问世时,孟约最担心的都是这些东西会不会引起恐慌,会不会让人害怕到抗拒。王醴为此,只觉小甜甜满心温柔待世界。

    孟约:那是因为历史上照相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认为是摄魂的法器,电影更是在放映时让人坐都坐不住。

    “我还有别担心,电影一旦出现,肯定会对各大大小小的戏班有影响,大戏班还好,小戏班只怕很快就会维持不下去。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谁身上都是十几二十几年的苦功,就指着这身艺吃饱饭,电影会让他们失去赖以维生的戏台子。”孟约现在知道了,当初纺织业的机械化对原本的家庭作坊式手工纺织影响有多大,这个问题,最终的解决是依靠官府。拓宽商路,尊崇手工,所有御贡如今仍然都是用纯手工织造的。就是孟家的织坊,别看有多少水力织机纺机,上贡的料子都仍是传统的手工纺织,羊毛料针织料都一样。

    现在大量的机织布被贩往世界各地,少量精品的手织布被当成艺术品卖,如云锦蜀锦妆花缂丝等,本来就是机器无法织出来的,就算是现代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工编织。

    那么,这些戏班的角儿们,要怎么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呢?

    等等,拍电影差那么一大群一大群人,为什么不能直接把戏班转成经纪公司呢。培训艺人,给艺人找活,收取佣金,艺人拍戏拍广告有的是挣钱路子。这样一来,两边的问题都能解决,很好,就这样。

    王醴就坐在孟约旁边,看着她又是皱眉又是叹气,好一会儿,小脸一亮,整个人都明亮起来,显然是想到了解决方法:“有主意了。”

    “嗯。”孟约猛点头,回过神来冲王醴撒娇,“师兄你真好。”

    “嗯。”

    “你居然不好奇我觉得你哪里好?”

    王醴:“因知在年年这里,我做什么都是好的,自然不需多问。”

    孟约:我还准备好回答“哪里好”这样的问题了呢,答案明明可以很甜的,既然你拒绝,那就算了。

    “不过年年既然提了……你觉得我哪里好?”

    孟约:……

    “被你气得我已经忘了!”

    虽然孟约说忘了,但王醴却清楚,因为他永远知道在什么时候是需要给孟约答案,什么时候是不需要的。这样知情识趣,岂能不好,这样深知她了解她,岂能不好。

    在王醴默默于内心底自我褒奖时,马车驶到泛园门前,小阿好似是知道到家似的,“啊啊”叫两声,仿佛在告诉大家“我回来了”。才要迈进门,吕撷英就在一旁喊:“年年,重崖,可算见着你们回来。”

    “先生,有事吗?”

    “有,事大了,戏台子上的梅菜扣肉到底怎么做的,我也没少吃梅扣肉,为什么到哪儿都吃不着那味儿。”

    孟约:“先生,这都快演第四场了,你怎么才看第三场。”

    “别管这儿,赶紧帮我问问冯大师去,这段日子,冯大师太忙,堵他的人也多,我不好去给人添乱。人见冯大师总比我容易,记得问问去。”吕撷英快要叫那味馋死,结果到哪儿都吃不上,简直烦人。

    孟约:“先生,不用去问冯大师,我有萧厨王的秘方,我给先生找去,都在我画室里放着呢。”

    “有萧厨王的还有什么说,赶紧。”

    把菜谱给了吕撷英,吕撷英等也不等就回家找人做去,说是赶紧点还能赶着晚饭吃。

    孟约:“师兄,你说现在会不会满南京都想问我要菜谱?”

    王醴不由笑道:“还真没准。”

    “为免明天儿大家堵我门,我决定给大家公布秘方。”孟约之前就问过萧启,如果大家伙儿问她秘方,她能不能给,萧启很没所谓,无比自信地告诉她“不是有厨王秘方,就能做厨王的”。

    萧启确实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因为就是冯林做出来的,都和萧启的还是有一点差别。

    孟约第二天早起,直接写了张布告,把制作扣肉的秘方贴在德麟班门口。这一贴,孟约去德麟班就如入无人之境了,因为大家伙不是在外边琢磨菜谱,就是赶着回家试菜谱。

    “阿孟姑娘,这样真行吗,萧厨王不会介意吧。”

    孟约:“不会,早前问过,萧兄说是有秘方也不是人人能做厨王。”

    “很是,要不人家怎么做厨王呢,就得有这份心。”

    孟约是过来找学员们的,新运来南京的影画机,梁礼光暂时指望不上,就指望学员们了。军营那边的已经送过去,这边孟约想亲眼看看,她可是要做导演的,总得知道机器怎么弄吧。

    还没见到学员们,先见着了桑班主,孟约就想起昨天那茬来,遂同桑班主对面而坐,谈起各大小戏班的转型问题来:“大的戏班子,靠戏迷票友还照样能开下去,小戏班不转变方向却不成。”

    “行里边我熟,常先生也熟,回头我们一起商量商量。”

    “成,总不能断了大家的活路。”

    这么好的世界,当然是要大家一起好好的呀。

第四零九章 和风渐暖,电影开场

    放电影的事,还得同宣庆帝商议,孟约正欲进宫,先在德麟班见着了老久没来看戏的宣庆帝和萧皇后,还带着朱载宽和朱载章。小公主甜甜软软地喊姑姑时,孟约恨不能把什么给她,朱载宽也很招人喜欢,但同小公主的甜到人心尖上的感觉还是不一样。

    “阿也快一岁了,你和王重崖正可以琢磨再生个,别成天见着别家姑娘恨不能偷回家去。”宣庆帝是儿子尽可以扔给别人耍,哪怕是太子呢,但小公主嘛,自家还宠不够呢。

    孟约一说这事就充满担忧:“万一还是个儿子呢,万一生个女儿像师兄呢。”

    萧皇后指着朱载宽轻笑道:“那不管年年的闺女比阿宽小多少,我都叫阿宽等着。”

    就是皇后当面,孟约也没忍住白她一眼:“今儿怎么有工夫,不是忙得很吗?”

    “知你回来,特地来看看新的影画机和胶卷盘,加字幕的《菊下楼》工学院冲映好了没有。”萧皇后和宣庆帝是想看看,经过工学院的后期处理,《菊下楼》还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帝后夫妇二人来,另外还有一事,就是商量放映电影之事,这倒是和孟约不谋而同。孟约把加中文字幕的带到南京来,反倒是加法文字幕的因为翻译工程艰巨,工学院的助教学员们又严谨惯了,不容许半分差错,这才导致翻译版的至少还得一个月左右才能有。

    小黑屋里,精修过的画面比起原版的要更加养眼得多,人物的五官更清晰,画面层次感更丰富,拍摄时欠缺的,后期都能补起来,但是在耗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土著们只会觉得画面更好看了,但并不会知道这其中有多少辛勤付出,孟约便是知道,也只略知道一点,不过仅是这一点,就足够让她膜拜那群还年轻轻的学员们。

    “我现在明白为什么电影要叫电影工业了,这也是门技术活,得想办法把学员们从繁重的工作里拯救出来,那都是未来的科研大手,不能让我给耽误下去。戏班子转型的事得赶紧办,不然那群少年郎,能把自己生熬成熊猫。”孟约想着,就同宣庆帝说一句。

    宣庆帝:“这归教坊司管,回头我让他们寻你去,有什么同他们说。工学院的事,我亦早想同你说,电影虽也重要,但他们原本做的事亦桩桩件件都要紧。南京城里还等着通电,用上各种电器,这些都得靠他们,需要他们的地方太多,电影之事,旁人也做得。”

    萧皇后听着笑道:“若委实喜欢做电影的,倒也不必勉强,总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肯下工夫不是。”

    “牛不喝水,自不能强按头,看个人意愿罢。如此说来,是否应当另立一学院,专司教导人如何从事电影相关的行业。”电影不止可以用来娱乐,还有许多作用,等闲人看不到的,宣庆帝和一干朝臣自然都能看到,不然为什么要大力支持。

    “电影学院?”孟约,现在就要开始弄电影学院了吗?

    叫什么名字,皇家电影学院?

    嚯,想想几百年后,有这么一所传承数百年的电影学院,必定是人人都挤破头想考的学校。现代北影中戏上戏每年招考时的情形,放到这么一所电影学院上,肯定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事实上,是孟约想太多,科学院贯以皇家科学院的名称,是太祖的恶趣味。除太祖以下,并没有为某个学院以皇家命名的爱好,想想国子学太学就知道古人的命名风格,更含蓄内敛并兼雅训,不爱赤|裸|裸地上来就皇家xxx。

    孟约问电影院命名时,宣庆帝愣一下,片刻后道:“那还用取别的什么名儿,就叫电影学院。”

    “教坊司在三石桥那边有片空置的园子,地方宽敞得很,平日里也偶尔用来教导宫中宴会上所需的声伎乐伎,电影学院很可以安置在那里。”声伎乐伎纯属以艺为生,但大明自太祖以来,宫宴就极少用声伎乐伎,更别提舞伎,那是根本没有的。是以,那片地方已经空置许久,维护起来也恼人,倒不如拿出来用。

    “正可着教坊司督办此事,不过教坊司教声伎乐伎都有不足之处,教学还得让擅长的人来。”

    “眼下也只有让工学院再劳烦一段时间,好在我这已经有一些人手,主要还是梁礼光。”梁先生现在,找到爱侣,已经打算为电影奉献一生,至于科研……不差他一个心已经不在工学院的。

    这天看完修好片的《菊下楼》,宣庆帝回去便同内阁商议电影面向百姓放映的时机是否成熟,这并不是一个太难的议题,内阁只略作思量就同意了。教坊司也很快找到孟约,商议成立电影学院的事,教坊司也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姿态,委实是教坊司在大明皇室手底下,根本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资本。

    同桑班主他们商谈时,也并不拿捏什么,反而是很用心地想办成这件事。三石桥的园子很快挂上电影学院的名,南京城里的大小戏班也很快接到通知,所以登台的角儿每个月都必需去电影学院学习八至十天,每天一个时辰,分作三节课,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就能结束。

    起先各戏班都不是很乐意,只不过碍于归教坊司管,没办法,只得做好安排,把时间空出来。

    在各大小戏班的嘀咕着教坊司时,电影上映了。

    五月,风渐和暖,正当初一时,已经准备许久的电影,终于正式亮相人前。

    人群中,便是拿到了票的,也有不解,因为是天黑开演,且就是露天设座,并没有什么包间,更没有戏台子。众人因着《菊下楼》和常抱云的名号早早来等,看到这情形,心里都有点打鼓。

    “这怎么回事,不是说今天常抱云的戏吗?”因是在德麟班卖的电影票,许多人都当是《菊下楼》第九场戏票呢,哪怕孟约已经为此宣传挺久,但是没人看过电影前,谁会对电影有什么概念,自然仍当是戏。

    “应该快来了吧,不这这会儿看着,今天有点悬。”

    “我是买到票才知道今儿在这上戏,还奇怪怎么不在德麟班呢,但刚才好像看到桑班主了。”

    “既然说了是常抱云,那就应该会有吧。”

    戏迷票友们浑没把正中央那块空白的幕布当回事,这时他们还不知道,迎接他他们的,将会是一个怎样令他们终生铭记,并载入史册的夜晚。

第四一零章 大开眼界,震撼人心

    是夜,灯火点点,放映电影的地方在水边,灯光映着水光,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