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384章

鉴宝人生-第384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思哲瞥了他一眼道:“不然你以为呢。清代可没什么养殖海珠一说。”

    “嘶!”段昆倒吸一口凉气:“那这串手钏值大钱了吧!”

    楚琛笑道:“这还需要量过才知道,不过如果全都有15mm以上那确实价值不菲。”

    刘思哲迫不及待的说道:“那还等什么,我记得琛哥你的包里有游标卡尺的,咱们现在就量一下吧!”

    楚琛呵呵一笑,随后把包里的游标卡尺拿了出来,这一量才发现,这些珍珠并不完全滚圆,只是视觉上分辨不出来,毕竟是天然珍珠,这点到也正常。

    不过,看到珍珠的最大直径的时候,却连楚琛都相当的惊讶,这些珍珠的最大直径居然都差不多有16。2mm;其中误差不超过0。2mm,可以说相当的惊人。

    段昆有些瞠目结舌的说道:“这……这一串手钏要多少钱?”

    楚琛摇了摇头:“这还真不好说!不过反正我也没打算卖!”

    1993年前香江市场的金色珍珠,价格尚较平稳低廉,比较优质的小颗粒金色珍珠为9~14mm,每颗约为300~800美元,每克130~200美元。

    但1994年印。尼遭受强烈地震与海啸的袭击,造成白色珍珠及金色珍珠产量大幅度下降,金色珍珠供应量不足,致使金色珍珠批发商、特别是消费者难以买到金色珍珠,物以稀为贵,于是1993至1996年的4年中,金色珍珠价格暴涨300%。

    而这还是2000年以前,9~14mm的金色珍珠的价格,至于15mm以上圆形的优质金色珍珠由于过于稀少,很难提出一个标准的市场价格。

    更何况,这里说的金珍珠都指的是养殖珍珠,而楚琛这一串18颗珍珠可都是天然珍珠,其价格更是难以估量,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确切的市场价值,低于千万,楚琛连考虑都不会考虑。

    不过,这样的天然珍珠手钏,楚琛可以肯定世界上已经很难再凑到一串了,如此珍贵的东西,哪怕有人出再多的钱,他也不可能会出售,毕竟钱在他眼里,也只不过是一串数字而已。

    刘思哲异常羡慕的说道:“不行,你们两个都捡了漏了,我今天不说捡漏,总要有点收获吧?”

    楚琛笑道:“反正时间还算早,咱们接着逛呗……”

    说是时间还早,不过对古玩这行来说,基本上都是赶早不赶晚,当楚琛他们重新走进古玩市场时,许多人已经淘到了宝贝,拎着大包小裹,准备撤退了。这也意味着,市场上的好东西已经剩不下几件了。

    说起来,晚来也有晚来的好处,那些剩下的东西,说明大家都没看好,价钱方面肯定要便宜一些,万一看上了,还容易还价。当然,这也只是安慰话。

    一路走走停停,有楚琛在场,就算地摊上剩下的好东西不多了,大家还都是以低价买到了几件好东西,只不过,东西算不上太好,价值更是连段昆的那对香熏球都比不上。

    刘思哲对此到是挺满意的,毕竟古玩这行好东西本来就少,能够小小的捡漏几次也算不错了,他又不是贪得无厌之人,一点都不强求捡大漏这种事情。

    有了收获,见时间也差不多了,于是一行人就准备找个地方吃饭,下午再接着把这座城市的景点游览一番。

    不过,正当大家往回走的时候,却看到一家古玩店门口围着好些人,从店里还不时的传出争吵的声音。好奇之余,楚琛他们就上前凑了下热闹。

    四人走到古玩店门口,发现争吵的双方,一位是将近五十岁的男子,一位则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从双方吵架的言语来看,好像是因为买了赝品退货的事情,不过到底怎么回事,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段昆眼珠子一转,从烟盒里抽出一根香烟,递给旁边一位中年男子,用本地话笑着问道:“大叔,抽烟不?”

    “哟,软中,好烟啊!”中年男子微微一愣,就接过了香烟。

    段昆呵呵一笑,边为他点烟,边问道:“大叔,这是怎么回事啊!”

    中年男子美美的抽了一口,随后说道:“还不是因为退货闹的。”

    听他这么说,刘思哲就觉得有些奇怪:“咱们这一行,除非是熟人,一般都是凭眼力买卖,付款不退,出门不保,好像没听说有几家店能够退货吧?”

    “看来小兄弟也是行里人啊!”

    中年男子笑道:“严格来说,咱们这行确实不兴退货的,只是嘛,现在不是大家的法制观念越来越强了,咱们这一行也多少有些影响,不过可以退货的,这片地区,也只有这家店的黄掌柜,算是吃了第一只螃蟹……”

    不过,听中年男子介绍,这位黄掌柜店里出售的东西,到也不是什么都能退,这退货也是有这很多条件的。

    首先是,在卖之前申明了售出不退的不退。二是,申明了东西真假不保的情况下不退。三是,东西是真的,因为买贵了回来退的不退。四是,东西无论真假,给处理过了无法保持原样的不退。五是,东西售出超过半个月的不退。

    另外,如果真打了眼了,顾客即使要退货,还是要付一定比例的“打眼费”,具体的话,看东西的价值,从10%到30%不等,便宜的东西打眼费多些,贵的东西打眼费少些。

    不过就算是这样,相比起其他店里来说,在黄掌柜这里买东西,无疑会让许多打了眼的顾客减少很多的损失。

    因此,当这个规定一出来,这家古玩店的生意就好了许多,这也使得周围古玩店的学柜,全都在思考,自家是不是也出个这个的规定。

    听了中年男子的介绍,段昆就有些奇怪的问道:“既然有这样的规定,照着办不就行了,怎么两个人还吵起来了?难道这个年轻人是故意来捣乱的?”

    “这到不是,这年轻人还是符合退货的条件的。”中年男子摇了摇头。

    “既然这样,那就退呗,难道这店的老板连自己的名声都不顾了?”刘思哲对此有些想不明白。

    中年男子呵呵一笑道:“到也不是黄掌柜故意刁难,实在是这个年轻人做事情不讲究,犯了咱们这行的忌讳……”(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一章  罗汉钱

    “犯了什么忌讳?”刘思哲饶有兴致的问道。

    中年男子回道:“犯了咱们这行鉴定的规矩……”

    在古玩这一行,买到东西拿去给眼力好的朋友掌下眼是很平常的事情,如果是帮你掌眼的人和你关系很好,关系很铁,那没关系,不然的话,这其中也有是几点规矩的。

    首先,就是不要轻易拿自己不能判断的东西给不熟的朋友看,看的话也不要执意让对方给你的东西出结果。因为,对于一个水平好的藏家来说,鉴定一个东西并不困难,难的是,是否应该把结果告诉东西的所有者。

    个中原由,也是因为,如果这个东西是假的,买家可能凭借他的结论去退货,如果卖主知道是他给鉴定的,那他就得罪人了。古玩这行,可是很讲究人脉的,这种情况下,许多藏家就不喜欢给自己不熟的人掌眼。

    其次,当你去退一件赝品的时候,不要拿给你鉴定的人做说辞,如“某某都说这个东西是假的,你快给我退了吧”。这类不明智的举动通常会得罪很多人。

    首先你让卖家知道了给你掌眼的人是谁,同时也让他感觉他卖你假货的举动行里人都已经知道了,这样原本能给你退的东西也不退了。

    而且,让帮你掌眼的人感觉你把人家出卖了,以后也不会再帮你看东西,最后,如果事情闹的很大,其他古玩商会认为你是一些反复无常的人,习惯买了东西就退。以后也不会有人愿意拿好的东西卖给你。

    眼前这个年轻人,其实就是犯了这样的忌讳。想要退货,却态度又不好。来到店里,就直截了当的说:“我的这东西是某某给鉴定的,他说这东西根本是现代工艺品,黄掌柜,你快点给我把东西退了!”

    犯了忌讳,再加上说话那么冲,那位黄掌柜怎么可能会退货?于是,两人就争执、最后更是争吵起来。

    中年男子笑着说道:“说起来,黄掌柜这里虽然有可以退货的规矩。但也只是黄掌柜口头上说一下而已,并没有明文标注,因此,就算黄掌柜不退,也没办法,不过这年轻人硬要退货,事情就僵持下来了。”

    听说是这么回事,楚琛等人全都摇了摇头,这年轻人很可能是刚入行的新人。所以对古玩这行的规矩有可能并不了解,不过古玩这行最重规矩,新人既然对规矩不了解,那处事就应该谦虚谨慎一些。

    像年轻人这样的态度。想要在古玩这行混,那非得撞的头破血流不可。

    了解了事情的原由,楚琛他们就觉得没什么好看了。于是转身就准备找个地方吃饭,不过还没走两步。突然听到哐啷一阵东西破碎的声音。

    四人连忙回头一看,没想到那年轻人居然上演了全武行。不但揍了那黄掌柜两拳,而且还用力推了一把,直接撞到后面的博古柜上。这一撞,博古柜的东西顿时掉下来了一片。

    年轻人就是这样,火气一起来就容易不管不顾,但看到满地的碎片,这年轻人顿时也有些傻了,他马上就意识到自己闯了祸,但他首先却不想着怎么解决,而是想到了跑路。

    周围围观的人,其中有好些都和黄掌柜认识,一开始,是黄掌柜和年轻人之间的矛盾,大家最多劝几句,也不太好多说什么,现在这年轻人不但打了黄掌柜,而且打坏了东西还想跑,这种行为大家当然不能接受。

    于是围观人群中的许多人都想把年轻人拦下来,而年轻人也知道被拦下来,自己肯定要不了好,于是拼命往前冲,好死不死的,年轻人选择的位置居然是楚琛这边。

    本来,楚琛等人如果手上没拿着东西,帮忙把年轻人拦下来到没什么,不过他们手上还拿着东西,而且东西的价值还不菲,他们当然也只能选择避让。

    当然,现场选择避让的,也不止楚琛他们,毕竟今天是赶场的日子,许多人手上也都拿着东西。避让的人多了,直接就给年轻人让出了一条通道。

    见此情形,年轻人以为自己将要逃出生天了,心里那真是喜不自禁,不过有道是乐极生悲,他还没跑几步,就有一位已经收摊准备走人的小贩出现在他的面前。

    结局也就不用多说了,年轻人直接撞到了小贩的身上,一个踉跄摔倒在了地上,正当他准备爬起来准备跑路时,被后面赶到的人给逮住了,有人趁机就打电话报了警。

    而那小贩就纯粹受到了无妄之灾,不但同样也摔倒在了地上,手上拎着的东西,也都掉在了地上,好在他卖的东西以铜器为多,而且其中不少是赝品,损失到也并不惨重。

    好在,让小贩有些欣慰的是,并没有人趁火打劫,许多人都帮他捡起地上散落的货物,并还给了他。

    正当年轻人吓得面无血色之时,黄掌柜也看着满地的碎片欲哭无泪。此时,他心里对店里可以退货的决定,已经有些后悔了,要不是因为他想生意好一点,出了这样的主意,今天也就不会发生这种麻烦事了!

    万幸的是,这年轻人并没有跑掉,损失还能挽回,不过古玩这东西的价值,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往往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价格。因此,赔偿的话,肯定不可能按着他的说法赔,多少会打点折扣。

    况且,这还是以年轻人有那么多钱赔偿的前提下,但这人能够为八百多块的东西,跟他墨迹这么久,而且最后还打了他,想来应该不是什么有钱人,既然如此,年轻人有没有钱赔他,就很难说了。

    反正这次不管怎么说,赚钱就别想了,能够不赔钱,就已经算是烧了高香了。所幸,这些东西的价值一共也才六七万,就算不赔,对掌柜来说,也算不上伤筋动骨。

    正当掌柜感叹流年不利的时候,楚琛也捡了几枚落到脚边的铜钱,准备还给那倒霉的小贩,不过当他看到手中的一枚铜钱时,不禁微微一愣。

    随后他不动声色的把铜钱随意的看了一番,又头沉思了一会,看到小贩收拾的差不多了,才走了过去。

    “老板,我捡到你两枚罗汉钱,不知道你这还有没有?”

    罗汉钱,是康熙年间所铸制钱“康熙通宝”的异品。

    一般认为,与普通康熙通宝的区别在于,罗汉钱的“通“字的走之旁是单点,而普通康熙通宝则大多是双点,罗汉钱的”熙“字左上没有一竖,而普通”康熙通宝“则写为”熈“,这一点是鉴别罗汉钱的关键。

    不过,这只是现在古玩界普遍的看法,在咸丰年间的唐与昆的《制钱通考》上,有云:“……右康熙通宝钱一品,熙字仍作“熈”字。西源按:此品形质、铜色与前品丝毫不爽,唯熙字仍作“熈”字为异耳。”

    这句话的意思是,右边的钱币虽作“熈”,但与前品形质、铜色丝毫不差,仅是熙字不同罢了,当然也是罗汉钱。由此判断,罗汉钱只钱文作“熙”字为一种钱的认识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其实,楚琛以前也没看到过“熈”字的罗汉钱,但刚才捡到的一枚康熙通宝,钱文、内廓和外缘铮亮、明润,宝光清澈,且毫光逼人,铜质之精可谓超群。另外,钱体亮如镜面,比起楚琛见过的一枚83年版的熊猫精制银币也并不逊色。

    这样的康熙通宝,楚琛可以肯定有别于市面上看到的任何一种康熙通宝,正好他看到手中的两枚罗汉钱,才想起了《制钱通考》中的那段话。

    见有生意做,那小贩当然不至于拒绝,再加上罗汉钱现在也要十几块钱一枚,而他手中的八枚罗汉钱他拿到手也不过两块钱而已,一下子能赚上百块,他哪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应该还有几枚,不过刚才都散了,只能慢慢找了……”小贩连忙把他的东西拿到一边,自己和楚琛一起快速的翻找起来。

    两人的速度还算快,没一会就把剩下的几枚罗汉钱给找了出来,另外,楚琛又找了几枚康熙通宝,随后问道:“老板,这些一共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