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125章

珠玉在前-第125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孟姑娘,胡院士寻你,发电机的功率已经计算出来了,喊你去看看呐。”

    哟,这才多久没见,功率俩字都有了。

    这……应该是个新定义的词儿吧?

第二七二章 灯光下的盛宴

    光开灯开风扇,真不用多少电,就算孟家上下有几十口人,据胡院士的计算,每个月需要的电量也就百来度电的样子。

    “不知道现在的电怎么弄的,也是用多少发多少吗?”孟约以前还以为会有存储电力的蓄电设备,结果是没有大型蓄电设备的,至少大明没有这个说法。她费琢磨老久,决定还是要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无知,一定要问出来,填满自己脑子里这坑,“那将来水电站,发了多余的电怎么处理?”

    胡院士可能不是第一次听到这问题,并不表示惊异:“这多简单,把水再抽上去,自然回头会再转化成电。”

    孟约:这答案好简单,好直接,难道现代的发电站也是这样处理的?

    不管是不是吧,不妨碍孟约开始她进入电力时代的脚步,大明第一家正儿八经通电的。皇宫虽然也通电,却只部分通电,还天天得人看着。如今孟家再通电,就不用了,因为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解决了用电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灯你去签个字,回头就有人给你送家去安好,家里的仆从你再叮嘱一遍,万万要记住用电呐,安全第一。”胡院士虽然很想守在孟家看着,但日后有千万户人家要通电,往后还有整个大明,他不能家家都看顾,就只能从第一家开始放开手,就是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也比日后再暴露出来要好。

    现代人从生下来,就已经开始和电器打交道,所以,关于用电安全,穿越者心里自有一本成熟清楚的条例。加上工学院在孟家做的算是重点工程,连打下手的都未来很可能改变大明的科学家,每一样东西也都千锤百炼地试验过,就算出问题,也不会有大问题。

    所以,孟约十分欢快地点头,因为心里有谱,连笑脸都是胸有成竹的依赖与笃定:“胡伯伯放心,我家的仆从,现在半梦半醒间都能把用电须知背明白。”

    “那就好,那你先签了字早点回去,看今天晚上能不能通电。你家外头的琉璃灯笼,以后就别熄了,左右也用不了多少电,好叫乡人都看看,电能干什么使。若有人来问呐,叮嘱你家中仆从,把他们半梦半醒间都能背明白的用电须知广而告之。”胡院士这是希望大家伙早点看到电的好处,也希望将来给各家各户通电时,大家都是欢欣鼓舞的,而不是一脸冷漠地拒绝。

    广告?

    “好的。”

    签了字,孟约寻孟老爷,想说家里要通电的事,去孟老爷办公室一看,好些人围在那里排除等孟老爷处理他们手里的公务。孟约一看,默默又退出去,退到门外时摇摇头失笑:“还担心他一个人住,会空虚寂寞冷,结果他比谁都忙,忙得连把空虚寂寞冷琢磨出来的工夫都没有。”

    这样也好,人生的第二春,可以是爱情,也可以是事业嘛!

    到这儿就必需得说,不管男女拥有愿意奋斗一生的信仰与追求,都会像灵魂打了鸡血一样,那叫一个由内而外神光焕发,比什么补品化妆品都效果好。孟老爷从前有些白头发,这几年下来,反倒少了。

    “阿孟姑娘回去啊,正好,我们去你家安灯,一起走。”被安排去安灯的,一名助教搭一名学员。

    各自坐上马车,到孟家门外时,天近午,自然是先吃顿饭啦。吃过饭,歇片刻,仆从们都被喊去围观安灯泡,毕竟钨丝灯比较容易坏,日后总不能换个灯泡,也去工学院喊人吧。

    所以,一边安灯,助教就一边普及用电小知识:“换灯也好,电路出问题也好,先关灯,问题要是更大,拉闸。再有记住一点,换灯搭电都得手干,手上沾着水可不成,千万千万记住水能过电。”

    因为最近普及太频繁,仆从们都有点怕这东西了,不过等全部安好,用先前弄来试用的发电机试着通电,屋里的灯亮起来的时候,仆从们就再也不觉得烦,觉得怕了。灯烛再好,能照亮的地方也有限,除非点很多,孟有待下人并不苛刻,但也不可能让人人屋里都灯火通明。

    安上灯就不一样了,似乎是第一次,他们真正看清了自己住的屋子是什么样,除家具造成的阴影,几乎每一处都是同样明亮的洒着晕黄的光。烛火会跳,灯光不会,说起起火,烛火要比灯光容易起火得多,这么一想,用电须知和用蜡烛也没繁杂到哪儿去。

    “我们今晚就能用吗?”

    “发电机应该下午能弄好,本来就差不多造好,只是胡院士那边核算功率有点问题。上午功率核算好了,回头就能送过来,我们争取让大家今天晚上用上电灯。回头还有一批风扇送过来,现在正是秋老虎横行的时候,能吹上凉风可美了。”

    孟家的仆从不由得开始向往,现在的天是这样,冷的日子多,可热的时候也还是挺热。眼下的纳凉全靠扇子和自然风,要是怕热的,晚上睡觉能出一身汗。比起其他人,厨房里的仆从显然更期待风扇,因为和风扇一起,还会有排气扇送来。厨房里天热的时候,那油烟热气交缠起来,和蒸笼真没区别,每天做三顿饭就得照三顿饭汗湿衣裳。

    把助教和学员送走,孟约坐在画室里,竟也盯着灯泡看了很久:“从前我都没怎么看过你,现在才知道,你有多珍贵。”

    毕竟,孟约身处的,是一个各种节能灯大行其道的时代,比如led灯,更节能,更稳定,灯光也不再散发热量……

    “说起来,节能灯和led灯,好像并没有谁更节能,那为什么led灯好像很受追捧?”

    这个问题,就没人能回答她了,至少现在没有,也许不久的将来,会有人回答她这个问题。

    晚饭前,胡院士领着人把发电机送过来,赶着饭点前,把发电机安好,为的就是能吃上一顿明亮无比的晚饭。

    这是大明第一顿在灯光下展开的盛宴,什么东西,第一都是很值得纪念的。所以……工学院的大佬们,几乎尽数到场。

    孟约:别拿灯光下说事,盛宴明显更能打动你们的心。

    ps:嗯,要通电了~~

第二七三章 流光溢彩,璀璨夺目

    夜渐深,家家灯火渐亮起的时候,向来点灯点得早的孟家却没动静。路过的邻人皆有些奇怪,即便是主人家不在,只有仆从守着,也该把灯点上才是。不过这段时间,孟家一直在敲敲打打,修修整整,可能一时没顾上也是有的。

    “老郑,别是有什么事吧,知州不在,咱们要不要上门去看一眼?”江远州与郑师道都住在左近,见孟家今天里里外外都没什么光亮,遂有些担心。

    “行,走。”

    郑师道和江远州是王醴较为倚重的左膀右臂,门房对这二位自然也熟,见人过来,门房打着灯笼上前:“郑同知,江同知,二位吃过没?”

    “吃过了,今儿府上怎么回事,这时候了还没点灯。”

    门房一听,问到痒处了,立马神气活现地开始讲今天白天发生的事:“这不,都已经弄好,发电机还在调试,再过会儿就能亮起来。不但园子里都换了电灯,院墙根下的灯也都换了用电的,二位同知要是没什么事,不妨进来坐会儿,看看……”

    就在这一声“看看”中,院墙下的灯无声无息地亮起来,其实应该是一盏一盏次第亮起来的,但因为速度快,看起来倒像是同一时间全部点亮。明亮无比的电灯璀璨生光,在剔透的玻璃灯罩衬托下闪光别样光华,真正是流光溢彩璀璨夺目。

    不过区区十来盏灯,将整条巷子照得通明,连路牙子边的杂草都无处遁形,石砖上的爬虫落叶,树上挂着的刚刚转熟的果子,甚至是树叶的脉络,漂浮在空中的细小虫蛾,都被灯光照得一清二楚。抬头看,偌大的园子散发出来的光,仿把天空都映彻,可见如何明亮夺人。

    “这……就是电灯?”

    “啊……可不。”门房即使老早就知道电灯的光亮大,这时再看,也无由得被震撼。

    这灯光,还引来邻人,毕竟灯火太亮,不像是等闲的烛火能有的,邻人担心是失火,不想出来看到的却是一排齐齐整整的琉璃灯盏。灯盏中发光的,不是擅长于跳跃的烛火,也不是灯油,而是像夜明珠一样的圆球。

    “这什么,夜明珠吗?”

    夜明珠在大明可不是什么稀罕东西,那光亮也不大,用于照明根本抓瞎,还不如点蜡烛呢:“夜明珠哪有这光亮。”

    “早几天从这儿过,我问过一句,说是安的电灯。”

    “好像在工学院听说过。”

    “不是说在拦水修坝吗,我听说修坝是为了发电来着,当时还想电什么东西,能用来干嘛,费那么大力气修,为个没什么用的东西,真不值当。现在看着倒挺好,这东西不容易着火吧,要是能不容易着火就好了,晚上能放心点着,不用时时看顾。”

    “烛火有烛火的险,这电灯想来也有电灯的险,不过这么亮堂堂的,麻烦点也成呐。”

    “我看没什么问题,孟副院长自家先使,我们看着呗,要没问题,回头等水坝修好能通电了,咱们也都安上。”

    “你们说,这电不会就这点用处吧?”

    “我在工学院见过会自己动,自己扇风的东西,听说叫吊扇,也是用电的,那玩意儿可好用得很,天热的时候吹上一会儿,凉爽得不行。”

    “既然能扇风,肯定也能干别的,看来是个有大用的东西。”

    院墙外,乡邻七嘴八舌谈论时,园子里齐聚于厅堂中的大佬并孟家上下却都极安静,人人脸上皆是一脸如梦似幻。他们仰面看着,仿佛看的不是灯光,而是一场迷离的梦,仿佛这灯照亮的不是夜晚,而是整个大明的未来。

    他们不知疲倦的抬头看着,灯光那样刺眼,亮得他们眼泪都流下来,他们也不肯挪开视线。饭菜都已经上桌,却没谁动筷子,大家都静静地看着灯光,各自心潮澎湃:“水坝……什么时候能修好?”

    “少说得年底,发电站也能同时修好。”

    “那就得掐算着开始铺电线了。”

    “走半空中还是走地下?”

    “地下麻烦,耗工耗料。”

    “但是安全,还齐整好看,不用弄得到处是线。而且,要考虑到线直接风吹日晒容易老化,线一老化,很容易出问题。”

    “地下就不容易老化了,湿气大得很。”

    “湿气?哪儿来的湿气!”毕竟大明眼下整个北方都缺水。

    “要有南京那样现成的地下工事就好了。”

    “咱们能先吃饭吗,菜都快凉了,吃完饭看多久都成。”

    众人这才拿起筷子吃饭,虽然饭菜已经有些凉,但大家仍然吃得无比开快,因为灯光足够明亮,对色香味都十分讲究的一道道菜肴看起来更加美味。

    吃过饭,孟约建议各位大佬先洗漱,然后各自安置也好,不安置也成,反正孟家哪里都通了电,上哪儿看都一样。不过孟约觉得,兴奋劲一过去,再一泡热水澡,这群年纪都已经不小的大佬们都会很快感觉到困意。

    孟约却有点睡不着,打开画室的灯,静静坐片刻后,铺开一张冷宣,画了一张有各种家电的室内场景:“很快会到的,是吧,小明?”

    画画完,孟约的睡意便上来,秋夜微凉,极好入睡。

    次日醒来,红罗时玉告诉孟约,王醴已经带着朱载宥回府。因是清早回来的,两人也好好见识了一番电灯,啧啧称奇之余,也难免盯着看许久。白天总是不如晚上震撼,加上王醴和朱载宥都早早见过电灯了,自然不会有太多惊奇。

    倒是那群把电灯弄出来的大佬们,居然谈了一整夜,黎明前才胡乱吃点东西各自去睡,这会儿应该都在梦乡里呐。

    “师兄,阿宥……啧,我怎么看阿宥瘦了。”朱载宥一圆脸小少年,有点婴儿肥,肉肉的,这才去几天,一回来竟然像抽条了一样,肉肉的下巴就这么消失不见。

    孟约:我还是喜欢有肉肉小下巴的小少年。

    “这几天没怎么好好吃饭,跟着四处跑,累坏了,回头叫厨房给他多做点合他胃口的。”

    “行啊,阿宥想吃什么就跟我说。”

    “好,谢谢姑姑姑父。”

    朱载宥:其实再多好吃的,也不如姑姑这几天新画的本子……求看!

    以下是很久没粗现的小剧场:

    如果每一本书都要穿越一次……

    太祖:这回穿的什么?

    粉丝:星际娱乐圈,看好你哟,陛下,请尽情地去征服娱乐圈,加冕为帝吧。

    太祖(微笑):我劝你们,还是把作者交出来吧!

    粉丝:除了这个,别的都行。

    太祖(纯良的微笑):真是感人至深,你们居然会觉得我有演技。

    大臣:陛下,您还记得那些年大明湖畔,被你骗走俸禄干一辈子白工的我们吗?

    太祖:呸,老子那是凭实力赢的!

    大臣:是的,但每次上赌桌,我们都是被陛下您骗上去的。

第二七四章 真不让人省心

    自从孟家通上电,晚上来看灯的人,跟赶集一样,原本安安静静的巷子,晚上也十分热闹。时常有见人带着小板凳过来谈天说地,左近的小贩现在已经把夜宵摊子摆开,每天光给看灯的乡邻卖夜宵都能挣不少钱。

    秋日的夜里,已无多少蚊蝇,最是舒适凉爽的时候,乡邻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好不惬意。

    “咱们没吵着打鼓人吧?”

    “这……得问问才知道,要吵着打鼓人,咱还是别来了。”还指着打鼓人赶紧出新本子呐。

    这事一提起来,立马就有人去问孟家的门房,孟家的门房哪知道吵没吵着孟约,只得托仆妇去问。孟约本来就不是个睡得早的,哪怕穿越,她的作息也没怎么变。不过,睡得还是要比以前早的,没手机没宽带,不能在被窝里各种刷,当然觉睡得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