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和玉种田记 >

第17章

和玉种田记-第17章

小说: 和玉种田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不早了,今天下午还有课,夫子带着四人回县学。和玉向王知州告辞,在家静候佳音。

    和玉走后,王知州找到正在指挥兴修水利的杨师爷。杨师爷看到王知州过来,快步走过来:“老爷,今天不是在家休息吗?怎么还来这边,一定要注意身体。”

    “谢谢文博劝诫。到那边,有事相商。”王知州说完,走在前面,周围没什么人,不会被人听见。

    “老爷,有何要事?”杨师爷问道,跟着王知州往前走。

    “和玉姑娘准备买千亩田。”王知州慢慢的说道。

    听了王知州的话,杨师爷的眉头皱了起来。

    “哈哈,看来文博和老夫想的一样。和玉姑娘不是趁机买受灾群众的良田,是买清水县南部和青石县北面的将近两千亩的荒田。”王知州笑着解释道。

    杨师爷因为自己想错了,面色有点赧然。随即一想,为什么买那片土地,根本就没法种,寸草不生,土地贫瘠,而且还有很多沼泽。

    杨师爷禁不住问道:“和玉姑娘不知道那是不能种植的荒田吗?”

    “和玉姑娘知道,但她今天很自信的说,有办法改良这些田地。”王知州回答道。

    “哦?有此等事?杨某很是好奇,既然是荒田,我朝有规定不是谁耕作,谁所有吗?直接让和玉姑娘开发,归她所有,不就行了吗?不去要买呀。”杨师爷好奇的问道。

    “文博又和老夫想的一样。但是和玉姑娘有远见,因为田很多,一时半会弄不完,要是方法被别人学去,被别人总空子,到时候吃哑巴亏。还不如一次性买好,并办好手续,慢慢开发,不管是好是坏,谁也染指不了。”

    “谋而后动,既然是荒田,老爷绝不会收何玉姑娘很多钱。只要少许的钱,就可以解决所有后顾之忧,不得不佩服和玉姑娘想的周到。”杨师爷摸着稀疏的胡子说道。

    “那文博说说,多少钱合适?”王知州问道。

    “良田一般是四两一亩,既然是荒田,还要花很多力气开发,不如就一两一亩?”杨师爷说道。

    “案上在册,那片土地有一千九百多亩,就按两千亩算吧,两千两;不管这块田卖给谁,只要能把荒田变良田,都是我明硕王朝的田。”王知州说道。

    杨师爷称是,两人对和玉姑娘改善荒田的方法很是好奇,明硕国,有很多这样的荒田,如果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不失为大功一件,在生产力很低下的现在,只能通过耕作更多的土地来增加粮食产量,才能养活更多的人。

    两人达成一致,写了一封信,王知州派随身毛脸侍卫亲自送去。

    和玉到家之后,吃了晚饭,洗漱准备睡觉,听见有人叫门。韩姨急忙去开门,之前见过这个毛脸大汉是王知州的随身侍卫,韩姨做请她进来说道:“王侍卫,请进,敢问有何事?”

    “见过韩夫人,小人替我家老爷送一封信给和玉姑娘,老爷交代要亲手交给和玉姑娘。”毛脸王侍卫对韩姨说道。因为韩姨真心对和玉姐弟好,所以和玉把韩姨当长辈看,对外说是远方亲戚,所以外人都成韩姨为韩夫人,韩姨本人有大户人家的气质,倒也不算高抬。

    “我家姑娘还没有休息呢,我叫一下。”韩姨说道。

    和玉听到韩姨的话,出来,接过信,看了一下,哇塞,两千两就可以买两千亩地,和玉高兴的肚子都有点抽筋了。

    韩姨招呼王侍卫到屋里喝水,王侍卫已要回去复命告辞,韩姨给了王侍卫一两银子茶水钱。

    明天一定要把契约签了,自己就成为真正的地主婆了。穷不怕,只要辛勤劳作,哪有过不上好日子的道理!只有懒惰才会越过越差。

    感觉离自己的梦想,打造一个超级大农户庄又近了一步。和玉又在歪歪自己的美好生活,很晚才睡着。

第三十一章 买田契约

    第二天一早,和玉拿着五万五千两银票,带着铁牛,“杀”向知州府。王知州和杨师爷都在,已经在大厅里等着和玉。

    “和玉见过王大人,杨大人。”和玉向前福了一下,算是行礼。

    杨师爷拿过一份契约,和玉仔细看了几遍,没什么问问题,签字画押,和玉拿出两千两银票,递给杨师爷,杨师爷把地契给交给和玉。

    和玉心理激动万分,千亩土地,现在是真正的地主婆了。和玉没有因为高兴,就得意忘形,问道:“和玉昨天听王大人说,没有足够的银两购买麦种?”

    杨师爷接口道:“和玉姑娘说的是,兴修水利已经快用完赈灾银两。百姓无所收,无力购买良种,一些大户虽然免除了佃户们的租子,这还是王大人用强硬手段才达到的。让他们提供种子给百姓,大部分人不愿意;有几个愿意的,居然要三成利。”

    和玉听杨师爷细细讲来,很是气愤,这更坚定了,提供麦种的想法。

    “王大人,杨师爷,和玉还有一些余钱,可以借给百姓买种子,但是必须要官府,也就是王大人帮和玉做中间人,来年收获,再如数奉还;和玉不要利息,这样如何?”和玉说道。

    两人正为麦种的事情发愁,王知州只是之前对和玉说了一次,现在居然要真的出手相助。

    “灾情紧迫,老夫就不客气了,替全府百姓感谢何玉姑娘。”王知州说着站起来深深的给和玉行了一礼。

    和玉连忙上前扶起王知州,不敢接受王知州的行礼。杨师爷虽然还在想这和玉姑娘怎么会有这么多银两,但一想到麦种的银两有着落了,就把好奇心放下,也站起来,向和玉表示感谢。

    王知州又写了一个契约,有官府作保,借和玉五万两白银,用以购买麦种,明年收小麦后,如数奉还,双方签字画押。

    和玉收好两份契约,说道:“这么多的荒田,和玉自己根本没这么多人手,想雇佣一些流民,但是又怕人多,到时候出事,想请王知州派人协助一下。”

    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这就话正是王知州准备,朝廷出钱的以工代赈,只安排了大部分的人,还有一小部分的人,没有被安排,正为这事头疼呢。和玉姑娘要改良田地,正需要人手,这不就分散了一部分人力嘛。

    “老夫一定会鼎力相助,杨师爷会具体安排的。”王知州高兴的说道。

    “杨某一定尽全力。不知和玉给多少酬劳,杨某好去组织流民。”杨师爷对于流民的安排问题,和王知州感同身受,等王知州说完,立即问道。

    “和官府的工钱一样,提供吃住,但是住的地方要简陋点,毕竟是临时搭建的草房,等到天冷,结冰的时候停工,到时没人一两银子作为奖金。”和玉把自己昨天核算的工本费用告诉王知州,杨师爷。

    “那好,我现在就去组织人员,尽快组织好,再通知和玉姑娘。”杨师爷说完,急急忙忙走出去,绝对是个行动派的人物。

    磨刀不误砍柴工,和玉准备去农具作坊买新农具,便向王知州告辞。

    和玉记得清水县有个做农具很不错的,带着铁牛赶往农具作坊。不到一炷香时间就到了。前段时间刚收完小麦等作物,现在是农闲,农具作坊的生意很淡,柜台旁只有一个掌柜子在里面清除样品农具上的灰尘。看到有马车停在门口,知道生意来了,赶紧迎出来。

    和玉走进农具作坊,各式各样的农具,应有尽有,但是没有和玉满意的。改善盐碱地,首先就要深耕,翻土要翻六十公分才行,这就需要挖地很深的农具,显然没有这样的农具。更何况现在只有牛作为动力,一次耕做成功是不可能的。

    看到和玉看了好一会的农具,没有说话,猜测没有挑到满意的,掌柜子就上前一步说道:“这位姑娘,要是没有满意的,我们作坊可以按照你的要求定做的,价钱根据具体的耗材和所需时间决定的。”

    “如此甚好,有没有笔墨纸砚,我画几张图,看看能不能做?”和玉听了掌柜子的话,欣喜的问道。

    掌柜子快步走到柜台里面,拿出笔墨纸砚,摊在店铺中间的桌子上,开始磨墨。和玉坐下,想想改良荒地,尤其盐碱地所需要哪些工具。

    拿起笔,沾了点墨,和玉根据前世的记忆,画出铁锹,刨地的三齿钩子,还有清除已犁好田里杂草的十齿耙子。和玉在角落里看到作坊的角落里有独轮车,想起前世的工地上的小推车。

    和玉指着小推车,问道:“这个推车,上面可不可以在四周加上木板,用来推土用。掌柜子听了和玉的话,摸摸胡子,想了一下说:“这个没问题,今天会交代下午,根据姑娘的要求做出,明天上午就可以看到成品。”

    “掌柜子,你们这里有没有大一点的筐?”和玉想到可能有些土要运到高处去,小车很可能上不去,或许只能用扁担挑或抬。

    听了和玉的描述,掌柜子走到里间,拿出一个用柔韧的树枝编的圆筐。和玉看不出是用什么做的。不管是什么做的,只要结实就行。

    和玉接过掌柜子递过来的筐,试了下韧性,不错,很结实。这样的大小,用扁担挑正好。

    “可不可以在筐口用绳子绑一下,这样的话,可以用扁担挑以来。”和玉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这个可以的。还有这个筐子的大小也是可以调节的。”掌柜子回答道。

    “那再好不过了,就这几样吧,明天我来看下样品,然后再大量订货。”和玉回答道,递上一两银子做定金。

    “您就放心吧,明天一定让您满意。”掌柜子收下定金,然后登记一下,一再打包票说自己做的农具在清水县是最好的,这家作坊也是几辈子传下的老作坊。

    离开农具作坊,和玉带着铁牛在一个小饭馆简单的吃了点午饭。带了点水,坐上马车,赶往今天刚买的千亩荒田。

    大约一个时辰的时间,终于到了渭水河边,看着河水时缓时急的流过,心理感慨万千。感慨大自然的伟大和强悍。这条渭水河,养育了两岸的百姓;但也受到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弱,没有能力改变大自然带了的灾难。

    渭水河的北面有人居住,所以在北面修了高高的河堤,但是南面由于地势比较低,加上土地上寸草不生,所以利用价值不高,就没人修渭水南面的河堤。一到汛期,这里就会被水淹掉,等汛期已过,大部分的水退下了,但是还是一小部分的水留下来。水分不断地被蒸发掉,土里的盐或碱就留下来,久而久之,就成了十足的盐碱地。

    和玉捏起一撮土,搓了一下,放在鼻子下闻闻,知道这段是重碱地。铁牛看到和玉,闻土地的味道。也学着抓起一把土,用力一吸,洗了一鼻子灰,呛得直打喷嚏。看得和玉满头黑线,前段时间还认为铁牛不傻了,但是现在的举动又是这么幼稚,行为比何喜还幼稚。对铁牛反复无常的举动,和玉自发理解成:这货有间接性选择性痴傻病。

    和玉不管一直打喷嚏的铁牛,沿着渭水河往前走。拿出一支笔,标号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准备画一个简易的地图。走了一会,没路走了,和玉只好放弃作图计划,就用官府给的那副简易的除了有东西南北,还有其他寥寥几笔的图吧。

    经过一个水洼,铁牛停住了,落下和玉老远,和玉让铁牛跟上,表面上是怕铁牛走丢了,实际上和玉是爬碰到那些软体动物,尤其是蛇啊,水蛭,想着就打了个寒颤,恶心。铁牛就像没听到和玉的话,盯着水里的东西,一动不动。

    这货又开始犯傻,和玉转回去,看看到底有什么东西这么吸引住铁牛了。是不是貂蝉西施啥的?

    走到铁牛面前,和玉拍了拍铁牛的肩膀,大声问道:“看什么呢?”

    铁牛指着水洼,说道:“它们长的很奇怪哎。”

    顺着铁牛的手指,和玉看到那个水洼里有好多虾,这可是好东西呀,这是和玉前世喜欢吃的食物之一。

    “咦,好东西。铁牛,我帮你拿剑,你去抓几只。”和玉想吃虾了,哄着铁牛,想让他下去抓几只。

    和玉说了一大串,夸赞虾有多好吃,铁牛抵不住****,脱掉鞋袜,下去抓,下手如飞。一会就扔了好多上来。和玉到马车拿了一个小细绳子,把这些虾串在一起,有一大串,五六十只。

    差不多够吃了,和玉叫铁牛上来,这货可能被和玉描绘的好吃的虾迷住了心窍,还在抓,一直往岸上仍。

    直到小细绳子用完了,这货还不肯上来,和玉一生气,拿起几串,转身就走,放在马车外面。等铁牛反应过来,和玉已经自己赶着马车离开了。赶紧穿上鞋袜,飞跑追上来。

第三十二章 统筹规划

    铁牛跟在马车后面跑,眼看着追上了。和玉放慢速度,不和铁牛开玩笑了。铁牛轻轻一跳,坐在马车边上,和玉把赶马的绳子递给铁牛,这货举起两手,铁牛一手一只虾,乐呵呵的对着和玉笑。

    和玉哭笑不得,很想抽他。把手里的缰绳扔给他,看着缰绳马上要掉到地上,铁牛扔掉手里的虾,抓住缰绳。

    如果他是扔到外面,和玉会很赞成,但是这货是掀起马车的帘子,和玉坐在马车里,正好扔在和玉的身上,和玉气的满头冒烟。不顾腥味,捡起来,打开帘子,扔到铁牛身上。

    铁牛像没事人似的,笑呵呵的赶着马车,仗着和玉不敢打他,偶尔掀开帘子,对着和玉挤眉弄眼。

    马车行了大约一个半时辰,赶在吃晚饭前回到家里。韩姨端出刚做好的饭菜,之前以为他们不在家吃了,只做了自己和何喜吃的。

    韩姨要给和玉打洗脸水,被何喜抢过去:“大姐今天忙了一天,辛苦了,喜儿伺候姐姐洗漱。”说完迈着小短腿,向水缸那边走去。和玉怕何喜弄撒了,跟在后面。

    韩姨由着姐妹两个,自己转身到厨房再做几个菜。

    看着何喜颤巍巍的端着盆子,和玉怕弄湿了何喜的衣服,要接过来。何喜这个小丫头,倔脾气上来了,说什么也不松手,和玉就由着何喜把水端到脸盆架上。何喜翘着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